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红楼梦杀人事件 - 第七章 密室杀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黯青色天空中,镶嵌着一抹湿漉漉的新月,如同那微微眯起的,忧伤的眼睛。芙蓉花枝好似不堪那月色和夜露的重荷,沉甸甸地垂了下来。迎春的房门已上了锁,院子里黑压压的,站了一地人。一名小厮飞奔来报:“来了!刑部卫大人来了!”众人不由都朝着院门外望去,月光如烟雨般冉冉飘落,自院门外不紧不慢地,走来了两位十八九岁的少年,一个身穿青衣,另一个身穿紫衣,手中各自提了一盏明瓦灯。这两位少年,穿戴得体,眉目清朗,一看便是通读诗书,颇有教养的年轻公子。可是,才刚进了院门,这两个人却都停下了脚步,半垂了头,微微侧过身子,将明瓦灯高高举起,像是正谦恭地等待某位大人物出场。夜风徐徐吹来,满院子的花木,发出“沙沙”的声响,院门两侧那几棵高大的芙蓉花树,枝叶摇曳,娇艳的花朵,纷纷扬扬地飘落。漫天花雨中,一个颀长、俊雅的身影,踏着月光,自院门外款款而入——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少年,穿一身浅蓝色长袍,玉色的腰带上,斜插了一支竹箫,箫眼上别了几枝淡雅的兰花。月光照在他脸上,发出螺钿般温润的光泽。少年神色从容,步履雍雅,赛似闲庭信步,还不时地东看一看庭院中的假山奇石,西瞧一瞧那满院子的花木,似乎并非为探查凶案而来,倒像是趁着这清风朗月,游园赏花来了。快到众人跟前时,那少年似乎又被一株鲜红的芙蓉花所吸引,绕到那花枝前,抬眼出神地凝视着,面上露出了赞赏之色。身后传来一位少女的娇喝:“喂,你到底是来赏花的?还是来查案的!”少年这才转过身来:“我只是不曾想到,这传说中的大观园,竟比我想象中还要美!这位姑娘是?”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高高瘦瘦的少女:“我是贾府史老太太的侄孙女史湘云!你又是哪一个?”少年微微一笑:“我叫卫若兰,是刑部派来查案子的!”湘云扬了扬脸,冷笑道:“我还以为,你是内务府派了来,采办花草的呢!”卫若兰也不分辩,只问众人道:“凶案现场又在何处?”探春伸手指了指正中那间大屋:“在里头,已锁了门,吩咐人看守了,不许任何人进出!”卫若兰微微点一点头:“很好!不过——能否将大门的钥匙交给我?”“吱呀”一声,门再次被推开了。卫若兰负手走进了屋子,众人也都紧跟着涌入。就着明瓦灯的光芒,依稀可见屋内一桌一椅,一瓶一盏,并无任何变动。但那架浅金色的花鸟织锦屏风上,嫁衣犹在,双袖伸展,用银针钉入屏风,金彩辉煌,如一只光艳的蝴蝶,一柄长剑,穿胸而过,没入屏风,衣襟上洇开一片胭脂般的血渍。那顶凤冠也用银针钉在了屏风上,只是,那穿嫁衣,戴凤冠的人,却已不见了踪影,唯有那千百只闪烁着绿色光芒的蝴蝶,依然栖息在嫁衣上!众人大惊。“这不可能!”湘云瞪大了眼睛,“尸体呢?尸体上哪儿去了?”卫若兰:“凶案发生之后,你们就立刻将案发现场保护起来了么?”宝钗:“不错,我们立刻将大门反锁,门窗外也一直派了人看守,没有人能够进来,更没有人能带着尸体出去!”卫若兰:“刚才是谁看守的门窗?”几名小厮立刻应道:“是我们几个!”卫若兰:“每扇门窗外,都有几个人在看守?可曾有片刻疏忽?”为首那名小厮道:“回爷的话,每扇门窗外都派了两个人看守!我们每一个,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生怕有片刻疏忽!”卫若兰又吩咐道:“仔细检查窗子!”两个随从认真检查了窗子:“回大人,每一扇窗,都从里头关死了!”司棋垂泪道:“在姑娘歇息之前,我亲自把每一扇窗子都从里头牢牢地反扣上了,我离开后,姑娘又亲自闩上了门!我都想不出凶手是怎么进来的!”卫若兰沉吟道:“门窗都从里面关死了?也就是说,刚才这屋子,是间不折不扣的密室!”湘云:“该不会……在二姐姐歇息之前,凶手早已偷偷地藏在了屋子里?”探春也点头表示认可:“不但如此,我甚至怀疑凶手现在还躲在屋子里呢!”司棋诧异道:“什么?”湘云瞥了她一眼:“难道你真就相信,凶手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带了一具尸首,从密室里逃走?”还未待司棋开口,卫若兰却已抢着道:“我当然不信!”湘云一怔:“你?”卫若兰环视众人,一字字道:“所以,请各位先都出去了,我要在这间屋子里头,好好地查一查!”卫若兰亲自提了一盏明瓦灯,在屋内四处查看。那架浅金色的花鸟织锦屏风,将屋子隔成了两个空间。卫若兰绕到了屏风后,一位待嫁少女的深闺,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他眼前。床上只挂了一顶霞影纱制成的帐子,被褥半新不旧,洁净而朴素。多宝格上,也不过是摆了些寻常的青瓷花瓶和盆景。