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6.小小独行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忧,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的,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前几年从网上看一个报道,一位叫马宇歌的小姑娘,上中小学期间就独自走遍全国各地。她的父亲是一位教育意识非常好的家长,鼓励孩子独自远行。马宇歌在一次次的远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能力,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能力出众的孩子。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童其实有很好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并不总是愣头愣脑,凡事不知深浅。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他们会成长得更快更好。
  圆圆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是9岁。当时她爸爸已来北京工作,她五一节独自乘17个小时火车,从烟台到北京看她爸爸。圆圆姥姥电话上听我说要把孩子一个人放火车上,担心坏了。说实在的,我和她爸爸也非常担心,让她独自走,肯定不如我带着她走的感觉好。在抚养她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忧的就是她的安全。特别是她4岁时,我们把她搞丢一次,这种担忧就变成了我们心中的一个病,总也好不了。
  那次是带她到一个朋友家聚餐,朋友住在一楼,大家带来的三、四个小孩在小区院子里玩,从窗户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我们在屋里放心地喝酒0可是当我们快要吃完饭了,出来却看不到圆圆,问那几个孩子,他们都没注意。大家一下子急坏了,酒也醒了,四处分头去找,大约一个多小时才把圆圆找回来。原来她走出小区大门拔草,因为对那里不熟悉,返回来时找错了方向,就找不回去了。她哭着乱跑,越跑越远,幸亏一个路边开小卖部的好心人把她留住,给她点吃的,让她等家长来找。①
  这件事对我们刺激很深,我和她爸爸此后十多年如惊弓之鸟,动不动就梦到把圆圆搞丢了,每次都能从梦中吓醒。似乎直到她上了高中,这样的梦才没有了。她上小学、包括初中,只要有一会儿不能确定她在哪里,我们就担心得要命。虽然从我们内心来说,恨不得除了到学校,就把她牢牢地拴在身边,但知道不能限制她独立做事的自由,所以就会“违心”地怂恿她自己去做一些事。
  这一次独自乘火车,是我告诉圆圆说,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在假期中陪你去看爸爸,你愿意的话就自己乘车去吧。她听了这个建议,开始有些疑虑,但经不起我的怂恿,转而就有些跃跃欲试。
  在她走之前,我心里其实很焦虑。我不停地设想,不停地告诉圆圆遇到这个事该如何,那个事该如何。可能是我设想的意外太多了,圆圆突然说:“你说得那么害怕,我都不敢走了。”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忧虑过度,过分渲染危险,吓着孩子了。事后我反思,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脸愁容和不放心。要认真评估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觉得可行,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表现出轻松愉快;把紧张和担心藏在心里。事实上,圆圆来回一切都很顺利,虽说两头都有人接送,但这趟独自乘车的经历仍然让她觉得骄傲,对自己很有信心。
  第二年她10岁时,我们已迁居北京,她暑假要从北京去青岛看望从小一起玩耍的朋友小哲,也是来回独自乘火车。我们从北京送她走时,她说返回时不要来车站接她,她要自己从车站回家。我当时嘴上答应了,但有些不放心。从北京站回家需要先乘地铁,再倒公交车,上下公交车都要走较远一段路,这其实比从北京到青岛这段路还复杂。所以她回来那天,我还是跑火车站接了,而且到了站台上。除了不放心,还有一个原因是几天不见很想她,急于看到,以为这样也能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

  结果,圆圆从火车上下来看到我吃了一惊,虽有些高兴,但更多是怪怨。怪怨我干吗跑火车站来接她。回家路上,我发现她对于怎么乘车回家已全部掌握,而且也很注意安全。比如进地铁时人很多,她会马上靠墙走,还提醒我靠边。所以她独自走完全没问题。
  这件事我很后悔,我的“热情”把她想要独自完成一次旅行的完美感给破坏了。我只顾自己的心情,而没考虑孩子的愿望。我想,如果实在担心她的安全,我来车站藏在她后面,不让她看见,尾随她回家,那样可能更好。
  初中时,圆圆还和同学逛了几次街,都是早晨七、八点走,玩到下午五、六点钟才回家。从内心来说,我真是不想让她出去,大街上乱哄哄的,几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能关照好自己吗?但我把情况权衡后,并把安全注意事项和圆圆聊一聊,感觉她的安全意识还是不错的,就痛快地答应了。其实每次她出去玩一天,我都在忍受一天煎熬。尤其她有时忘了给家里打电话,我就担心极了,坐卧不宁,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所能做的只是心里暗暗祈祷。同时也会生气,准备等她回来好好教训她一顿。但每次一听到门铃响,看到这个小姑娘疯玩一天又让自己平安回来,心里立即就充满感恩和快乐,火气荡然无存。她下次想出去玩,我照样痛快答应。从家长的角度来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与其说是锻炼孩子,不如说更是在考验自己。家长应该适当勇敢些,有勇气接受这种考验。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已初中二年级了,学校在寒假要组织一个冬令营,由老师带学生到哈尔滨看冰灯、滑雪。孩子想报名参加,妈妈因为孩子从未离开过自己,认为他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差,不放心,就不让去,说要等到妈妈放假后,由妈妈亲自带他去玩,孩子为此非常不乐意。家长认为反正都是去哈尔滨,都是去看冰灯、滑雪,时间差不多都是一周,妈妈带他去还可以一路照顾他,这有什么不好呢。
