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海伯利安的陨落 - 第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七章
  “新武士道法则”,统治着卡萨德上校的生命,慢慢发展,它不再要求军人保住自己的性命。在旧地20世纪末和2!”世纪早期的那段岁月里,一个个军事指挥官开始把整个的民族纳入到战争策略,于是所有的公民都成了合法的军事目标。而那些穿着制服的刽子手则安然坐在地下五十米的掩体内。后来幸存的公民对这样不光彩的行为极度厌恶,以至于在接下来差不多一个多世纪里,“军事”一词都带上了某种讥讽的意味。
  随着新武士道慢慢演化,它把古老的荣誉和个人的勇气结合在了一起,觉得只要可能,就要手下留情。同时它也包含着一种智慧的看法,觉得要回归拿破仑时代前那种小型、“非全面发动”的战争,而且要有确定的目标,禁止过分的暴行。法则要求放弃核子武器和全面战略轰炸,只攻击最重要的目标(除非万不得已)。除此以外,它也要求回归到地球上中世纪那种概念的两军对阵战,即那种小型的职业军人之间的战斗,交战时间由双方达成一致,交战地点能对公共和私人财产的伤害减到最低。
  法则在大逃亡后接下来的四个世纪执行得很彻底。由于基本技术根本上停滞不前,这一事实在那时的三个世纪里给霸主帮了忙,霸主通过在远距传输器上的垄断,可以随时向合适的地点派出适当的军部资源。即使在那些特殊的殖民地和独立世界,它们因时间债产生的跳跃年同环网分隔,也无望与霸主的力量相抗衡。像茂伊约那游击战争式的独特政治叛乱,或者库姆·利雅得的精神错乱都被彻底地平定,而且这些战役中任何的暴行仅仅是指出了一个重要性:回归新武士道的严格法则。但不论军部如何的深思熟虑,如何的准备万全,没有人对与驱逐者之间必然的对抗有过充分的计划。
  四个世纪以来,驱逐者是霸主惟一的外在威胁,当时,这群野人部落的祖先离开了太阳系,乘着他们粗糙的战舰:漏泄的奥尼尔城,翻滚的小行星,以及试验性彗星农场群。甚至在驱逐者们拥有了霍金驱动器后,霸主的官方政策还是忽视他们,只要他们的游群仍然呆在星际间的黑暗中,那些近系统的掠夺也仅是开采气体行星的少量氢气,或者在无人月亮上挖些冰块罢了。

  早期在偏地星球如草地世界和GHC2990上爆发的冲突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但霸主却对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在李三上的激战也仅被当成是殖民服务问题,而且军部特遣部队在战斗开始后六年,驱逐者离开后五年才到达那里,不过所有野蛮人的残暴行径还是被抛却在九霄云外了。人们都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只要霸主撸起袖子展示下肌肉,就没有哪个野蛮人敢再来劫掠。
  在李三时间的几十年后,军部和驱逐者的太空部队已经在一百多个边境区域爆发了冲突,不过除了无重力、无空气环境中零星的舰队接触外,还没有步兵交战。一些流言开始在世界网内流传开来:驱逐者们永远不会对居住在类地行星上的人类构成威胁,因为几个世纪以来他们适应了零重力环境;驱逐者们进化出一些高于,或者说低于,人类的东西;他们没有远距传输科技,而且永远不会有,因此他们也永远不会对军部构成威胁。然后,就有了布雷西亚事件。
  布雷西亚是那些自以为是的独立世界中的一个,它为自己有通向环网的便捷通道,还有八个月可以远离它而感到高兴,因出口钻石、粗根、以及无与伦比的咖啡而变得富庶。它态度谄媚,但又拒绝成为殖民地,不过还是依赖霸主的保护体和共同市场来满足它剧增的经济目标。和那时大多数世界一样,布雷西亚以其自卫力量而自豪:十二艘火炬舰船,一艘经改装的在军部空军服役过半个世纪的退役太空攻击航母,四十多艘小型快速轨道巡逻艇;还有一支九万志愿人员组成的常备军;一支可敬的远洋海军;以及一仓库的核武器,虽然积攒在那儿纯粹是用作象征目的。
  驱逐者的霍金器行踪曾引起霸主监督站的注意,不过仅仅被误认为驱逐者的另一批游群迁移队,不会接近布雷西亚星系半光年之内。于是有命令下达说,除非这群驱逐者进入欧特云半径,不然就不用侦测。然而,游群未经察觉的突然修正路径,直到他们进入欧特云半径,驱逐者就像旧约的瘟疫一样落在布雷西亚上。布雷西亚和霸主的求救与回应之间,隔着至少七个月的天堑。

