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海边的卡夫卡 - 第42章 属于佐伯自己的空白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中只剩两人之后,佐伯劝中田坐在椅子上。中田想了想,弓身坐下。两人半天什么也没说,只是隔桌看着对方。中田把登山帽放在整齐并拢的膝头上,照例用手心喀嗤喀嗤搓着短发。佐伯双手置于写字台面,静静地看着中田的一举一动。
  “如果我没有误会的话,我想我大概在等待你的出现。”她说。
  “那是,中田我也认为恐怕是那样。”中田说,“但花了时间。让您等待得太久了吧?中田我也以中田我的方式抓紧来着,但这已是极限。”
  佐伯摇头道:“不,没什么。比这早或比这晚我恐怕都将更为困惑。对我来说,现在是最正确的时间。”
  “请星野君这个那个帮了很多忙,如果没有他,中田我一个人想必更花时间。毕竟中田我字也不认得。”
  “星野君是您的朋友?”
  “是的,”中田说,“或许是那样的。不过说老实话,中田我不大清楚这里面的区别。除了猫君,中田我有生以来称得上朋友的人一个也没有。”
  “我很长时间里也没有称得上朋友的人。”佐伯说,“我是说除了回忆。”
  “佐伯女士,”
  “嗯?”
  “老实说来,中田我称得上回忆的东西一个也没有,因为中田我脑袋不好使。所谓回忆,到底是怎样一个东西呢?”
  佐伯看着自己放在台面上的双手,之后看着中田的脸:“回忆会从内侧温暖你的身体,同时又从内侧剧烈切割你的身体。”
  中田摇头道:“这问题太难了。关于回忆中田我还是不明白。中田我只明白现在的事。”
  “我好像正相反。”佐伯说。
  深重的沉默一时间降临房间。打破沉默的是中田,他轻轻咳了一声。
  “佐伯女士,”
  “什么呢?”
  “您记得入口石的事吧?”
  “嗯,记得。”她的手指碰到写字台上的勃朗·布兰自来水笔,“很久很久以前我在一个地方碰上的。或许一直蒙在鼓里会更好些。但那是我无法选择的事。”
  “中田我几天前把它打开过一次,那天下午电闪雷鸣,很多雷君落在街道上。星野君帮忙来着。中田我一个人无能为力。打雷那天的事您记得吧?”
  佐伯点头:“记得。”
  “中田我所以打开它,是因为不能不打开。”
  “知道。为了使许多东西恢复其本来面目。”
  中田点了下头说:“正是。”
  “你有那个资格。”
  “中田我不大清楚资格为何物,不过佐伯女士,不管怎样那是别无选择的事。跟您说实话,中田我在中野区杀了一个人。中田我是不想杀人的,可是在琼尼·沃克的促导下,中田我替一个应该在那里的十五岁少年杀了一个人,而那是中田我不得不接受的。”
  佐伯闭起眼睛,又睁开来注视中田:“那样的事情是因为我在久远的过去打开了那块入口石才发生的吧?那件往事直到现在还到处导致许多东西扭曲变形,是这样的么?”
  中田摇摇头。“佐伯女士,”
  “嗯?”
  “中田我不晓得那么多。中田我的任务仅仅是使现在存在于这里的事物恢复本来面目,为此离开了中野区,跨过一座大桥来到四国。您大概已经明白,您不能留在这里。”
  佐伯微微一笑。“好的。”她说,“那是我长期以来所追求的,中田君。过去我追求,现在我依然追求,可是无论如何也没追求到手。我只能静静等待那一时刻——现在这一时刻

  ——到来,而那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以忍受的。当然,痛苦恐怕也是赋予我的一种责任。”
  “佐伯女士,”中田说,“中田只有一半影子,和您同样。”
  “是的。”
  “那一半是战争期间丢掉的。至于为什么发生那样的事,又为什么发生在中田我身上,中田我不得其解。不管怎样,那已经过去了相当漫长的岁月,我们差不多该离开这里了。”
  “这我明白。”
  “中田我活了很久。但刚才也说了,中田我没有记忆。所以您所说的‘痛苦’那样的心情中田我是理解不好的。不过中田我在想:哪怕再痛苦,您大概也不愿意把那记忆扔去一边,是吧?”
