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华莱士人鱼 - 第三章 魔音现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怎么会那样!”
  听了莱安的话,比利差点从床上跳起来。他甚至忘了点滴的针头还插在胳膊上。
  “宽咽鱼怎么可能成群行动!”
  作为《自然天堂》的记者,比利当然知道这些知识,而且他尤其能如数家珍。
  “我可从未听说过有什么深海鱼能像沙丁鱼那样结群成队。”
  “哎呀,你别那么兴奋,先躺下。”
  高登把比利按倒在床上。
  “那么是……地震的前兆?”
  比利说着看看四周。没有回答,但大家的脸上都写着同意。
  能预示地震的东西千奇百怪,从神秘的发光现象到下鲇鱼,不胜枚举。深海鱼类出没于海面,作为预兆算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大量的深海鱼成群出现,即便是以海洋生物学为生的莱安他们,即便是有着生物杂志记者头衔的比利,这种事也都听来耳生。
  莱安决定联系设在圣埃里诺岛上的气象台。如果是地震的前兆,那么气象台的地震仪也许会有所显示。不凑巧的是,气象台负责人外出,只有一个没有专业知识的职员值班。
  打了两个小时的点滴,比利完全康复了。也许宽咽鱼的事成了一针清醒剂。不过医生嘱咐他睡到傍晚。最后羽陆留下护理他,其他人先回研究所。
  到傍晚,高登给医院打来电话。羽陆接时连连道歉。等撂下电话,比利问他怎么了,羽陆说是“带子”的事。
  “录好的录像带。我想在这儿看,就从船上给拿出来了。”
  羽陆指了指房间角落。装了录像带的包皮和袖珍摄像机扔在那里。
  “高登发火了,说本来大家想看这盘带子,所以才赶回去的,可我却……真糟糕。”
  “哈哈,是这么回事啊。”
  羽陆忽然好像想到了什么,高兴地转回头。
  “既然这样,不如我们俩看吧。”
  比利当然没有异议。
  高登放下电话,焦躁地回到工作室。
  “那个笨蛋,特意把带子从船上给卸下去了。”
  听了他的话,莱安和杰克变得垂头丧气。
  “没办法。那我们干脆把录音带也取下来吧。”
  杰克说着取出多声道磁带,放到坐式录音机的机心里,开始调整。在海里录的音必须全部复制到硬盘上,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解析。在近四个小时收录的磁带全部复制完之前,莱安他们无事可做。既然没有录像带,他们只能听着海里的声音和海豚的声音,啜饮咖啡。
  经过焦躁不安的漫长的咖啡时间,复制即将结束时,三人不由得探出身去。磁带正好来到异常情况开始的地方。莱安和杰克在对讲机里的对话从扩音器传出来。
  “杰克,传感器怎么样?”
  “什么也没照出来。只有沙丁鱼的鱼群。”
  “喂,杰克,你咕叽咕叽的太吵了。”
  “啊,对不起。”
  这时,突然传出了不太清晰的什么声音。与此同时,隔开工作室和录音间的大玻璃出现了裂纹,然后发出可怕的声音裂成粉碎。
  杰克慌忙停下录音机。
  高登捏起一块玻璃碎片,惊得后背一缩。玻璃是防音用的,厚度就有将近三厘米。而这玻璃在他们眼前,眨眼间就裂成了碎片。
  “是音量太大了吗?”
  杰克把音量控制器上的音量一个个调小。
  “什么音量啊,根本没有声嘛。”高登说。
  “你说‘没有声’?”杰克喷笑,“别说傻话了,高登。你在这儿干几年了?这里可是海豚工作室!”