  其宇宙防空军在战斗的前二十个小时内就被摧毁殆尽。然后,驱逐者游群又派出了三千艘以上的飞船进入布雷西亚的地月空间。系统性地打击行星防卫设施。
  这个世界本是由正经的中欧移民在第一波大逃亡时建立的,两块大陆也被平凡地称作南布雷西亚和北布雷西亚①。北大陆有沙漠,高纬度冻土,还有六座城市,大部分居民都是粗根种植者和石油工程师。而南布雷西亚,从地理和气候上来说更温和,是这个世界四亿人口主要的聚集地,也是大型咖啡种植园的所在地。
  仿佛是为了证明战争是什么样的,驱逐者们血洗了北布雷西亚,先用几百门无尘核子武器和战术等离子炸弹,然后是死亡射线,最后是定制的病毒。只有一千四百万居民逃出虎口。南布雷西亚却没有遭到轰炸,仅仅是针对特别军事目标、机场和在索诺的大港口的袭击。
  军部有这样的教条:一个星球尽管可能从轨道上受到打击,但对于一个工业化的行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入侵是不可能的;因为登陆以后会有后勤问题,要占领那么广阔的区域,入侵军队的规模会变得难以控制,那对于入侵本身来说就是最大的麻烦。
  驱逐者们显然没有读过军部的军事教科书。在占领后授权仪式的第二十三天,超过两千艘登陆舰和突击艇降落到南布雷西亚。在入侵的第一个小时内,剩余的布雷西亚空军全部完蛋了。两颗核弹也的确攻击了驱逐者的活动区域:第一颗被能量防护区域偏转,第二颗打中了一个也许是诱饵的侦察船。
  这些驱逐者,看起来在三个世纪里已经在生理上彻底改变。他们的确更喜欢零重力环境。但他们机动步兵所穿着的动力外骨骼在这里运行良好,而且仅用了几天时间,那些覆着黑色衣装、肢体细长的驱逐者士兵就占满了整个南布雷西亚的城市,好像巨蜘蛛的大规模群袭一样。
  在入侵的第十九天,最后一批有组织的抵抗者也被镇压了。首都白金敏寺也在这天陷落。驱逐者军队进入这座城市后的一小时,最后一条由布雷西亚发往霸主的超光消息在发送到一半时失去了音讯。

  费德曼·卡萨德上校随同军部的第一舰队在二十九个标准星期后抵达。三十艘欧米迦级的火炬舰船保护着一艘装有远距传输系统的空间跳跃飞船,高速进入了这个星系。回旋下降后三个小时,奇点球被激活,十个小时后,四百艘第一线作战军舰驶入这个星系。二十一个小时后,对入侵的反击战打响了。
  在布雷西亚战斗开始的前几分钟,对某些人来说只是数学。而对卡萨德而言,那几个星期的日子可不单单是数学,更多的是战斗那残酷的美丽。这是跳跃飞船第一次作为航空兵分队以上等级的单位使用,混乱可想而知。卡萨德在五光分外走了进去,掉在一片砂粒和黄色尘土中,因为突击艇的远距传输入口朝下面对着一个陡坡,陡坡上都是烂泥和打头那小队人马的鲜血,滑得很。卡萨德躺在泥里,俯视着山坡下的混乱场景。十七艘远距传输突击艇中,有十艘坠落起火,像破玩具似的散落在山脚下和种植园里。剩余飞船的密蔽场也在不断缩小,那是因为导弹和带电粒子光束正在攻击,它们将登陆区域覆盖在橙色火海的穹顶下。卡萨德的战术显示器上是令人绝望的混乱;他的头盔上显示着大片难以忍受的向量,表示着炮火,闪烁的红点表示军队垂死挣扎的地方,还覆盖着驱逐者的干扰信号。
  有人在他的基本指挥电路中大叫:“哦,妈的!该死的!哦,该死的!”植入元件却没有注册信号,命令组的数据本该在那的。
  一个士兵把他拉起来,卡萨德拍拍指挥杖上的泥巴,走到下一个班传输过来的地方,然后战斗继续。
  自他到南布雷西亚的最初几分钟开始,卡萨德就意识到,新武士道已经死了。八千多名武装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部士兵:从集结区域走出来的陆军,想找一块无人居住的地方作战。驱逐者军队撤到一道烧焦的泥后面,上面满是饵雷和死去的贫民。军部用远距传输追赶敌人,寻找敌人战斗。驱逐者们则用核子和等离子武器的弹幕射击来回答,把追击的陆军限定在范围内,而驱逐者则趁机退后,躲入在城市和飞船降落地周围已经准备好的防御工事内。
或许您还会喜欢:
