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创新描画美好人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善待孩子涂鸦中的创新意识,也许他们辉煌的人生,就是从这些不可思议的涂鸦起步的。
  有个叫琴琴的4岁孩子,当奶奶让她自由画画时,琴琴画了一棵奇怪的苹果树,苹果结在树根上,埋在地底下。
  奶奶说:你画错了,苹果应该挂在树枝上。
  她忽闪着大眼睛说:马铃薯、花生、红薯,它们的果子也是长在根上的,这样就不怕刮大风了。
  奶奶无可奈何,只好向她摊开两只手:唉,我怎么说你才明白,苹果只应该生长在树枝上。
  另一个男孩子兵兵画了只小猫,被他的妈妈看见了,妈妈说:兵兵,你画的小猫怎么安上了狐狸的大尾巴?天底下有这样的小猫吗?
  兵兵舔舔嘴唇说:小猫冷的时候,大尾巴可以当被子盖呀!
  妈妈说:有了大尾巴,就不是小猫了。
  他歪着头反问:你刚才不是叫它小猫吗?
  面对这样的反问,妈妈无话可说。
  通过这两个小故事,东子想说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就要为他们创设宽松开放的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涂鸦,我们不必拘泥于表面的像与不像,而是要积极鼓励他们去自由地想象,大胆地表现,让他们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中得到创造的快乐。
  爱因斯坦、爱迪生在孩提时代,就常常想些、做些成年人看来没有道理的事情,而遭到老师的非议。可是实践证明,这对他们长大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是大有益处的。善待孩子涂鸦中的创新意识,也许他们辉煌的人生,就是从这些不可思议的涂鸦起步的。
  现代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勇于开拓创新的创造型人才。
  日本在战后为什么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并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强国呢?这是因为他们一方面长期推行一条技术引进方针,另一方面则是重视对新一代创造能力的培养,并在国民中广泛开展创造发明活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要振兴,一个民族要自立,就要培养大批创造型的人才。有研究表明:3~9岁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就很难重新点燃创造的火花了。
  目前许多家庭中,由于家长缺乏对孩子创造性行为的认识,把孩子的一些创造行为表现,看作是异想天开、调皮,或是添乱,往往不予理睬,或是粗暴干涉,在无意中伤害、压制了孩子的创造意识。

  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有创造能力。
  说到这里,有的家长或许认为,我的孩子不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他不可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
  其实,这是家长们的一种盲性认识,把创造能力看得太神秘,高不可攀了,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他们并不能创造出什么震撼世界的东西,但他们却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只不过是他潜在的创造力,还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罢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都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当您的孩子画出一幅标新立异的图画来,那是他创造力发挥的表现;当您的孩子把手电筒、遥控器、玩具大卸八块弄得乱七八糟时,那也是孩子好奇心创造欲望的表现;当孩子说出一句新颖的词语、唱出一首自编自创的歌曲时,那都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
  家庭中,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细心的您就不难发现,孩子随时都有创造的潜在能力,关键是您如何发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保障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孩子自由想象,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这对促进孩子的创造力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气氛下,孩子和父母有着积极交流的愿望,孩子往往会尝试着想出一些新颖的主意和看法,使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更具独特性。也只有在这种自由式的气氛下,孩子敢疑、善疑、敢问、善问、敢于创造、善于创造。
  因此,爸爸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孩子开放,并在物质方面提供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充足的时间和一些基本的材料(如绘画用的纸张颜料、画笔,各种可拼拆的玩具,以及一些半成品等),还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孩子鼓励、支持。
  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点燃孩子的创造力
  好奇心人皆有之,好奇心表现在孩子的身上尤为突出。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路边一朵不起眼的小花、玩具店里琳琅满目的玩具,甚至成人眼中毫无作用的小石块、小瓶子、废螺帽、废纸、空火柴盒、废旧笔筒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爱不释手、百看不厌的研究对象。
  对于那些在成人眼中平淡无奇的事物,他们却会感到那么神奇和不可思议。他们往往会提出许多问题,诸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小鸟为什么会飞,母鸡为什么会下蛋而公鸡不会,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等。