  被杰克一嘲笑,高登满脸通红。
  海豚的声音中含有人类听不到的音。我们能用自己的耳朵听到的,只是海豚发出的一部分声音,这高登也知道。只是既然能震碎玻璃,他就给想象成是什么爆炸音之类的可怕声音了。仅从资历上讲,高登比杰克要老得多。但从吸收新知识的能力来说,高登总是落在杰克的后面。而且,对杰克直言不讳的说话方式,他也总是生气。
  “什么?是海豚的克啦声弄碎了玻璃吗?”莱安说。
  “不清楚。不过确实是有什么东西在大声吠叫。”
  “杰克,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高登说话的调子有点胡搅蛮缠的味道。
  “根据?”
  “生物学上的根据。”
  “哈!”杰克打个响鼻。“那是你们的专业吧?别来问我!”
  那你就少多嘴。高登在心理嘟囔着。
  “我只懂机器。不过上午也是这样。仪表全都摆到头儿了,原因不明。可现在也是这样。仪表摆到头儿,玻璃一起‘啪’!”
  “怎么会有这种事。”高登说,“海脉的声音有那么大威力吗?杰克,你有证据证明那是海豚干的吗?”
  总像南国的晴空一样爽朗的高登,牛脾气一上来也倔得很。杰克察觉到了,他现出觉得麻烦的表情。
  “海豚?我可没说是海豚。我只是说,那种声音被录到磁带上了。”
  杰克敲打着电脑键盘说。
  “我只懂声音的数据。只不过,如果让我说一句的话,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录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声音’。不过这只是一个技师的观点。”
  杰克带有讽刺的说法让高登更加不高兴。
  “算了,与其用嘴说,不如看一看。”
  说完杰克按下按钮,现场的会话再次开始了。
  “高·登!你·来·一·下!”
  “怎·么·了?”
  “快·看·这·个。”
  是慢放。
  杰克进一步放慢速度。声音随之变得越来越低,越来越慢。在声音变得听不出说些什么时,杰克笑嘻嘻地回过头。
  “能听到吗?”
  莱安和高登凝神细听。杰克更加放慢速度。刚一听到什么“叮”的高音,那音就逐渐降低音程,听起来像是布匹撕裂的怪声儿。高频声波是人类的耳朵听不到的声音,但如果缓缓转动磁带,则频率也下降。杰克把普通情况下感觉不到的声音变成“看得见”的东西。
  看着计算机屏幕上的波形,杰克说:
  “频率从8万到15万赫兹……”
  “是海豚的可听音域。”
  莱安小声说。
  从8万到15万赫兹,是我们完全听不到的声频带,人能听到的频率,上限为2万赫兹,而从8万到15,对海豚来说是日常听的声音。
  “就是因为这个音,玻璃才碎掉的吗?”
  杰克说着,伸手到键盘上,想停下磁带。但就在他的手指碰到之前,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刚才鸣响的布匹撕裂声突然调子拔高,刹那间听不见了。莱安他们以为是杰克把磁带调回了正常速度,但杰克本人却看着计算机屏幕,纹丝未动,脸色苍白。
  “哎呀呀,莱安,这你能相信吗?”
  莱安读出屏幕上的数字。
  “1兆赫?不……又往上升了。现在是2兆赫。”
  那是相当于海豚日常声频十几倍的数字。莱安惊讶不已。
  “什么,那样的话海豚也听不见呀。”
  莱安也看向屏幕。已被变成图表形式的音的波形在坐标上方跳跃,比平时做海豚解析时看惯的地方高出很多。
  “可能是什么地方弄错了,我把速度倒回来。”

  在杰克的操作下,缓慢转动的磁带再次加快速度。同时,被低声频处理的、听不见的现场会话复活了。杰克再一次逐个确认设置。
  “喂,测量仪器不正常。你们那边怎么样?”
  是船内的杰克呼唤莱安时说的话。此时在这里的杰克随即环顾周围。那声音最初很轻微。
  “喂,测量仪器不正常。你们那边怎么样?喂,测量仪器不正常。你们那边怎么样?喂,测量仪器不正常。你们那边怎么样?喂,测量仪器不正常。你们那边怎么样?”
