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海底捞你学不会 - 第二章 双手改变命运 天助自助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海底捞能坚持下来的,往往是来自农村的员工,特别是来自贫困农村的员工。初次离家是这些打工者的一个共同特点。对这些背井离乡的“大孩子”们,海底捞有一个特殊政策——对优秀员工和管理干部进行不定期家访。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代表他们去问候父母和子女,二是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海底捞西安片区的经理杨华,在谈到对员工进行家访的经历时说:“家访的目的不仅是温暖员工和家长们的心,对我们管理层也能起到教育作用。我记忆最深的一次家访是去后备经理张乾忠的家,他家在陕西商丘商周地区。我们同时还要顺便拜访其他3名也在同一地区员工的家。“去张乾忠家的路线有3条,第一条路是水泥地面,可是走了三分之二,因为修路无法走了;于是,选择第二条路,可是又大堵车,根本走不了,没办法,只得选择石头路。一路上我们无数次下车,刨土清障,眼看快到了,却修路走不了了。最终,我们只得拎着礼品步行。翻山,下山;再翻山,再下山;下午终于到了张乾忠家。“小村庄只有5户人家,为了我们的到来,乡亲们早就站在张家院子里等我们。张乾忠的老奶奶把昨天蒸好的核桃馍端上来。老奶奶腿脚不便,特意请了两个邻居为我们做了一桌子饭菜。我们匆匆吃完了就走,张乾忠的妈妈和奶奶送我们走的时候都哭了,我也忍不住哭了。“我们的到来是村里的大事,原来这个小山村在我们海底捞工作的员工一共有16个,平均每家3个人还多。真没想到,海底捞竟然对这个小山村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一打听,这些员工都是一个跟着一个被吸引到海底捞的,而且个个都很优秀。我相信正是这里生存条件的艰苦,才磨炼出这些员工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张乾忠为例,虽然他家很穷,但他没有丝毫抱怨和消极的态度,反而在工作和生活中,阳光向上,充满激情。我相信如果他们坚持下去,在海底捞这个平台上一定能改变命运。“另外,这次家访对我还有一个意外但相当重要的收获。看汽车行程表,从西安到商洛只有一个多小时,可是这只是坐车的时间,真正到员工家,其实比到四川用的时间还多。要返回西安,这些员工必须凌晨3点出发,步行3个小时到县城坐6点半的长途汽车,并且一天只有一班车。“通过这次家访我更领悟到海底捞存在的意义,我们的企业只有办好,才能带领这些从大山里出来的员工改变命运。同时我还意识到,我做店经理时,由于对员工家庭的情况了解得不细致,有很多工作上的失误。比如,这些来自商洛的员工向我请3天假时,我往往武断地说,不就1个多小时的车程吗,1天假就够了。其实是不够的,即使3天假,同家人团聚的时间也只有1天。“这次家访让我明白我错了,我要对员工说一句对不起。我现在知道了,什么叫站着说话不腰疼。”能吃苦是来自贫穷地区员工的优势,可是文化水平低又是他们的劣势。要改变命运,仅靠双手还不行。西安一店油碟房的吴阿姨40多岁了,进入海底捞好几年,一直是劳模,是大家公认的优秀员工。她默默无闻,特别能吃苦,但是按照公司新的要求,要想继续保持劳模工资,她必须达到一岗多能才行。可是吴阿姨是个文盲,不仅不认文字,也不认数字,因此不能看秤;她只能在后厨刷碗洗碟打扫卫生。怎么办?店经理郭晶晶找她谈:“吴阿姨你的工资要降下来,我们大家都不忍心,但是如果你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劳模,你必须要进步才行。你一定要学会基本的字和认秤。你还不算老,我们大家帮着你,你一定能学会。”西安一店的几个干部作了分工,集体帮助吴阿姨识字和认秤。并且给吴阿姨制定了奖励和惩罚计划,如果一个月学不会,降一级工资,如果一个月之内学会有奖励,20天学会有更大的奖。由于吴阿姨老是把电子秤上的2和5这两个数字搞混,郭晶晶专门用笔在复印纸上写上大大的2和5给她记。吴阿姨把这张纸随身带在身上,有空就拿出来认。她跟别人说:“这是郭姐给我写的。我要是能识字认秤,就什么岗位都能干了。现在前厅的领班是我老师,后堂经理也是我老师,店长郭姐也是我老师,大家都在教我,我一定能冲上去。”天助自助者!第十天,吴阿姨学会辨认2和5。上海三店的张耀兰说:“我来海底捞转眼就3个月了,刚来时店里让我清洁洗手间。在海底捞打扫洗手间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我还要在客人使用洗手间时,给客人提供服务,比如压洗手液、递纸巾和开门等。每当客人说:海底捞的服务一流,洗手间也干净时,我心里就很骄傲。“可能是沉哥看我在洗手间同客人交流得不错,要把我调到服务组看台。我当时一口就拒绝了,因为我对当服务员一窍不通;再说我年龄大了,怕服务不好,让客人训斥,心里难受。后来沉哥找我谈,他说我一定能做好。看他这么相信我,我就下决心不辜负沉哥的期望,一定要把服务员工作学着做好。“可是刚看台时非常紧张和害怕,客人来了之后,我都不知道该干什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同客人讲话也不敢说。看了一桌之后,胆子就慢慢大了,同客人沟通也就顺畅了。客人也不是三头六臂,没什么好害怕的,有时他们跟我开玩笑,我也敢跟他们开了。“同客人谈话时,他们经常问,在这里吃住舒不舒服?家里有几个人?谈着谈着,就忘记了他们是客人,就像亲戚朋友聊天一样,不害怕了。”张耀兰终于在职业晋升通道上爬上了一格。不仅是管理岗位,海底捞很多后勤业务职员也都是从服务员干起的。他们没有受过学校的专业教育,都是通过干中学、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走上业务岗位的。海底捞会计小王说:“现在很少有公司只看能力不看学历,哪一天我们离开海底捞,真不知道能干什么,所以我们很珍惜这份工作,再累再晚也要充电学习。我们不能选择出身,但我们能选择不断学习,改变命运。”行为科学揭示:任何职业都会在自然人身上留下痕迹。我发现海底捞的白领,身上透着一种同我所熟悉的白领不太一样的气质。琢磨了好久才明白,他们身上除了有白领的职业风范外,还有着一股农民的朴实和服务员的殷勤!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