一只粉青冰裂纹的花瓶落在地上,跌成了碎片。梳妆椅翻倒在地,妆台上的对象有些凌乱,好几个盒子,匣子都被打开,其中有一盒打开了的脂粉,一盒鲜红的玫瑰膏子。书架也似乎受到过冲撞,几本书掉落在地上,卫若兰俯身拣起——一本是《太上感应篇》,另外几本都是棋谱。显然,屋子里残存着争执厮打过的痕迹,还有人在黑暗中摸索着寻找,并使用了妆台上的脂粉。按照方才众人对案发时情形的阐述来看,应当是凶手在杀害迎春之后,又在她脸上敷施了脂粉。靠墙处,有一把剑鞘落在地上,卫若兰上前看时,剑鞘上尚有挂钩,里面却空无一物,想必那把剑原本是挂在墙上的,被凶手取下当了凶器。地上点点滴滴,残留着殷红的血渍,自剑鞘落地处,延伸到妆台附近,又延伸到屏风前头。与凶手杀害迎春后,给她化了浓妆,又将尸体拖到了屏风前的路径不谋而合。卫若兰沉吟着,又亲自打开了每一口箱子,柜子,细细地查看,甚至连床底也未放过,却未能找到凶手,或者尸体的痕迹。他又转身走到窗前,窗子依然从里头反扣住,关得死死的,窗前木案上,摆开了一盘尚未下完的棋局,白子,黑子,摆开了阵脚,静静地对峙,那黑子显然已落了下风,正等待着那个下棋的人,带它从困境中解围。可那人却已香消玉殒。屋内的每一处蛛丝马迹,似乎都在默默地诉说她身处危难时的惊慌,恐惧,以及无力的反抗,然而,没有人能够将她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卫若兰出神地凝视着这盘棋局,他的眼睛湿润了。月亮渐渐地融化成一片薄冰,又如水入江河般渗入到天空,了无痕迹。霞光绚烂,如火焰般熊熊燃烧。卫若兰终于自屋内走了出来,抬眼望一望天空。霞光如热血般朝四处喷溅,将他那白皙的面庞,映照成淡淡的绯红。他不动声色地吩咐随从锁上门,贴上了封条,又平静地告诉众人,未经他许可,谁也不许再走进这屋子。湘云迫不及待地上前问道:“怎么样?找到凶手了没有?二姐姐的尸首呢?”卫若兰默然良久,忽然叹了口气:“现在,我不得不信了!”湘云:“信什么?”卫若兰目光闪动:“凶手不但在密室中杀了人,还真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带了一具尸首,从密室里逃走了!”湘云:“啊?!那么……可曾留下了线索?”卫若兰想了想,回手向怀中掏出核桃大小的一个金表来,瞧了一瞧:“现在是卯正一刻,离戌正一刻,足足有七个时辰!”说话间,又抬头瞥了湘云一眼,“我想,在这七个时辰内,即便尚未完全找到真相,也应当能查明白许多事情!”卫若兰站在紫菱洲湖畔,望着手中那两只风筝出神。这两只风筝,都用上好的纱罗精制而成,一只是红色的芙蓉花,另一只,是五彩斑斓的蝴蝶。良久,他缓缓抬起了头,将那两只风筝都交到了随从手中:“去查一下是从哪个铺子出来的货!午正三刻,仍在此处见面!”随从答应着,领命而去。他又转过身,对那两个垂首站在身后,准备接受查问的小丫鬟道:“昨儿晚上,是你俩个在院子里守夜?”小丫鬟异口同声道:“正是!”卫若兰:“说一说,这风筝到底是怎么个来历?”一个小丫鬟道:“昨儿晚上,我们正在庭院里四处巡视着,却不知怎的,飞来了一大群闪着绿光的蝴蝶!然后,又飞来了那只蝴蝶状的风筝,断了线,可巧落在了院子里,我正上前去捡起了它,就听见从姑娘的屋子里,传来了呼救声!”卫若兰:“你可瞧仔细了,那些蝴蝶,还有风筝,都是从哪儿飞过来的?”小丫鬟努力地回想着:“好像……是从东北面的方向——”另一个小丫鬟也插嘴道:“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从东北面!”卫若兰:“东北面又有哪些地方?”小丫鬟:“从这往东北面过去,大多是在水池上,再过去,便是藕香榭!”卫若兰:“听这名字,像是建在水池中的!”小丫鬟点头道:“可不是!”她用手指向水域东北处,只见那儿竹桥长廊,一座建筑赫然端立于水面之上,“就在那儿!离四姑娘住的暖香坞最近,四姑娘平时就常在那儿画画来着!”卫若兰又问道:“我刚才还听人提起,中秋那夜,也是在这儿放烟花的那阵子,从湖对岸飞来了风筝,然后,晴雯就遇难了!那夜,你们在不在场?”小丫鬟点头道:“我们两个都在呢!那夜发生的事情,我们也都亲眼瞧见了!”卫若兰:“哦?那么,就请你们将那夜发生的情形,从头到尾,仔仔细细地跟我讲述一遍!”卫若兰望着湖面,静静地聆听着小丫鬟的阐述。清风掠过,花枝摇曳,芙蓉花悠然坠落,秋深了。湖面上的落花间,掠过了水鸟的影子。“这么说起来,中秋那夜放烟花之际,惜春姑娘,也是来得最迟的?”沉默了很久,卫若兰忽然开口道。一个小丫鬟道:“四姑娘说,她画画入了迷,忘了时辰!”另一个小丫鬟道:“也难怪,四姑娘作画的时候,天塌下来她也不管的!”卫若兰沉吟片刻:“你们方才说,晴雯遇难前几日,被赶出了大观园,住在她哥哥嫂子家?”小丫鬟点头道:“是!”卫若兰:“那么,请带我去她嫂子家瞧瞧。”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