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黄金罗盘 - 六、抛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莱拉飞快地离开河边,因为河堤很宽,而且灯火通明。河堤跟皇家北极研究所之间有几条纷乱的街道,这是她惟一能肯定找到的地方。莱拉便匆忙钻进了那黑暗的迷宫里。
  要是她对伦敦也像对牛津那么熟悉该有多好!那样,她就会知道需要躲开哪几条街道,在哪儿能弄到吃的,而且最有利的是该敲谁家的门才能躲起来。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周围黑乎乎的胡同里充满了活跃着的、神秘莫测的生命,但她却一点儿也不熟悉。
  潘特莱蒙变成一只野猫,瞪着那双能够穿透黑夜的眼睛,扫视着周围黑暗中的一切。有时候他会停下来,身上的毛发竖立起来;莱拉便从原本要走进去的入口处躲到一边。夜里到处都是喧闹声,有人喝醉后突然放声大笑,有两个沙哑的声音在高声地唱着歌,地下室里没有上油的机器发出尖厉的噪音。莱拉小心翼翼地从这中间穿过,她的感官被放大了,跟潘特莱蒙的混合在一起,专找有阴影的地方和狭窄的胡同。
  她不时地需要穿过一些宽阔、明亮的街道,有轨电车在电线下面嗡嗡叫着,闪着火花。在伦敦,过马路是要遵守规则的,但她毫不在意,只要有人一喊,她便撒腿就跑。
  重新获得了自由真是太好了。虽然伦敦黑暗的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和烟尘,到处是叮当作响的噪声,但她知道,在她身边迈着带肉垫的野猫爪子的潘特莱蒙跟自己一样,在这自由的空气里感受到的是同样的快乐。过不了多久,他们将不得不思考在库尔特夫人的公寓里听到的那些话的含义,但现在他们还没有去考虑这些。最终,他们还得找个睡觉的地方。
  在一个十字路口有一家大型百货商店,橱窗里的灯光明亮地照在潮湿的人行道上。在商店的一个角落附近有一个咖啡摊:是一个装在车子上的简陋小屋,木头屋檐像遮雨篷似的向上翘着,下面放了一张柜台,里面闪着黄色的灯光,飘出一阵阵咖啡的香味。身穿白色外套的摊主靠在柜台上,正在跟三两个顾客说着话。
  这是很有诱惑力的。到现在为止,莱拉已经马不停蹄地走了一个小时,而且天气又冷又潮。这时,潘特莱蒙变成一只麻雀,莱拉便走到柜台前,伸手招呼摊主。
  “请来杯咖啡和一个火腿三明治,”她说。
  “亲爱的,这么晚了你还出来,”一位戴着高高的礼帽、围着丝绸围巾的先生说。
  “是呀,”莱拉说着,眼睛从他身上移开,扫视着人来车往的十字路口。附近的一个剧院正好散场,人们在明亮的大厅那儿走来走去,叫出租车,披上大衣。另一个方向则是一座地下火车站,那里的人更多了,在台阶上拥挤着,上上下下。
  “给你,亲爱的,”高个子摊主说,“两个先令。”
  “我来付账,”戴着高高的礼帽的那个人说。
  莱拉想,那太好了,我跑得比他快,况且以后我会非常需要钱的。高帽子男子把一个硬币放到柜台上,微笑着低头看着她。他的精灵是一只狐猴,紧靠在他衣服的翻领上,瞪着圆圆的眼睛看着莱拉。
  她要了一个三明治,眼睛始终盯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她不知道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因为她从来没看过伦敦的地图,甚至也不知道伦敦有多大,要回到老家她得走多远。
  “你叫什么?”那个人问。
  “爱丽丝。”
  “这个名字真美。我给你的咖啡里加一滴这个吧……让你暖和暖和……”
  说着他便要拧开一个银瓶子的盖子。
  “我不喜欢那个,”莱拉说,“我只喜欢咖啡。”
  “我敢打赌,你以前从没喝过这么好的白兰地。”
  “喝过。我当时吐得遍地都是。我喝了一瓶,或者差不多一瓶。”
  “随你,”那个人说着,瓶子一歪,往自己的杯子里倒了一些,“你独自一个人是要去哪儿呀?”
