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褐衣男子 - 第十五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钻石!
  我目瞪口呆地望着床上那一堆玻璃似的东西。我捡起一块,仅就重量来说,相当于一块破瓶子的碎片。
  “你确定吗,苏姗妮?”
  “哦,是的,亲爱的。我看过太多粗钻石了,它们看起来也很漂亮。安妮——其中有些很独特,我敢这么说。这些粗钻石隐含着个故事。”
  “我们今晚听到的故事,”我叫了起来。
  “你是说——?”
  “瑞斯上校说的故事。那不可能是巧合。他说出来是有目的的。”
  “你的意思是说,他想看看故事的反应?”
  我点点头。
  “对尤斯特士爵士的反应?”
  “是的。”
  然而,就在我这么回答的时候,一个疑问涌现我的脑海。那故事到底是为了试探尤斯特士爵士,还是为了试探我?我记起了说故事的前一个晚上,我被巧妙地试探后所得的印象。瑞斯上校为了某种原因在怀疑着。然而他是从哪里介入的?他跟这件事可能有的关联是什么?
  “瑞斯上校是干什么的?”我问道。
  “问得好,”苏姗妮说,“他以身为大狩猎家而知名,还有,如同今晚你听到他说的,他是劳罗斯-厄兹里爵士的一个远亲。实际上,在这趟旅行之前,我并未见过他。他常常往来非洲。一般都认为他身负秘密任务。我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他是一个有点神秘兮兮的人物。”
  “我想他身为劳罗斯-厄兹里的继承人一定得到很多钱?”
  “我亲爱的安妮,他一定是在四处游荡。你知道吗,他跟你配起来实在太棒了。”
  “在你的船上,我无从下手追他,”我大笑说,“哦,你们这些结过婚的女子!”
  “我们是有点意思,”苏姗妮得意地说,“而每个人都知道我对克雷伦丝忠贞不贰——你知道,我的先生。跟一个忠贞的太太谈爱是如此地安全而愉快。”
  “克雷伦丝一定觉得跟你这样的人结婚实在太好了。”
  “哦,跟我生活在一起老得很快!然而,他可以总是逃到外事局去,在那里他可以安安稳稳地戴上眼镜,睡在大摇椅里,不怕我扰他。我们可以拍电报给他,要他告诉我们他所知道的有关瑞斯的资料。我喜欢拍电报,电报使克雷伦丝紧张不安。他总是说,写封信就可以了,用不着拍电报。我不认为他会告诉我们什么,他谨慎多虑得吓人,就是这样很难跟他长相厮守。这些不谈了,让我们回到配对的话题。我相信瑞斯上校对你很着迷,安妮,只要用你那对淘气的眼睛瞄他两眼就成了。船上的每个人都找到了对象,因为没有其他的事可做。”

  “我不想结婚。”
  “你不想?”苏姗妮说,“为什么不想?我喜欢结婚——即使是跟克雷伦丝!”
  我不以为然。
  “我想知道的是,”我坚决地说,“瑞斯上校跟这个有什么关系?他一定有所牵连。”
  “你不认为他说那故事只是随兴所至?”
  “不,我不认为,”我断然地说,“他一直在紧紧监视我们。记不记得,有些钻石追回了,但不是全部。也许这些是失落未追回的钻石——也许——”
  “也许什么?”
  我没直接回答。
  “我想知道,”我说,“另一个年轻人后来怎么了。不是厄兹里而是——他名字是什么?——鲁卡斯!”
