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红楼梦杀人事件 - 第二章 对花示心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宝玉独自掀起了草帘,走进屋来,一眼就看见晴雯睡在芦席土炕上,黑沉沉的头发,乌云般散满了枕席。宝玉上来含泪伸手轻轻拉她,悄唤两声:“晴雯!”晴雯昏昏沉沉的,没有反应。宝玉环顾四周,墙上粉灰剥落,腻着半截子黑糊糊的污垢,青苔纵横交错,拼凑成一幅幅奇怪的画面。屋内横七竖八,胡乱摆放着几个瘸腿的桌柜,窗纸连旧带脏,不黑不黄,早已辨不出原先的颜色,又破了大大小小,十来个洞,不时有冷风呼呼地灌了进来。这便是晴雯的家,确切地说,是她姑舅表哥的家。晴雯父母早死,这位姑舅表哥,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可偏她姑舅表哥又是个一味死吃酒,不顾家小的醉鬼,她嫂子又是恣情纵欲的人,两口子各自在外头厮混,极少回家,只剩下晴雯一人,在外间房内爬着。宝玉忙俯身替晴雯掖了掖被子——幸而她的被子还是干净的,是她从怡红院带过来的旧被子。可她的脸——昔日那红润饱满的面颊,早已枯槁蜡黄,嘴唇干裂,血色全无,两只眼睛已深深地抠了进去。那五官的轮廓,却依然精致妩媚,如一朵清丽的芙蓉花。只是,再美丽的芙蓉花,若是被移植到穷山恶水,又失却了雨露灌溉,怕也很快便会凋零枯败了吧。眼泪忍不住流下来,一滴,两滴,落在了晴雯的面颊上。晴雯缓缓睁开了眼,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说出半句话来:“我只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宝玉拉着她的手,只觉瘦如枯柴,腕上犹戴着四个细细的银镯。宝玉心中惨然,只是站在一旁,哽咽不已。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忙擦了擦眼泪:“茶在那里?”晴雯道:“那炉台上就是。”宝玉抬头望去,露台上虽摆着个黑沙吊子,却不象个茶壶。他只得去桌上拿了一个碗,又大又粗,实在不象个茶碗,还未到手内,先就闻到了一股令人作呕的油膻之气。宝玉仔细找了一遍,见实在没有其他容器可以替代,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汕过,方提起沙壶斟了半碗。可这茶水——绛红色的,污浊不清,不知到底是什么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宝玉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清香,且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而已。可除此之外,又无解渴之物,他只好将茶碗递与晴雯。晴雯却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宝玉心中酸楚,在服侍他的那些丫鬟中,晴雯向来是最受娇宠的,往常在怡红院中,什么样的好茶没尝过?她尚且还有不如意之处呢。可今日……他忍不住又流泪问道:“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晴雯呜咽道:“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宝玉拭泪道:“是太太听信了诽言,在气头上,白冤枉了你!你且忍几日,等太太气消了,我再求老太太,慢慢的叫进来也不难。”晴雯:“且不说老太太,太太会不会答应,即便我再回去了,又能怎样?