  “怎么回事?我听到了什么。”
  “怎么回事?我听到了什么。你们那边怎么样?喂,测量仪器不正常。你们那边怎么样?喂,怎么回事?我听到了什么。测量仪器不正常。你们那边怎么样?”
  反复的声音眼看着无限增大。曾袭击莱安的那种现象在工作室中重演了。
  “喂!杰克!把磁带停下!”
  莱安喊着,他的声音又诱发无穷无尽的回声。
  “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喂!杰克!把磁带停下!”
  惊慌的杰克已经不知道停下哪个才好。莱安急忙撬开配电盘,关掉电源。房间里亮着的灯同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一同消失,同时,神秘的循环回声也停止了。
  “刚才那个就是吗?”
  高登苍白着脸说。
  “啊……又变成那种异常情况了。”
  莱安额头渗出冷汗,一下子倒在椅子上。杰克顾不上这些。起动中的电脑被关掉电源,弄得他要崩溃了。
  “莱安!你别乱动好不好!”
  杰克急忙重新打开电源,开始检查。
  “是不是录了音的高频声波电平太高了?超出了容量,所以才把机器变得异常了。”
  莱安边挖耳朵边说。
  “不可能。电平我事先都降低到了不会快速运转的程度,为防万一,我还把限幅器1也插到强的方向。”
  说完杰克突然扭动脖子发出疑问:
  “等等。如果超出容量就会出现异常,那么只有高频声波就可以了,为什么连无关的声音也卷进去了?”
  这像是一个技师才有的想法。杰克把手指放在唇上,环顾四周,说出更朴素的疑问。
  “……为什么连我们的声音也重复了?”
  “呃?”
  高登没理解他的意思,直眨巴眼睛。
  “就是刚才我们的讲话声!”杰克几次敲打自己的嘴唇,“我们又没拿话筒,为什么刚才的声音不断重复?”
  “听你这么一说,是有点不对头。”
  “是幽灵吗?”
  杰克放低声音说。对于常年逗留工作室的杰克来说,声音中混入幽灵的声音这类经验这不是第一次。如果原因不明,就统统算作是幽灵,这是他们技师的习惯。
  杰克看看莱安。莱安咔嗒咔嗒地咬着前牙,这是他沉思时的习惯。杰克和高登等着他咬牙的声音停下。
  “这样啊……”
  过了一会儿,莱安终于开口。
  “杰克,你再放一遍磁带。”
  杰克皱起眉头。
  “等等。这么做会损坏机器,必须先查出异常的原因。”
  “我想对机器没有影响。”
  “你怎么知道?”
  “我想试一下。”
  莱安似乎有了什么想法。
  “明白了。我这就放磁带。”
  “然后把音量控制器全部调到零。”
  “那么做会什么都听不见的。”
  “就那么做。不过只有一个……只把那个高频声波的磁道设置为大音量。”
  杰克揣摩不透莱安的心理,但还是着手准备。
  “那么做的话会怎样?”高登问。
  “不知道。所以要试试。”
  莱安的表情很认真。高登对杰克说:
  “拜托比上次的高频声波稍微低一些。”
  杰克再次打开多声道录音机的开关。收录了高频声波的磁道中,海中的炸油噪音噼里啪啦地响着,不时有海豚的叫声混杂其中。
  “杰克,能把现在听见的2万赫兹以下的音消去吗?”
  “呃?”
  “我想只留下高频声波的磁道。”
  杰克在计算机上调出波形图,把2万赫兹以下可听音域的频率带全部消去了。
  “好。”
  杰克再次启动多声道录音机。磁带无声地走着,然而声音是存在的。他们与这种高频声波多年打交道,但现在这无声的声音世界奇特地令人害怕。不久来到了电平测量器摆到尽头的地方。仪表的指针已经到达了红色警戒区。依然是无声的世界,然而,那“音”确实存在。
  杰克和高登回过身。莱安轻手轻脚地慢慢靠近设有调节音量装置的桌子,站在坐着的杰克旁边。他把手放到只开动了一个栏的音量控制器上,然后用剩下的另一只手拍一下杰克的肩膀,突然大声说:
  “哈罗,杰克!今天天气真好!”