  “去接我爸爸。”
  “他是做什么的?”
  “他是杀人的。”
  “什么?”
  “跟你说了,他是杀人的,他的职业就是干这个的。他今天晚上就去工作了。我这儿给他带了干净衣服,因为每干完一次活儿,他通常全身都是血。”
  “啊!你是在开玩笑吧。”
  “不是。”
  那只狐猴轻轻地叫了一声,慢慢地爬到那个人的脑袋后面,仔细打量着莱拉。莱拉不动声色地喝着咖啡,把最后一口三明治吃了下去。
  “晚安,”她说,“我看见我爸爸来了,看上去他生气了。”
  高帽子男子四处张望着。莱拉朝剧院那儿的人群走过去。虽然她很想看看地下火车站(库尔特夫人说那里并不适合她们这样身份的人去),但她担心被困在地下出不来;最好还是在外面,如果实在没办法了,她还可以跑。
  街道两旁排列着建筑风格相同的小巧的砖房,一眼望不到头,房前的花园只放得下一个垃圾箱;铁丝网后面是庞大但又了无生气的工厂,一盏电灯挂在高高的墙头上,冷冰冰地照着,一个守夜人在自己的火盆旁边打着盹儿;偶尔会碰上一座凄凉的小教堂,上面的十字架是它跟仓库的惟一区别。有一次,莱拉试着推了推其中的一扇门,只听到一英尺远的黑暗中的板凳上传来一阵哼哼声。她明白了,门廊里已经睡满了人,于是便逃走了。

  “潘,我们在哪儿睡觉?”她问。他们沿着一条街道吃力地走着,两旁是关门闭户的商店。
  “找个门厅就行。”
  “可我不想被人看见,那些地方一点儿遮挡的都没有。”
  “那边下面有一条运河……”
  他正在朝左侧的一条小道下面张望。的确,有一个地方在黑暗中闪着亮光,这说明那里有水。他们小心翼翼走过去,发现是运河上的一个水湾,码头上拴着十几条驳船,有的高高地漂浮在水面,有的在绞刑架般的吊车下因载重很多而吃水很深。从一个小木屋的窗户里透出一点微光,一缕清烟从金属烟囱里袅袅升起。除了这一点灯光之外,就只有仓库墙壁和高高的吊车托台上的灯光了,使得地面上显得非常暗淡。码头上堆满了一桶桶煤油、一堆堆巨大的圆木和一卷卷套着胶皮的电缆。
  莱拉蹑手蹑脚地走到那个小木屋的前面,从窗户上向里面偷看。一个老人正在里面费力地看一张图画故事报,抽着烟斗,他的哈巴狗精灵在桌子上蜷着身子睡着了。莱拉正看着,那个人站起身,从铁炉子上拿了一个黑乎乎的水壶,往一个裂了缝的杯子里倒了些热水,然后又回到座位上,接着看他的报纸。
  “潘,要不要请他让我们进去?”她低声问,但潘特莱蒙的注意力已经不在这儿了,他变成了蝙蝠,然后变成猫头鹰,接着又变成野猫。莱拉向四周一望,马上明白了他为什么这么慌乱。她和他同时看见两个人冲着莱拉从两侧飞奔着包皮抄过来,离得近的那个人手里举着一张抛网。
  潘特莱蒙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变成一只豹子,向离得近的那个人的精灵——一只长相凶猛的狐狸——猛扑过去,逼得她步步后退,绊住了那个人的双腿。那人咒骂一声,纵身躲到一边;莱拉趁机从他身边“噌”地一声窜了过去,直奔码头上的开阔地。她最担心的是被堵在角落里。
  这时,潘特莱蒙已经变成一只老鹰,冲着她疾飞过来,喊道:“向左!向左!”
  莱拉猛地向左一转,发现煤油桶和锈迹斑斑的铁皮工棚之间有一处空地,便飞快地朝那里冲去。
  但那几张抛网也落了下来!
