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黑麦奇案 - 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8.海依巡佐报告说:“长官,找得到的东西我都找来了。
  橘子酱、一截火腿、茶叶、咖啡和糖的样品。当然啦,原来的茶水已经倒掉了。不过有一点,咖啡剩很多,由仆佣厅的人当做午前茶点喝掉——我看这一点很重要。”
  “是的,很重要,可见他若是喝咖啡中毒,毒药一定是偷放进杯子里。”
  “由在场的人下手。我曾小心查问过紫杉素——浆果或叶子——的问题,没有人在屋里屋外看到那种东西。也没有人知道他口袋怎么会有谷子……他们只觉得傻气。我也觉得傻气。他似乎不是那种食物奇癖狂——只要没煮过的东西,他们通通吃。我妹夫就是那样,生胡萝卜、生豌豆、生大头菜……样样都好,可是连他也不吃生谷粒哩。咦,吃下去胃肠一定胀得难受。”
  电话铃响了,督察点点头,海依巡佐跑过去接。尼尔跟在后面,发现是总部打来的。他们已经和柏西瓦尔?佛特斯库先生联络上了,他马上赶回伦敦。
  督察放下电话的时候,一辆车驶近前门。克伦普走到门口,把门打开。站在门外的女人手上抱着一大堆包裹。克伦普伸手去接。
  “多谢,克伦普。替我付计程车钱好吗?我现在要喝茶。
  佛特斯库太太或爱兰小姐在不在家?”
  茶房总管犹豫不决地回头望。
  他说:“我们接到坏消息。跟男主人有关。”
  “跟佛特斯库先生有关?”
  尼尔走上前去。克伦普说:“大人,这位是柏西瓦尔少奶奶。”
  “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意外灾祸吗?”
  督察一面回答,一面打量她。柏西瓦尔?佛特斯库太太是一个嘴角带着不满的胖妇人。他估计她年约三十岁左右。
  她问话热心极了。他忽然觉得她一定很烦闷。
  “我很遗憾,佛特斯库先生今天早晨重病送往圣尤德医院,已经死了。”
  “死了?你说他死了?”这个消息显然比她期望中更耸人听闻。“老天——真意外。我丈夫不在。你得跟他联络。
  他在北部的某一个地方。我敢说办公室的人一定知道。他得照料一切。事情总是在最尴尬的时候发生,对吧。”
  她停顿片刻,脑子里转着一些念头。
  她说:“他们要在哪里办丧事,我想不一定。大概在这里吧。还是在伦敦?”
  “这要由家属决定。”
  “当然。我只是想知道罢了。”她这才第一次注意跟她说话的人。
  她问道:“你是公司办公室来的?你不是医生吧?”
  “我是警官。佛特斯库先生死得很突然——”
  她打断他的话。
  “你是说他被人谋害?”
  这是第一次有人说出这个字眼。尼尔仔细观察她那热切质疑的面孔。
  “你为什么这样想呢,夫人?”
  “噢,偶尔会有人被杀呀。你说死得突然。而且你是警察。你见过她没有?她说什么?”

  “我不大懂你指谁?”
  “当然是阿黛儿嘛。我常常跟瓦尔说:他父亲娶一个年纪差这么多的太太,简直发疯。世间最笨的莫过于老傻瓜。
  他被那个可怕的女人迷住了。看现在出了什么结果……我们大家遭遇这么大的麻烦。照片会上报,记者会跑来。”
  她暂时停嘴,显然正幻想着未来的一连串多彩多姿的画面。他暗想那种景象未必不讨人喜欢哩。她回头对着他。
  “是什么?砒霜吗?”
  尼尔督察以厌恶的口吻说:
  “死因尚未确定。要验尸和调查。”
  “不过你已经知道了,对不对?否则你不会来这儿。”
  她那张蠢蠢的胖脸突然显出一丝精明相。
  “我猜你在打听他吃的和喝的东西吧?昨天的晚餐,今天的早餐,当然还有一切饮料。”
  他想象她正在脑子里列出各种可能性。他小心翼翼说:
  “佛特斯库先生的病可能是早餐吃了某一样东西引起的。”
  她似乎很意外。“早餐?这就难了。我看不出怎么会……”
  她闭嘴摇摇头。
  “那我看不出她怎么下手……除非她在咖啡里偷放什么——趁爱兰和我不注意的时候……”
  有个安详的嗓音在他们身边说:
  “瓦尔少奶奶,你的茶已经端进图书室了。”
  瓦尔太太跳起来。
  “噢,谢谢你,窦夫小姐。是的,我不妨喝一杯茶。我真的感觉很狼狈。你呢——督察——先生——”
  “谢谢你,我现在不喝。”
  胖胖的身躯踌躇一会就慢慢走开了。
  她由一道门口消失后,玛丽?窦夫柔声说:
  “我想她一辈子没听过‘苗条’这字眼。”
  尼尔督察没答腔。
  玛丽?窦夫又说:
  “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我在什么地方能找到家务女仆艾伦?”
