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荒岛夺命案 - 第01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通过双筒望远镜,我能看到一只四十来尺长、漂亮的舱式快艇在百来码外泊定。两对三十来岁的夫妇在艇上享受快乐时光,晒着日光浴,猛喝饮料。女人们穿着小小的睡裤,没有上装。男人中的一个正站在船头,他飞快地脱掉衣服,立在那儿弯腰准备了一分钟,然后跳人海湾绕船而游。好一片美妙的乡村!我放下望远镜,打开了一罐“百威”啤酒。
  此时正是暮夏,我指的不是八月底,而是秋分之前的九月。劳动节周末已经过去,秋后小阳春即将到来,就那会儿吧。
  我,约翰-柯里,一个康复中的警察,此刻正在叔父家的后廊上,深深陷坐在一张柳条椅里,脑际浅浅地浮过一些杂念。我发现无所事事的问题在于你不知道这种状态何时结束。
  这个后廊呈一种老式的环抱状,三面都是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农房,全盖着木条瓦和俗丽的装饰,塔楼,山墙等,一共九码长。从我所坐的地方向南望去,穿过一斜坡草坪便是匹克尼克大海湾。太阳在西面的地乎线上低垂,是下午六点四十五分时的太阳。我是一个城市居民,但现在却真的融人到乡村的事物中,比如天空啦,所有这一切。而几个星期以前,我终于找到了北斗星座。
  穿着一件纯白T恤和在体重骤减之前很合身的毛边牛仔短裤,我赤脚交叉架在围栏上,而左右脚的大脚趾头便框定了刚才提到的舱式快艇。
  在一天中的这个时候,你可以听到虫鸣声:蟋蟀、蝗虫、还有,谁知道那么多呢?我不太热衷于这些大自然的声响,所以桌子的一端放着我的手提式放音机,正咿呀唱着《大寒颤》。我左手拿着一听啤酒,膝上放着双简望远镜,右手边的地板上放着我那闲置的家伙,一枝史密斯和威森造点三八口径双筒转轮手枪,大小正好放进我的钱包里。当然这只是开玩笑。
  在《当一个男人爱上女人》和《街头舞蹈》两首歌之间两秒钟的间歇里,我听到,或从松散摇晃的旧地板上感觉到,有人正沿长廊走来。因为我独自居住,没料到会有人来,便把手枪拿起来放在膝盖上。你们别以为我患了狂想症。这里我应该提一下的是,我正从一场病中康复过来,不是瘁腮,而是三处枪伤,两处九毫米口径,一处是点四四口径,有两夸脱的大肚酒瓶那么大。但枪洞的大小并不重要,实际上重要的是弹孔的位置,位置,位置。显然这些孔打得正是地方,因为我现在正在康复中,丽不是在坟墓中被分解。
  我往右看去,后廊在此沿西边的房子围转。一个男人从转角处出现,在离我十五尺处停下来,搜索着落日投下的长长的影子。因此他没看见我。但由于他背对太阳,我也很难看清他的脸或猜测他的意图。我说:“需要帮忙吗?”
  他把头转向我。“哦,嗨,约翰,我还没注意到你在那儿。”
  “请坐。警长。”我把转轮手枪悄悄插进T恤下的腰带里,然后放低了《街头舞蹈》的音量。
  西尔韦斯特-麦克斯威尔,啊哈,麦克斯,在本地就代表法律的人,此时正向我蹭蹬过来,一屁股坐在围栏上,面向我。他穿着一件亮色的运动茄克,白色开扣衫,棕色棉质便裤,赤脚穿一双划船鞋。我说不出他是在执行任务还是阑来散步。我说:“在冷柜里有些软饮料。”

  “谢谢。”他朝下一伸手,把一罐“百威”从冰块中解救出来。麦克斯喜欢把啤酒称作软饮料。
  他浅尝了一会儿,朝着距他的鼻子两尺来远的空间中的一点沉思凝望。我把注意力转回海湾,听“惊奇’’乐队的一首歌叫《海中太多的鱼》。因为是星期一,来度周末的人已经走了。谢天谢地!在劳动节过后,当大多数夏日租赁都结束时,我也是这么说的。于是我便有了重归宁静的感觉。麦克斯是一个当地人。他没有开门见山,所以你只好耐心地等。他最后问我:“这地方是你自己的吗?”