  她听到空中一阵咝咝作响,立刻便有什么东西从她脸上扫过,打得她火辣辣地疼,接着,沾了沥青的网线令人作呕地抽打着她的脸、胳膊和双手,缠住了她,把她网在里面。莱拉摔倒了,徒劳地怒声大叫,撕扯、挣扎着。
  “潘!潘!”
  那个人的狐狸精灵正在撕打着潘特莱蒙,莱拉觉得自己身上疼痛难当。后来,潘特莱蒙摔倒了,莱拉大声哭了起来。一个男子用绳子迅速地在她身上绕来绕去,捆住了她的四肢、喉咙、身体、脑袋,把她在潮湿的地上一遍又一遍地捆着。她像一只被蜘蛛捆住了的苍蝇似的,已经完全没了力气。受了重伤的潘特莱蒙挣扎着向她这边挪动着脚步,那只狐狸精灵还在撕咬着他的后背,而他甚至连变化的力气都没有了。然而此时,同来的另一个男子却摔倒在污水坑里,一枝箭穿透了他的脖子——
  正在捆绑莱拉的那个人也看见了这一幕,整个世界似乎一下子凝住了。
  潘特莱蒙坐起身,疑惑地眨着眼睛。这时,随着“砰”地一声轻响,拿抛网的那个人一个跟头摔倒在莱拉身上,费力地吭吃吭吃地喘着气,吓得莱拉大叫起来:那人身上正汩汩地往外淌血!
  这时,有人跑过来,把那个人拖到一边,低头看了看他。接着,又有人伸手把莱拉扶了起来。一把刀飞快地划过,莱拉身上的网绳被一根根地切断了。她把它们撕扯下来,恶狠狠咒骂着,然后冲过去,弯腰抱起潘特莱蒙。
  她双腿跪在地上,扭身抬头望着新来的这几个人。一共是三个人,皮肤黝黑,其中一个背着弓,另外两个拿着刀子。就在她转身的时候,背着弓的那个人深呼了一口气:
  “这不是莱拉吗?”
  好熟悉的声音,但她还是听不出是谁。那个人走了过来,近处的灯光落在他的脸上,也照着他肩头上的精灵——是一只鹰。莱拉终于认出来了,是吉卜赛人!一个地地道道的牛津的吉卜赛人!
  “托尼?科斯塔,”那个人说,“想起来了?你总跟我的小弟弟比利在杰里科的船上玩儿,后来饕餮把他抓走了。”
  “哦,天啊,潘,这回咱们安全了!”莱拉哭了起来。但是,随即脑子里刷地闪过一个念头:那天她抢劫的就是科斯塔家的船,要是他还记得呢?
  “最好跟我们一起走吧,”他说,“你一个人?”
  “是,我逃跑……”
  “好了,现在不用说,别说话。贾克瑟,把他们的尸体弄到暗处去。凯利姆,周围看看。”
  莱拉晃晃悠悠地站起来,把变成野猫的潘特莱蒙抱在胸前。他扭着身子正在看着什么东西,莱拉顺着他的眼神望去,马上明白了他为什么要看,她自己也突然好奇起来:那两个死人的精灵怎么样了呢?答案是他们正在一点一点地消失,尽管他们想继续和各自的主人待在一起,但他们还是像烟尘一样渐渐地消失,飘走了。潘特莱蒙掩饰着自己的眼神,莱拉也匆匆地收回目光,去看托尼?科斯塔在看什么。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她问。
  “别说话,丫头。现在的麻烦够多了,别再去惹新的。上船后再说。”
  他领着她走过一个小木桥,来到运河上水湾的中央。另两个人一言不发地跟在他们身后。托尼沿着水边转了个弯,走到一个木头码头上,登上一条运河船,迅速打开了船舱的门。
  “进去,”他说,“快点儿。”
  莱拉走了进去,同时拍了拍自己的背包皮(这个背包皮她一直寸步不离,甚至被困在抛网里的时候也没有),确定真理仪还在那儿。在运河船长长的船舱里,在钩子上挂着的灯光的照射下,莱拉看见一个胖大、魁梧、头发花白的女人正坐在桌子边看报纸。莱拉认出来了,她是比利的妈妈。
  “这是谁?”女人说,“这不是莱拉吗?”