  “我带你去找她。她刚刚上楼。”
  艾伦表情阴森森的,但毫无惧色。她那尖酸的老脸得意洋洋望着督察。
  “大人,这件事叫人震惊。我从来没想到我帮佣的人家会出这种事。不过说来也不算意外。我早该递上辞职书了,这是事实。我不喜欢这家人说的话,我不喜欢他们喝那么多酒,我不赞成那种丑事。我对克伦普太太没有反感,但克伦普和葛莱蒂那丫头简直不懂得上菜。不过,我最看不惯的是丑事。”
  “你是指什么丑事?”
  “你如果还不知道,早晚也会听到的。这一带早就议论纷纷。到处有人看见他们。借口说要去打高尔夫球——或网球……我在这栋房子里——亲眼——看过好戏。图书室的门开着,他们在那边搂抱亲嘴。”
  老处女恶毒极了。尼尔觉得不必问“你是说谁”?但他还是照问不误。
  “我说谁?女主人——和那个男人嘛。他们一点羞耻心都没有。不过我告诉你,男主人知道了,曾经派人监视他们。

  离婚——本来会以离婚收场的。结果却出了这件事。”
  “你这么说,意思是——”
  “大人,你问男主人吃什么,喝什么,谁给他吃的。大人,我要说他们是共谋。他从某一个地方弄来毒药,由她弄给男主人吃,就是这样子,我敢确定。”
  “你有没有在屋里见过紫杉果——或者扔在某一处地方?”
  她那对小眼睛发出好奇的光芒。
  “紫杉?下流的毒物。小时候我娘对我说过,千万别碰那些浆果。大人,凶手就是用那种东西?”
  “我们还不知道用的是什么。”
  艾伦似乎很失望。“我没见过她抚弄紫杉。不,我从来没见过那种事。”
  尼尔问起佛特斯库口袋里发现的谷子,仍是一无所得。
  “不,大人,这我不知道。”
  他进一步发问,没什么结果。最后他想求见兰姆士伯顿小姐。
  艾伦显得很怀疑。
  “我可以问她,但她不肯随便见人的。她是年纪很大的老太婆,你知道,而且有点古怪。”
  督察硬要求见,艾伦勉强带他走进一条长廊,上了几级短梯,来到一处套房,他认为这儿可能是建来当育婴房用的。
  他跟她走的时候,由走廊的窗子看出去,发现海依巡佐站在紫杉树旁边跟一个人讲话,那人显然是园丁。
  艾伦轻轻敲一扇门,听见回音,便开门说道:
  “小姐,有一位警察先生想跟你说话。”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她往后退,示意尼尔进屋。
  他置身的房间摆满了家具,挤得荒唐。督察自觉仿佛倒退至爱德华时代甚至维多利亚时代了。煤气炉旁边有一张桌子,有位老太婆坐在那边玩单人桥牌。她身穿红褐色的衣服,稀疏的白发滑落在面孔两侧。
  她不抬头,也不停止牌戏,焦躁地说:
  “进来吧,进来吧,请坐。”
  这个邀请很难接受,每一张椅子似乎都摆满宗教性的小册子或刊物。
  他略微推开沙发上的书刊,兰姆士伯顿小姐厉声问道:
  “对传教工作有兴趣?”
  “噢,女士,我恐怕不太有兴趣。”
  “错了,你应该感兴趣。现代的基督精神就在此。黑暗的非洲,上星期有个年轻的教士来这儿,皮肤跟你的帽子一般黑,却是真正的基督徒。”
  尼尔督察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老太太又说了一句话,害他窘得很。
  “我没有无线电。”
  “抱歉,请你再说一遍好吗?”
  “噢,我以为你是来查无线电执照,或者类似的蠢表格。
  好啦,老兄,到底是什么事?”
  “兰姆士伯顿小姐,我很遗憾,令妹夫佛特斯库先生今天早上突然暴病身亡。”
  兰姆士伯顿小姐继续玩单人桥牌,心情完全不受影响,只像闲谈般说:

  “终于抱着傲慢和罪恶的自尊心倒下了。噢,事情总要发生的。”
  “对你不算打击吧?”