  “我叔叔的,他想让我买下它。”
  “别买任何东西。我的哲学是,如果它会飞,会飘,会他妈的,租好了。”
  “谢谢。”
  “你打算在这儿呆上一段时间?”
  “直到风不再从我胸腔呼啸而过。”
  他微笑了,但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麦克斯是个大个子,和我差不多年纪,四十五岁左右,波浪形金黄色头发,红润的肤色,蓝眼睛。女人们似乎觉得他很英俊,这对至今仍是一个单身汉的麦克斯警长很有利。
  他说:“你现在感觉如何?”
  “不错。”
  “你想进行一些脑力锻炼吗?”
  我没有回答。我认识麦克斯已有十年了,但因为我不住在这儿,只是偶尔看到他。在此我需要说明:我是一个纽约市重案组的侦探,直到我趴下前,都在曼哈顿北区工作,那是四月十二日的事情。二十多年来纽约市没有一个凶杀案侦探倒下,所以这事儿成了大新闻。纽约警察局公共情报办公室使这种盛况持续下去,因为合同时间又到了。而我又这么平和,英俊,等等。他们把这事儿润色了一番,媒体也很合作,于是我们便一轮一轮热下去。同时,两个向我射击的凶犯依然逼遥在外,所以我在哥伦比亚长老会住了一个月,又在曼哈顿的公寓住了几星期。然后哈里叔叔认为他的夏日别墅是一个适合英雄的去处,为什么不去呢?我在五月底,正是纪念日之后来到了这儿。
  麦克斯说:“我想你认识朱迪-戈登和汤姆-戈登。”
  我看着他,两人目光相遇,我明白他的意思,问道:“两个人都……?”
  他点点头:“是的。”在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沉默之后,他说:“我想带你去看看现场。”
  “为什么?”
  “为什么不?帮我个忙,比别人抢先一步。我正缺凶杀案侦探。”
  事实上,南侯德镇警察局没有凶杀案侦探,但依然应付自如,因为这儿很少有人被谋杀。如果这样的事发生,萨福克县警方将对凶杀案细节作出反应并予以接管。麦克斯就站到一边去了。他不愿意这样。
  此地的大致方位——这是长岛的北福克,纽约州南侯德镇所在地。据公路旁的一块装饰板上记载,它是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左右由一群从康涅狄格新哈文来的人建立的。任何人都知道他们为逃避国王丽来此地。丽长岛的南叉,在匹克尼克大海湾的另一侧,是时髦的汉普顿:作家、艺术家、演员、出版界人士各色人等聚居于此。而这儿,北叉上佐的是农夫、渔夫之流,或许还住了个谋杀犯。

  反正哈里叔叔的房子正坐落在马蒂塔克的小村庄里。离纽约第102西街大约一百公里的公路,在那儿两个西班牙人摸样的绅士向好样的你开了十四五枪,三枪打中你这个在二三十英尺外的活靶。不怎么生动的描述,但我并非在批评或抱怨。
  总的说来,南侯德镇构成了大部分的北福克,包括八个小村庄和一个叫绿港的村庄,拥有大约四十个宣誓警官的警队。就是这么回事。
  麦克斯说:“去看看没什么害处。”
  “当然不会。万一我因为在不适当的时间在此地出现而被传讯呢?我可惹不起这事儿。”
  “事实上,我打了电话给镇上的主管,得到了允诺,雇佣你,正式地作为顾问,一天一百美元。”
  “哇,听起来干这工作我得节省点儿。”
  麦克斯做出一个微笑,“嗨,它付得了你的汽油和电话费。不管怎样你现在没什么事做。”
  “我在使我右肺的洞弥合。”
  “这工作不具拉伤性。”
  “你怎么知道?”
  “这是成为南侯德镇好公民的机会。”
  “我是纽约人,而且不被认为是个好公民。”
  “嗨,你和戈登夫妇很熟吧?他们不是你的朋友吗?”
  “算是吧。”
  “是吗?这就是你的动力所在,来约翰,起来,我们走吧,我欠你一个人情。”说实话,我很恼火。戈登夫妇是好人。我站起来放下啤酒说:“我将接受这个工作,以一星期一美元的价格作为正式人员接受。”
  “太好了,不要反悔哦?”
