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荒漠甘泉 - 《荒漠甘泉》4月(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荒漠甘泉》4月11日
  “我在暗中告诉你们的,你们要在明处说出来。”(马太福音十章27节)
  我们的主常带我们到黑暗中去,为着要和我们说话。有时他带我们进入孤单的黑暗,有时他带我们进入忧伤的黑暗,有时他带我们进入失望的黑暗,有时他带我们进入疾病的黑暗。
  然后他告诉我们他伟大的,神奇的,永远的,无限的奥秘;他开启我们迷糊的眼睛,叫我们看见属天的荣耀;他开通我们聋惯的耳朵,叫我们听见他的声音。在黑暗里我们能学到以前从来没有学到的功课。
  可是我们得到了启示以后,就有一个责任——“你们要在明处说出来——要在屋顶上宣扬出来。”
  我们,并不会一直沉在黑暗中的;不久我们就要出来的;那时候我们就当把我们所学到的说出来,宣扬出来。
  这样看来,我们受苦,并非是毫无意义,毫无目的的。许多时候,我们在受苦的时候会悲叹说:“我还有什么用处呢?我对于人类有什么益处呢?我宝贵的一生 就这样浪费了么?”我告诉你:神是有目的的。神要我们和他有最高的交通,神要我们能面对面听他说话,将信息带给在山脚下的人们。
  摩西在西乃山,以利亚在何烈山,保罗在亚拉伯,岂都是白费时日呢?
  信心圣洁与得胜生活的必要条件,别无捷径可循,所以基督徒必须有单独默想,与神交通的时间。我们的灵,需要与至高者交通,也需要在岩石的阴影和夜晚的 星光之下,静静安息。当黑暗遮蔽了尘世的喧嚣,也就展开了永恒与不朽的景象,这对于灵魂的需要,好象肉体之需要粮食毫无两样。
  这样,我们才会时时觉得神的同在,能和大卫一同说:“耶和华啊,你与我相近。”(诗篇119篇151节)——梅而(F.B.Meyer)
  《荒漠甘泉》4月12日
  “耶稣被圣灵充满,从约但河回来,圣灵将他引到旷野,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路加福音四章一节)
  耶稣被圣灵充满,但是也被魔鬼试探。试探常带着它全副力量去寻找一个最近神的人。有人说:“魔鬼有大志”,这句话实在不错。他会抓住一个使徒,叫他说他不认得主。
  马丁路得(Martin Luther)所受的撒旦的攻击比任何人更多。因为马丁路得把地狱摇了几摇。约翰本仁(John Bunyan)也如此。
  越被圣灵充满的人,越多受到撒旦的攻击。神许可试探临到我们,因为试探能叫我们得到益处。正如暴风使橡树扎根更深,烈火使磁上的油彩更为耐久。
  你从来不知道主怎样护庇你,用手抓住你;直到撒旦尽力引诱你离开主的时侯,你才会觉得主全能的手紧紧牵着你。——选
  特别的苦难不一定是特别的罪恶的刑罚,有时候反是特别的祝福。神有许多锐利的器具,是用以琢磨他心爱的宝石的;凡是他所特别心爱的,他就常常加以琢磨。——雷登(Archbishop Leighton)
  我今天愿意在这里做一个见证:我一生的转变,全靠我主工厂里的烈火,钉锤,锉刀,棒杖。——司布真(C.H.Spurgeon)
  《荒漠甘泉》4月13日
  “耶和华的手在那里降在我身上,他对我说:你起来往平原去,我要在那里和你说话。”(以西结书三章22节)
  使徒保罗在亚拉伯的沙漠中,历时三年,在那时期中,他心中被传福音的火充溢。故自古以来,我们常常可以从任何一位被基督所重用的仆人看见,他们自己的计划往往整个地被推翻,且经过了一段特殊的等待时间。
  你瞻望着到了叙利亚之后,再懂得信靠耶稣,现在他说:“我要你无需等到叙利亚,就表示信靠我是什么意思。”
  我的等待情形,远不及保罗那样严重,原则却有相通的道理,当我以为职业之门已给我打开,欢迎我投入文学工作时,却被阻挡了,有一位先进直截了当地表示:“绝对不行,她必须在写作和谋生之间作一选择,两者不能兼得。”
  那是主历一八六零年,到了一八六九年,我的“歌之使命”问世,了解了在韬光隐晦中,等待了九年,确有主明智的道理。神的爱是不变的,当我们看不见或觉 不到他的爱时,他还是一样的爱我们。他的爱和他的能力,是对等而交相为用的,他阻止我们享乐,不要我们自以为进步,因为我们究竟是否真正成熟,以及如何策 励我们,他知道得最清楚。——海弗格

  神给我们准备了工作的界限,和休息的所在,因此我们在极其疲乏时,他带领我们到路旁的井边,你当该休息,并将赞美归给主。
  《荒漠甘泉》4月14日
  “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16-17节)
