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做有远见卓识的好爸爸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家长教育眼光的短视,很可能让孩子成为父母望子成龙的牺牲品。
  多变的世界,高速的发展,使得任何人都无法想象,两年后的社会,会成为什么样子。但即使如此,想要成就人生,成就事业就不能不去谋划明天、预见未来,这就需要有远见。
  如果想让孩子成才,就必须教孩子有远见卓识,同时家长也要具备远见。对于父母来说,没有什么比孩子成才更令人向往的了。但是,让孩子成才父母必须要有远见。
  现在的父母在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都没有足够的远见。家长们每天都在想我的孩子应该上哪个小学、哪个中学、哪个大学,将来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
  但我们没有想过,等到我们80岁的时候,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把我们的焦距拉远看,其实我们只希望我们的孩子身心健康,有一技之长,孝敬父母、家庭和谐,其他全是其次的。
  由于我们没有远见,又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特别是急功近利的想法,让我们现在的心灵无法安静,只看到眼前,跟别人攀比,很多时候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比如某人的孩子上了一个好的学校,绝对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着想。他的内心深处,80%是为自己的,他觉得自己脸上有光,不考虑等他60岁的时候,他的孩子三四十岁了,他的孩子应该是怎么样的。
  要想让孩子成才、成人,父母不能没有远见,要把目光盯在远处,也就是要为孩子确定人生的方向,用远大志向激发孩子,并要求孩子咬紧牙关、握紧拳头,顽强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走下去。没有这种品性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大事的,甚至连小事都做不成。
  鲁迅说: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高瞻远瞩,孩子会有更大的成就。
  作为爸爸要有远见、有目的、有计划地为教育孩子设计蓝图,这是孩子成功的第一步。但设计的关键是尊重孩子的理想,父亲把自己宝贵的人生经验传授给他们,引导他们向理想的方向发展。为孩子的教育设计了蓝图,但不要让孩子生搬硬套、按部就班、规规矩矩地去做,要根据社会动向和孩子的实际,做出恰当的调整。
  成大事者都是具有远见的人,因为只有把目光盯在远处,才能有大志向、大决心和大行动。
  美国作家乔治·巴纳说:远见是心中浮现的将来的事物,可能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图画。
  沃尔特·迪斯尼就是一个极具远见的成功人士。
  他想象出一个这样的地方:那里想象力比一切都重要,孩子们欢天喜地,全家人可以一起在新世界探险,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在生活中出现,并触摸得到。这个远见后来成为事实,首先在美国加州有了迪斯尼乐园,后来又扩展到美国的另一个迪斯尼乐园,还有一个在日本、一个在法国、一个在香港。

  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手边的东西。相反,有远见的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远见跟一个人的职业无关,他可以是个货车司机、商人、军人、职员、农民。
  世界上最穷的人并非是身无分文者,而是没有远见的人。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摒弃短视行为
  当前,受传统思想与观念的影响,受家长对社会、人生认识水平不高的制约,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短视行为。
  现在,好多的父母有一个通习:喜欢在别人面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来比去。或许家长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单纯地想让自己的孩子,向别人学习来取长补短,但是在家长的不知不觉中,已经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曾经有一个女孩,自尊心非常强,在盼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下,她的妈妈抓住了她自尊心强这一特点,频频与别人相比较,希望自己的女儿努力学习别人向上走。
  然而,在与别人做一番比较后,女儿却认为不如别人而意志消沉。她的妈妈没有理会女儿的伤心,相反变本加厉地说:看了吧,人家比你强百倍,将来该怎么样,你自己看着办吧。
  她的女儿更加伤心了,每天琢磨着妈妈下一次会拿谁来和她做比较。这个女孩经过一次次的自尊心受创,从此心灰意冷,最终一事无成。
  别把孩子比来比去行吗?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孩子也应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成长过程,孩子的心理成熟显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如果孩子经常处于被轻视、被当众贬低或受指责的地位,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胆小、畏缩的毛病。而且,时间长了,被贬的次数多了,孩子就不在乎了,也就不知羞耻了。孩子的不知羞耻,也会助长孩子不诚实和任性的毛病。
  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跑的过程,而不是短跑的过程,是全面的成长,而不只是某个方面的成长。
  美籍政治经济学家龙安志,最近在媒体撰文指出,中国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是世界上最短视的。也许,我们还没有意识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教育短视的危害,但等到我们完全意识到的时候,那就悔之晚矣!
  正是由于家长在其观念与行为上的短视,才直接导致了很多孩子缺乏理想,缺乏信念,缺乏约束,不知感恩,不仅养成了很多不良的习惯,更为严重的是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
  家长教育眼光的短视,很可能让孩子成为父母望子成龙的牺牲品。
  家长的短视必然带来孩子的短视。

  二、远见赢得成功
  假使你拥有一切,但无远见,明天就会一无所有。
  生活中不是到处都有这样的人吗?
  幸运之神不会偏袒任何人。一个缺乏远见,不能洞察未来的人,常常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到头来一无所获。
  有这样一个故事:
  小王和小李两人同时受雇于一家超市。起初大家都是一样的,从最底层干起。可是后来小王很快就受到了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很快就升到了部门经理的职位,而小李还是在原地踏步。终于有一天,小李忍不住提出了辞职的要求,并且说总经理不提拔那些勤快的人,却提升那些不做事爱拍马屁的人。
  总经理很耐心地听着小李的话,他知道这个小伙子是个很勤快的人,工作也很吃苦,但是总是觉得他少了点什么东西。突然,他有了个好的想法:他让小李去看看集市上今天有什么卖的。不久后小李回来报告说:刚刚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拖了一车土豆在卖。
  总经理又问:那一车土豆大概多少斤?小李又跑出去,然后回来报告说:十袋。
  价格是多少?