  当然我会。我关掉正唱着的《吉里米是只牛蛙》,问麦克斯,“有很多血吗?”
  “有点儿,是脑部枪伤。”
  “你认为我需要拖双人字凉鞋吗?”
  “哦,一些脑质和头盖骨从后面被打穿了……”
  “行。”我趿上拖鞋,与麦克斯沿围廊走过去,到了房前的环形公路上。我钻进他那不带标记的警车,一辆白色“夏洛奇”吉普,装了声音又响又粗的警笛。
  我们沿长长的公路驶下去。上面布满了百年来的牡贩和蛤壳,因为哈里叔叔和每个在他之前的人都把壳、灰、炭壁炉里的煤渣倒在马路上,以防止泥泞和灰尘。总之,这在过去被称作海湾农房产业,至今仍是滨海,但大多数农田已出卖。植被长得过于茂盛,多为他们现在已不太用得着的一类,像连翘、柔毛柳和水蜡树。房子本身漆成乳白色,绿镶边,绿屋顶,非常迷人,真的。也许等警局医生说我病好了我会买它。我要练习把血咳出来。
  谈到我的伤残,我吃了几枪换来了四分之三终身免税抚恤金。这在警局相当于去大西洋城,在城门前的地毯的一滴泪水上绊一跤,或在看清责任律师时把头撞在吃角子老虎祝上。真是意外的收获。
  “你听到我说话了吗?”
  “什么?”
  “我说,他们在下午五点四十五分被一个邻居发现——”

  “现在算钱吗?”
  “当然。他们都是头部中枪,邻居发现他们躺在室外就餐处的地板上。”
  “麦克斯,我就要看到这些了。你还是告诉我关于邻居的情况吧。”
  “好。他叫埃德加-墨菲,一个老先生,他在五点三十分听到戈登的船开进来,十五分钟后他走过来发现他们被谋杀了。没听到枪声。”
  “他们带助听器吗?”
  “没有,我问过他,据他讲,他的妻子听觉不错,所以也许是技无声手枪,也许他们比自己认为的要聋。”
  “但他们听到了船进来的声音。埃德加对时间确定吗?”
  “非常肯定。他在五点五十一分打电话给我们,时间非常接近。”
  “对。”我看了看手表,现在是下午七点十分。麦克斯一定是刚到现场不久,便想起了这个绝妙的主意来找我。我猜想萨福克县凶杀组的家伙们已在那里了。他们都从一个叫雅普汉克的小镇上来,警局总部设在那里,离戈登夫妇的佐处大约一小时的路程。
  麦克斯说这说那一直没停,我努力使思绪上轨,但已经有五个月我不必思考这类事情了。我真想甩出一句:拣事实说!麦克斯!但却让他继续嗡嗡下去。同时,《吉里米是只牛蛙》一直在我脑子里播放。你知道的,当你的脑子对不上弦时,尤其是这样一根弦,真的很烦人。
  我从车窗望出去,我们正驶在东西走向的干道上,为方便起见,它被称作大路,伸向一个叫拿骚角的地方,戈登居住或曾居住在那里。北福克有点儿像鳕鱼角,常受大风侵袭的海角,三面环水,且有很长的历史。
  常住人口不多,大约两万人。但夏天和周末有很多来度假的人们,而新兴的酒厂已吸引了许多昼出夜归的旅行者。建一个酒厂,便有上万饮酒的雅皮士来自邻近的大都市,永不亏本。
  我们总算向南拐来到了拿骚角,大约两英里长,状似斧劈,切人匹克尼克大海湾。从我的码头到戈登的码头大约四英里。拿骚角自从二十年代以来就成为一个避暑胜地。房子从简单的平房到豪华的宅邸都有。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这儿消过夏。就是在这儿,一九三0年左右,他写了那封致罗斯福总统的著名的“拿骚角之信”,劝说总统着手搞搞原子弹。其余的,他们说,就是历史的事情了。
  有趣的是,拿骚角至今仍是许多科学工作者的家。一些人在布鲁黑文国家实验室工作;那是一个秘密的核试验点之类的地方,西去此地三十五公里。另一些科学家在普拉姆岛工作,是一个最高机密的生物实验点。普拉姆岛距东方角顶端两英里。东方角是北叉向海伸出最远的陆地,下一站便是欧洲。
  除了这些情况之外的是,汤姆和朱迪-戈登是在普拉姆岛工作的生物学家,你可以打赌西尔韦斯特-麦克斯威尔和约翰-柯里都想到了这一点。我问麦克斯:“你们通知联邦了吗?”
