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学会开“家长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现在有一种令人心痛的事实,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日子经常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简直是下达给他们的“惩罚通知”。
  圆圆四年级时有一次我去参加家长会。班主任表扬了几个学生,提到圆圆,说她跳级上来,在班里年龄最小,但仍然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之一。不足之处是上课有时不认真听讲,她示意我会后找各科老师交谈一下。于是我会后就去办公室向几位老师了解了一下圆圆的情况。
  其中有一位教思想品德的老师说她学习没问题,就是经常上课不注意听讲,还偶尔会顶撞老师,感觉这个孩子很骄傲。旁边教“社会”课的老师听到了,接话说,感觉这个孩子是有些骄傲,有时老师正讲着课,她显得很不服气,就在下面嘀咕,让她站起来说,她还说老师讲得不对。
  我听老师这样说,有些着急。关于她上课不注意听讲,我倒不认为是什么问题,以我对她的了解,知道她在学习上心里有数,哪些有必要认真听,哪些只用部分注意力去听,哪些可以完全不听,她自己明白。我甚至都允许她上不喜欢的课时,可以偷偷看小说,这样一是可以节省时间,二是可以防止和别人说话。我担心的是老师说的骄傲问题。圆圆从上幼儿园起就显得聪明伶俐,一直受老师的喜欢,我担心她有优越感,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希望她始终有平常心,踏踏实实的。现在老师们有这样的评价,真是很糟糕。
  于是我回家后就对她说,妈妈今天去开家长会,老师们反映你学习一直不错,但有些骄傲,还顶撞老师,是不是这样的?
  圆圆有些吃惊,说她没顶撞过老师,问是哪个老师说的0我不想告诉她是哪个老师说的,担心她以后对提意见的老师有逆反情绪,就说,不止一个人这样说。谁说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有骄傲情绪,不要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①
  圆圆一脸困惑,很不偷快地说,我没有骄傲,什么是骄傲呀?我知道她是问自己做的哪些事可以称为骄傲。就说,老师也没说具体事情,你自己想想,什么时间顶撞过老师,你是怎么说话的,是不是在老师面前自以为是了。圆圆生气了,大声吵吵说:“我没有,我没有自以为是!”她这样的态度,让我不高兴了,就批评她说,你没有,那为什么老师们都这样说,一点不反思,就急着嚷嚷!
  圆圆万分委屈的样子,沉默一小会儿,嘴里嘟嚷一句“她们怎么都这样说”,哇地一声哭起来。圆圆平时很少哭,这一瞬间,她不仅委屈,眼睛里还有惶惑。
  她这样一哭,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把问题说得太严重,超过孩子的承受力了。一个只有9岁的孩子哪里有能力反思自己骄傲还是不骄傲,她如果在学校有些事做得不妥,应该想办法引导她认识,高高兴兴去改正。而我这样说,只会让孩子很迷惑。她接下来有可能不再“骄傲”,但也会从此变得不自信,以为老师们都说她的不是,对所有的老师都有疑虑,在和老师的交往中没有了正常心态。
  我赶快抱起她放到腿上,对她说:对不起宝贝,妈妈说得不准确,说得夸张了。不是老师们都这样说,只有两个老师这样说,就是教思想品德和社会课的老师。别的老师都没说这个问题。圆圆听我这样说,情绪才好些,停止哭泣。
  我说,妈妈和老师直接就给你下个“骄傲”的定义这不对。不过你想想有没有顶撞过老师,对老师们说话不礼貌,或者见了老师不打招呼?