我当日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的,如今看来,是我太胡涂了!千里搭长篷,没有不散的筵席,谁又能跟谁一辈子呢?若一定要散,还不如早些散了的好!”宝玉听了,肝胆俱裂,越发痛哭不已。“宝二爷!宝二爷!”草帘被掀起,站在门口看风的老婆子慌慌张张地进来,一把抓住宝玉的胳膊就往外拽:“快走吧,晴雯的嫂子正往这边来了呢!”宝玉回头看着晴雯,恋恋地不忍离去。那婆子急了:“我的爷!方才可是你巴巴地求了我半日,我一时心软,才大着胆子引你上这儿来!若被人知道了,回了太太,我还吃饭不吃饭!姑娘也不劝一劝?”晴雯也哭道:“宝玉,快去吧!”说着便用被子蒙住了脸,不再理他。那婆子顺势用力将宝玉拽出了屋子,又一路拽了十来步,拉到一座假山后站定,探出头去,看到不远处晴雯的嫂子正摇摇地走来,掀帘进了屋,这才拍胸顿足道:“阿弥陀佛,可吓死我了!”暮霭幽灵般降临,秋风飒飒,大地如受伤的野兽,发出呜呜的喘息。宝玉半垂了头,踏着一地枯草残叶,悄无声息地,在庭院间徘徊。面前有苍青色疏落的枝条,横斜而过,枝头尚黏了几朵残花,曾是明艳的一抹朱红,红到极致,便转为紫褐,像搁久了的血,在风中瑟瑟颤抖,将坠未坠,是妖娆的尸首。低头绕过,又转过几处竹篱花障,粉垣长廊,一脉清冽的芳香,飘忽摇曳而至。抬眼望去,前头一大片晶澈的湖水,湖水上方,落日迸裂成巨大的伤口,血光四溅,将天空晕染成血污狼藉的一片紫红色。紫红色一层层沉淀下来,到了最底层,又忽然变得鲜艳妩媚,红、白、黄、粉,紫,一丛丛,一簇簇,五色铺陈——是怒放的芙蓉花。宝玉不由停住了脚步,出神地凝望着湖畔这一大片芙蓉。花朵嫣然绽放,宛如晴雯昔日那灿烂的笑容。花朵枯萎了,明年还会再开,可那青春的,明朗的笑容,倘若消逝了,还会重新绽放吗?想到这儿,宝玉心内如针扎刀刺一般,不由又垂下泪来。眼前忽然一片黑暗,一双手伸过来,蒙住了他的眼睛。宝玉唬了一跳:“谁?”耳边传来一位少女朗朗的笑声。是她?一听这笑声,宝玉便猜到了,是他祖母的侄孙女,他那个调皮的表妹史湘云!宝玉:“别闹了!云妹妹,快放手!”湘云放开了手,却又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湿湿的?怎么,二哥哥,你哭了?”宝玉忙掩饰道:“别胡说,不过一粒砂迷了眼!”湘云笑道:“是哪一粒砂迷了你的眼啊?对了,一定又是跟林姐姐怄气了!”宝玉:“她近日又犯了咳嗽病,一天重似一天的,我怎敢跟她怄气?”湘云又想了想:“那么……是二姐姐就要出嫁了,你舍不得?”她知道,在宝玉心中,这世上似乎没有比眼看着身边的女孩子走的走,嫁人的嫁人,一个个离开自己,更悲伤的事情了。宝玉果然又被触动了心事,叹道:“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却都是些须眉浊物,为何定要将清清爽爽的女孩儿,送到那浊臭逼人的泥潭里去呢?”湘云:“二哥哥,你又说这些痴话做什么!”宝玉冷笑道:“痴话?谁不知道那孙绍祖为人粗俗,一味好色,又酗酒好赌,二姐姐珠玉般的人,跟了他,可不就入了火坑,白白糟蹋了?”湘云听了,也黯然垂下了头:“可那是大老爷做的主,连老太太也没说什么呢!我们又有什么办法!”贾家是公侯门第,人们口中的贾府,事实上由两座王府组成,分别传承了两个王爷——荣国公和宁国公的世爵。这两个王爷是同胞兄弟,因跟随先帝开国有功,双双被封了世袭的爵位,两座王府也联接在一起,仅有一墙之隔。荣国府在西面,掌管权利的家长,便是宝玉的祖母,人称贾母的史老太君。迎春的父亲贾赦,宝玉的父亲贾政,都是贾母的儿子。宝玉,便是贾母最为宠爱的孙子,本来在他上头还有个亲哥哥,不幸早死了,故此下人们都称他为宝二爷。宁国府在荣国府东面,贾府上上下下,都习惯于将宁国府称为东府。