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海底捞你学不会 - 第六章 海底捞你学不会! 海底捞你学不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讲授海底捞案例时,我被人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一是:同麦当劳这些连锁店比,海底捞更多是靠人治,而海底捞这种管理方法能让它走多远?我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但海底捞已经活了16年,我只想把海底捞为什么如此鹤立鸡群的原因挖掘一下。第二个问题是:海底捞的做法我们能学会吗?我的回答是,你学不会。因为企业管理不是科学,是艺术。就像学钢琴的不可能都成为钢琴大师的道理一样!下文是我2008年发表的一篇引起很多争论的文章。写完海底捞一书,我更坚信管理不是科学的观点,把它重新修改一遍再登出来。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本来是学术界的争论,但现在引起越来越多企业界人士的关注。做企业的人关注这个争论不是没有理由。如果管理是科学的话,企业就应该多招MBA并让他们担当重任,因为他们是专门学管理的;当企业面临重大决策和难题时,也应听取咨询公司的意见,因为咨询公司的雇员大都是MBA毕业生。相反,如果管理是艺术,企业就应遵循“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原则;当企业有病了,也别相信所谓的外脑——咨询公司能治你的病,因为任何艺术家的成功,主要靠其本人的天分和努力,同别人的关系不大。其实,这个争论是从大学开设管理课程才出现的。以前尽管早有企业管理,但没有这种争论,因为管理者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做管理的。那时人们的常识是:一个任何人都可能从事的专业怎么可能是科学?可是当企业越来越大,管理越来越复杂,学校开始教授管理时,有人就提出管理是科学,争论就开始了。尽管我有一个MBA的学位,但我同意管理是艺术的观点。原因有二:第一,直到今天,全世界的企业管理者大部分还都不是学管理出身的,尤其是那些如雷贯耳的优秀管理者:韦尔奇、比尔·盖茨、稻盛和夫、王石、任正非、马云……竞没有一个有管理学位。反观那些从事科学职业的人,比如医生、工程师、药剂师、数学老师……不受专业教育则不能上岗。因此,如果医生、工程师、药剂师、数学老师们所从事的是科学专业,管理就应该是不同于科学的东西。第二,合格的医生可以给不同人种的病人看病,合格的工程师可以在不同项目中工作,数学老师在中国和美国都能教数学。但管理者不行!韦尔奇管不了中国企业,王石也管不了马云的公司。因此,管理是一个知识、经验和技术不能被重复验证,甚至不能在同一个人身上重复验证的专业。这样的专业当然不是科学,因为科学必须是能够重复验证的东西。管理不仅不属于自然科学,就是同会计和律师这样的社会科学专业也有本质不同。会计和律师的专业教育对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必需的;管理则不是,至今为止的人类管理实践证明,没有任何一种专业教育能使一个人一定成为管理者。管理是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专业。从农民到科学家都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相反管理专业的毕业生——MBA却未必能成为管理者。什么是科学?科学必须是能重复验证的东西。科学是能够用数学、逻辑和实验重复证实因果关系的东西,比如l+1一定等于2,酸碱综合一定生成盐。如果能找到任何一个反例,证明1+l不等于2,这个原理就错了。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不能用数学、逻辑和实验,重复证明因果关系的东西,但也不能证明没有!这就是所谓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东西。对艺术来说:l+1有时等于2,有时就不等于2。比如平衡能产生美,但非平衡也能带来美;靠统一指挥的交响乐能给人带来感动,由乐手自由发挥的爵士乐也能让人疯狂。因此从科学和艺术的区别来看,管理应该更像艺术。比如有的企业用六西格玛、平衡计分法、ERP和SAP这些管理方法和工具就灵,有的企业根本不管用。尽管丰田汽车厂向竞争对手打开大门,可是美国汽车行业,用了30年硬是学不会如此简单的丰田生产管理方法。为什么?因为汽车制造是科学,但汽车制造的管理却是艺术。是艺术就有天分的成分,就有不能重复和不能模仿的东西!比如你有张勇那种对人“轻信”的性格吗?你的下属被骗300万,你有真不发火的气度吗?这就是为什么你学不会海底捞的原因,也是美国汽车工业学不会日本汽车生产管理方法的原因。这与不同画家,用同样的画笔、画布和涂料,画着同样的东西,但画的效果则完全不一样是同一个道理。管理应该是艺术类的专业,管理者是同画家、歌手、作家和导演一样的艺术家。对艺术家来说,天分和实践永远比知识和理论重要。