  那个声音像早已等待在那里似的,迫不及待地开始反复。
  “哈罗,杰克!今天天气真好!哈罗,杰克!今天天气真好!哈罗,杰克!今天天气真好!哈罗,杰克!今天天气真好!……”
  莱安马上把音量控制器调到零。声音停下了,四周恢复了静寂。
  “听见了吗?”莱安回头说。所有人都点头。
  “现在,这个声音是从哪儿听见的?”
  “我……从那边。”高登指向莱安和杰克坐着的方向。
  莱安同样催促杰克回答。杰克诧异地问高登:
  “这边?你肯定你是从扩音器中听到的吗?”
  高登含糊点头。
  “我觉得是那样……”
  “奇怪。我是从旁边听到的。”
  说完杰克指指莱安,莱安一副严肃的表情,但他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哈哈哈,刚才是开玩笑,没想到你们这么容易就上当了。”
  高登不明白怎么回事,一脸疑惑。
  “怎么,没明白吗?那再来一次。”
  莱安面向桌子,再次调高音量控制器。
  “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
  “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
  声音再度开始循环。从高登的方向看,因为莱安背对他,所以他只知道莱安下巴在动。其实莱安是自己在说话。明白了他的玄机,高登目瞪口呆。
  莱安推下音量按键,把声音降到零,同时他自己的声音也停止了。
  “什么呀,莱安,你快算了吧。”
  “哈哈哈。怎么样?这次你明白了吗?”
  “确实是从你那听到的,和杰克说的一样。”
  然而就在莱安旁边,一直看着他的杰克却对莱安这样说道:
  “你到底捣的什么鬼?快给我们解释一下。”
  出乎意料地,杰克向高登揭穿莱安。

  “莱安说的只是第一句话。然后他再没说什么,只是在动下巴而已。”
  被揭了底儿,莱安不再恶作剧。
  “……你们听过自己的录音吗?”莱安说,“和平时讲话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刚才的声音可不是,那听起来简直就像是自己平时说话一样。而且这个地方明显地有实际感觉,能感觉到有声音出来。”
  莱安碰了碰自己的下巴和喉咙。
  “刚才不是你在说话吗?”
  高登好像还没有理解情况。
  “我没有说话。我所说的,只是第一句,之后的是谁在胡说。不,高登,我并没打算骗你,刚才的也是试验。你听到的,明显地是我在说话对吧?”
  “啊,只看见是那样的。”
  “杰克也是吧?”
  “的确像是莱安在说话,嘴巴在动。可是莱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通过这个试验我明白了,第一,刚才的声音不是从扩音器里出来的。和机器无关。”
  “这我早知道了。不过为什么听起来像是你在说话呢?”
  “等一下。第二,把音量降低,则声音停止。假如刚才播放的,只有那个高频声波,那么产生这种现象一定是因为它。问题在于,这个高频声波是什么?还有,为什么声音听起来像是我自己在说话?声音本来的发生源是什么地方?鸣叫的只是高频声波,存在的只是那个音。刚才只有‘它’和我发出的声音。要点只有这些。”
  莱安稍微停顿一下,像是在整理思路。
  “……是了……比如说,我喊‘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那声音是一个振动。振动的波在空气中传播,一瞬间扩充到整个房间,扩充到每个角落。即使钻到桌子下面,也逃不开那个声波。所以,即使在桌子下面,也能听见‘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波的一部分直接振动你们的耳膜。所以你们才听到‘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我振动自己的声带发出声音,在接下来的瞬间传到你们的耳膜,传到你们那里时,我已经听不见那个声音,因为声波已经传出去了,这是数千分之一秒的声音世界。但是,对象是声波,碰到墙壁会返回。在隧道或山里叫喊的话会明白。在那种地方谁都能认识到。平时只是很难确认而已,其实这种事在日常生活中极其普遍。虽然反射的回声极微小,但它比传送到你们耳里的第一波稍迟一些再返回到我和你们的耳朵里。这是声音的基本原理。而利用这个原理的,就是海豚的回声定位。”
  杰克猛劲点头,对莱安说:
  “这种初级程度的话就算了。我们又不是来实习的学生。”
  “好。那么,刚才我们经历的回声,是在山里和隧道里的回声无法比拟的。而且,‘喂高登,你钓到鱼了吗?’这句话,在我、在你们听来,都恰似我所说的。看来那个声音不是由墙啊、桌子什么的反射回来的音。那么,是由什么反射的?”