  好奇心是孩子主动观察、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力成功的起点。父亲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向更高层次思考。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待孩子的提问上,父亲不要因为自己不知道而拒绝回答孩子,或是用一两句话搪塞过去,而是要做到在孩子提问时,认真回答,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应该同孩子一道去查查资料,而不能敷衍了事,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三、鼓励孩子积极探索
  当别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何以有那么多的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罢了。积极探索是创新意识的先导,所以,父亲要保护和支持孩子的探索欲望和探究行为。
  女儿依依5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楼下玩,叫她吃饭总也叫不回来。于是我下楼走到孩子身边,只见孩子蹲在一棵大树下,聚精会神地在看蚂蚁搬家,我没有打扰她,而是蹲下身子陪孩子观察。
  孩子见我和她一起看,便问:爸爸,蚂蚁这么小怎么能搬那么大的食物?她接着一面用土堆起一个小土包一面说:咱们做个小实验吧,看看蚂蚁能不能把食物搬过山去。我点点头。
  实验开始了,只见一只蚂蚁搬着食物来到山脚下不能前进了,这时,小蚂蚁放下食物绕到山坡上将食物倒着拖过山去。实验做完后,我们爷俩高高兴兴地回家吃饭。饭吃得很香,关于蚂蚁的话题直到饭后还饶有兴趣地谈着。
  体察童心,爱护孩子的探索欲望,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很有利于孩子萌发创新意识。
  四、放飞孩子的想象力
  激励创造力的发展想象是一种形象思维,它是以记忆的表象为基础,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孩子在进行创造过程中,必先以想象为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的意向,就不可能进行创造。
  做父母的大多有类似这样的经历,一件好的玩具,一到孩子的手里,没玩几天就被拆散了。其实,这是孩子想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新的创造呢!假如家长不给予孩子这类机会,甚至干涉孩子,就剥夺了孩子创造的机会了。
  明智的家长则应用宽容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这一切,哪怕是幼稚甚至略带破坏的行为,要根据孩子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励,引导孩子去实现其创造构想。

  五、要欣赏孩子的作品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极为精彩的,他们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的方式也是极为丰富的。作为爸爸,要学会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学会欣赏孩子的每一次表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有创意的变化,一个新的词语,一首不成调的歌曲,你都要真心地发出赞叹。那样,孩子是会很开心的,创作的灵感也就来了。
  小丽用彩笔画了一个类似电视机的图形,高兴地跑来拉爸爸去看,并大声说:爸爸,这是外星人的家,这里是外星人的床、沙发、电视柜。
  在爸爸看来,画得实在不像,找不出一点感觉,怎么看还是一个类似电视机的图形,但她爸爸还是故作吃惊地表扬她说:你画得真棒,外星人肯定喜欢你为他造的房子,我们接着画,再给外星人添置点其他东西吧!
  在爸爸的赞叹声中,女儿创作欲更强了,创新能力更高了。
  由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经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了他们的创造才能,使原本独具创意的孩子,常常变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应变能力差。
  作为爸爸,应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作为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使命,自觉地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要把对孩子有所创造的期望,渗透到教育过程中,而且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孩子的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创造性就越来越浓。要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支持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尝试,不必刻意强求孩子照旧的模式去做,要鼓励孩子创新。
  幼儿期是开发孩子脑力资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黄金时期。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否则,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把握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的良机,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让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未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爸爸对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可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一生!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2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龙战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沧流历九十一年六月初三的晚上,一道雪亮的光芒划过了天空。那是一颗白色的流星,大而无芒,仿佛一团飘忽柔和的影子,从西方的广漠上空坠落。一路拖出了长长的轨迹,悄然划过闪着渺茫光芒的宽阔的镜湖,掠过伽蓝白塔顶端的神殿,最后坠落在北方尽头的九嶷山背后。观星台上玑衡下,烛光如海,其中有一支忽然无风自灭。伽蓝白塔神殿的八重门背后,一双眼睛闪烁了一下,旋即黯淡。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星云禅话
作者:佚名
章节:396 人气:2
摘要: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急,曾受师父指责,我也知错要改,但因心急已成为习气,始终没有办法纠正,请问禅师,您有什么办法帮我改正习气呢?”盘珪禅师非常认真的答道:“你心急的习气,如果能拿出来,我帮你改正。”学僧道:“现在不会心急,有时会忽然跑出来。”盘珪微微一笑道:“那么,你的心急,时有时无,不是习性,更不是天性;是你触境而生的,本来没有,因境而生。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