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红字 - 15海丝特和珠儿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就这样,罗杰-齐灵渥斯——那个身材畸形的老人,他那张面孔会长时间地萦绕在人们的脑海,想忘都忘不掉——离开了海丝特-白兰,一路弯着腰走开了。他东一处西一处地采集一棵药草或挖掘一个树根,然后装进他挎着的提篮里。他深猫着腰朝前走着,灰白的胡须几乎触到了地面。海丝特在他身后盯视了一小会儿,怀着一种有点想入非非的好奇心,想看清楚早春的嫩草会不会在他脚下枯萎,那一片欣欣向荣的葱翠会不会显出一条枯褐、弯曲的足迹。她不晓得那老人如此勤快地采集的是哪种药草。坟地会不会在他目光的感应下立刻产生邪意,在他手指的一触之下马上生出一种从不知名的毒草来迎接他呢?或者说,大地会不会把每一种良木益草在他接触之后都变成毒木莠草来满足他呢?那普照四方的明亮的太阳是不是也当真能照到他身上呢?或者说,是不是有一圈不样的阴影,当真象看上去的那样,始终伴随着他那畸形的身躯,任凭他走到哪里都如影随形呢?那么,现在他又往哪里去了呢?他会不会突然沉入地下?从而留下一块枯荒之地,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看见龙葵、山茱萸、杀生草以及其它种种在这一气候中能够生长的毒草,可怕地滋生蔓延起来。或者说,他会不会展开蝙蝠的翅膀腾空飞去,飞得越高,样子越丑呢?
  “不管是不是罪过,”海丝特.白兰一边继续注视着他的背影,一边狠狠地说,“我反正恨这个人!”
  她为这种感情而自责,但她既不能抑制也不能减少这种感情。为了克制这种感情,她回忆起那些早巳逝去的岁月,那是在遥远的土地上,那时候他每到傍晚便从幽静的书斋中出来,坐在他们家的壁炉旁,沉浸在他妻子容光焕发的娇笑之中。他那时常说,他需要在她的微笑中温暖自己,以便从他那学者的心中驱散长时间埋头书卷所积郁的寒气。这种情景也曾经作为幸福而出现过;但如今,透过她随之而来的生活的悲惨的折射,只能归类于她回忆中最不堪入目的部分了。她惊诧何以会有过这种情景!她惊诧自己何以会最终嫁给了他!她认为,她以前竟然忍受并回握了他那不冷不热的篡握,竟然以自己眉眼和嘴唇的微笑来迎合他的笑意,实在是她最应追悔的罪过。在她看来,罗杰。齐灵渥斯对她的触犯,就是在她不谙世事时便使她误以为追随在他身边便是幸福,而这比起他后来受到的伤害要大得多。
  “是啊,我是恨他!”海丝特又重复了一句,口气更狠了。“他害苦了我!他伤我要比我伤他厉害得多!”
  让那些只赢得女人首肯婚约但没有同时赢得她们内心最深处的激情的男人们发抖吧!他们会象罗杰。齐灵渥斯一样遭到不幸的:因为当某一个比他们更有力的接触唤醒她们的全部感知时,即使是他们当作温暖的现实而要加诸女人的那种平静的满足,那种坚如磐石的幸福形象,都要统统受到指责。但海丝特早就应该对这种不公乎处之泰然了。不公平又能怎样?难道在七年漫长的岁月中,在红字曲折磨下备受痛苦,还悟不出一些仟悔之意吗?

  当她站在那儿盯着老罗杰.齐灵渥斯躬腰驼背的身影时,那瞬间油然而生的心情,在海丝特心头援下了一束黯光,照出了她平时无论如何也不会对自己承认的念头。
  在他走开之后,她才叫孩子回来。
  “珠儿!小珠儿!你在哪儿?”