  “是的,”佐伯说,“正是那样。无论怀抱着它生活有多么痛苦,我也——只要我活着——不想放弃那个记忆,那是我活下来的唯一意义和证明。”
  中田默然点头。
  “我活的时间够长的了,长得超过了限度。这时间里我损坏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物。”她继续道,“我和那个你说的十五岁少年有了性关系,就是最近的事。我在那个房间再次变回十五岁少女,同他交合。无论那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我都不能不那样做,而这样又可能使别的什么受损。只这一点让我难以释怀。”
  “中田我不懂性欲。”中田说,“一如中田我没有记忆,性欲那东西也没有。因此,不知道正确的性欲和不正确的性欲有何区别。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么就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正确也罢不正确也罢,大凡发生的事都要老老实实接受。因此也才有现在的中田我。这是中田我的立场。”
  “中田君,”
  “啊,您要说什么呢?”
  “有件事想求您。”
  佐伯拿起脚下的皮包皮,从中取出一把小钥匙,打开写字台的抽屉,从抽屉里拿出几本厚厚的文件夹放在台面。
  她说:“我回到这座城市以来一直在桌前写这份原稿,记下我走过的人生道路。我出生于离这里很近的地方,深深爱着在这座房子里生活的一个男孩儿,爱得无以复加。他也同样爱着我。我们活在一个完美无缺的圆圈中,一切在圈内自成一体。当然不可能长此以往。我们长大成人,时代即将变迁,圆圈到处破损,外面的东西闯进乐园内侧,内侧的东西想跑去外面。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当时的我无论如何也未能那样认为。为了阻止那样的闯入和外出,我打开了入口的石头。而那是如何做到的,现在已记不确切了。总之我下定了决心:为了不失去他,为了不让外面的东西破坏我们两人的天地,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要把石头打开。至于那意味着什么,当时的我是无法理解的。不用说,我遭受了报应。”
  说到这里,她停顿下来,拿起自来水笔,合上眼睛。
  “对我来说,人生在二十岁时就已经终止了。后面的人生不过是绵延不断的后日谈而已,好比哪里也通不出去的弯弯曲曲若明若暗的长廊。然而我必须延续那样的人生。无非日复一日接受空虚的每一天又把它原封不动地送出去。在那样的日子里,我做过许多错事。有时候

  我把自己封闭在内心,就像活在深深的井底。我诅咒外面的一切,憎恶一切。有时也去外面苟且偷欢。我不加区别地接受一切,麻木不仁地穿行于世界。也曾和不少男人睡过,有时甚至结了婚。可是,一切都毫无意义,一切都稍纵即逝,什么也没留下,留下的唯有我所贬损的事物的几处伤痕。”
  她把手放在摞起来的三本文件夹上。
  “我把那些事情详详细细写了下来,是为清理我自身写的。我想彻头彻尾地重新确认自己是什么、度过的是怎样的人生。当然我不能责怪除我以外的任何人,但那是切肤般难以忍受的作业。好在作业总算结束了,我写完了一切。这样的东西对我已不再有用,也不希望别人看到。如果被别人看到,说不定又要损毁什么。所以,想求人在哪里把它彻底烧掉,痕迹也别留下。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这件事拜托给您。除了您中田君我别无可托之人。冒昧相求,您能答应吗?”
  “明白了。”中田有力地点了几下头,“既然您有那个愿望,中田我保证烧得一干二净,请您放心。”
  “谢谢。”
  “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吧?”中田问。
  “是的,正是那样,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写完的东西、写后出现的形式却无任何意义。”
  “中田我读写都不会,所以什么都记录不下来。”中田说,“中田我跟猫一个样。”
  “中田君,”
  “什么呢?”
  “感觉上似乎很早以前就和您相识了,”佐伯说,“您没在那幅画里边吗,作为海边背景中的人?挽起白色裤腿,脚踩进海水……”
  中田从椅子上静静立起,走到佐伯的写字台前,把自己硬实的晒黑的手重迭在佐伯那置于文件上的手上,并以侧耳静听什么的姿势把那里的温煦转移到自己的手心。
  “佐伯女士,”
  “嗯?”
  “中田我多少明白些了。”
  “明白什么了?”
  “明白回忆是怎样一种东西了。我可以通过您的手感觉出来。”
  佐伯微微一笑:“那就好。”
  中田把自己的手久久重迭在她手上。不久佐伯闭目合眼,静静地沉浸让身体到回忆中。那里面已不再有痛楚,有人把痛楚彻底吮吸一空。圆圈重新圆满无缺。她打开远方房间的门,看见墙壁上有两个和音像壁虎一样安睡着,遂用指尖轻碰那两只壁虎。指尖可以感觉出它们恬适的睡眠。微风徐来,古旧的窗帘不时随之摇曵,摇得意味深长,宛如某种比喻。她身穿裙摆很长的蓝色衣裳,那是她很早以前在哪里穿过的长裙。移步时裙摆微微有声。窗外有沙滩,可以听见涛声,也能听见人语。风中挟带着海潮的气息。季节是夏天。季节永远是夏天。空中飘浮着几方轮廓清晰的小小的白云。
  中田抱着三本原稿文件夹走下楼梯。大岛正坐在借阅台里同阅览者说话,看见中田从楼梯下来,微微漾出了笑意。中田礼貌地点了下头。大岛继续说话。星野在阅览室专心看书。
  星野把书放在桌上,抬眼看着中田:“噢,时间够长的了,这回事情完了?”