  于是,小李又再次跑到了集市上。
  总经理望着气喘吁吁的小李说:你先休息一会儿,看看小王是如何做的。
  于是总经理对着叫过来的小王,说了最开始要小李去干的事情。
  过了不久,小王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十袋,价格适中,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了几个让经理看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会有几袋西红柿出售。据他看,价格也合适,公司可以考虑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也许会要,所以同样带回来一些样品。而且农民我也带过来了,正在外面等着回话。
  总经理望了脸红的小李一眼,说:让那个农民进来。
  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局。小王由于比小李多想了几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未来是向着有准备的人敞开大门的,只有预测到未来出现的机会,并马上着手行动的人,前景才会越来越好。
  只要预先想得到,实际做得到,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伟大的事业等待你去开创。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原因其实只有一个:他们把世人眼中普通的事情,变成了一种机会,他们从眼前的变化中,预见到了未来,并且抓住了它。
  比尔·盖茨向我们提出的忠告是:其实未来的成功之路向所有的人都是敞开的,关键是要有备而来,谋划长远,并知道如何把握机会。
  微软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预见了个人电脑在今后的世界将会大行其道。那时候的计算机都是些笨重的大家伙,一般都是用于工业、军事等,而微软却在那个时候,开发出了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微软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远见!一定要有远见!
  三、远见赢得未来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了远见对于做人、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据《圣经·箴言》第四章第十八节记载,大约三千年前就有人说过:没有远见,人们就会放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来远见的意义和价值。
  可是,我们又能够想到多远,想到第几步呢?
  如果我们有远见,我们做事就会有目标,因为我们知道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我们为什么要做,我们做了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够从努力奋斗之中获得成就感,获得乐趣!
  如果我们有远见,即使我们是在完成一件枯燥的事情,也不会觉得辛苦和累,而是对此充满激情和动力;即使是最单调的事情也能够给予我们满足感。
  曾经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相同的问题:你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回答的是:我在为了拿工资而工作;
  第二个人答道:我在砌砖;
  而第三个工人则热情洋溢地回答说:我在建一座教堂!
  同样的事情,只有第三个人的作为受到了远见的指引,从而干得有活力和动力。他看到了他为之工作的那个宏图一座教堂!从而赋予了他工作的价值,也赋予了他自己的价值,他也才能够活出自己的意义!
  如今的年轻人大多生存能力比较弱,这都与他们的父辈缺少远见教育有关。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尚处于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家长和学校很难想到,20多年后,年轻人的生存竞争将异常激烈,这个时候,谁多一些智慧,谁就能多一些赢得美好生活的机会。但是,除了极少数有远见的家长,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在孩子的能力培养上付出过心血。
  其结果是,如今很多大学毕业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在这儿干几天不行,到另一家干几天又被炒,最后只好在家啃老。
  就说填报高考志愿吧,在选择专业时,家长一味地看重目前的就业率,所以都往热门专业扎堆。其实,这就是没有远见的表现,因为所谓的冷和热均是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任何相对冷门的专业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热门专业;今年就业率高的专业不一定四年后仍然高。
  没有远见的父母是可悲的,因为他们的孩子毫无未来可言。要培养有远见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
  如果爸爸能根据孩子的特长谋划孩子的未来,教会孩子善于思考,多方位、多角度看问题,帮助孩子发展特长,发掘潜力,你的孩子定会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未来社会的佼佼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歌尽桃花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简介:【穿越架空灵魂转换欢喜冤家情有独钟至死不渝别后重逢王侯将相美男】男主:萧暄【放荡不羁型,深不可测型】女主:谢怀珉(谢昭华/阿敏)【机灵活泼型】配角:谢昭瑛,宋子敬,宇文弈,吴十三(宇文烨),陆颖之,云香,郑文浩,觉明(萧肃),连城,谢昭瑛,秦翡华,耶律卓,小程(程笑生),越风,阮星,柳明珠,张子越风格:轻松结局:喜暗恋了数年的温柔英俊的邻居大哥哥即将结婚,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再穷也要去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在别人眼中,我的生活方式是很多人所向往和羡慕的。很多人曾告诉过我:我也很想像你那样背着背包到处去体验生活,看看这个世界;只可惜,我没有你的胆量和毅力,再说现实的生活中有着很多放不下的包袱,所以,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样,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那些女生该懂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最近有句话很流行,二十岁的女孩是奢侈品,二十五岁的女孩是打折品,三十岁的女人是半价处理品。也有人说,二十岁的女孩是公主,二十五岁的女孩是女仆,三十岁的女人呢?那对不起,是女奴。嘿,我却要说,我不要做公主,也不要做女仆,也永远不会去当女奴,不管我多少岁,我都是我,我都是女王。有男人说,我觉得你很好,只是你不需要我。怎么会呢?我很需要你啊。不,你什么都能自己搞定,你根本不需要男朋友。 [点击阅读]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第1章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1.1.从此摆脱“不会整理”的恶梦每当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在开课教人怎么整理东西。”大部分人都会睁大眼睛,惊讶地说:“这样也算工作喔?”接下来就问:“整理东西还需要学喔?”的确,从“厨艺课”到“瑜加课”,甚至偶尔还会看到“打禅课”,学习才艺蔚为风潮,导致现在学习才艺这件事似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市面上却几乎没有出现所谓的“整理课”。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