  她想了想说,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要求回答“看电视的意义”,没有同学举手,老师点圆圆起来回答,圆圆想不出看电视的“意义”来,就说了句“看电视没有意义”。好多同学都笑了。老师很不高兴,说看电视可以学到知识,这不是意义吗,怎么能说没意义?圆圆反驳说,那为什么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看电视,都说看电视耽误学习?她的反驳让老师特别不高兴,批评她说你以为你比老师知道得还多。至于社会课老师,圆圆想不起来有什么具体的冲突事件,她就是不喜欢这个老师。她说这个老师讲课时经常说不正确的话,比如说南方人精明,北方人都是“大彪子”(烟台方言,指一个人比较傻、莽撞或缺心眼),还经常骂学生,班里同学都不喜欢社会课老师,所以她遇到这个老师也不爱打招呼。

  我不知该说什么了,欣赏圆圆的质疑精神,这优点在一些脆弱的老师眼里就是缺点。她一直是个表里如一的孩子,以她的年龄还不会隐藏自己的想法和情绪。但她给老师们留下这样一个印象,这肯定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一下拿不准如何和她往下谈这件事,就等她爸爸晚上回来,我们商量后,第二天又和孩子谈这件事。
  我们首先告诉孩子她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回答没什么错,怎样想的就怎样回答,这是个优点。但由于小学的老师们大多数不习惯和学生辩论探讨,所以以后没必要在课堂上那样说。我们建议她以后如果有什么想法,下课后找老师谈,如果老师表现出不愿听,就把在学校的一些想法拿回家和父母谈,父母特别喜欢听她的“不同观点”。我们还就“看电视的意义”谈论了一会儿,使圆圆认识到老师的问题有些无聊,但自己的回答也有些绝对了。
  为了让她能更好地接纳各种各样的老师,我们又对她说,老师这个行业和任何其它行业一样,有的人素质高有的人素质低,这是正常的,不要强求自己遇到的老师都让人满意。但是对学校的每个老师我们都要尊敬,不是尊敬他们的坏习惯,而是像尊敬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一样,只要这个人不做坏事,仅是有些我们不喜欢的毛病,我们应该尊重他。素质不高的人本身已很不幸,这是因为他从小没有遇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如果受到好教育,他一定不是后来表现的那样。我们如果现在不尊重他,他就更不幸了,素质更难提高。
  我们这些话让圆圆觉得能接受,谈完后她干自己的事去了,看起来心情很好。我们觉得以后要多和老师沟通,多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但不能回家后不认真和孩子沟通就简单地教育她或教训她。凡事都要两方面看待,既要考虑老师的意见,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次家长会后,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批评她一顿,简单生硬地要求她尊重老师,那其实是激化矛盾,恶化她和老师的关系。她当时会生气,感觉委屈;往后会不自信,变得诌媚或奴性。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她学会和老师相处,在现有环境中适当调整自己,让自己和环境取得协调,但要保有自信,不失去思想的独立。
  从此,我们就很注意如何把家长会上的情况带回来和孩子分享,无论是针对她的优点还是缺点,都注意谈话能够对她形成促进,而不是干扰或打击。她上高中的第一学期末,学校召集开家长会,主要内容是通报学期考试情况。圆圆总体成绩不错,只是数学较差。她的数学从小学到初中一直不是强项,上高中后所在的理科实验班同学们数学普遍都强,相比之下,她的数学成绩显得很不理想。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我会后跟她聊了一会儿,班主任也提到圆圆数学比较弱,认为她在数学上应该再想办法提高一步,基础知识要再扎实一些。
  回家的路上我考虑了一下,否定了给她报课外数学班的念头。一是高中生学习已很忙了,周末再不给她一些自由安排的时间,反而不利于她的总体学习安排。数学成绩可能提高了,别的课程就会受到影响。二是我觉得她数学学得不理想,不是课时问题,而是兴趣和自信问题。圆圆在小学和初中遇到的两名数学老师都影响了她对数学的兴趣,如果能调动起她对数学的自信和兴趣,成绩一定会有改善。现在的一个有利条件是班主任就是数学老师,她的课讲得很好,班主任工作做得也非常好,深受班里同学的尊重。也许这是个改善机遇。
  我回家后对她通报了家长会内容,把成绩单交给她。成绩单做得很细,把个人各科成绩、年级各科平均成绩、班级各科平均成绩,个人在班级中的名次等内容,都详细地列了出来。圆圆所在班是学校的第一实验班,同学们学习都很好,各科成绩都高于年级平均成绩。而圆圆的各科成绩又基本上都高于班级平均成绩,只有数学低于班级平均成绩。她看完成绩单没说什么,我知道她对数学成绩不满意,但因为数学一直不强,也无可奈何。

  我想我这时候绝对不能把数学老师的原话告诉她。老师的话虽然是个客观事实,但这个事实孩子自己也知道,说出来,除了再一次强化她数学上的弱势,让她在这门功课上不自信,对她的进步没有什么意义。家长不能假设孩子都是克服困难的英雄,被指出不足就一定能克服不足;恰恰相反,孩子的某个不足之处如果数次被提起,就会让他们以为自己骨子里就长着那个不足,自己是无能为力的,只好认命。
  我的目的是要树立孩子的自信,激励她学好数学,所以要换个说法。
  我对她说:“老师说你这几次数学虽然考得不是很理想,但她觉得你在数学方面其实是很有潜力的。”听我这样说,圆圆微微有点惊讶:是吗,我数学考得那么烂,老师怎么会觉得我有潜力呢?我说:你的老师数学教得那么好,教了一届又一届那么多学生,凭她的经验和感觉,应该知道哪个学生有潜力吧,要不她怎么会这样说呢。
  我能看出圆圆心有所动。班主任能这样说,让她感到意外,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自己是有潜力的。
