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古兰经 - 第五五章 至仁主(安赖哈曼)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五五章 至仁主(安赖哈曼)
  这章是麦地那的,全章共计七八节。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1.至仁主,
  2.曾教授《古兰经》,
  3.他创造了人,
  4.并教人修辞。
  5.日月是依定数而运行的。
  6.草木是顺从他的意旨的。
  7.他曾将天升起。他曾规定公平,
  8.以免你们用秤不公。
  9.你们应当秉公地谨守衡度,你们不要使所称之物分量不足。
  10.他为众生而将大地放下。
  11.大地上有水果,和有花篦的海枣,
  12.与有秆的五谷和香草。
  13.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14.他曾用陶器般的干土创造人,
  15.他用火焰创造精灵。
  16.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17.他是两个东方的主,也是两个西方的主。
  18.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19.他曾任两海相交而会合,
  20.两海之间,有一个堤坊,两海互不侵犯。
  21.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22.他从两海中取出大珍珠和小珍珠。
  23.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24.在海中桅帆高举,状如山峦的船舶,只是他的。
  25.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26.凡在大地上的,都要毁灭;
  27.惟有你的主的本体,具有尊严与大德,将永恒存在。
  28.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29.凡在天地间的都仰求他;他时时都有事物。
  30.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31.精灵和人类啊!我将专心应付你们。
  32.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33.精灵和人类的群众啊!如果你们能通过天地的境界,你们就通过吧!你们必须凭据一种权柄,才能通过。
  34.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35.火焰和火烟将被降于你们,而你们不能自卫。
  36.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37.当天破离的时候,天将变成玫瑰色,好象红皮一样。
  38.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39.在那日,任何人和精灵都不因罪过而受审问。
  40.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41.犯罪者将因他们的形迹而被认识,他们的额发将被系在脚掌上。
  42.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43.这是犯罪者所否认的火狱。
  44.他们将往来于火狱和沸水之间。
  45.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46.凡怕站在主的御前受审问者,都得享受两座乐园。
  47.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48.那两座乐园,是有各种果树的。
  49.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哪一件恩典呢?
  50.在那两座乐园里,有两洞流行的泉源。
  51.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52.在那两座乐园里,每种水果,都有两样。
  53.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54.他们靠在用锦缎做里子的坐褥上,那两座乐园的水果,都是手所能及的。
  55.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56.在那些乐园中,有不视非礼的妻子,在他们的妻子之前,任何人和任何精灵都未与她们交接过。
  57.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58.她们好象红宝石和小珍珠一样。

  59.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60.行善者,只受善报。
  61.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62.次于那两座乐园的,还有两座乐园。
  63.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64.那两座乐园都是苍翠的。
  65.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66.在那两座乐园里,有两洞涌出的泉源。
  67.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68.在那两座乐园里,有水果,有海枣,有石榴。
  69.你们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70.在那些乐园里,有许多贤淑佳丽的女子。
  71.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72.他们是白皙的,是蛰居于帐幕中的。
  73.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74.在他们的妻子之前,任何人或精灵,都未曾与她们交接过。
  75.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76.他们靠在翠绿的坐褥和美丽的花毯上。
  77.你们究竟否认你们的主的哪一件恩典呢?
  78.多福哉,你具尊严和大德的主的名号!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时间机器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时间旅行者正在给我们讲解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他灰色的眼睛闪动着,显得神采奕奕,平日里他的面孔总是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但是此刻却由于激动和兴奋泛出红光。壁炉里火光熊熊,白炽灯散发出的柔和的光辉,捕捉着我们玻璃杯中滚动的气泡。我们坐的椅子,是他设计的专利产品,与其说是我们坐在椅子上面,还不如说是椅子在拥抱和爱抚我们。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父与子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理想国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柏拉图(公元前427年-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399年)①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322年)的老师。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古希腊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热爱祖国,热爱哲学。他的最高理想,哲学家应为政治家,政治家应为哲学家。哲学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书呆,应该学以致用,求诸实践。有哲学头脑的人,要有政权,有政权的人,要有哲学头脑。 [点击阅读]
瓦尔登湖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这本书的思想是崇尚简朴生活,热爱大自然的风光,内容丰厚,意义深远,语言生动,意境深邃,就像是个智慧的老人,闪现哲理灵光,又有高山流水那样的境界。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亨利·戴维·梭罗(1817-1862),美国超验主义作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