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海伯利安的陨落 - 第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八章
  没错,乔尼看上去也被我的这个地方吸引住了,我得骂自己几声,别太乐开怀了。
  下一件事情就是,我会抹上口红,脸上扑上胭脂,就为了这个赛伯人。
  “我问你,你为什么要住在卢瑟斯? ”我问他,“大多数外世界的人都觉得很难适应这里的重力,这里的风景也太乏味了。此外,你的研究资料不是在复兴之矢的图书馆里吗? 为什么要选择这里呢? ”
  他回话时,我仔细地望着他,并且侧耳倾听。他的发根部分是笔直的,中分,垂到领口的部分变成了卷发,带着红褐色。他说话时有个习惯,喜欢把脸撑在拳头上。让我大为吃惊的是,他的方言语调竟然没带一丝口音,就像一个精通这门新语言的人,而且还没有那些与生俱来的懒散约音。在那声音后面,带着一点轻快活泼的调子,让我回想起一个飞贼的泛音语调,那人出生在阿斯奎斯,一个宁静穷困的环网世界,那星球上住着第一扩张时期的移民,来自于曾经的不列颠群岛。
  “我在很多世界上住过,”他说,“我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观察。”
  “作为诗人? ”
  他摇摇头,然后疼得缩紧身子,小心翼翼地碰了碰伤口缝线。“不。我不是诗人。他是。”
  虽然目前境况不佳,但是在乔尼身上,我发现了一种精神,一股活力,我很少在别人身上看见这种东西。这很难用言语形容,但是我看见过很多有权有势的名流挤满房间,争着抢着盘旋在某人身边,那人就是像乔尼这样的。不仅仅是他的缄默,他的敏锐,更是一种他仅仅注目时便会散发出来的热情。
  “你为什么住在这里? ”他问我。
  “我出生在这儿。”
  “对,但你是在鲸逖中心长大的。你父亲是名议员。”
  我没有吭声。
  “许多人希望你进入政坛,”他说,“是不是因为你父亲的自杀,让你打消了从政的念头? ”
  “他不是自杀的。”我说。
  “不是? ”
  “新闻报导和检察报告都说是自杀,”我呆呆地说,“但是他们是在胡说。我的父亲从来不会自杀。”
  “那么是谋杀吗。”
  “对。”
  “但是,没有找到动机,也没有找到嫌疑犯,是不是? ”
  “对。”
  “我明白了,”乔尼说。码头的黄色灯光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照进来,他的头发仿佛新铜一般微微闪光。“你喜欢从事侦探这一行吗? ”
  “做得好的时候喜欢,”我说,“你肚子饿吗? ”
  “不饿。”
  “那我们去睡会觉吧。你可以睡在睡椅上。”
  “你是不是经常做得很好? ”他说,“从事侦探这行? ”
  “明天再瞧。”
  早上,乔尼传送至复兴之矢,时间跟往常一样。他先在广场等一会儿,然后传至天龙星七号的古老移民者博物馆。在那,他立即传送到北岛的核心终端,然后再传至棒林的圣徒世界。
  我们已经事先商量好时间,现在,我正在复兴之矢上面等他,躲在柱廊后的阴影中。