  “清早,天还黑的时候。”(约翰福音二十章1节),主耶稣从死里复活了。没有太阳,只 有晨星发光照在那挪开的坟墓上。黑夜还没有退去,耶路撒冷的市民还没有睡醒。他起来了,并不惊醒沉睡的人们。照样,在“清早,天还黑的时候”,只有晨星发 光照耀的时候,教会这基督的身体也要起来。他的圣徒们也要起来,他们起来的时候,也像他们的主一样,并不惊醒沉睡的人们。世界听不见呼召他们的声音,就象 主耶稣悄悄地使他们各自安息,好象孩子躺在母亲的怀中一样;当时候来到,他也要悄悄地用温柔的声音叫醒他们。为他们有唤醒的声音说:“睡在尘埃的啊,要醒 起歌唱”。(以赛亚书二十六章19节)破晓的阳光射入在门徒们中间,他们沐浴着晨曦,其时东方的云彩淡淡一抹,只露出极微薄的日出迹象。那轻轻的芳香,平 和的宁静,振奋的清新,甜蜜的沉静,朴素的纯净;一切庄严肃穆,同时又充满了希望,这一切都是他们的了。
  哦,这一切和他们所经过的黑夜,是如何鲜明的对照;这一切和他们刚才脱离的坟墓,又是如何鲜明的对照!他们抖掉盖在身上的尘土撇开死神,以蒙受尊荣的 形体上升,去和主在空中相会,其实,他们由晨星的光所烛照和引导,沿着无人踏过的路径上升,那颗晨星就象耶稣降生时的伯利恒之星,带领他们到万王之王的面 前。“你可能整夜哭泣,欢乐却在早晨来临。”——布纳
  一位兵士说:“当我死在我坟墓上不要吹熄灯,和就寝的号角,要吹催促我起床的晨号。”
  《荒漠甘泉》4月15日
  “我倚靠你的话。”(诗篇一百十九篇42节)
  我们信神的话有多少,就是我们的信心有多少。信心与感觉,影像,可能性,眼见,无关。如果我们把它们与信心并列,我们就是不信神的话;因为信心用不着这种东西。信心单信神的话。当我们凭他的话抓住他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得到了安息。
  神乐意锻炼我们的信心,为着我们个人的益处,教会的益处,世人的益处。但是这种锻炼,我们非但不欢迎,反常躲避。当试炼临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这样说:“我的天父把这试炼的杯放在我手中,为要叫我将来享受甘甜。”
  试炼是信心的粮食。让我们把我们自己交在我们天父的手中吧!因为他乐意赐好处给他的孩子。
  不只试炼和困难能锻炼,加增我们的信心;读经亦然。读经使我们熟识神,与神成为至交,因为神在圣经中显露,启示他的自己。
  你能否说,神是可爱的神呢?如果你还不能,让我用挚诚的心来劝你赶快求神给你造出读经的嗜好来,好使你知道他的温柔,仁爱;好使你能说:神是多好!神的心何等欢喜善待他的儿女!
  我们越进入这种地步,我们越愿意把我们自己交托在神手中,越满意他对于我们的一切处置。这样,当试炼来到的时候,我们就会这样说:“我要等待,看神这 一次将要给我什么好处。无论如何,他必叫我得益。”如此,我们就能在世人面前做美好的见证,同时也能坚固别的信徒的信心。——莫勒(George Mueller)

  《荒漠甘泉》4月16日
  “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尊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希伯来书十一章八节)
  他往哪里去,他不知道;他只知道神和他同去,这就够他放心了。他对于所得的应许,虽然 不顶清楚,但是他对于赐应许的应许者,已够清楚了。他不看前面的难处,只看那全能,全智,公义,信实,永远活着的神。这样的一位神既安排了他的路程,当然 不会和他儿戏的。哦,这是荣耀的信心!你也可以做得到的。当他打发你出去的时候,虽然路线还未显明,但是你仅可信任那打发者——天地之主,宇宙之神。起来 吧,放下自己的一切,跟从主,因为地上顶好的还不堪与天上顶坏的一比。——梅而(F.B.Meyer)
  光是欢欢喜喜地和主一同出发。冒信心的险,还不足够;还当把你自己所计划的路程表撕得粉碎。
  没有一件事会照你所意料的实现。
  你的向导知道怎样引领你前进。他将领你走一条你所梦想不到的路径。他不知道惧怕,他也希望你因着他的同在不知惧怕。——选
  《荒漠甘泉》4月17日
  “…是耶和华的手做成的…。”(约伯记十二章9节)
  几年前,在非洲矿中发现了一颗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大金刚石。人把它进贡给英皇,做他冠冕上的饰物。英皇就把它送到荷兰阿姆斯特丹,交给一个世上最着名的宝石匠,请他切磋。你想他怎样做?