时间旅行者的妻子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作者简介奥德丽·尼芬格(AudreyNiffenegger),视觉艺术家,也是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书籍与纸艺中心的教授,她负责教导写作、凸版印刷以及精美版书籍的制作。曾在芝加哥印花社画廊展出个人艺术作品。《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是她的第一本小说。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反军军官举起他的电子双筒望远镜,把焦距调准对着那些在雪中坚定地前进着的东西,看上去象一些来自过去的生物……但它们是战争机器,每一个都大踏步地走着,象四条腿的巨大的有蹄动物——帝国全地形装甲运输器!军官急忙抓起他的互通讯器。“流氓领机——回话!点零三!”“回波站五——七,我们正在路上。”就在卢克天行者回答时,一个爆炸把雪和冰溅散在军官和他惊恐的手下周围。 [点击阅读]
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三个漂流者蓝天上万里无云。在一望无际波浪不惊的大海上,只有小小的浪花在无休止地抖动着。头顶上初秋的太阳把光线撒向大海,使海面泛着银光。往周围望去,看不到陆地的一点踪影,四周只有宽阔无边的圆圆的水平线。天空是圆的,海也是圆的,仿佛整个世界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了似的。在这无边的大海中央,孤零零地漂着一个小得像罂粟籽般的东西。那是一只小船。船舵坏了,又没有一根船桨,盲无目的地任凭波浪将它摇来荡去。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江户川乱步短篇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再讲一个明智小五郎破案立功的故事。这个案件是我认识明智一年左右的时候发生的。它不仅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引人入胜;还因为当事者是我的一个亲戚,更使我难以忘怀。通过这个案件,我发现明智具有猜解密码的非凡才能。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让我将他解破的密码内容,先写在前面。“早就想看望您,但始终没有机会,延至今日,非常抱歉。连日来,天气转暖,最近一定前去拜访。,前赠小物,不成敬意,蒙你礼赞,深感不安。 [点击阅读]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爱的成人式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虽然我不知道望月那天原来打算邀请的第四个人是谁,不过我恐怕得感谢那家伙一辈子。托了这家伙临时爽约的福,我才得以与她邂逅。电话打过来时已经过了下午五点,望月随便寒暄了两句便直奔主题。“抱歉突然给你打电话,其实呢,今天晚上有一个酒会,有一个人突然来不了了。你今天……有空吗?有什么安排吗?”“不,没什么。 [点击阅读]
田园交响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纪德是个不可替代的榜样在二十世纪法国作家中,若论哪一位最活跃,最独特,最重要,最喜欢颠覆,最爱惹是生非,最复杂,最多变,从而也最难捉摸,那么几乎可以肯定,非安德烈·纪德莫属。纪德的一生及其作品所构成的世界,就是一座现代的迷宫。这座迷宫迷惑了多少评论家,甚至迷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长达三十余年。这里顺便翻一翻诺贝尔文学奖这本老账,只为从一个侧面说明纪德为人和为文的复杂性,在他的迷宫里迷途不足为奇。 [点击阅读]
盖特露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倘若从外表来看我的生活,我似乎并不特别幸福。然而我尽管犯过许多错误,却也谈不上特别不幸。说到底,追究何谓幸福,何谓不幸,实在是愚蠢透顶,因为我常常感到,我对自己生活中不幸日子的眷恋远远超过了那些快活的日子。也许一个人命中注定必须自觉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必须备尝甜酸苦辣,必须克服潜藏于外在之内的内在的、真正的、非偶然性的命运,这么说来我的生活实在是既不穷也不坏。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