  “没错。妈,我们得走了。我们在水湾那儿杀了两个人。当时以为是饕餮,但我猜他们是土耳其商人,他们抓住了莱拉。别急着说话——我们边走边说。”
  “到这儿来,孩子,”玛?科斯塔说。
  莱拉听话地走了过去——心中半喜半忧,因为玛?科斯塔的手长得跟棒槌似的。她现在肯定了,她和罗杰以及学院里的那些孩子抢劫的就是他们这条船。这时,船主人的妈妈双手捧着莱拉的脸,她的精灵——一只雄鹰——轻轻地低着头,舔着潘特莱蒙的野猫脑袋。接着,玛?科斯塔用两只粗壮的胳膊搂着莱拉,把她紧紧地抱在胸前。
  “我也不知道你在这儿干什么,可你看起来是累坏了。你可以睡在比利的小床上,过一会儿我给你弄点儿热的东西喝下去。孩子,去那儿躺着吧。”
  看来他们好像原谅了她那次海盗行为,或者至少已经忘了。擦得干干净净的松木桌子后面放着一个带软垫的凳子,莱拉刺溜一下坐到上面。这时,发动机发出低沉的隆隆声,船身跟着震动起来。
  “咱们去哪儿?”莱拉问。
  玛?科斯塔把一锅牛奶放在铁炉子上,捅了捅火格子,好让火烧旺起来。
  “离开这儿。现在不要说话。明天早上再说。”
  玛?科斯塔不再说什么。牛奶热好了,她便递给莱拉一杯牛奶。船开动了,她起身站到甲板上,不时地跟那几个人小声说几句。莱拉小口地喝着牛奶,把帘子掀起一角,看见黑乎乎的码头向后移去。一两分钟后,她便沉沉地睡去了。
  醒来的时候,莱拉发现自己正躺在一张窄窄的床上;船舱下很远的地方,发动机发出令人惬意的隆隆声。莱拉坐起身,头被重重地撞了一下,她骂了一句,四周摸索着,小心翼翼地起了床。在微弱的灯光下,她看见还有另外三张床铺,上面都没有人,收拾得非常整洁,一张在她的床铺下面,另外两张在狭窄的船舱的另一头。她一侧身坐在床沿上,发现自己穿着内衣,衣服和狼皮大衣迭得整整齐齐,跟购物袋一起放在床尾。真理仪还在。
  她迅速穿好衣服,从另一边的门走出去,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生着炉子的船舱,里面热乎乎的,但没有人。透过窗户,她看见两侧翻滚着的灰蒙蒙的雾气,偶尔会出现几个模糊的轮廓,大概是建筑物或是树木。
  她刚要到外面的甲板上,外面那道门开了,玛?科斯塔走了下来,身上裹着一件旧的斜纹软呢大衣,上面沾满了湿气,像是成千上万个小珍珠。
  “睡得好吗?”她说着,伸手去拿煎锅,“坐下来,别碍事;我给你弄点儿早饭。别到外面去,那儿已经没地方了。”
  “我们在哪儿?”莱拉问。
  “在‘大汇合运河’。孩子,别让人看见你,我不想让你到甲板上去,那里有麻烦了。”
  她切了几片熏肉,放在煎锅上,然后又打了个鸡蛋,放到锅里。
  “什么麻烦?”
  “没有应付不了的麻烦,只是你别跟着捣乱。”
  说完,她就再也不说什么了,一直等到莱拉吃完饭之后。有那么一会儿,船速慢了下来,有什么东西重重地撞在船舷上。接着莱拉听见男人们愤怒地高声说话,但后来有人开了句玩笑,他们便都大笑起来,声音愈来愈远,船接着向前走了。
  这时,托尼?科斯塔风风火火地下到船舱。跟他妈妈一样,也披着满身的露珠。他把羊毛帽子在炉子上方甩了甩,水珠飞起来,像下了一阵小雨。
  “妈,跟她说什么呢?”
