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海底捞你学不会 - 第三章 不要丢了西瓜 那一刻我哭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海底捞北京七店的万凯丽,现在在描述他们店开业的情况时依然还很激动,她说:“记得我们店就要开业前,我们想让附近的北京市民知道这个新店,于是我们组成了一个宣传队。这个宣传队又分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划定了各自的宣传地区。我们每天不到7点就出发赶往指定地区,一路上我们给好多人发放我们店的名片。“但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顺利,有的人看也不看就把名片丢了,即使你解释得再好也没用。此时,我真有点灰心。但是店经理谢姐鼓励我们,只要发,就有发出的效果。不过也有客人看到我们身上的海底捞飘带主动过来跟我们要名片,这说明还是有人关注我们的,这又让我拾起了信心。“在开业的前两天,我们开始组织集体游行式的宣传,我们走到街上,几十个人一起喊,海底捞火锅即将开业,海式员工期待您光临!“随着我们的高声呐喊,路人都转过头来注视我们,有的人还给我们鼓掌。后来,我们的声音越来越大,整个街道都有我们的回音,于是,也惹来了麻烦。城管来了,他们从几辆执法车上下来,气势汹汹地把我们围住。我们真害怕,不知道他们要怎么处理我们。“这时后堂经理指示我们女孩先走,把宣传资料藏起来。他们男孩留下等待城管处理。过一会儿,他们也过来了,说城管只没收一些名片,让我们不要再喊口号了。于是,我们只能换地方。当我们列队离开的时候,很多路人用掌声鼓励我们,还有人说:凭什么不让宣传?那一刻我不知为什么竟流出了眼泪,我的几个同事也哭了。”人对习以为常的事情不会感动,农村来的服务员受城里顾客不礼貌的对待,受城里人歧视和欺负是常态,比如城里人不愿意跟他们做邻居,非法阻挡他们入住高档小区。因此当城里人偶尔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感动了。西安二店李小绵也遇到过城里顾客让她感动的事,她说:“那几天一直有一种感激之情在我心中回荡。说实话我做的是连同事和亲戚都看不起的工作,可是一个客人竟对我表示了尊重,这让我感到无比骄傲。我是一个清洁工,一次我正在拖地,客人多忙不过来了,吧台让我给3号台拿4瓶啤酒。“我拿过去后对客人说,您好,需要打开吗?“客人看了一下说,好。“可是当我给客人倒酒时,客人说,我要的是雪花干啤,你怎么给我拿的9度?我对着单子一看,酒是拿错了。我马上跟客人说,对不起,我马上给你们换。“客人看我态度好,就说,这酒拿下去,是不是要你自己买单?“我说,这是我的错,我应该买。“客人说,那我们就喝这个啦。“客人越客气,我心里越不舒服。我是后堂保洁员,对前堂不太懂。我跑到水果房,给客人拿了个大果盘,还包了一包酥黄豆。我跟他们说,啤酒搞错了,对不起。送给你们吃这个吧。“他们走的时候很高兴,说海底捞的服务就是好。“第二天中午,我拿着拖把正经过大厅10号桌,一个年轻的客人跟我挥了挥手说,姐,我又来了。他看我愣了一下又说,你不认识我了,你昨天给我拿错啤酒那个?“我一下子记起来了,忙说,昨天的事对不起。“他说,大姐你别放在心上。“他旁边的人说,他昨天晚上吃你送的豆豆,吃得一夜都想来海底捞。这不,今天朋友过生日,又被他拉来了。“我连声说谢谢。“他的朋友说,他是搞房地产的,以后买房子就找他。“我说:你看姐这样子,能买得起房子吗?他说,怎么不能?海底捞生意这么好,你好好干,一定能买得起?“那天晚上,我在宿舍睡不着了。”显然,李小绵的运气好,第一次服务就碰上这么好的客人。海底捞的服务员每天对客人哥呀、姐呀、阿姨、大叔的可能要叫上几百遍。然而,只遇到客人一次这样称呼他们,他们就睡不着觉了。她为什么睡不着?是因为受到了客人的平等对待。海底捞很多员工都有拒收客人小费的经历,海底捞的内刊也刊登过这样的事迹。显然海底捞把为客人做好事、不收额外报酬看成是一种好的行为。我带一个曾在澳大利亚做过餐馆的朋友来海底捞吃饭,他对海底捞的服务赞不绝口。餐后他要给小费,海底捞服务员不收,他很不解。他跟我讲,尽管澳大利亚没有给小费的习惯,但服务员也是期望小费的,特别是高档餐厅。如果客人给得过少,他们会很生气。有的服务员在客人转身离去时,把几毛钱的小费连同剩饭剩菜一起倒掉。于是我瞎想,服务员的确没有尊严,但海底捞的服务这么好,如果允许服务员收小费,是不是对他们心里多少有些补偿?他们是不是就不至于感动得睡不着觉?人都是有尊严的,被逼无奈付出尊严,多一点回报才合理。可是转念一想也有问题,中国没有付小费的习惯,如果一旦鼓励收小费,海底捞的服务是不是就变味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十五年等待候鸟
作者:佚名
章节:80 人气:2
摘要:Chapter1那一年,我和你的赌一九九〇年六月十五日,正坐在学校大礼堂等着年级大会召开的黎璃被后排的人拍了一下肩膀,她回过头。浓眉大眼的裴尚轩笑嘻嘻地问她:“黎璃,你猜谁会赢大力神杯?”六月八日,意大利世界杯开幕。黎璃本来对足球没有兴趣,她的舅舅却是个球迷,从世界杯开始便进入莫名兴奋的状态,等半夜闹钟响了爬起来看球。黎璃被闹钟吵醒,醒来发现手臂被蚊子叮了好几个包。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浪潮之巅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1.百年帝国编者按:当吴军跟我谈起想写这个《浪潮之巅》系列的时候,心中吃了一惊也有很多感动。吃惊是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吴军是谷歌的研究员、是《数学之美》的作者、是一个科学家,很难想象关注学术领域的他对商业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观察。感动是因为收到第一篇文章,通读下来,感觉这些故事编纂起来出一本书也不为过!但他却投给我们这个“小小”的黑板报。 [点击阅读]
激励孩子一生的88个励志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1章走下去,你还有双完美的脚2010年10月10日晚上,中国达人秀总决赛圆满落幕,断臂青年刘伟凭借一曲钢琴合唱《you’rebeautiful》夺得总决赛冠军。1987年出生的他,从小便热爱足球,希望长大能成为一位职业球员。可是,10岁那年,一场噩运突然降临于他身上——因和伙伴们玩捉迷藏而被电击,失去双臂,成为一残疾人,从此足球之梦与他失之交臂。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