  一看就知道不会,可是督察想听听她说什么。
  兰姆士伯顿小姐由眼镜顶端猛看他一眼说:
  “你的意思若是说我不伤心,那可就说对了。雷克斯?佛特斯库一向是有罪的人,我从来不喜欢他。”
  “他死得很突然——”
  老太太表示满意说:“罪孽深重的人活该。”
  “他可能是被毒死的——”
  督察停下来观察他这句话的效果。
  他似乎没造成任何效果。兰姆士伯顿小姐只喃喃说道:
  “红7在黑8上面。现在我可以上老K了。”
  她手上抓着纸牌,发现督察闷声不响,就停下来说:
  “好啦,你指望我说什么?我没毒死他,你想知道的大概是这一点吧。”
  “你知不知道谁可能这么做?”
  老太太厉声说:“这个问题很不正当。我亡妹的两个孩子住在这栋屋子里。我不相信含有兰姆士伯顿家族血统的人会犯谋杀罪。你意思是指谋杀吧?”
  “女士,我没这么说。”
  “当然是谋杀,曾经有很多人想要杀雷克斯。他是没有节操的人。俗语说:善恶到头终有报。”
  “你是不是特别想起谁?”
  兰姆士伯顿小姐收好了桥牌站起身。她个子挺高的。
  她说:“我想你还是走吧。”
  她说话不带怒意,却有一种冷冷的决心。
  她又说:“你若想听我的意见,我想可能是佣人。我觉得茶房总管像无赖,客厅女仆显然不正常。晚安。”
  尼尔督察乖乖走出去。她真是了不起的老太婆,什么话都套不出来。
  他下楼来到方形的门厅,突然跟一位高高的黑发女郎正面相对。她穿着湿淋淋的橡皮布雨衣,用好奇又空洞的眼神望着他的脸。
  她说:“我刚回来。他们告诉我——说爹——他死了。”
  “恐怕是真的喔。”
  她向后伸手,仿佛盲目寻找支柱。她摸到一个橡木矮柜,慢慢地僵僵地坐在上头。
  她说:“噢,不,不……”
  两行眼泪慢慢流下面颊。
  她说:“真可怕。我没想到自己喜欢他……我以为自己恨他……不可能如此,否则我就不会在乎了。我确实在乎。”
  她坐在那儿,眼睛瞪着前方,眼泪又从双眼流出来,沿着面颊往下淌。
  不久她再开口说话,上气不接下气的。
  “最可怕的是,这一来样样都顺利多了。我意思是说,吉拉德和我现在可以结婚了。我要做什么都可以。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方式。我不要爹死……噢,我不要。噢,爹——爹……”
  自从尼尔督察来到“紫杉小筑”,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有人真心为死者难过,反而感到吃惊。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你好忧愁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种感情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索绕不去,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之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这是一种如此全面,如此利己的感觉,以至我几乎为它感到羞耻,而忧愁在我看来总显得可敬。我不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熟悉烦恼,遗憾,还稍稍地感受过内疚。今日,有什么东西像一层轻柔的、使人难受的丝绸在我身上围拢,把我与别人隔开。那年夏天,我对岁。我非常快乐。“别人”指的是我父亲和他的情妇艾尔莎。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刺猬的优雅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马克思(开场白)1.播种欲望的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平时从不跟我讲话的小帕利埃今天早上如此向我宣布。安托万帕利埃,这个古老工业家族的继承者,他的父亲是我八个雇主之一。他是资产阶级大财团打的最后的饱嗝——特别而毫无杂质——此时,他正为自己的发现而洋洋得意,条件反射似的向我阐述起他的大道理,甚至没有考虑到我是否能听得懂, [点击阅读]
印第安酋长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亲爱的读者,你知道,“青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无论用在谁身上,这个词都损人、气人到极点,它指的是触角。“青”就是青,“角”就是触角。因此“青角”是个刚到这个国家(指美国),缺乏经验,尚显稚嫩的人,如果他不想惹人嫌,就得小心翼翼地探出他的触角。我当初也是这么一个“青角”。 [点击阅读]
变形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一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驱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 [点击阅读]
国际学舍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一)赫邱里·波罗皱起眉头。“李蒙小姐,"他说。“什么事,波罗先生?”“这封信有三个错误。”他的话声带着难以置信的意味。因为李蒙小姐,这个可怕、能干的女人从没犯过错误。她从不生病,从不疲倦,从不烦躁,从不草率,也就是说,就一切实际意义来说,她根本不是个女人。她是一部机器——十全十美的秘书。然而,今天上午李蒙小姐所打的一封十足简单的信竟然出了三个错误,更过分的是,她甚至没注意到那些错误。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太阳照常升起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1899年7月21日生于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父亲是医生和体育爱好者,母亲从事音乐教育。6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从小酷爱体育、捕鱼和狩猎。中学毕业后曾去法国等地旅行,回国后当过见习记者。第一次大战爆发后,他志愿赴意大利当战地救护车司机。1918年夏在前线被炮弹炸成重伤,回国休养。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