  他拿起这无价之宝来,先刻了一个深痕。然后拿起铁锤来把它很命一击。看哪!一块世上仅有的宝石顿时一裂为二。啊,荒谬!该死的宝石匠,闯了弥天大祸!
  事实并不是这样。那一击是曾经过好几星期的考虑和计划。绘图,打样,曾花了许多功夫。它的性质,硬度,和里面的裂纹,都曾经过详细的研究。英皇所委托的这人,是世上宝石匠中第一名手。
  你说那一击是击错了么?不。这是宝石匠技术最高的表演。那一击使那块宝石成了世上最玲珑,最炫耀的两颗金刚钻。那一击实在是它的拯救。匠人在这块钻石未经琢凿之前,早经胸有成竹,一劈两半,方能显明它是无上的价值。
  有时,在你的生活中,神也把你猛击一下。挂泪,流血,丧志,灰心。你说那一击是击错了。可是并没有,你是神的无价之宝。神是你的宝石匠。
  有一天,你将做神冠冕上发光的宝石。现在你既在他手中,他知道怎样对付你。若不是神的爱所许可的,没有一击能临到你。——马克康该(J.H.Mc C.)
  在乔治·麦唐纳的着作里,录有二位女士的对话,一是费柏太太,一是桃乐赛女士。
  费柏太太恼恨地说:“我不知道神为何造我,造我有什么用处?”
  桃乐赛告诉她道:“也许目前还没有显明用处,神尚未将你造得完全,但是在神制造你的过程中,而你就对制造者有所抱怨了!”
  人们只要相信自己尚在被制造的过程中,并且愿意让造物主随意处理,象陶人处理泥土一样,顺服于神的一切工作,不久人们就会欢迎那双加在他们身上压力的手,虽然有时压得痛苦,但是他们深信,而且认识了神制造的目的,是要把人引导进入光荣之境。
  《荒漠甘泉》4月18日
  “他就必成全。”(诗篇三十七篇5节)
  我以前以为我祷告了之后,该负一个责任:按我所能做的尽力去做,来帮助神成全。后来, 神亲自教导我,指示我,这是绝对的错误,这反能阻拦他的工作。他要我祷告了之后,完全相信,用赞美和感谢去等待他的答应。坐着不动,单信靠神,未免太不稳 妥吧;我们常会有极大的试探想去自己活动。
  我们都知道一个善于游泳者不能拯救一个溺者,如果后者不肯停止他自己的挣扎。神也照样不能替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不肯停止我们自己的活动。并不是神不肯,乃是神不能。我们的干涉反阻拦他的工作。——C.H.P.

  属地的力在活动的时侯,属天的力不能工作。
  神答应祷告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常不肯给神相当的时间。神需要时间去画一朵玫瑰。神需要时间去长一棵橡树。神也需要时间来供给我们面包皮:神先预备一块麦田,耕松,撒种,加肥料,降雨露,降日光,长嫩叶,生穗,结实,磨粉,烘烤,然后制成面包皮,使饥饿的人得着饱足。
  每一部手迹都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今天耕了地,撒了种,就应当等待,信靠,直到神的日期来到。我们应该给神相当的时间。让我们在祷告的生活中也学习同样的功课——神答应祷告是需要时间的。——J.H.M.
