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黄金假面人 - 夜宴上的妖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案发后一个星期过去了。警视厅的调查搜捕仍然一无所获。小五郎尸体失踪一案一直悬而未结。至于小五郎的下落,黄金假面人究竟藏匿在何处,警方依然没有捕捉到一丝线索。
  搜查股波越警长失去了自“蜘蛛人”一案结识的、最好的、唯一可推心置腹的朋友明智小五郎这位非官方的智囊。失望之余一直闷闷不乐。因此,他对黄金假面怪贼增添了比出于职业更加深刻的仇恨。尽管他对小五郎的下落竭尽全力进行了调查,但结果还是未能如愿。
  今天,他又振作起精神,一大早就来到了警视厅。刚坐下来想今天如何进行调查,警视厅刑事部长就派人传他,说有事召见。
  今天部长怎么来得这样早?他心里直纳罕。待他走进部长办公室,才发现今天部长气色异常。看上去似乎很兴奋。
  “波越君,你瞧瞧这个!”部长开门见山,拿出一封信似的东西。
  接过来展开一看,发现纸上写着几行奇怪的文字,字体相当工整:
  “阴历十五即将到来。该夜本人将作为未受邀请的
  不速之客,参加在阁下府邸举行的贵国实业家代表团欢
  迎宴会。敝人别无其它目的,只想对贵国实业家代表诸
  公聊致敬意,同时并将完成敝人的职业使命。在此,特
  呈一书,以避先斩后奏之嫌。
  特致F国驻日大使卢杰乐伯爵阁下黄金假面人”
  “黄金假面人!妈的!终于露面啦!”波越警长涨红了脸愤愤地骂了一句。
  “昨天晚上F国大使馆派来了特使。正巧警视厅总监不在,是我出面会见的。来了两个人,一名秘书的一名翻译官。实业家代表团的日程已经安排定妥,宴会不能延期。即使宴会延期,黄金假央人也未见得会善罢甘休。因此上峰决定,宴会按期举行。不过,为了防止万一,使馆是提出请求警视厅援助。”刑事部部长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

  “你知道,F国大使的官邸就在该国驻日使馆内。这事很棘手啊!黄金假面人也真会长这种地方下手。不过,这件事咱们不能等闲视之。我和外务省联系过了。决定那天夜里从警视厅派二十名便衣警察悄悄打入使馆内部担任警戒任务。波越君,你一直在办这桩案子,就再辛苦你一次。委派你指挥这二十名便衣警察。尽量不要捅漏子,要谨慎行事,弄不好出了纰漏,会引起国际纠纷。”
  仔细想来,的确有些让人哭笑不得。黄金假面人的一封信,就搅得大使馆、警视厅和外务省不得安宁。那黄金假面怪物的影子也真有魔力。读者应该还记得,这位F国的驻日大使卢杰乐伯爵,就是曾经一度在鹫尾侯爵位于日光的别墅里亲眼目睹过黄金假面怪人的魔力的那位先生,也难怪这封信引起了这位阁下的重视。
  “那家伙说要去就肯定会去了!”
  波越警长根据以往多次的经验,坚信这一点。
  “真他妈的冤家路窄,这下又让我给撞上了。这一回决不会让他给溜了!结果只有一个,那么抓他回来见您,要么逮不住那小子我主动辞职!”波越警长说。似乎决心巳定。
  离十五号还有五天时间。在这五天里,波越警长绞尽脑汁,做好了万无一失的警戒疮准备。他几度亲临使馆官邸,或与大使会面,或勘查使馆的地形。
  一支从警视厅精心选拔出来的二十名出类拔萃的刑警队伍组成了。他们分别扮装成使馆里的下级官员、佣人等等,准备打入宴会会场内外执行警戒任务。
  十四号这天,外出旅行归来的警视厅总监决定亲自以宾客的身份出席十五号夜里的宴会,并负责部下的行动指挥。这对一介盗贼黄金假面人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荣耀。
  十五号终于来临。
  东京都麴町区Y町的F国驻日使用权馆附近,一到下午,就出现了十几名身穿制服的警官。F国实业家代表团一行对日本来说,是非常重要忍气吞声上等贵宾,即便没有黄金假面人插足,这种森严的戒备也是理所当然。