  在乔尼进去后,又进去了两个人,接着,一个留着辫子的男人也进去了。毋庸质疑,他是个卢瑟斯人——看那蜂巢的苍白脸色,看那肌肉和大块头的身体,看那走路的傲慢模样,他或许就是我那遗失了很长时间的兄弟。

  他从不正眼瞧乔尼,但是,赛伯人转悠到境外传送门边上时,我能看出他脸上吃惊的表情。我站在后面,扫到他的卡,仅仅是一眼,但是我敢打赌,那是张追踪卡。
  辫子在古老移民者博物馆中极为小心,盯着乔尼不让他走远,但也随时随地瞄着自己的身后。我穿着一身禅灵教的冥想服,戴着隔离护目镜和诸如此类的伪装。我转悠着,来到博物院的外部传送门,没朝他们的方向看一眼,径直传至神林。
  这让我感到好笑,撇下乔尼一人,独自在博物馆里穿梭,而我则前往北岛的主要终端,但是这两个都是公共场所,这是一个计划好的冒险。
  乔尼从世界树的抵临传送门里走了出来,买了张环游票,时间恰到好处。他那如影随形的跟班必须加快脚步赶上来才行,这家伙从隐藏处跳将出来,终于赶在公共掠行艇离开前,登了上来。我已经坐在了上甲板的后座上,乔尼则在前头找了个位子坐下来,计划进展得非常顺利。现在,我穿着基本的游客装,除我以外,还有十几名游客的成像器均在运行,辫子匆匆忙忙地在乔尼后面坐了下来,他们之间相隔三排位子。
  环游世界树的旅程总是很带劲——父亲在我刚满三岁时,带我第一次乘了一下——但是这次,掠行艇在高速公路般大小的树枝中穿行,环绕着有奥林帕斯山那么高的树干一路向上,我却没有了往日的心情,我看见一个戴着兜帽的圣徒,发现自己我和乔尼讨论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如果辫子出现,我们将如何追踪他,跟踪他,来到他的老巢,如果需要,我们将花上几星期来追溯出他游戏的根源,这些办法聪明且非常狡猾。最后,我选择了一个较为直接的方法。
  公共艇把我们倾倒在缪尔博物馆附近,人群在广场周围乱转,被两个想法拉扯着:是花十马克买张票来增长点见识呢,还是直接到礼品商店买点东西完事。此时此刻,我走到辫子跟前,紧紧抓住他的胳膊,以谈话的口吻跟他说:“嗨! 你能不能告诉我,你他妈想拿我的客户怎么办? ”
  有一种老掉牙的说法是,卢瑟斯人和洗胃器一样灵活,也有它一半的舒适。如果你认为我可以让你确信这前半句话,那么,辫子离后半句的偏见也实在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他迅如闪电。尽管我看似随意的一抓麻痹了他的右臂肌肉,他左手的匕首还是刹那间划了过来。
  我立刻向右侧倒去,匕首在空气中切过,离我的脸颊仅厘米之遥,我跌倒在人行道上,翻了个身,手里已经变戏法般出现了神经击昏器,单脚跪地站起了身,直面他的恐吓。
  但没有恐吓。辫子跑开了。在逃。逃离我。逃离乔尼。他把游客推到一边,东躲西闪,避开他们,朝博物院入口跑去。
  击昏器滑回袖口,我也开始跑起来。击昏器是很棒的近战武器——跟霰弹枪一样非常容易瞄准,如果散布开来的辐射打中了无辜的旁观者,那也不会有什么可怕的结果——但是,如果超出了八到十米的距离,它就是废物一个了。如果击昏器处于全射状态,我可以用它把广场上的半数游客击得头痛欲裂,但是辫子已经跑得太远了,那距离没法让他倒地的。我紧紧追击。
  乔尼朝我跑来。我朝他挥挥手,叫他回去。“盯牢我! ”我叫道,“用追踪器!”