  “不管如何,事情已有了点端倪。这些人想找的是钻石。那个‘褐衣男子’一定是为了想得到钻石而杀害了纳蒂娜。”
  “他没有杀她,”我厉声说。
  “当然是他杀了她,不然还会是谁。”
  “我不知道。但是我确信他没杀她。”
  “他在她之后三分钟进入那房子,出来时脸色白得像床单一样。”
  “因为他发现她死了。”
  “但是又没有其他人进去。”
  “那么是凶手早已在房子里,或是他以其他的方式进去。他不需要经过小屋,可能早已翻墙进去。”
  苏姗妮紧紧地盯着我。
  “‘褐衣男子’,”她思索着。“他是谁?我怀疑。不管怎样,他与那地下铁车站的‘医生’相符。他应该有时间除去化装,跟从那女子到马罗去。她和卡统要在那里会面,他们都有着看同一栋房子的证书。如果他们事先小心地巧妙安排,使他们的会面在外人看起来像是巧合一样,那么他们早已怀疑有人在跟踪他们。卡统仍然不晓得跟踪他的人是那‘褐衣男子’。当他认出他时,由于过度震惊,使得他身不由主地后退而跌落到电轨上。你不觉得这一切都很明显吗?安妮!”

  我没作答。
  “是的,是这样。他从死者身上搜出纸条,在他急于离开时掉了纸条。然后他跟踪那女子到马罗去。在他离开那儿之后,他接着做什么,在他杀了她之后——哦,照你的说法是发现她死了之后?他上那儿去?”
  我仍然默不做声。
  “现在,我怀疑,”苏姗妮思索着说。“有没有可能他诱使尤斯特士-彼得勒爵士以他的秘书的身份带他上船?这是唯一安全离开英格兰,销声匿迹的机会。然而他如何贿赂尤斯特士爵士?看来好像他对他有某种支配力。”
  “或是对彼吉特,”我不由地提示说。
  “你好像不喜欢彼吉特,安妮。尤斯特士爵士说他是一个能力很强而且非常勤勉的年轻人。还有,真的,他也可能就像我们不喜欢他的那样。对了,继续我的臆测,雷本就是那‘褐衣男子’。他已看过他掉落的那张字条。因此,就像你一样因那个逗点而误解了那些数目字,他先试着透过彼吉特而拥有十七号房,又在二十二凌晨一点企图到十七号房去,结果在半路上有人刺了他一刀——”
  “谁?”我插嘴说。
  “契切斯特。对了,一切都吻合。拍电报告诉纳斯比勋爵,说你已经找到了‘褐衣男子’,那你就走运了,安妮!”
  “有些事情你忽略了。”
  “什么事?雷本有一道疤痕,我知道——但是疤痕很容易伪造。他的高度、身材都吻合。你在苏格兰警场描述他的头时,使得那位探长无力招架;所用的专有名词是什么?”
  我颤抖着。苏姗妮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博览群籍的女子,然而我祈祷她可能对人类学的专用术语不熟。
  “长头颅,”我轻声说。
  苏姗妮面露怀疑之色。
  “是吗?”
  “是的。长头颅,你知道。头的宽度小于长度的百分之七十五。”我畅顺地解释。
  一时没有回声。我正要轻松地喘一口气时,苏姗妮突然说:
  “相反的叫什么?”
  “你说——相反的——是什么意思!”
  “呃,一定有相反的。头的宽度大于长度的百分之七十五你称之为什么?”
  “短头颅,”我不情愿地低声说。
  “这就对了,我想你以前说的是这个。”

  “是吗?那是口误。我是说长头颅,不是短头颅,”我尽可能确信的说。
  苏姗妮搜寻似地看着我,然后笑了起来。
  “你真会说谎,吉普赛女郎。不过如果你现在老实告诉我,可以省得费事。”
  “没什么好说的,”我不情愿地说。
  “没有吗?”苏姗妮温和地说。
  “我想我不得不告诉你了,”我慢慢地说,“我并不觉得羞耻。你不能为了某件正巧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感到羞耻。他是这样的。他是个可怕的人——粗鲁而不知感恩——但是这些我想我能了解。就像一只被链住的狗,或被虐待的狗,它会见人就咬。他就像这样——凶恶、咆哮。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意——但是我的确在意,我非常在意。光是看到他就使得我魂不守舍。我爱他,我要他。那怕是上刀山下油锅,走遍整个非洲我也要找到他,我要他关心我,我愿意为他而死。我愿作他的奴隶,为他工作,为他偷窃,甚至为他行乞借债!好了——现在你都知道了!”