在东府居住的,便是宁国公的后人。原先的主人贾敬,一心只沉迷于炼丹求仙,居住在道观中,家中大小事务,皆由儿子贾珍一手操办。贾敬去世后,贾珍便成为了宁国府的主人。按传统的宗法制度,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后人,都属于同一个家族,于是,这两个府便被合称为贾府。大观园紧挨着两座府邸,几乎可以说是整个贾府的后花园。除却贵为皇妃的大姐元春之外,宝玉的堂姐迎春,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探春,还有贾珍的妹妹惜春,被人们合称为贾府四艳。这一次要出嫁的是二姐姐迎春,这门婚事,便是由她的亲生父亲,荣国府的大老爷贾赦亲自做的主。宝玉默然片刻,忽又叹道:“今夜是二姐姐在园子里过的最后一个中秋了!”湘云:“可不是!我们正商量着,今夜亥初时分,在紫菱洲的湖畔放烟花,也算是给二姐姐送行呢!二哥哥,你去不去?”宝玉点头道:“去!当然要去!”夜空中铺天盖地般,展开了一面巨大的黑纱,圆月挣扎着探出苍白的面颊。在那阴郁惨黯的黑纱底子上,忽然间,某一块方寸之处,“劈劈啪啪”地好似落下了千百颗光艳照人的真珠宝钻,回旋聚散,变幻出各种鲜活的画面:桃杏开了,牡丹开了,芍药开了,木槿也开了,一会子又是菊花开了,红梅开了,蝴蝶飞来了,各色的鸟儿也都围了上来,闹吵吵的,那传说中的凤凰也飞了来,在花丛间盘旋了一阵,又抖抖翅兀的消失了。然后又来了蓝绿色的孔雀,一只,两只,三四只……,恍惚天上人间的美景,走马似地一幕幕闪过。底下是一面寒光四射的湖水。放烟花的人群,正蠕蠕地聚集在紫菱洲湖畔的位置上。“真美!”湘云一手握着个西洋单筒望远镜,一手指指点点地比划着,连声赞叹,“哎呀,宝姐姐!你从哪儿弄来的这些烟花,太漂亮了!”“这些,都是真真国御用的贡品!”宝钗矜持地微笑道。探春:“真真国?可是去年宝琴妹妹上京时,提到过的那个西洋小国?”宝玉插嘴道:“我还记得,宝琴妹妹说过,此国远在万里之遥,国中上上下下,都讲究男女平等,女人不分老少,都可以出来做事,还可以参政,就连那国王也是女的!”湘云道:“那儿还提倡婚姻自主呢!二姐姐,你若托生在那儿就好了,不但可以安心学棋,也用不着嫁给孙绍祖了!”她忽又想到了什么,眼珠子一转,“要不,你狠一狠心,弃了家,我们姐妹几个,想办法悄悄儿地送你去真真国?”宝钗笑道:“你这样莽干,就不怕坏了贾府的体面名声?”湘云撅嘴道:“我才不管他什么体面名声!谁不知那孙绍祖是个粗俗滥婬的恶棍?难不成就眼睁睁地瞧着二姐姐往火坑里跳?”迎春幽幽道:“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生下来就已注定了,谁也改不了的!”湘云跺脚道:“我不信!我偏不信!二姐姐你的命真就那么不好?”迎春不语,只是出神地望着烟花——在贾府那一大堆孙子孙女辈中,她是比较不显眼的一个,自幼丧母,父亲贾赦于儿女份上又很寻常,只顾自己享乐,根本懒怠搭理她。继母邢夫人又天性凉薄,对于她,也是一般的不管不顾。就连喜欢孙女的祖母,对她也是淡淡的。她与孙家的婚事,谁都能瞧出来,老太太心里是不愿意的,可再不愿意,因为是她亲父做主,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大观园的姐妹中,她是最少得到关爱的那一个,可她从来都不曾自伤自怜——她本就不是个多愁善感的人,生性仁厚淡泊,几乎到迟钝的地步,连那些下人们,都在私下说迎春是个二木头,针刺到了,也不知道“哎哟”一声。但也正因为这种迟钝,使得她对不幸的命运,仿佛拥有了一种天生的免疫力。静静地站了半晌,迎春眼中忽然闪过一丝近乎天真的喜悦:“真好啊,芙蓉花也开了!”顺着她的视线望去,那黑纱上姹紫嫣红,冉冉升起了一大片娇艳的芙蓉花,与湖畔那密密丛丛的芙蓉花,相映成趣。