  高登还在环顾四周寻找,反应灵敏的杰克已经抢先回答。
  “你是说,是高频声波?”
  莱安点头。
  “必须分析才有发言权,但也许这高频声波在整个房间中打造了珊瑚堡礁似的区域……这并不像是巨蛋形球场一样中间是空的。打个比方,就像海绵。假定声波形成了海绵般细密的组织,而我们身在其中。它抓住我们发出的声、扩音器播放的声,封闭于其中,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复制……”
  “不错。这很值得做解析工作。”
  杰克的眼睛闪闪放光。莱安继续说道:
  “不管怎么说,这不是海豚干的。因为从频率的水平来说很难想象。”
  “那是什么?”高登反问。莱安斩钉截铁地断言:
  “宽咽鱼。”
  “你遇见的宽咽鱼吗?”杰克探出身子。
  “实际上,对宽咽鱼人们几乎还不了解,也不清楚它们是否使用回声定位。不过它们是生活在深海的生物。如果在没有光的世界里进化出回声定位的能力,也没什么奇怪。”
  不知不觉间,莱安嘴角泛起微笑。这种事情会令学者的血液为之沸腾。幸运的是,活着的宽咽鱼研究室里有一条。调查它,也许会成为一个突破口,解决今天这桩奇特非凡的事件。莱安是这么认为的。
  “糟了!”
  突然高登大声喊起来。
  莱安他们惊讶地回过头,高登抛下一句‘我忘了去接比利’,就飞奔出了房间。
  几小时后,高登的车载着羽陆和比利回来了,带着莱安他们望眼欲穿的那盘录像带。而脸色苍白的羽陆和比利想马上让他们看的,也是这盘带子。
  “什么都没有。”
  羽陆把带子交给莱安说。他的脸色有点苍白。
  “呃?”
  “什么都没有。”
  “你是说没录上去吗?”
  莱安问。
  “不是,录上去了。只不过没有宽咽鱼。”
  “你是说没照上?”
  “不是。怎么说呢……”
  羽陆找不到合适的说法。比利从旁边说:
  “总之你们先看看,然后再说。”
  “还煞有介事的。”杰克说,“那就先看看吧。”
  看到播放出的录像,杰克呆住了。
  “不行啊,真的什么都没有。”
  莱安更是震惊得厉害,他从椅子上站起来。
  “怎么会这样。有那么多呢!我们是从那个鱼群中通过的!”
  莱安吃惊也是应该的。带子上的确一条宽咽鱼也没录下来。摄像机一直在运转,就连出现异常后比利放开摄像机时,摄像机仍然吊在他腰上运转。而且,同那个庞大的宽咽鱼鱼群交叉而过时,数量众多的宽咽鱼覆满周围时,摄像机都在继续运转。所以,一条鱼也没有照到是不可能的。
  最后,羽陆手持像机追赶的部分也什么都没照上。看录像很明显能看出,羽陆在海中试图摄下什么。他拉近焦距,拼命地跟踪着什么。可是关键的画面上,只录着蔚蓝的大海。
  高登重放了鱼群探知器的记录。如果莱安他们的证词准确的话,那么,那段时间前后应当探测到什么鱼的影子。然而这里也没有任何痕迹。
  “真的是啊……”高登移动图表数据说,“鱼影也观测到了,是在比利潜入水中的时候。即使假定那是宽咽鱼,他们在海豚享受午餐的时候,也向北移动走了。如此推算,发生异常时,那一带什么也没有。”
  莱安又开始咔嗒咔嗒地咬牙,但这次他好像什么也想不出来。莱安深深叹口气。
  “不行,一点也搞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然后莱安对比利和羽陆讲了一下他们不在期间发生的事,还有他对高频声波的假想。
  “不是海豚,也不是宽咽鱼,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声音的主人就不存在了。那个高频声波到底是谁发出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搁浅了。”
  比利想起一件事。
  “那会不会是鲸鱼?我们在海中不是听到了吗?鲸鱼的声音!”
