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倾听孩子的心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孩子越小越愿意倾诉,爸爸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代际沟通的黄金时期。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步伐的提速、竞争压力的加大,爸爸们常常由于工作忙碌,而无法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现代家长不应该只是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而是应该抽出更多时间,去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让自己和孩子的心灵更为亲近。
  其实,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最佳听众、最想说话的人便是爸爸和妈妈,每天哪怕是2小时、1小时,甚至是30分钟都好,爸爸妈妈都应该学习当孩子的听众,倾听孩子心中的想法,如此一来,便能真正看到孩子的优缺点,然后再针对其缺点加以引导,而对其优点则予以鼓励,以求进一步启发他们的多元智能。
  倾听也是一种爱。
  有的时候,对孩子要听话听音。其实成年人的偏见是很多的,他们觉得孩子没有什么思维,孩子很简单,孩子很幼稚,孩子不懂事,其实未必。没有倾听就难以发现。有的时候,孩子表达的只言片语都是真实的、可贵的信息。我们要学会翻译,学会继续去问。比方这个时候你可以温柔地拥抱着孩子,问他:是吗?怎么回事啊?让孩子用平静的心情把事实断断续续地说出来,这个时候你才能得到重要的信息,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所以说,倾听是一种爱,倾听的艺术就是教育的艺术。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爸爸的角色往往是个主动的角色。因而爸爸有的时候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一见到孩子,特别是当孩子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话特别多。在爸爸看来,孩子要多说,多批评,才会有进步。其实,这样的看法与做法是不明智的。为什么呢?因为你可能太急于表达,却忽略了孩子的反应。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听懂你的话,或者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你的教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反而还可能恶化了你们的亲子关系。
  孩子越小越愿意倾诉,爸爸应充满耐心与兴趣地倾听,因为这是代际沟通的黄金时期。为什么会有许多父母抱怨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他们交流?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孩子在小的时候,倾诉的意愿没有得到您完全的重视,因而渐渐地孩子也就不愿意和您交流了。其实,孩子年纪越小,越适宜进行代际沟通。如果坚持下去,孩子即便大了,也会习惯于与您交流。

  当孩子有安全感或信任感时,才会向其信任的成年人诉说心灵的秘密。因此,父母应无条件地爱孩子,忧其所忧,乐其所乐。这样,才有可能经常倾听到孩子的心灵之音,而这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学会倾听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有段时间上学总迟到,老师为此找其爸爸谈话。爸爸知道后,没有打骂孩子。在临睡觉前,他问儿子:告诉我,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却总迟到?
  孩子先是愣了愣,见爸爸没有责怪的意思,就说:我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爸爸听后笑了。第二天一早,爸爸跟儿子一起去了河边看日出,面对眼前的景色,他感慨万分:
  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儿子没有迟到。放学回家,儿子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块精致的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是吗?爱你的爸爸!
  这是一位深深懂得爱的好爸爸。爱孩子,没有粗暴的责问、无情的惩罚,而是选择了倾听。倾听之中,融入了对孩子的爱、宽容、耐心和激励,给孩子创设了幸福、温暖的成长环境。试想,如果这位爸爸听了老师的话后,不问青红皂白地将孩子打骂一顿,结果会是怎样呢?我想,那颗热爱生活,发现美、欣赏美的稚嫩的心可能再也找不到了吧。
  反观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很容易找到能说会道的家长,但却很难找到善于倾听的家长。我们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批评和教育孩子,却忽略了倾听孩子心里的声音。常有家长这样抱怨:真不知道我家孩子是怎么想的,总是不肯好好听我说话。对此,我不禁反问: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听过孩子说话?
  家长的目标都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人,但家长能否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否用心聆听孩子的心声,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放下架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的过程也是培养者和被培养者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过程。为实现平等对话,爸爸必须放下架子,主动接触孩子。其次,爸爸必须认真倾听孩子说话,为平等对话创设自由宽松的氛围。在倾听中要树立这样的信念:家长和孩子是平等的,每个孩子都有被尊重和信赖的需要。只有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对自己的尊重,孩子才能更加信任家长,达到和家长以心换心、以长为友的程度。在这种条件下,孩子对家长完全消除隔膜、敞开心扉,培养的过程因此将成为一种非常美好的享受。