  珠儿的精神从来十足,当她母亲同那采药老人谈话时,她一直玩得挺带劲。起初,她象前面说的那样,异想天开地和映在水接中的自己的倒影戏耍,招呼那映象出来,由于它不肯前进一步,她便想为自己寻找一条途径进入那不可捉摸的虚幻的天地中去。然而,她很快就发觉,要么是她,要么是那映象,总有一个是不真实的,于是便转身走开去玩更开心的游戏了。她用桦树皮做了许多小船,在上面装好蜗牛壳,让它们飘向大海,其数量之多,胜过新英格兰任何一个商人的船队;可惜大部分都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沉没了。她抓着尾巴逮住了一条活鲎鱼,捕获了好几只海星,还把一个水母放到温暖的阳光下融化。后来,她捞起海潮前缘上的白色泡沫,迎风撤去,再一蹦三跳地跟在后面,想在这些大雪花落下之前就抓在手里。接着,她看到一群海鸟在岸上飞来飞去地觅食,这调皮的孩子就拣满一围裙小石子,在岩石间爬着追逐着那些海鸟,投出一颗颗石子,显出不见的身手。珠儿把握十足地相信,她援中了一只白胸脯的小灰鸟,那小鸟带着一只折断的翅膀鼓翼而飞了。可随后这小精灵般的孩子却叹了口气,放弃了这种玩法;因为她伤害了一个如海风或者说和珠儿她本人一样狂野的小家伙,很为此伤心。
  她最后一件事是采集各种海草,给自己做了一条围巾或披肩,还有一圈头饰,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小人鱼的模样。她倒是继承了她母亲那种制做服装衣饰的天才。珠儿拿过一片大叶藻给她那身人鱼的装束做最后的点缀:她在自己的胸前,尽力模仿着她所极熟悉的她母亲胸上的装饰,也为自己佩了一个。一个字母“A";,不过不是腥红的,而且鲜绿的!这孩子把下额抵到胸口,怀着奇妙的兴致端详着这一玩艺儿,仿佛她诞生到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目的就是弄清其隐秘的含义。
  “我不知道妈妈会不会问我这是什么意思!”珠儿想道。
  就在这时,她听到了她母亲的呼唤,就象一只小海鸟似的一路轻快地跑跳着,来到海丝特.白兰的面前,又跳又笑地用手指着自己胸前的装饰。
  “我的小珠儿,”海丝特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说,“那绿色的字母,在你童稚鲍胸口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我的孩子,你可知道你妈妈非戴不可的这个字母的意思吗?”。

  “知道的,妈妈,”那孩子说。“那是一个大写的A宇。你已经在字帖土教过我了。”
  海丝特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小脸;然而,孩子那黑眼睛中虽然带着平时极其独特的表情,她却说不准珠儿是否当真把什么意思同那象征联系到了一起。她感到有一种病态的欲望想弄明白这一点。
  “孩子,你知道你妈妈为什么要戴这个字母吗?”
  “我当然知道!”珠儿说着,闪光的眸子紧盯着她母亲的面孔。“这和牧师用手捂住心口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海丝特问道,起初还因为孩子那番话荒诞不经而面带微笑;但转念一想,面孔就苍白了。“除去我的心之外,这字母跟别人的心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我可不知道了,妈妈,我知道的全都说了,”珠儿说道,那神情比平时说话要严肃认真得多。“问问你刚刚同他谈话的那个老头儿吧!他也许能告诉你。不过,现在说真格的,我的好妈妈,这红宇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你要在胸前戴着它?——为什么牧师要把手捂在心口上?”