  这位妈妈的担心当然是有道理的,哪个家长面临这个问题时,都会考虑孩子出去会不会照顾自己,安全不安全等问题。但这样的安排有几个错误:
  一是家长没考虑孩子需要社交,需要和同龄人在一起。看冰灯、滑雪只是整个冬令营中的几个点,而孩子的快乐是在和同龄人一起出远门这整个过程中。二是夺走了他的一个锻炼机会。孩子“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差”,不正是由于他一直缺少这样的锻炼机会吗;培养他照顾自己的一个机会现在好不容易来了,家长却又要夺走。三是因为这件事家长和孩子发生意见冲突,并且最终使孩子屈服于家长的安排,这让孩子觉得他的意见总是得不到尊重;这会让孩子要么逆反心理很重,要么毫无主见,而且也很容易形成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思维方式。
  因为有某种顾虑,就生硬地阻止孩子的行动,家长这样做其实是比较自私的,考虑的是自己的担优,做决策的依据是让自己放心,而不是让孩子快乐并得到锻炼机会。
  放手不是冒险,而是让孩子通过种种实践机会,锻炼胆量和能力,从而也能学会防范危险。如果家长总是怕孩子出意外,总是保护得严严的,将来他真遇到什么事,可能还没有能力和勇气应对。这如同担心孩子摔跤,就不允许他去学习走路,结果是他将来会走得更为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度呵护也给孩子的安全留下隐患。

  至于安全问题,家长应该和学校共同探讨,把出行方案好好研究一下,把每个细节推敲好了,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另外家长平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让他学会照顾自己,保护自己。在这个基础上,要尽可能早地让孩子独立去从事各种活动。一旦觉得可行,就高高兴兴地让孩子去做。
  我认识一对夫妻,他们自身事业很成功,他们的儿子也极为出色。孩子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优异,工作能力强,一直担任班长等重要职务。在高中繁忙的学习中,这个孩子不仅承担了很多学校和班里的工作,还去企业拉赞助,成功地和同学们创办出班刊。我找机会和他妈妈聊了一次,从她的话里却听出了他们作为家长的智慧。如果要概括他们的做法,最基本的就是“让他自己去做”,他们把这件事简直操作得像个奇迹,说来都有些让人难以相信。
  孩子上幼儿园时,从幼儿园到他家需要乘三站公交车。到孩子5岁上幼儿园中班时,他们觉得孩子已完全知道该如何从家乘车到幼儿园,而且从公交车上下来不用过马路,站点不远处就是幼儿园,路上的注意事项也讲过多次了,于是家长就提出要孩子早晨自己上幼儿园。傍晚回来时需要到马路对面乘车,家长就只是晚上来接他。开始几天家长不放心,悄悄跟在后面观察,确认没什么问题了,以后就真撒手了。孩子很安全地度过了整个幼儿园时期。
  他们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分外成熟。到孩子7岁时的暑假,他们就让这个小学生独自乘火车10个小时,去看外地的爷爷奶奶。从那开始,孩子就每个假期独自外出,回爷爷奶奶家或到某个地方旅游。孩子去旅游的地方都有可靠的亲戚或朋友,安全地把孩子接到家中,并且能陪孩子在当地玩几天,然后再安全地送上回家的火车。这个孩子也像马宇歌一样,在上小学、中学时就游览了很多地方。
  另外,父母也让孩子在家里干很多活儿,凡孩子自己可以做的,绝不帮忙;反而由于父母工作很忙,经常要孩子在家里帮家长的忙。例如,周末或假期让孩子买菜做饭,父母下班回家,晚饭就准备得差不多了。其实这个孩子的父母并非是那种因忙于个人事业而疏于照顾孩子的人。表面上看,他们在家里有些不作为,其实这正是他们的用心之处。他们不在简单的事情上乱插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研究如何让孩子安全、独立地做事上。
  这位妈妈说,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她说,比如让孩子独自上幼儿园这件事,他们提前做了许多论证,把每一个细节反复斟酌,确信孩子掌握了安全常识,在对孩子的安全有把握的情况下,然后才放手的。让孩子独自回爷爷奶奶家及外出旅游也是这样的。而这个过程其实远比自己陪着孩子更难。
  我能理解她的说法,这种“不作为”,只是父母表面上得到了解放,实际上他们所经受的心理考验更为强烈,他们忍受的煎熬更多。相反,凡在孩子的事情上大包大揽,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让孩子独立的父母,他们表面上付出了很多辛苦,其实他们的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核心,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想法,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独立性需要生长;而是以密不透风的“呵护”和“指导”,占满了孩子所有的成长空间,夺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到孩子长大了,天性中许多潜在的能力严重退化后,家长却又来抱怨孩子“不懂事”、“没出息”、“懒散”等等。