  “先问她,然后再告诉她。”
  托尼往马口铁杯子里倒了些咖啡,坐了下来。他是个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人。此时天已经大亮,莱拉可以看清他的样子了,她发现他的表情显得悲伤、忧郁。
  “对,”他说,“莱拉,告诉我们你在伦敦干什么。我们还以为你被饕餮拐走了呢。”
  “我一直跟这个女人在一起,真的……”
  莱拉费了很大力气,才把自己的各种经历集中起来,然后像出牌前洗牌一样,把它们排好顺序。她把事情的经过全都告诉了他们,只是没有讲真理仪的事情。

  “后来,在昨天晚上,我在鸡尾酒会上发现了他们到底是在干什么。库尔特夫人自己就是一个饕餮,她打算利用我,帮她多抓一些小孩。他们要做的是——”
  玛?科斯塔走出船舱,到了驾驶舱。等门关上后,托尼插话道:
  “我们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至少,我们知道一部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再回来了。那些小孩被带到很远的北方,他们要在这些孩子身上做实验。一开始,我们以为他们要实验不同的疾病和药品,但他们没有理由在两三年前突然之间就开始这样做了。后来,我们想到了鞑靼人,也许他们在北方的西伯利亚搞了什么秘密交易,因为鞑靼人跟别人一样,很想搬到北方去住,因为那里有煤油和燃料矿,而且,还有谣言说他们为此还打了很长时间的仗,甚至比有关饕餮的事情还要早。我们猜测,饕餮收买了鞑靼人的首领,给他们提供小孩,因为鞑靼人是吃小孩的,是不是?他们把小孩烤熟了以后吃掉。”
  “根本就没这回事!”莱拉说。
  “有,他们就是吃小孩。要讲的还有很多别的事情,你听说过无头鬼吗?”
  莱拉说:“没有。连库尔特夫人也没说过。是什么东西?”
  “是北方森林里的一种鬼怪,跟小孩一样大,没有脑袋。他们在夜里摸索着走路,你要是在森林里睡觉、让他们抓到了,那就没的跑了。无头鬼,这是北方人的一个词。还有吸风鬼,他们也很危险。他们在空中飘来飘去。有时候你会看见他们成群结队地飘浮着,或者被荆棘给绊住了。只要他们一碰你,你身上的力气就全都消失了。只有当他们在空中变成一种微光的时候,你才能看见他们。还有无气鬼……”
  “他们是什么?”
  “是被杀得半死的武士。活着是好,死了也行,但要是被杀得半死半活,那可就糟透了。他们就是死不了,活着也完全不可能。他们永远到处晃悠。他们之所以叫无气鬼,是因为他们受到的折磨。”
  “什么折磨?”莱拉瞪大了眼睛问。
  “北方的鞑靼人用力撕开他们的肋骨,把他们的肺拽出来。这需要技巧。他们并没有把他们弄死,但是如果他们的精灵不用手给他们的肺打气,那他们的肺就再也不能工作了。因此,他们处于有气和没气之间、生与死之间,也就是被弄得半死不活的。他们的精灵必须昼夜不停地给他们的肺打气,否则,他们就会跟自己的主人一起消失。我听说,人们有时候会在森林里碰上整整一群无气鬼。另外,还有披甲熊——你听说过没有?也就是穿着盔甲的熊,它们是一些块头很大的白熊,还有——”
  “对!我听说过!昨天晚上有个人说,我叔叔阿斯里尔勋爵现在被押在一个要塞里,由披甲熊看着。”
  “是吗?现在?他到那儿去干什么?”