  她用双手握住她母亲的一只手,用她那狂野和任性的个性中少见的一本正经的神情盯着母亲的眼睛。这时海丝特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孩子也许当真在以她孩提的信任来寻求同自己接近,并且尽其智慧所能来建起一个同情的交汇点。这表现出珠儿的不同往常的另一副面孔。此前,做母亲的虽以极其专一的钟爱爱着她的孩子,却总在告诫自己,且莫指望得到比任性的四月的微风更多的回报——那微风以飘渺的运动来消磨时光,具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突发的激情,会在心情最好时勃然大怒,当你放它吹进怀中时,经常是给你寒气而不是爱抚;为了补偿这种过失,它有时会出于模糊的目的,以一种值得怀疑的温柔,亲吻你的面颊,轻柔地抚弄你的头发,然后便跑到一边去作别的无所事事的举动,只在你的心中留下一种梦幻般的快感。何况,这还是母亲对她孩子的气质的揣摩呢。至于别的旁观者,恐怕不会看出什么讨人喜欢的品性,只能说出些糟糕得多的评价。但此时闯入海丝特脑海的念头是:珠儿早熟和敏感得出奇,或许已然到了可以作为朋友的年龄,可以尽其所能分担母亲的忧伤,而不会对母女任何一方造成不敬了。在珠儿那小小的混沌的个性中,或许可以见到开始呈现出——也可能从一开始就一直存在着——一种毫无畏缩、坚定不移的气质,一种无拘无束的意志,一种可以培养成自尊心的桀骜不驯的骄傲,而且对许多事物抱有一种极度的轻蔑,而对这些事物如果加以推敲,就可能会发现其甲确有虚伪的污点。她还具有丰富的情感,尽管至今还象末熟的果子那样酸涩得难以入口。海丝特自忖,这个小精灵似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这些纯正的秉赋,如若再不能成长为一个高贵的妇人,那就是她从母亲身上继承到的邪恶实在太大了。

  珠儿一味纠缠着要弄清红字之谜,看来是她的一种内在的天性。从她开始懂事的时候起,就对这一问题当作指定的使命来琢磨。海丝特从那时起就常常想象:上天赋予这孩子这种突出的倾向,是有其惩恶扬善的果报意图在内的;但直到最近,她才扪心自问,是否还有一个与那个意图相关的施赐仁慈与恩惠的目的。如果把小珠儿不仅当作一个尘世的孩子,也当‘作一个精神使者,对她抱有忠诚与信任,那么,她难道就不能承担起她的使命,把冷冷地藏在她母亲心中、从而把那颗心变成坟墓的忧伤扫荡净尽吗?——并帮助母亲克制那一度十分狂野、至今仍未死去或入睡、而只是禁锢在同一颗坟墓般的心中的激情呢?此时在海丝特头脑中翻腾的就是这些念头;其印象之活跃生动,不啻在她耳畔低语。而且眼前就有小珠儿,在这段时间里始终用双手握住母亲的手,还仰起脸来望着母亲,同时一而再、再而三地刨根问底。
  “这字母到底是什么意思,妈妈?——你干嘛要戴着它?——牧师干嘛总要用手捂着心口?”
  “我该说什么才好呢?”海丝特心中自忖。“不成!如果这是换取孩子同情的代价,我是不能支付的。”
  于是她开口说话了。
  “傻珠儿,”她说,“这是些什么问题呢?这世上有许多事情是一个小孩子不该问的。我怎么会知道关于牧师的心的事情呢?至于这红字嘛,我戴上是因为金线好看。”
  在过去的七今年头中,海丝特-白兰还从来没有就她胸前的标记说过假话。很可能,那红字虽是一个严苛的符咒,但同时也是一个守护神,不过现在那守护神抛弃了她,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一点,尽管红字依然严格地守在她心口,但某个新的邪恶已经钻了进去,或者说某个旧的邪恶始终没有被驱逐出来。至于小珠儿呢,那种诚挚的神情很快就从她脸上消失了。
  但那孩子仍不肯就此罢休。在她母亲领她回家的路上,她又问了两三次,在吃晚饭时和海丝特送她上床时又问了两三次,在她象是已经入睡之后又问了一次:珠儿抬起头来,黑眼睛中闪着捣蛋的光芒。
  “妈妈,”她说,“这红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一早,那孩子醒来的第一个表示,就是从枕头上猛地把头一始,闷起另外那个问题,不知为什么她总是把那个问题同探询红宇的问题搅在一起——
  “妈妈!——妈妈!——牧师于嘛总用手捂住心口呢?”
  “闭嘴,调皮鬼!”她母亲回答说,语气之严厉,是她以前从来不准自己有的。“别缠我了,要不我就把你关进橱柜里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