  辫子已经来到博物馆的人口处,现在他扭过头,看着我;匕首仍然抓在手里。
  我朝他猛冲过去,想到接下来几分钟会发生什么事,我心里涌动着某种类似愉悦的情绪。
  辫子跳过一个绕杆,推开游客,进人大门。而我则紧迫不放。
  我进入肃静的大礼堂,看见他推推搡搡地通过拥挤的自动扶梯,向上来到远足中楼,然后,我终于明白他在朝什么地方前进。
  我三岁时,父亲带我参观过圣徒远足地。远足地的传送门永远开着;在三十个世界上,圣徒的生态学者维护着若干自然景色,他们觉得这会取悦缪尔,要想走完这三十个世界的引导之旅,大约要花上三个小时。我记不太清了,但是我想,这些路线应该是些环形小路,各个传送门之间靠得很近,这样就便于圣徒导游和维护人员的通行。
  真是该死。
  环游传送门边上站着一名穿着制服的守卫,他瞧见那闹哄哄的场面,看着辫子抄近路跑了过来,于是他朝前走去,拦在辫子面前,想要截下这名无礼的入侵者。虽然相离十五米,但我还是看到了这名老守卫脸上的表情显出了震惊和怀疑,他踉踉跄跄地朝后退去,辫子的长匕首插在了他的胸前,刀把耸立在那儿。
  这名老守卫,很可能是名退休的当地警官,他眼睛朝下看去,脸色煞白,小心翼翼地摸了摸骨制刀把,仿佛那不是真的,然后一头栽在了中楼的地砖上。游客尖叫起来。有人在叫医生。我看见辫子把一名圣徒导游推到一边,匆匆跳进闪光的传送中。
  事情偏离了我的计划。
  我加快脚步,朝传送门跃去。
  穿过传送门,我差一点在那儿滑倒,脚下是山腰的草皮,极其滑溜。头顶的天空撬一片柠檬黄。空气中带着热带气味。一张张惊骇的脸朝我转来。辫子正在朝另一个远距传输器跑去,他抄了条近路,穿过精心种植的花床,踢飞了花木盆景。我认出这富士星。我止不住地朝山下滑去,手脚并用再次朝上爬,穿过花床,尾随着辫子留的破坏足迹。“拦住那人! ”我高喊,意识到这样叫实在是愚蠢得很。没人动弹一下除了某个日本游客举起她的成像器,记录下这片断。
  辫子扭头朝我看来,他又推又搡,挤过一群呆鹅游客,踏进了远距传送门。
  我又把击昏器拿在了手里,朝那堆人群挥舞。“闪开! 闪开! ”他们慌忙腾出空蛾我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手里举着击昏器。辫子已经没了匕首,但是我不知道俺还带着什么小玩意儿。
  水上光芒万丈。无限极海的猛烈巨浪。一条狭窄的木通道制成了远足小道,十米之下是承重浮坞。小道一路通向远方,在一座仙境般的珊瑚礁和黄色海藻岛上转了个弯,然后又转了回来。但是在尽头之处,有条极其狭窄的甬道,操捷径通向小径末端的一个传送门。辫子爬上了严禁进入的入口,并且已经走到了狭小甬道的半路中。
  我跑了十步,来到平台末端,选中密光束和全自动状态,举起了击昏器,在那儿来来回回扫动,射出无形的光束,这动作看上去像是在用橡胶软管射击。
  辫子似乎在那儿绊了一小步,但他还是走完了最后的十米,滚进了传送门中。我唾口大骂,爬上了入口,从身后传来一个圣徒导游的喊声,我才不管他呢。我瞥到一个标记,上面的字提醒游客穿好热力服,但我已经进入传送门,几乎没有感觉到穿越远传屏时带来的冰雪刺痛感。

  暴风雪怒号着,鞭笞着弓形的密蔽场,还把游客的足迹化成了那刺眼雪白中的一条地道。天龙星七号——北部延伸地带,圣徒为了保护北极幻灵,在全局上进行游说成功阻止了殖民加热计划。我能感受到1 .7 倍标准重力场压在我的肩头,就像我的体力训练设备的轭扁。可惜的是,辫子也是卢瑟斯人;如果他的体格是环网标准的,那么我要在这儿把他抓住,将完全不费吹灰之力。现在,就让我们看看,谁的身板更好辫子在这条足迹前五十米处,扭头看我。另一个远距传输器就在附近什么地方但是暴风雪肆意侵扰,完全看不清足迹边上的东西,也完全摸不到。我开始大踏步向他赶去。考虑到重力的影响,这条路是圣徒远足之路上最短的一条,仅有两百来米我向辫子越靠越近,现在已经能听见他的喘气声了。我脚下生风,跑起来轻快得很他决不可能比我先抵达下一个远距传输器。我没看见有其他游客在小路上,到目前为止,还没人在追我们。我心里琢磨,这地方还不算太糟,就在这拷问拷问他吧。
  辫子离出口传送门还有三十米,他突然转过身,单膝跪地,举起能量手枪向我瞄准。第一发弹药射得很近,可能是因为武器没有适应天龙星的重力场,但还是射得够近,离我仅一米远。小道被熔渣砍出焦痕,把永冻带融化了。他重新调整了一下准星。