  “探险啊。但是从那个人说话的语气上看,我觉得我叔叔跟饕餮不会是一伙的,我觉得饕餮很高兴他被抓起来了。”
  “嗯……要是披甲熊在看着他的话,那他是跑不了了。这些披甲熊跟雇佣军一样,你知道我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吗?不管是谁,只要给钱,他们就替谁出力。他们跟人一样,也有手,很早以前还学会了炼铁——大部分是陨铁,把它们制成铁片和铁板,穿在身上保护自己。他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攻打斯克雷林丑人。他们都是凶狠的杀手,极其残忍,但是他们都很守信用。你要是跟一个披甲熊达成什么协议,你是可以放心的。”
  莱拉带着恐惧的心情听着这些令人恐怖的故事。
  “玛不想听有关北方的事儿,”听了一会儿后,托尼说,“因为这些事情有可能发生在比利身上。所以你看,我们知道他们把他弄到了北方。”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抓到了一个饕餮,逼他讲了实话,这样我们才稍微知道点儿他们的勾当。昨天晚上的那两个人不是饕餮,因为他们太笨了。如果他们是饕餮,我们就会把他们活捉。你看,跟大多数人相比,我们吉卜赛人受饕餮的伤害是最深的了,所以我们集中到一起,决定该怎么办。这就是昨天晚上我们在水湾做的事情,假装是商店,因为我们要在沼泽地小说中的沼泽地特指英国东部剑桥郡和林肯郡的沼泽地带。聚集很多人,我们管这个叫‘串联’。我估计,我们得听听其他吉卜赛人都掌握了什么情况,等我们把了解到的情况集中起来以后,我们会派出一个营救小组。我要是约翰?法阿,我就这么干。”
  “约翰?法阿是谁?”
  “吉卜赛人的国王。”
  “你们真的要去救那些小孩吗?那罗杰呢?”
  “谁是罗杰?”
  “乔丹学院厨房的学徒。跟比利一样,也被拐走了,是我跟着库尔特夫人走的前一天的事。我敢肯定,要是我被拐走了,他一定会来救我的。你们要是去救比利,我也想跟着,去救罗杰。”
  还有阿斯里尔叔叔,她想。但她没有说出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怪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九日的下午,一如平常的下午,没有两样。任何人对于那天即将发生的不幸,毫无一丝预感。(除了一人例外,那就是住在威尔布朗姆胡同四十七号的巴克太太,她对于预感特别有一套,每次她心头觉得一阵怪异之后,总要将那种不安的感觉,详详细细地描述一番。但是巴克太太住在四十七号,离开十九号甚远,那儿会发生什么事,与她无干,所以她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去做什么预感)。“加文狄希秘书打字社”社长K-玛汀戴小姐。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末日逼近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萨莉!”哼了一声。“醒醒,萨莉!”“别……闹!”她含糊地应道,这次加大了嗓门。他更用力地推。“醒醒,快醒醒!”查理?是查理的声音,是在叫她。有多久了呢?她慢慢清醒过来。第一眼瞥到的是床头柜上的闹钟。两点一刻。这会儿查理不可能在家,他应该在值班的。等看清了他的面孔,萨莉心中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出事了。丈夫脸色惨白,鼓着眼睛,一手拿着汽车钥匙,一手还在用力地推她,似乎根本没有发现她已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冒着火的车子,用来载生前做过恶事的亡灵前往地狱。电车离开绫濑车站时才开始下的雨,半是冰冻的寒雨。怪不得一早起来左膝盖就疼得难受。本间俊介走到第一节车厢中间,右手抓着扶手,左手撑着收起来的雨伞,站在靠门的位置上。尖锐的伞头抵着地板,权充拐杖。他眺望着车窗外。平常日子的下午三点,常磐线的车厢内很空,若想坐下,空位倒是很多。 [点击阅读]
烽火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827年10月18日,下午5点左右,一艘来自地中海东海岸的船正乘风前进,看来它是想赶在天黑前进入科龙海湾的维地罗港。这就是在古代荷马书中提到的奥地罗斯港口。它坐落在爱奥尼亚海和爱琴海三个锯齿状缺口中的一个里。这三个踞齿缺口把希腊南部踞成了一片法国梧桐叶的形状。古代的伯罗奔尼撒就是在这片叶状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地理称其为摩里亚。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神秘的西塔福特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_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