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 会孝敬的孩子错不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应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亲情是一个人善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传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吮着母亲的乳汁离开襁褓;揪着父母的心迈开人生的第一步;在甜甜的儿歌声中入睡,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灾灾病病使父母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读书升学费花去父母多少心血;立业成家铺垫着父母多少艰辛!
  可以说,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应该有爱,那么首先应爱自己的父母,其次才能谈到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爱祖国!
  儒家经典《礼记》中说:立爱自亲始。就是说,培养仁爱之心要从孝敬长辈开始,是否懂得孝敬长辈,不仅仅是与父母的关系,更是一个人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试想,如果一个人连他的父母都不爱,那是很难叫他再去爱他人、爱祖国的。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在各种美德中是占第一位的。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对孩子孝敬长辈的要求是低的。孩子上学离家时能说:
  爸爸妈妈,再见,放学回家见到父母能说爸爸妈妈好,我回来了,父母就相当满意了。如果孩子在拿到好吃的东西时,能让让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大家就觉得孩子非常孝顺了。这其实已经把孝敬降低到一般的文明礼貌了。
  如何培养孩子真正懂得孝敬父母,从心底关爱父母,并在平时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形成习惯,这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注意。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建立长幼有序的家庭关系

  现在不少家庭中,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全家成员都是围着孩子转。在这样次序颠倒的成长环境中,孩子很难发展出关心他人、孝敬长辈的好习惯。家庭犹如一个国家,需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和指导家庭成员的生活。所以,在一个家庭里,在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应当建立一种合理的秩序,即父母理所应当是家庭的领导者,孩子则需要尊敬父母,在父母的指导和帮助下生活学习。因此,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长,不能在家里无理取闹。
  为了让幼小的孩子从小直观地理解长幼有序的原则,家庭日常生活的一些细节训练不能忽视:比如在饭桌上,孩子必须等父母长辈都到齐才能吃饭,而且要让长辈先夹菜;家里有好吃的东西,长辈优先;看电视节目,需要征求父母长辈的意见等。
  合理的长幼有别与封建家长制、一言堂是不同的。所谓合理,是指全体家庭成员(包括子女)之间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可能按他们合理的意愿办事。同时,家庭又是一个整体,不能各自为政,总要有人当家长,来领导家庭,管理指导家庭全体成员的生活。
  父母是家庭生活的供养者,而且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然应当成为家庭的核心和主事人。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应当在父母的指导帮助下生活、学习。现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阳,家长却变成围着孩子转的月亮、侍从,这就为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谈不上培养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了。因此,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颠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强胡闹。
  二、从小注重细节培养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
  从孩子的道德发展水平来看,小学低年级或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处于他律道德判断时期,即比较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更习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看待外面的世界。所以,需要给他们更多的行为方面的具体要求,从生活细节入手,来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懂得感恩、富于爱心、孝敬长辈的孩子是在生活点滴中培养出来的。
  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和学习情况,应提出不同的细节要求。比如,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要求做到回家主动和父母打招呼、为下班的父母拿鞋、拿衣服等;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要求他们父母回家主动问好,并帮助做家务、父母生病时主动照顾、尊重父母的决定,不耍小脾气等。

  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要把这些要求变为孩子的实际行动,就应当从日常小事抓起。如关心家长健康方面:要求孩子每天要问候下班回家的父母亲;当父母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孩子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孩子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替他们接待客人等。
  孩子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哪怕是吃饭时收拾桌碗。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学习情况,合理分配,具体指导,热情鼓励。这样不但有利于孩子养成做家务劳动的习惯,也有利于孩子不断增强孝敬父母的观念: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