  他摇头。
  “为什么不?”
  “谋杀案与联邦无关。”
  “你知道我在说什么,麦克斯。”
  麦克斯威尔警长没有答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物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6
摘要:简介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用清晰明了、幽默风趣的笔法,将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一收入笔下。惊奇和感叹组成了本书,历历在目的天下万物组成了本书,益于人们了解大千世界的无穷奥妙,掌握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 [点击阅读]
猜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4
摘要:欧文·威尔士,苏格兰著名作家,曾凭借《猜火车》一书被称为“药物时代的桂冠诗人”。这本书因为真实描绘苏格兰地区的下层人民生活而成名,其在1996年改编成电影,更是成为经典。一九五八年出生于爱丁堡雷斯市,他是个广受赞誉的苏格兰小说家,《猜火车》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2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小银和我
作者:佚名
章节:142 人气:2
摘要:——和希梅内斯的《小银和我》严文井许多年以前,在西班牙某一个小乡村里,有一头小毛驴,名叫小银。它像个小男孩,天真、好奇而又调皮。它喜欢美,甚至还会唱几支简短的咏叹调。它有自己的语言,足以充分表达它的喜悦、欢乐、沮丧或者失望。有一天,它悄悄咽了气。世界上从此缺少了它的声音,好像它从来就没有出生过一样。这件事说起来真有些叫人忧伤,因此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为它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 [点击阅读]
恶意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笔记一事情发生在四月十六日、星期二。那天下午三点半我从家里出发,前往日高邦彦的住处。日高家距离我住的地方仅隔一站电车的路程,到达车站改搭巴士,再走上一小段路的时间,大约二十分钟到了。平常就算没什么事,我也常到日高家走走,不过那天却是有特别的事要办。这么说好了,要是错过那天,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点击阅读]
伦敦桥
作者:佚名
章节:124 人气:2
摘要:杰弗里。谢弗上校很喜欢他在萨尔瓦多的新生活。有人说这个巴西第三大城市非常迷人。这确实是个充满了欢乐的地方。他在瓜拉球巴海滩正对面租了一套豪华的六居室别墅。在这里,他每天喝着甘蔗甜酒和冰镇啤酒,间或去俱乐部打打网球。到了晚上,谢弗上校——这个绰号“鼬鼠”的变态杀手——就又操起了他的老本行,在这座老城阴暗狭窄、弯弯曲曲的街道上开始了狩猎。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午夜凶铃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3
摘要:?19月5日晚上10点49分横滨数栋14层公寓和三溪园住宅区的北端紧紧相邻,这些新建的公寓已经有很多人入住。每一栋公寓有将近100户住家,算是人口相当密集了。但是,公寓里的住户们不相往来,彼此也不认识,只有在夜里窗子透出灯光时,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有人居住。在南边,工厂的照明灯投射在漆黑的海面上,静静地拉出一道长影。工厂的外墙上交缠着无数管线,令人联想到人体内错综复杂的血管。 [点击阅读]
尤物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8
摘要:渡边伸出不隐约的双手捧住她的脸,动作温柔得教她感到难以承受。她是没指望或许该说不敢指望会更贴切一些,他的温柔对待,以及他此刻凝视她的眼神,他把她拉进自己怀里,抱着她好长好长一段时间,什么话也没有说。终于,他开始吻她,整个晚上,因为过度渴望而凝聚成的硬结,此刻开始化解为缓缓的甜蜜,流过她的每一根神经和每一颗细胞,就象一条遗忘的溪流。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6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阿甘正传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3
摘要:朋友:当白痴的滋味可不像巧克力。别人会嘲笑你,对你不耐烦,态度恶劣。呐,人家说,要善待不幸的人,可是我告诉你——事实不一定是这样。话虽如此,我并不埋怨,因为我自认生活过得很有意思,可以这么说。我生下来就是个白痴:我的智商将近七十,这个数字跟我的智力相符,他们是这么说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