  不少孩子有这样的看法:每当我和爸爸的意见不一致时,他都以势压人,不让我说话,有时批评得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家长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调查问题的来龙去脉,而是一味地大发脾气,严格地说,这种做法是违背教育宗旨的。
  其实,父母和子女发生矛盾在所难免。作为长者,我们应该让孩子把意见申诉完,要耐心地倾听,如果不等孩子讲完话,家长就主观臆断地下结论,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其中,孩子的逆反心理将会表现得十分强烈。每个人都盼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也不例外,父母只有尊重孩子,所说的话才会发生效应,何况在许多争论中,孩子往往是站在真理一边的。
  三、摈弃偏见
  在一个家庭聚会上,一位客人测试主人的孩子说:假如你驾驶飞机载着乘客在空中飞行,突然发现飞机有问题,出现故障,没油了,你怎么办?
  这小孩直截了当地说:我就赶快跳伞,让他们在飞机上等着我,我要第一个跳伞!
  许多客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有的客人还笑得东倒西歪的,就觉得孩子真鬼头,一发生故障他第一个跳伞,先想到自己跳伞自己逃生。
  而这时,孩子爸爸接着问道:然后呢?
  这个小孩说:我去取汽油,然后回来救他们。
  听到这句话,客人们的笑声戛然而止。他们没想到在孩子单纯的、幼稚的举动当中,包含着一颗博爱的心。
  我感觉到这位爸爸有一个十分可贵的地方,就是他继续倾听孩子讲话,最终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有的时候会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偏见,认为孩子没有多少想法,或者认为孩子自私,或者认为孩子空想,而误解甚至冤屈了孩子。其实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一个丰富的心灵,我们要特别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
  著名的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经常听不懂大人的话,孩子懂道理是看会的,不是听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体谅孩子的这种难处、这种特点,你对他了解得越多,体谅得越多,你的教育就越有良好的效果。

  四、善用停、看、听
  在这里东子与各位家长做个小测试,看看在下面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处理。
  孩子放学回到家,向你报告一件事:我今天在学校被老师处罚了身为爸爸的你会采取以下何种反应?
  第一种反应:为什么?是不是你不乖?第二种反应:我现在很忙,等一下再说。第三种反应:好了,不要难过,下次改进就是了。
  第四种反应:看你的样子很伤心,愿不愿意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爸爸,你会是第几种反应?
  我认为大多数的爸爸都不会选择第四种,而孩子最希望的恰恰是第四种,因为孩子此刻最希望有人倾听。通常,情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家长应运用停、看、听三部曲,来完成良好亲子沟通的乐章。停是暂时放下正在做的事情,注视对方,给孩子表达的时间和空间;看是仔细观察孩子的脸部表情、手势和其他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的行为;听是专心倾听孩子说什么、说话的语气声调,同时以简短的语句,如你觉得老师不公平、你很生气自己被冤枉等,把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反映和引导出来。
  也许孩子的行为确实有不对之处,但也不要急于批评和纠正。倾听反映之后,试着去接纳孩子,如我了解我体会到别担心孩子会误解你的意思,因为点头不表示赞同,接纳也不表示违反自己的立场。等孩子倾吐完心声、情绪较平稳后,以柔和坚定的态度和孩子商讨解决之道,如有什么方法不再被处罚以后如何改进等,激励孩子思考,帮助他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得到父母的重视,现实生活中每个家长都无比地重视自己的孩子,可为什么孩子体会不到呢?为什么仍然有很多孩子总是埋怨着自己的家长不理解自己,不爱搭理自己呢?很多情况下都是父母做得不到位,不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总把孩子当小孩子而不去重视他内心的感受,这样久而久之孩子就更加不愿意和父母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就越来越难填平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