  我在这里讲这个例子,只是强调“给孩子机会,让他独立去做事”这种教育理念。孩子独自上幼儿园这件事不可以孤立地看待,更不可以随便模仿。因为这里面限制因素非常多,孩子前期积淀的能力、社区的安全性、交通工具的便捷性、气候条件等各方面情况要考虑。
  不论想让孩子做什么事,一定要综合权衡方方面面的情况,选择那些安全系数高的事情让孩子做。作为监护人,家长必须要首先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形式上是不是让孩子一个人出去,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哪怕是和家长一起旅行,一起做事,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种种机会留给孩子。
  比如,上火车站,如果只带了一个孩子和家长都能背动的包,那就让孩子背着,家长倒可以空着两手轻松地上车。到旅馆,可以家长看着行李在大厅休息,让孩子去办入住手续。查阅旅游点资料,让孩子查找好了来提供给家长。
  “独立”是自立的同义词,它是一个人成长必备的条件。现在有一种说法,年青人都要成家立业了,在心理上还离不开奶嘴。许多人只是把这种现象当作有趣的话题来说一说,其实这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深重的悲哀。这悲哀暂时看起来还不严重,但未来恐怕会越来越让人忧心忡忡。哲学家弗洛姆认为,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的,有一个试金石,即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爱孩子,就勇敢地放开手,让这个小小独行侠去“潇洒走天下吧”!
  特别提示
  ●家长要鼓励孩子去独立地做一件事,首先自己不要一脸愁容和不放心。要认真评估孩子的能力和事情的可行性,如果觉得可行,就表现出对孩子的信任,表现出轻松愉快;把紧张和担心藏在心里。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
  ●凡在孩子的事情上大包大榄,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让孩子独立的父母,他们表面上付出了很多辛苦,其实他们的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核心,首先满足的足自己的想法,没有认真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没有意识到孩子的独立性需要生长;而是以密不透风的“呵护”和“指导”,占满了孩子所有的成长空间,夺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到孩子长大了,天性中许多潜在的能力严重退化后,家长却又来抱怨孩子“不懂事”、“没出息”、“懒散”等等。
  ●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种种机会留给孩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则轰动全国的独家新闻1999年4月12日,《成都商报》用大字标题在头版头条登出了一则独家新闻:《我要到哈佛学经济》。记者雷萍报道: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了18岁成都女孩刘亦婷,并免收每年高达3万多美元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这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威尔斯利学院和蒙特豪里尤克学院。 [点击阅读]
大设计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存在之谜我们个人存在的时间都极为短暂,其间只能探索整个宇宙的小部分。但人类是好奇的族类。我们惊讶,我们寻求答案。生活在这一广阔的时而亲切时而残酷的世界中,人们仰望浩渺的星空,不断地提出一长串问题:我们怎么能理解我们处于其中的世界呢?宇宙如何运行?什么是实在的本性?所有这一切从何而来?宇宙需要一个造物主吗?我们中的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里不为这些问题烦恼,但是我们几乎每个人有时会为这些问题困扰。 [点击阅读]
富爸爸投资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从本书中您将学到什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简称SEC)规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点击阅读]
小王子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只有在其中一个点灯人的星球上,小王子才找到一个可以作为朋友的人。但点灯人的天地又十分狭小,除了点灯人他自己,不能容下第二个人。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永恒之井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类与兽人爆发战争的一万年前,艾泽拉斯世界只有一块被无边的海洋包围的巨大陆地,这片大陆被称为卡利姆多。许多不同的种族和生物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这块黑暗的大陆中心是一片充满神秘能量的湖泊,这片湖泊——它后来被称为永恒之井——是整个世界的魔法和自然能量的源泉,在从这个世界以外无边的黑暗中汲取能量的同时,永恒之井向整个世界源源不断地释放它的能量,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提供营养。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