  随着欢迎宴会时间的迫近,一辆辆轿车鱼贯驶入使馆,正门的石阶不时发出被人踏出的响声。
  波越警长扮成身穿燕尾服的接待人员,在石阶上和另两名便衣警官警戒着。
  卢杰乐大使的两名下属秘书官(其中一位是兼任翻译的日侨秘书官)和波越警长并肩站在一起,一个一个地辨认来宾的长相。
  来宾中许多是F国人,大多都有日本人陪同。除此之外,还有少其它国家的人。他们多数偕夫人前来。瞧他们各自用本国语言交谈的样子,让人感到真象个人种展览会。
  由于来宾尽是知名人士,基本上一眼就能认出谁是谁来。不过,中间也有波越警素不相识的秘书官。对这种人,波越警长要求一一出示请柬、并盘问其姓名。尤其对来宾中的日本人,小姐越警长和他的两名部下进行了滴水不漏的盘查。
  由于知道被邀请的来宾人数,等最后一位客人一到,大门便紧紧关闭上了。数名便衣警察开始在官邸内外警戒。后门也有专人看守,就连官邸外侧的安全梯上,也安插了两名刑警。换句话说,哪怕是一只猫,若想进入官邸或从里面出来,也不可能躲过警戒人员的敏锐视线。
  关闭在使馆邸内的几十名来宾中,没有一位让人产生怀疑是化了装的黄金假面怪贼。发出的请柬正好与来宾人数吻合。再加上来宾相互认识,围聚在大厅里高谈阔论,似乎中间没有任何真目陌生的盗贼。
  待餐厅里丰盛的晚宴结束,时间巳是晚上八点了。接下来开始的是东道主卢杰尔伯爵爱好的花样百出的舞会。舞会分别在连在一起的七间屋子里举行。不过,在此仅向读者奉告一件曾在就餐时引起波越警长注意的事情。

  波越警长化妆成接待人员,自然可以自由进入餐厅。就在餐桌布置完毕,宾主开始进餐的时候,隐蔽在餐厅一隅的大花瓶后的波越警长突然发现了一个行迹可疑的人物。
  此人与警长一样,也在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只见他身穿熨得笔挺的制服,一副侍者打扮。四周的侍者一个个显得毕恭毕敬,可此人却不顾礼貌,眼睛贼溜溜地注视着正在进餐的人。
  细心一瞧,波越警长又发现此人的目光并非漫无目标地乱转。他是在注意某几位特殊人物。那种从眯缝眼里射出的目光,既执拗,又显得意味深长。
  他盯的第一个特定人物,便是晚宴的东道主,F国驻日大使卢杰尔伯爵。那贼溜溜窥视的目光里,似乎充满了敌意。
  第二个特定人物是临席的警视厅总监。总监似乎对此也有所察觉,几度回头瞅了瞅那个奇怪的侍者。每当总监回头时,那人总是立即把视线移向别处,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表情。
  此人的目光似乎不光在餐桌周围转悠,他不时也朝大厅角落的波越警长扫上几眼。看来,隐身在大花瓶后的波越警长是此人注意的第三号人物。
  此人不光举止可疑,长相也与众不同。三十五、六岁年纪。蓄着与侍者身份极不相称的八字胡。鼻子上装模作样地架着一副无边近视眼镜。
  波越警长事先对今天的侍者身份做过缜密细致的调查,并未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尽管他并不认为这位蓄着漂亮八字胡的侍者就是化了装的黄金假面怪贼,可他的可疑举止难免让警长放不下心。
  波越警长继续监视着侍者的一举一动。对方仿佛对此也有所察觉。
  然而,晚餐会平安无事地结束了。接下来,稀奇古怪的化装舞会宣告开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