  我又对她说,老师说让你不要着急,先不要急着和同学们比成绩,要自己踏实下来,认真跟着老师的教学走。不要过分追求解难题,把基础知识好好把握了,遇到问题追究下去,直到把一个问题彻底搞明白,不要留有死角,解决了问题才会没有问题——这些关于学习的话,其实是老师对所有家长讲的,它对每个孩子肯定都适用。激起了她的自信,给予她诚意的期待,这对孩子是个巨大的鼓励。至于具体如何学,我知道自己是毫无能力去指导她的,但我坚信踏实的心态是能够让学习起飞的平台,有了这种心态,她自然是会主动寻求各种适合自己的方法,会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
  写到这里,我想到,有些家长,明明他们对某个学科认识很浅薄,却以为自己有指导孩子学习的能力,乱出主意,瞎指挥。比如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学会写作文,就把孩子手中一本兴趣盎然的小说抢走,让孩子去读作文选;有的家长凭广告或别的家长的做法,去给孩子买来各种课外习题集,规定孩子每天做几道题;有的家长想当然地给孩子定下每天背10个英语单词,一个月背300,一年背3600的目标。所以我再一次强调,作为家长,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如果没有完全的把握,不要在孩子学习上随便指手划脚。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起他对学习的自信。有了兴趣和自信,你还怕他学不好吗,还怕他自己找不到方法吗。
  事实证明,圆圆在此后的时间里,数学确实有了很大的起色,成绩越来越稳定。中间当然也有没考好的时候,她会流露出一些沮丧,我们就暗示她,她是有数学潜力的。告诉她考试总会有一些偶然性,况且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收获,让她放平心态,踏踏实实学习就是了。她的数学老师也给予了她鼓励。自信而踏实的心态是最好的“补习班”,让她在数学学习上大有长进,成绩由班里的中等偏下,变成名列前茅。
  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是一种有效了解孩子的途径,老师一般也都会如实地将孩子的各种情况告诉家长。但家长如何“转达”,要动一些脑筋,不要不分情况地全部“如实”转达给孩子。一定要考虑你的“转达”所采用的方式及言语会对孩子形成怎样的影响,是建设性的,还是摧毁性的,对孩子是有激发作用,还是抑制作用。
  现在有一种令人心痛的事实,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日子经常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简直是下达给他们的“惩罚通知”。在他们的经验中,家长会就是“成绩排名会”和老师“告状会”。后果是回家轻则遭训,重则挨打。

  在家长会后打骂孩子的家长,一定是简单粗暴的家长。他们大多平时不主动和老师们沟通,只是在开家长会时或老师“请家长”时,才听到一些关于孩子的在校情况。老师向他反映孩子不守纪律,或者孩子成绩不佳等各种问题,都是他生气的理由。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他不去想孩子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不去反思自己在教育中是否有过失,不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他只是想赶快找孩子算账。这样的家长他们对待孩子原本就简单粗暴,在家长会后处罚孩子,与其说想“教育”孩子,不如说只是家长想平息自己心头的怒火,想出口恶气。但这只能让孩子的问题变得更为糟糕。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见面,变成了让孩子蒙羞、挨训的恐怖事件,后果只能是让孩子憎恨老师,讨厌学校;让孩子在学习、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进心和判断力;而且最后多半会反映在学习上,影响学习成绩。即使从家长会上发现孩子学习退步,不守纪律,和同学打架,甚至旷课等严重问题,回家后也不应该打骂孩子。要先和老师好好分析沟通一下,尽可能寻找出问题的由来。
  孩子不会凭空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一定是有一些长期积淀的症结没得到解决,或是有某个外在因素使一些小问题恶化。比如一个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学了,就要考虑他和班里同学的关系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受到某个老师的批评而感到委屈,是否遇到了他人的威胁等;孩子的成绩一路下滑,就要考虑自己对孩子的学习管理是否得当,观察他最近情绪如何,对什么感兴趣,主要和哪些人交往,他遇到了什么打击或诱惑等。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和孩子沟通交流,首先让他信任你,能对你讲出他的困惑和困难,然后获得你的鼓励和帮助。
  孩子表现不好,把他骂一顿,揍一顿——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做起来也很痛快,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所以它为许多家长所钟爱。只是,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它也会让那些习惯于“痛快”、“容易”地解决问题的家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品味教子无方所带来的更多的不痛快和不容易。
  而听到孩子的问题后,能冷静行事,能自我反思,和孩子真诚对话,努力去理解孩子,想尽办法激励孩子,巧妙地帮孩子解决问题——这些行为是难的,需要家长付出许多理性和思考——能为孩子一生成长着想的家长,难道不可以为孩子付出这些吗?教育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你此时付出一点理性、思考和智慧,在遇到的种种问题时处理得艺术一些,孩子会用十倍的优秀来回报你。