  “完了,中田我在这里的事已经结束。如果您可以的话,我想差不多该回去了。”
  “啊,我可以了。书差不多看完了。贝多芬已经死了,正在举行葬礼。盛大的葬礼,两万五千名维也纳市民加入送葬队伍,学校停课。”

  “星野君,”
  “什么?”
  “往下还有一个——只一个了——请求。”
  “说好了。”
  “想找个地方把这个烧掉。”
  星野看着中田抱的文件夹:“唔,量可相当不少啊!这么大的量,不好在附近一点儿一点儿烧,得找个宽阔的河滩什么的。”
  “星野君,”
  “嗯?”
  “那么就去河滩吧。”
  “多问一遍也许犯傻——那东西莫非非常重要?不能‘通’一声随便扔去什么地方?”
  “不能啊,星野君。东西非常重要。必须烧掉,必须化成烟升上天空,必须有始有终。”
  星野站起来,长长地伸了个懒腰。
  “明白了,咱两人这就去找河滩。哪里有倒是不知道,不过耐心去找,一两片河滩四国想必也会有的。”
  忙了一下午,很少这么忙。来了很多阅览者,有几人问得很有专业性。大岛忙着回答和查找要求阅览的资料。有几项必须用电脑检索,平时可以请佐伯帮忙,但今天看样子不行。这个那个事情使得他几次离开座位,连中田回去都没察觉。忙完一阵子环视四周,发现两人已不在阅览室,大岛便上楼梯去佐伯的办公室。门罕见地关着,他短促地敲了两下,等候片刻,但无回音。又敲了一次。“佐伯,”他从门外招呼道,“不要紧吗?”
  仍无回音。
  大岛轻轻转动球形拉手,没有上锁。他把门打开一条缝往里窥看,见佐伯伏在写字台上,头发垂在前面挡住了脸。大岛略一踌躇。也可能仅仅是累了打盹,可他从未见过佐伯午睡,她不是工作中打盹那一类型的人。大岛进房间走到桌前,弯腰在耳边呼唤佐伯的名字。没有反应。他用手碰了碰佐伯的肩,拉起她的手腕把手指按在上面。没有脉搏。肌肤虽然还有余温,但已十分微弱,似有若无。
  他撩起佐伯的头发看她的面庞。两眼微微睁开着,她不是在睡觉,而是死了,但脸上的表情十分安详,俨然做梦之人。嘴角仍淡淡地留着笑意。大岛心想,此人即使在死时也不失端庄。他放下头发,拿起写字台上的电话。
  大岛早已知晓这一天即将来临,但如此和实际成为死者的佐伯单独留在寂静的房间,他还是不知所措。他心中异常干渴。我是需要这个人的,大概需要这个人的存在来填埋自己身上的空白,他想。然而自己未能填埋这个人怀有的空白,佐伯的空白直到最后的最后都仅仅属于她一个人。
  有谁在楼下喊他的名字,好像有那样的声音传来。房门大敞四开,楼下人们匆匆往来的声响也传来了。电话铃也响了。可是大岛对一切都充耳不闻,只管坐在椅子上看着佐伯。想叫我的名字,尽管叫好了,想打电话,尽管打好了。不久,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声,似乎越来越近。人们很快就要赶来把她拉去哪里,永远地。他抬起左腕看表:4时35分。星期二午后的四点三十五分。必须记住这个时刻,他想,必须永远记住这个日子。
  “田村卡夫卡君,”他面对身旁的墙壁喃喃自语,“我必须把此事告诉你,当然我是说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精灵宝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创新之书一九五一年末,在《魔戒》与《精灵宝钻》已经完稿多时,而大西洋两岸仍迟迟不肯按托尔金的要求将两书同时出版:心焦的托尔金於是写了一封长达万言的信给美国出版商,阐明他创作这整个神话世界的缘起与故事始末:我从早年就对自己所爱之乡土没有属於自己的故事感到悲伤。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