正是因为如此,耳聋的贝多芬能创造出绝世的乐曲,没读过MBA的张勇能创造出一个让商学院学习的海底捞。这同作家往往不是学文学的,演员、画家和音乐家也不一定要接受正规艺术教育的道理一样。所以,管理者应该是艺术家!把管理者说成是艺术家,一定会让人感到怪怪的,因为很难把整天西装革履、行为规范的管理者同那些留着长发、天马行空的艺术家联系到一起。然而他们的不同只是表面上的,是所谓的神似,形不似,其实,管理者和艺术家骨子里都要特立独行。没有创新,你怎么能在竞争中胜出?!不信,请仔细给我们所熟悉的优秀管理者画一张像,他们身上一定有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他们一定比一般人更愿意创新,行为也更果断;不仅更自律,也更能承担风险;对人对事敏感,甚至有些偏执等等。像所有艺术家一样,管理者的天分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天分,一个管理者即使再努力,也不能管好一个企业。我们经常听人讲:某某某是一个天才的组织者,其实说的就是管理者天分。这个东西很难学,因为它既有DNA的成分,也有从娘肚子出来之后的生活阅历。比如,张勇14岁时读的那些西方哲学书籍,你读过吗?管理究竟是艺术,还是科学?大多数人一定同意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的说法。我原来也同意这个说法。可是在学校教了9年管理后,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我现在觉得这个说法尽管能让大多数人接受,但却是个最滑头和最没用的说法。因为世界上所有专业都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也就是说,科学专业也有艺术的成分,艺术专业也有科学的成分。比如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如果没有超人的想象力,仅靠数学和逻辑能力是不会发现相对论的。正是因为如此,同行称他为:“科学领域的大艺术家!”再比如,外科医生不仅需要专业训练,也需要天分!同理,所有艺术专业也都有科学的成分,哪怕纯骗人的艺术——魔术,也要使用科学手段才能变得登峰造极!因此,区分一个专业是科学还是艺术,实际是根据科学和艺术所占的比重;如果科学的比重大,就是科学,反之就是艺术。其实,大千世界,万物都是平衡的。但平衡绝不是简单的一边一半,不是中庸之道;任何平衡都有侧重,侧重点决定了事物的本质。因此,那种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说法,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它没有让管理者集中注意力!企业管理的艺术成分大,决定了管理是艺术的性质,但不代表管理没有科学的成分,也不代表科学管理的东西没用,只不过在管理中,科学成分没有艺术成分起的作用大而已。比如,人都需要公平感和成就感,因此人事薪酬制度必须体现多劳多得才行,否则,员工就不会努力工作,这是管理的科学。但知道人的这种共性以及那些科学的薪酬制度和管理方法对管理者的帮助并不大,因为每个管理者面对的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公司里那群具体的雇员感到公平和有成就感。这就是艺术要解决的问题。张勇就是因为比同行更好地解决了,海底捞那个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员工队伍的公平感和成就感问题,才让海底捞变成让同行纷纷掏钱去吃饭的火锅店。管理是艺术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最终是管人,没有人就没有管理。但人不是标准的零件,张三和李四不一样,国有企业员工和民营企业员工是不同的人,“80后”的独生子女同他们父母也不同,城市员工和农民工对公平的感觉不可能一样,美国雇员和中国雇员的成就感也肯定不同。人尽管有同样的共性,但恰恰是人的特殊性,才使人成为不同的人,这就是“性相近,习相远”的道理。正是这些一个个不同的人,构成了不同的企业,因此,世界上没有两个同样的人,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同样的企业;也因此,管理永远是具体的!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是实践的艺术。”什么是实践的艺术?就是行永远在知的前面——不管理企业,永远不知道企业管理是什么(不论你有什么样的管理学位);不亲自管理这个企业,就永远不知道这个企业管理是怎么回事(不论你以前管理别的企业多么成功)。行永远比知重要——只有通过不断纠偏的尝试——“摸着石头过河”地做,管理一个具体企业的知识和技巧才能趋于成熟和完美。这就是海底捞那些学历不高、年龄不大,但从服务员干起的干部,在海底捞如鱼得水,可是被人挖走之后就不灵的道理。其实世界500强的集体用人实践也证明了这个道理:企业内部提拔的CEO成功比率远远高过空降的CEO。宜家的顾客一体化,沃尔玛的大卖场和西南航空的低价战略在全世界商学院教了很多年,可是谁学会了?!为什么?因为那是别人的艺术,是艺术就有独创性,仅靠模仿是不能成功的。