  我跳出了密蔽场,用肩膀挤过弹性的阻力场,踉踉跄跄滚进了溪流里,水流没到了我的腰部,寒风灼烧着我的两肺,风卷着暴雪,片刻之内,我的脸上,我的裸臂上,便胶结了一团团雪花。我看见辫子正在亮堂堂的小道上寻觅着我,但是现在,昏暗的暴风雪正在助我一臂之力,我甩开脚步,涉过溪水向他跑去。
  辫子把他的头、肩和一只手挤过了密蔽场的墙,歪着脑袋斜视着,冰雪连珠炮般倾泻下来,立马就把他的脸和额头覆盖住了。他射出了第二枪,但射高了,我能感觉到弹药掠过的热量。现在,我离他只有十米了;我把击昏器设定在最广散射状态,把身体埋在雪堆中,头没抬一下,便朝他的方向发射出去。
  辫子的能量手枪摔到了雪堆中,他掉回了密蔽场。
  我得意洋洋地尖叫起来,喊叫声迷失在暴风的咆哮中。然后我摇摇晃晃地朝场墙走去。现在,我的双手双脚仿佛已经不再属于自己的了,冰冷的痛楚感觉也消失了。
  我的脸颊和耳朵在剧烈灼烧。我不去想自己是否被冻伤了,立即朝场中跳去。
  这是一个三级场,用以阻挡坏天气,以及任何如同北极幻灵那么庞大的东西,却允许偶尔跑错路的游客和跑腿的圣徒重新进入小道。但现在,我实在是被寒冷冻虚了身子,我发现自己在上面扑打了一会,就像苍蝇扑打在塑料之上白费力气,我的脚在冰雪之中打着滑。最后,我使劲力气猛地向前冲去,终于沉重笨拙地着陆了,接着,我把脚拽了进来。
  小道突然的暖意让我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雨雪的碎片从我身上纷纷洒落,我勉强跪起身,然后站了起来。
  辫子正在朝出口传送门跑去,只有最后五码的距离了,他的右臂垂摆着,似乎折了。我知道被神经击昏器击中的剧痛,我才不羡慕他呢。我又开始追击,他回头看了一眼,然后走了进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地精传奇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梦每个人都会有,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敲击键盘将梦化为一个个字符。做梦的人多了,写梦的人也多了,看梦的人更多了。当一个个梦想列于书站之中,我们不禁会发现许多的梦是那么相似。在金戈铁马中争霸大陆是我曾经的梦,但此时却不是我想要的。当“我意王”如天上的云朵随处可见后,英雄们早已失去光泽,那些豪言壮语怎么看都像是落日的余辉,虽然美,但已是黄昏时。对于什么题材流行我并不感兴趣,我最喜欢的还是西式奇幻。 [点击阅读]
培根随笔集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译文序一、本书系依据Selby编辑之Macmillan本,参考《万人丛书》(Everyman’sLibrary)本而译成者。二、译此书时或“亦步亦趋”而“直译”之。或颠倒其词序,拆裂其长句而“意译”之。但求无愧我心,不顾他人之臧否也。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嫌疑人x的献身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上午七点三十五分,石神像平常一样离开公寓。虽已进入三月,风还是相当冷,他把下巴埋在围巾里迈步走出。走上马路前,他先瞥了一眼脚踏车停车场。那里放着几辆车,但是没有他在意的绿色脚踏车。往南大约走个二十公尺,就来到大马路,是新大桥路。往左,也就是往东走的话就是朝江户川区的线路,往西走则会到日本桥。日本桥前是隅田川,架在河上的桥就是新大桥。要去石神的上班地点,这样一直往南走就是最短的路线。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底牌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亲爱的白罗先生!"这个人的声音软绵绵的,呼噜呼噜响--存心做为工具使用--不带一丝冲动或随缘的气息。赫邱里·白罗转过身子。他鞠躬,郑重和来人握手。他的目光颇不寻常。偶尔邂逅此人可以说勾起了他难得有机会感受的情绪。"亲爱的夏塔纳先生,"他说。他们俩都停住不动,象两个就位的决斗者。他们四周有一群衣着考究,无精打采的伦敦人轻轻回旋着;说话拖拖拉拉或喃喃作响。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