绚艳的花瓣,一层层黯淡下去,黑纱上的芙蓉花枯败了,湖畔的芙蓉花却依然柔媚地绽放着。“烟花再美,也终究不能长久,不过转瞬便消逝了!”黛玉叹息一声,黯然垂下了眼帘。湘云却不以为然道:“那又怎样?不让它消逝,不就完了?”黛玉瞅着她笑道:“这倒奇了,你可有法子?”湘云:“若把烟花绽放的那一刻画下来,可不就成了?哎,对了,四妹妹呢?”她在人群中四处张望,搜索着惜春的身影,“她说过要来的!怎么也没见到她?”宝钗道:“只怕正画在兴头上,忘了时辰!”探春叹道:“这个四丫头!只要手一摸画笔,就生死不知,六亲不认了!”说话间,却见惜春提了盏玻璃绣球灯,独自一人,笑嘻嘻地走了来:“我来迟了!”她那一身藕白色的衣裙上,绣满了各色花纹,还镶缀着绿色的琉璃珠子,衣裙款款摆动,琉璃珠闪闪烁烁,如坠落的星辰。湘云嚷道:“怎么现在才来?该罚!该罚!”惜春解释道:“画入迷了,错过了时辰!”宝钗笑对众人道:“我猜得不错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先说小说。小说不是模仿着生活的世界。它自己就是生活,就是世界。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新近在哈佛大学著名的诺顿讲座授课,他说“小说是第二生活”。让读者觉着“遇到并乐此不疲的虚构世界比现实世界还真实”,有一种“幻真的体验”。 [点击阅读]
杜拉拉升职记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大学毕业的第四年,历经民营企业和港台企业的洗礼后,拉拉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通讯行业的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月薪四千。这个岗位有点像区域销售团队的管家婆,负责区域销售数据的管理,协助大区经理监控费用,协调销售团队日常行政事务如会议安排等。工作内容琐碎,又需要良好的独立判断,哪些事情得报告,哪些事情不要去烦大区经理,遇事该和哪个部门的人沟通,都得门儿清。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第二个太阳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一列火车向南急驶。其中一节平板车上装载着一辆小吉普和一辆中型吉普。兵团副司令秦震坐在小吉普司机旁边他的坐位上。雨水在风挡玻璃上狂泻奔流,风把雨水旋进吉普车厢里面,凉渗渗的大雨点扑在秦震的脸上,他的美式军大衣和微微敞开的军装上衣的领口,都淋湿了,雨水聚汇起来,顺着脖颈流注到胸膛上。参谋、警卫员几次请他搬到后面中型吉普电台车上去,他却断然拒绝了。因为在这种历史转折关头,他宁愿在暴风雨里猛进。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乡关何处
作者:佚名
章节:91 人气:2
摘要:章诒和2008年的年初,我和一个从事出版业的朋友相约在建国门友谊商店里的星巴克咖啡店碰面。寒暄几句,朋友说:“愚姐,建议你看看野夫的散文,看几篇就行,你肯定喜欢。”我们各自喝完饮料,聊了几句,随即分手。翌日下午,我打去电话,说:“你推荐的文章,让我一夜无睡,让我痛哭流涕……我要认识那个叫野夫的人。”五月中旬,四川发生大地震。下旬,我在北京见到了野夫。 [点击阅读]
无字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作家:张洁,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