  苏姗妮看了我很久。
  “你很不像英国人,吉普赛女郎,”她终于说,“你一点也不像是个滥情的人。我从未见过同时如此浪漫而又如此讲求实际的人。我从不会关心像那样的人——可怜我——然而我还是羡慕你,吉普赛女郎。能关心别人是不错的,大部份的人都无法去关心别人。你没跟他结婚实在是他的大不幸。听起来他一点也不像那种乐意在家里控制住火爆脾气的人!那么,不拍电报给纳斯比勋爵了?”
  我摇头。
  “那么你相信他是无辜的?”
  “我也相信无辜的人可能被处吊刑。”
  “嗯!是的。但是,亲爱的安妮,你能面对现实,现在就面对它们。不管你怎么想,他可能杀了那女子。”
  “不,”我说,“他没有。”
  “这只是你的感情用事。”
  “不,不是我感情用事。他可能杀了她。他甚至可能存此念头跟踪她到那里。但是他不会用一条绳子勒死他。如果是他杀了她的话,他会用他赤裸裸的双手掐死她。”
  苏姗妮有点发抖。她的眼睛赞同地眯起来。
  “嗯!安妮,我开始了解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年轻人这么具有吸引力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西西里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迈克尔-科莱昂站在巴勒莫长长的木制船坞上,望着那艘驶往美国的巨型客轮启航,他原准备搭乘那船的,只是他又接到了父亲的新指令。他挥手向小渔船上的人们告别,是他们带他来到船坞,而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一直护卫着他。小渔船在客轮身后泛起的白浪中颠簸,像一只紧紧追随母亲的勇敢的小鸭。船上的人也在向他挥手道别;他将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点击阅读]
贝姨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八三八年七月中旬,一辆在巴黎街头新流行的叫做爵爷的马车,在大学街上走着,车上坐了一个中等身材的胖子,穿着国民自卫军上尉的制服。在那般以风雅为人诟病的巴黎人中间,居然有一些自以为穿上军服比便服不知要体面多少,并且认为女人们目光浅陋,只消羽毛高耸的军帽和全副武装,便会给她们一个好印象。这位第二军团的上尉,眉宇之间流露出一派心满意足的神气,使他红堂堂的皮色和着实肥胖的脸庞显得更光彩。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伯特伦旅馆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西郊地区中心,有一些小巷子,除了经验丰富的出租车司机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知道。出租车司机们能胸有成竹地在里面游弋自如,然后得意洋洋地到达帕克巷、伯克利广场或南奥德利大巷。如果你从帕克大街拐上一条不知名的路,左右再拐几次弯,你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条安静的街道上,伯特伦旅馆就在你的右手边。伯特伦旅馆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战争期间,它左右两边的房屋全都毁于一旦,但它却毫无损伤。 [点击阅读]
动物农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庄园农场的琼斯先生锁好几间鸡棚准备过夜,只是这一天他喝得烂醉,竟忘记关上那几扇小门了。他东倒西歪地走过院子,手中一盏提灯的光圈也随着摇摇晃晃。走进后门,他把靴子甩掉,又从放在洗碗间的酒桶里给自己倒了这一天的最后一杯啤酒,就爬上床去。这时琼斯太太早已在那儿打呼噜了。琼斯先生寝室里的灯光一灭,农场里个个厩棚就响起一阵骚动和嘈杂的声响。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嘉利妹妹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当嘉洛林.米贝登上下午开往芝加哥的火车时,她的全部行装包皮括一个小箱子,一个廉价的仿鳄鱼皮挎包皮,一小纸盒午餐和一个黄皮弹簧钱包皮,里面装着她的车票,一张写有她姐姐在凡.布仑街地址的小纸条,还有四块现钱.那是!”889年8月.她才!”8岁,聪明,胆怯,由于无知和年轻,充满着种种幻想.尽管她在离家时依依不舍,家乡可没有什么好处让她难以割舍.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