  三、父母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身体力行,孝敬自己的父母,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很容易发展出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在孝敬长辈方面,父母做比说更管用。尤其对于小孩子,他们常常难以理解大道理,而是更喜欢看着父母怎样做事。
  孩子对待父母的态度,直接受父母对待长辈态度的影响。
  写到这,让我想起了被誉为世界飞人的刘翔。很多人只知道刘翔跑得快,却不知道他还是个孝顺长辈的人,而这一切又得益于他的父母。
  刘翔一孝敬长辈。他每次外出比赛回来,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看望爷爷。爷爷因为中风,行动不便,他一有时间,就会来到爷爷的床前,陪爷爷说话。二尊重师长。刘翔非常尊重自己的恩师孙海平,这在圈内以至社会上有口皆碑。在十运之星颁奖晚会上,得到一辆轿车作为礼物的刘翔,当即决定将车送给师父孙海平。
  如果说中华民族以孝为本的传统美德,在刘翔这位为人之子(孙)身上的充分体现,像他创造的田坛神话一样,令人感慨、值得赞誉和学习的话,那他这孝心孝行在很大程度上,则得益于其第一任老师,他的父母从小对他的言传身教。
  刘翔的爸爸,在刘翔小的时候就一直教育他,要孝顺长辈、关心别人。如每次家里吃水果时,父亲都要求刘翔先让爷爷奶奶吃,且要亲手递给爷爷奶奶。在奶奶生病住院时,要求他经常到医院看望奶奶等等。这是其父对刘翔的言传教育,至于他身体力行孝敬老人的行动,更使刘翔受到无形的教益和感染。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种美德在一些独生子女的身上很少表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家庭生活镜头: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耍了,父母却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父母这种教育,只能是自酿苦果,老来自己品尝。
  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中,才有可能做到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的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我从小离家,在外漂泊。为了能向老人尽点孝道,10年前我离开了事业发展红火的杭州,回到离老家较近的省城长春定居。此间,每年我都要将父母接到城里来小住一段时间,为老人尽尽孝。期间每年的春节,我都回去陪老人过,五一、十一、暑假也都赶回去看看老人,平均每年都要回去五六次,而且几乎每次都要携妻带子。
  每次回去除了为老人买些药品和老人爱吃的东西,我还陪他们聊天,尤其是最爱听他们最爱讲的那些过去的故事。我一直认为,人到中年能够听耄耋之年的老爸老妈讲故事是一件万分幸福的事,这样的幸福一直持续到去年81岁的老父亲含笑而去。剩下孤单的老母亲,我就要更多地抽时间回去看望。如果我实在赶不开,就委托我那已经12岁的女儿依依代我行孝。
  2009年的清明节,依依独自乘火车回到离长春近200公里的老家,去看望奶奶、祭奠爷爷,此行既是代我行孝,又是她作为晚辈应尽的孝道。
  所以,到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忘记照顾年迈的父母亲,绝不能添了儿子就忘了老子。如果说平时因居住地较远、工作较忙不能和老人朝夕相处,那么在节假日也要尽量抽时间带上孩子去看望老人,帮老人做些家务,同老人共聚同乐,尽一份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此天长日久,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会逐步养成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或许您还会喜欢: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输赢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引子一位老人带着爱犬行走在乡间小路,看着沿路的风景,突然间,老人意识到自己已经离开了人世。他不知道这条路通往何方,只是茫然地向前走着。走了一段路程,只见前面高耸着大理石的围墙,围墙的中间是流光溢彩的拱门,上面装饰着各种珠宝,门前的道路由金砖铺就。老人兴奋不已,他想自己终于到了天堂。他带着狗走到门前,遇到了看门人。“请问,这里是天堂吗?”老人问道。“是的,先生。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云中歌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内容介绍:桐华继《步步惊心》。《大漠谣》后,呕心沥血倾情历史言情推佳作《云中歌1》。云歌自幼生活在大漠,偶然的机会让她救了荒漠中的陵哥哥,并赠予珍珠绣鞋,许下诺言。另一只绣鞋也于无意间丢给饥饿的小孩。十年后,云歌到长安寻找陵哥哥,却遇上了难缠的绝世美男孟珏,云歌以为幸福的生活从此开始,谁知又卷入了一场宫廷王位之争……由两只幼时无意送出的珍珠绣鞋,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原来你非不快乐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致内地读者得怀着感恩的心情,在因缘际会下,我第一本在内地发行的书,是关于快乐/不快乐的课题,跟内地朋友分享自己这几年的体会。当前大势。不失为反思“拥有与失去”的黄金机会,能借此想到拥有的代价、失去的回报,内心得以从外在环境与际遇中释放,堪称千金不换。过去写下不少勾引别人眼泪的歌词,有时会反省自己是不是美化了伤感,有时又觉得让人落泪,可得到发泄,但愿也不算是作孽、遗害人间。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怪诞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有人曾经问我:你从事的这项研究到底能有什么用呢?但我从没有因诸如此类的怀疑或非议而动摇过。我始终坚守着这样一个信念: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够给人以些许的启迪、能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我们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歌尽桃花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简介:【穿越架空灵魂转换欢喜冤家情有独钟至死不渝别后重逢王侯将相美男】男主:萧暄【放荡不羁型,深不可测型】女主:谢怀珉(谢昭华/阿敏)【机灵活泼型】配角:谢昭瑛,宋子敬,宇文弈,吴十三(宇文烨),陆颖之,云香,郑文浩,觉明(萧肃),连城,谢昭瑛,秦翡华,耶律卓,小程(程笑生),越风,阮星,柳明珠,张子越风格:轻松结局:喜暗恋了数年的温柔英俊的邻居大哥哥即将结婚,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