  “不可能是鲸鱼。”莱安冷淡地回答。
  “为什么?”
  “因为鲸鱼是低频声波的专家。那就像让高登唱女高音一样。鲸鱼的低频声波,说来是用于远距离通话的。低频声波的缓慢起伏,能令人难以置信地传送到很远。鲸鱼凭借那种声音,能与相隔数百公里的伙伴会话。”

  “真是相当远的距离。”比利皱起眉头。“可是这样的话,不还是海豚吗?”
  “那是海豚自己也听不到的声音。对于海豚,那声音等于是不存在一样。”
  话到这里中断了。大家各自抱头苦思,只有漫长的沉默持续着。最终打破沉默的是比利。
  “假如说……”
  比利拿起手边的纸和笔,在白纸上慢慢地划线。
  “能划出这样的直线,是因为能看见。闭上眼睛,就划不出笔直的线。不过,划线划到一半时闭上眼睛,会怎么样?”
  说着比利边划线边闭上眼睛。当他再次睁开眼,纸上的线大大地斜歪着。
  “哎?”
  羽陆笑出来。
  “你想干什么?”
  “总而言之……不,这个例子不好。再比如说,香肠。盛在盘子里,你想用叉子扎它。但半途中停电了。可你想吃香肠,就在黑暗中乱扎一气。说是乱扎,其实你知道香肠就在眼前。试几次,即使你用叉子扎上香肠,也没什么奇怪的。”
  “你想说什么?”莱安问。
  “我想说的是,假定是海豚,如果它逐渐提调,即使从中途开始听不见,它也会继续发声吧。对不起,我没找到好比喻。”
  “你坚持认为是由于海豚?”
  “我没别的意思,除了海豚,还能是什么?而且,我还想起一件事。”
  “什么?”
  “‘魔音现象’。没听说过吗?”
  所有人的视线集中到比利身上。
  “‘魔音现象’?”莱安回问。
  “不知道吗?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澳大利亚一艘捕金枪鱼的渔船,在印度洋遇见了怪事。”
  “没听说过。”
  “事情发生在塔斯马尼亚的近海,船员们出现原因不明的幻听,正好和我们一样。”
  莱安他们的脸色也变了。
  “船失去控制,船员们不能继续工作,丢下渔网从那里逃脱,九死一生。”
  “原因是什么?”高登问。
  “不清楚。传说他们逮到了一个奇异的东西。什么人鱼啦,什么白垩纪的恐龙啦,乱七八糟的说法满天飞,那个话题沸沸扬扬了好一段时间,我们杂志也登了。”
  “的确和我们的情形很相似。”莱安说。
  “我收集了那以后很多类似的例子,多数规模较小,没有像金枪鱼渔船那么大的事件。像这次潜水中遇到的事多得惊人,不过假新闻也很多。即使是那条金枪鱼渔船,船员的证言莫衷一是,都不大可靠。最终,被指为‘没有科学根据’,从舞台上消失了。现在,那件事成了和在百慕大海域失踪的喷气式飞机同样级别的故事,常登在崇拜尼斯湖水怪和UFO的科幻杂志上。可以肯定的是,这是种原因未明的现象。现在,因为其与传说中的魔女岩2有关,一般将其称为“魔音现象”。不是有探险家谢里曼3的例子吗?如果假设“魔音现象”是实际存在的,它很可能是那种神话留下的痕迹。如果那个传说是真的,该怎样解释?”