  特别提示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知果老师和家长的见面,变成了让孩子蒙羞、换训的恐怖事件,后果只能是让孩子憎恨老师,讨厌学校;让孩子在学习、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进心和判断力;而且最后多半会反映在学习上,影响学习成绩。
  ●在家长会后处罚孩子,与其说想“教育”孩子,不如说只是家长想平息自己心头的怒火,想出口恶气。但这只能让孩子的问题变得更为糟糕。
  ●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树立起他对学习的自信。有了兴趣和自信,你还怕他学不好吗,还怕他自己找不到方法吗。
  ●孩子表现不好,把他骂一顿,揍一顿——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做起来也很痛快,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所以它为许多家长所钟爱。只是,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它也会让那些习惯于“痛快”、“容易”地解决问题的家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品味教子无方所带来的更多的不痛快和不容易。
或许您还会喜欢:
迷航昆仑墟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3
摘要: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点击阅读]
你可以看透任何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3
摘要: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作者:[美]大卫·李柏曼【内容简介】5分钟搞定对方:你可以看透任何人书中的技术被广泛使用在美国FBI、海军部、全球500强企业以及至少25个国家的政府和公司。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能够迅速准确的清楚对方的心理,看透对方的本意,必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都能反映出深藏不漏的本意。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5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柜中美人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窃丹从现如今往上推算,距今天一千一百八十三年前,天下正是大唐宝历二年,当朝的皇帝自然姓李,单名一个湛字,是为唐敬宗。这一年,这位皇帝恰满十六岁,正值青春年少,人也生得精神漂亮。据大明宫的老宫女说,当她们的陛下在大明宫别殿里呱呱坠地时,六月的火烧云正一望无际,太液池的白鹤竟一起飞上云霄,翩翩展翅环绕住整座宫殿,悠扬的鹤唳声就连太极宫都能听见。 [点击阅读]
虎妈战歌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3
摘要:耶鲁教授育儿经第一部分第1节:译者序(1)本书讲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母亲、两个女儿和两条狗。伴随着钢琴激越的音符和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她们又是怎样荣登卡内基音乐圣殿,演绎莫扎特和门德尔松的经典之作。你或许以为,这个故事想告诉读者—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中国父母比西方父母更优秀。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他与月光为邻
作者:佚名
章节:148 人气:2
摘要:第一卷他从心上来第1章他的来意淡薄的日光,照亮了山脊。绿意葱茏的树林,折射出大片碎金般的光泽。一座寺庙静静矗立在山巅,俯瞰着不远处的城市。寺门是暗黄色的,石板路老旧而干净,院子里还种了些花草。时间尚早,一眼望去,清净无人。谢槿知穿着薄薄的春装外套,黑色长裤下是双运动鞋,一路走上来十分轻快。她掏十块钱买了张门票,跨进寺门。抬头就见层迭洁白的阶梯,以及上方的大雄宝殿。她在心中轻轻叹了口气。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3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只有医生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编辑推荐张羽: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只有医生知道》上市之前,网络上已聚集了超高人气和口碑!六百本试读本发出后,更受到各界知名人士大量的赞誉!“哪怕你是个知识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如果你阅读的是惊涛骇浪,读完后也请放慢呼吸……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冯唐(作家)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 [点击阅读]
学习巴菲特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你付出的是价格,你得到的是价值。——巴菲特今天我们来讲一位著名的投资大师:巴菲特。金庸在小说中说:在江湖上,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我在这里要说:在股市上,平生不识巴菲特,就称高手也枉然。即使是世界首富比尔R26;盖茨,对巴菲特也非常敬佩。比尔R26;盖茨说:巴菲特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比尔R26;盖茨被巴菲特吓得浑身发抖。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