  《荒漠甘泉》4月19日
  “只管站住,看耶和华今天向你们所要施行的救恩。”(出十四:13)
  这节经文对那些遭遇大患难,沦入四面楚歌的圣徒们,正当他左右为难,进退维谷,不知怎样办的时候,就是神给他一个明确的指示。
  神所给的指示是 “只管站住。”在这种情形之下,只有听神的话才能得救,否则魔鬼及其他的建议,将纷至沓来。 “绝望”小声对你说:“放弃一切,躺下来等死吧!”但神要我们鼓起勇气,满了乐观与希望,即使在最患难的时候,也要因他的仁慈和信实而欢欣。
  “懦弱”对你说:“向后退却,退回到你原来的世俗办法中去,你不配作基督徒,这真是太难做了,放弃你的信仰吧!”
  假若你真是神的子民,无论魔鬼如何催促你采取世俗的途径,你决不会信从。神命令你努力,再努力,向前进,你就该遵行,前途无论是死亡或地狱,都不能更变你前进的方向。神吩咐你站立一会儿,只是要你添增新的力量,以备在适当的时候奔向更远的前程。
  “急躁”也向你诱惑,它说:“行动要积极,方称有所作为,站住等待全是无聊与浪费”。我们心中就想必须立刻有所作为,我们必须下手行动,于是不再去仰望神了。殊不知他要你站住,不但有所作为,而且还作一切胜利临到的准备。
  “傲慢”对你夸口说:“假若海洋挡在你面前,冲过去,要求奇迹的出现!”但是信心对于傲慢,绝望,懦弱,和急躁等等的话,一概不听,只听神的吩咐,“只管站住”,屹立不动,有如磐石。
  “只管站住”,以昂然直立的姿态,准备行动,期待以后的吩咐,愉快而谨慎地等候神的指引。不久神就会对你说,象摩西对以色列人民那样清晰地说:“往前走”。——司布真
  在没有把握的时候,你要等待。心中任何疑惑的时候,也要等待。不要勉强作任何行动。假若你的心灵如受约束,就该等待到一切澄清,不要故意违抗。
  《荒漠甘泉》4月20日
  “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依靠势力,不是依靠才能,乃是依靠我的灵,方能成事。”(撒迦利亚书四章六节)
  有一次我在山脚下散步,看见一个小孩骑着自行车上山去。路又斜,风又紧,那孩子用尽了力气,却仍向前不得。他正感力竭的时侯,恰巧一辆无轨电车经过,向着山顶驶去。
  那孩子赶紧伸手抓住车后的一根横梗。他一点力气都不用花,似飞一般地上了山顶。此时我就发生了一个感想:
  “我现在这样疲乏,软弱,正像自行车上的孩子一般。我尽力向上而行,可是多少困难,拦阻,接踵而来,使我筋疲力尽。但是在这里有一个力量——主耶稣无限的力量——可以给我使用。
  我只需与他接触,与他交通,虽然仅有信心的一个小指头钩住他,也已经足够叫他的力量给我使用,来应付一切我所不能胜任的事情了。”
  这一次,我不只得了一个属灵的教训,也把我一身的重压抛去了。——译自《更完美的生命》(The Life of Fuller Purpose)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琥珀望远镜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猛兽们从深邃的山谷走来看着熟睡中的少女——威廉?布莱克紧挨着雪线有一个杜鹃花遮蔽的山谷,山谷里哗啦啦地流淌着一条乳白色的雪水融化而成的小溪,鸽子和红雀在巨大的松树间飞翔,在岩石和其下簇拥着的又直又硬的树叶间半遮半掩着一个洞。 [点击阅读]
群山回唱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谨以此书献给哈里斯和法拉,他们是我双眼的努雷①;也献给我父亲,他或会为此骄傲为了伊莱恩走出对与错的观念,有一片田野,我将与你在那儿相会。——鲁米,十三世纪1952年秋那好吧。你们想听故事,我就给你们讲个故事。但是就这一个。你俩谁都别让我多讲。很晚了,咱们明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和我,帕丽。今天夜里你需要好好睡上一觉。你也是,阿卜杜拉。儿子,我和你妹妹出门的时候,就指望你了。你母亲也要指望你。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迷恋
作者:佚名
章节:104 人气:2
摘要:“喂??…喂????”…嘟嘟…嘟嘟嘟…二零零三年,成南。…又来了…又来了,该死的骚扰电话,今天是十八岁的我的第十七个生日…是我喝海带汤的日子没错了,偏偏接到这狗屎味儿的无声电话…^=_=已经一个星期了,“喂…嘟,喂…嘟”(?誄每次都是一样)那边也不说话,就是偷听我的声音然后就断了…今天早晨我居然在生日餐桌上又被涮了一次…^-_-凭我出神入化的第六感,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