  “人鱼用歌声引诱船员……吗?”
  “也许是以在海边居住的、歌喉动听的姑娘为原型。也可能是以海豚的叫声为原型,但是也可能……”
  比利渐渐兴奋起来。
  “……面对海豚研究的伟大权威,说这些话需要勇气……”
  “没关系。”莱安说。
  “好吧。那个海豚用于捕猎的声音……”
  “‘射击音(stun)’吗?”
  “对,射击音。也许是有渔民见到了那个,因为害怕编造出了那样的故事。”
  “不错。”莱安搓着下巴点头。
  “事实上,根据一部分专家的说法,那个‘魔音现象’会不会是人类还未知的海豚的能力呢?简而言之,那个射击音应用到人类身上,会不会就出现‘魔音现象’了?”
  “但它们的目的是什么?难道想要逮住我们吃掉吗?”高登说。
  “看来也有相反意见。不过请先听我讲完。”
  “好!”
  杰克演戏似的把跷起的二郎腿换过来,挺直了后背。比利继续说:
  “遭遇射击音的鱼是什么样的情况?疼吗?痛苦吗?痛苦到什么程度?或许,它们身上也会发生我们体验到的现象?那种斑海豚,你们接触过好几次,所以从它们来说,也同样试探过人类好几次。假如在这段期间……我们不知道的期间,它们试出了应对人类施放哪种调频的射击音……”
  比利注视着大家的反应。众人都在脑海中整理他说过的话。
  “所以,出现了刚才的纸和香肠的现象。海豚放出射击音,人类没有反应。它们不断提高声调,还没有反应。不久声音进入到它们自己也听不见的领域,但是,其本人能感觉到还在继续出声。不久人类慌慌张张出现反常。它们于是明白了——那个调子是人类讨厌的音。即使听不见,一看到对方有讨厌的反应,使得他们能够掌握那个音。……嗯,我的话就这些,那么,请教一下老师的意见。”
  莱安应要求站起来。
  “的确。确实可能有那样的事情,那种斑海豚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实际上,他们有时以同我们讲话相近的频率搭话。当然,不知道它们在说些什么。只不过和人类接触时间长的海豚才做那样的事。那是他们学习人类发音,并进行模仿的行动吧。不管怎么说,海豚是声音的专家嘛,它们掌握的声音相当于交响乐——如果把人类的语言比作是口琴的话。”
  “可是如果让我说的话……”高登说,“它们为了什么?射击音本是为猎食而具备的功能。如果对我们使用,是打算吃掉我们?还是把我们当作敌人?”
  “假如它们只是当作游戏呢?”比利说,“海豚是很喜欢玩儿的,对吧?”
  这时莱安开始反驳。
  “比利的意见很有趣。可是海豚的射击音你也见过,非常短。长时间持续发出激烈的声音对于它们来说,是很辛苦的。但上次的高频声波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而且那个频率太高。我们长年解析海豚的声音,那个数值前所未闻。就像……出现了一个只用二三秒就跑完一百米的短跑运动员。就当成是有什么搞错了吧?”
  说完莱安仰望空中。
  “是的,一定是有什么搞错了,这高频声波……”
  第二天早晨,从圣埃里诺的气象台打来电话。值班的职员把莱安他们的电话准确传达了。据观测员说,这几个月间地震计的指针动了二三回,都是人体感觉不到的微震,而且震源在遥远的北方。在莱安他们遭遇到异常情况的前后时分,没有什么地震。
  “不过,又出现了深海鱼上浮的情况。”观测员说。最近深海鱼频频浮上海面的消息也传到了他们那里。“最好加强警戒。”
  然后观测员感谢莱安他们的通报,撂下了电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