孙子兵法说:“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别人只看到我制胜的方法,却不知道我是如何获得这些方法的)。获得这些方法的过程同样重要,因为一个企业掌握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之后,它的特殊执行能力也就形成了。而别人学的只是方法,却没有学到它的执行能力——执行能力是学不会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火锅同行学不会海底捞的根本原因!他们的团队没有杨小丽、袁华强、谢英和林忆这些干部的执行能力。因此,管理者如果不清楚管理的本质是艺术,注意力就必然分散。这是学院派和相信管理是科学的管理者们必然要走的弯路。因为他们认为,管理既然是科学,就要找专门学管理的人和咨询公司来帮助他们制定“最先进和最好”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方法,这样公司就可以管好了。于是,这些管理者高薪挖来外脑,请来咨询公司,结果无一例外地花了大钱,走了弯路,最终才明白,管理是买不来、教不会、学不到的,管理必须要管理者在实践中自己悟。一句话,自己企业的病,只能自己治。
或许您还会喜欢: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靠姿色靠青春不如靠能力前言如果说“女人十八一枝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二十几岁的女人则是盛开的花,相较于“十八”这只花骨朵来说,更加成熟、有魅力。二十几岁的女人有着年轻的容颜、**的活力、对生活的渴望;有着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也有着不太成熟的性格、初为**的羞涩,对生活的迷茫……总之,二十几岁的女人拥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同时,这些与众不同时刻决定着自己一生的命运。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帝凰神医弃妃
作者:佚名
章节:270 人气:2
摘要:【简介】试问女子的贞洁有多值钱?大婚当天,她在郊外醒来,一件薄纱、一身吻痕,在众人的鄙夷下,一步一个血印踏入皇城……她是无父无母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血王爷。她满身是伤,狼狈不堪。他遗世独立,风华无双。她卑微伏跪,他傲视天下。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人,却阴差阳错地相遇……一件锦衣,遮她一身污秽,换她一世情深。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长相思1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那一日,和以往的上千个日子一模一样。几声鸡鸣后,清水镇上渐渐地有了人语声。回春堂的老木赶早去杀羊的屠户高那里买羊肉。两个小伙计在前面忙碌,准备天大亮后就开门做生意。医师玟小六一手端着碗羊肉汤,一手拿着块饼,蹲在后院的门槛上,稀里哗啦地吃着。隔着青石台阶,是两亩半种着草药的坡地,沿着中间的青石路下去,是一条不宽的河。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秘密
作者:罗伯特·柯里尔(robert collier)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秘密》:充满魔力的神奇励志书文/肖卫一位亿万富翁,突然遭遇变故,公司倒闭,家庭破散,濒临自杀的边缘,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他从一本破旧的古书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关于生命的大秘密。之后,奇迹发生了,他的公司重新得以组建,迅速成为遍布全球的商业帝国,他的家庭重新团聚,一切幸福、财富、快乐都降临到他身上!他发现,有缘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智者。 [点击阅读]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习惯决定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第1章积极处世的习惯决定成功(1)成功源于自信没有自信心,好比没有气的皮球,怎么拍也拍不起来,谁还会拿去比赛。一个经理,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近,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3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