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古兰经 - 第四五章 屈膝(查西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四五章 屈膝(查西叶)
  这章是麦加的,全章共计三七节。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1.哈一,米目。
  2.这本经是从至仁至睿的真主降示的。
  3.天上地上,在信道者看来确有许多迹象。
  4.真主创造你们,并散布各种动物,在坚信者看来,其中有许多迹象。
  5.昼夜的轮流,真主从云中降下给养,就借它而使已死的大地复活,以及改变风向;在能了解的人看来,其中有许多迹象。
  6.这些是真主的迹象,我本真理而对你叙述它。在真主的训辞和迹象之后,你们还要信什么训辞呢?
  7.哀哉每个妄言的多罪者!
  8.他听见别人对他宣读真主的迹象时,便自大而固执,好象没有听见似的,所以你应当以痛苦的刑罚向他报喜。
  9.当他知道我的一点迹象的时候,就把它当作笑柄。这等人将受凌辱的刑罚。
  10.他们的身后有火狱,他们所获得的,对于他们,毫无裨益;他们舍真主而认为保护神的,对于他们,也毫无裨益;他们将受痛苦的刑罚。
  11.这是正道,不信其主的迹象者将受痛苦的极刑。
  12.真主为你们而制服海洋,以便船舶奉他的命令而航行,以便你们寻求他的恩惠,以便你们感谢。
  13.他为你们而制服天地万物,对于能思维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
  14.你对信道者说,要赦宥不怕真主的气运的人们,以便真主因民众的善行而赐以报酬。
  15.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然后,你们要被召归于你们的主。
  16.我确已把天经、智慧、预言,赏赐以色列的后裔,并以佳美的食品供给他们,且使他们超轶各民族。
  17.我曾昭示他们关于此事的许多明证,他们在知识降临他们之后,才因互相嫉妒而争论。复活日,你的主必定判决他们所争论的是非。
  18.然后,我使你遵循关于此事的常道。你应当遵守那常道,不要顺从无知者的私欲。
  19.他们必定不能为你抵御真主的刑罚一丝毫。不义者必定互相监护;真主是监护敬畏者的。
  20.这是世人的明证,也是对坚信的民众的引导和恩惠。
  21.难道作恶者以为我会使他们和信道而且行善者一样,而使他们的生死相等吗?他们的判断真恶劣!
  22.真主本真理而创造天地,以便每个人都因其行为而受报酬,他们将来不受亏枉。
  23.你告诉我吧!以私欲为主宰的人,真主使他明知故违地迷误,并封闭他的耳和心,在他的眼上加翳膜;真主使他迷误之后,谁还能引导他呢?难道你们不觉悟吗?
  24.他们说:“只有我们的今世生活,我们死的死,生的生,只有光阴能使我们消灭。”他们对于那事,一无所知,他们专事猜测。
  25.有人对他们宣读我的明显的迹象的时候,他们只是借口说:“你们把我们的祖先召唤回来吧,如果你们是说实话的。”
  26.你说:“真主使你们生,然后使你们死,然后在毫无疑义的复活日集合你们;但世人大半不知道。”
  27.天地的国权,归真主所有。复活时来临之日,反对真理者将受亏折。
  28.你将来会看见,每一民族都是屈膝的,每一民族都要被召去看自己的功过簿。“今日,你们将受自己行为的报酬。”
  29.这是我立的功过簿,它对你们秉公作证。我确已下令记录你们的行为。
  30.至于信道而且行善者,他们的主要使他们入于他的恩惠中,那确是明显的成功。
  31.至于不信道者,(我说):“难道没有人对你们宣读过我的迹象吗?但你们自大,你们原是犯罪的民众。”
  32.有人说:“真主的应许,确是真实的;复活时是毫无疑义的。”你们就说:“我们不知道复活时是什么,我们只猜想那或许是要发生的,但我们并不确信。”
  第二六卷
  33.他们所作的罪恶,将来要对他们显现;他们所嘲笑的刑罚,将来要来临他们。
  34.或者将对他们说:“今日,我忽视你们,如你们以前忽视今日的相会一样。你们的归宿是火狱,你们绝没有援助者。
  35.那是由于你们把真主的迹象当作笑柄,尘世的生活欺骗了你们的缘故。”今日,他们不被放出火狱,也不得邀恩。
  36.一切赞颂,只归真主——诸天的主,大地的主,全世界的主!
  37.天地间的伟大,只属于他;他是万能的,是至睿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行观览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观览车,意指“摩天轮”。兴建期间,附近高级公寓发生惊人命案这群斜坡上的住户,都衷心期待摩天轮落成后,明天会更加闪耀……01晚上七点四十分——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呢?远藤真弓眼前的少女名叫彩花,这名字是她取的。少女一面高声嘶喊,一面挥手把书桌上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全扫落到地上。不对,手机、大头贴小册之类她喜欢的东西部避开了。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大西洋底来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0 人气:0
摘要:阴云密布,狂风怒号,滔天的大浪冲击着海岸。海草、杂鱼、各种水生物被涌上海滩,在狂风中飘滚、颤动。一道嶙峋的峭壁在海边耸起,俯视着无边无际的滔滔大洋。一条破木船搁浅在岸边,孤零零地忍受着风浪的抽打。船上写着几行日文。孤船的旁边,一条被海浪选到沙滩上的小鲨鱼,发出刺耳的哀叫。在任暴的风浪里,野生的海带漂忽不走,有些在海浪里起伏深沉,有些被刮到海滩上,任凭酷热的蒸腾。 [点击阅读]
大西洋案件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珍-玻波小姐坐在窗前瞧着前面,好久以来她已不再欣赏这片原是茂密的花园。但是什么也没去做。雷库克的藉口总头头是道,不是天气太干燥,就是太潮湿,或是泥土泡了水。雷库克自己栽花种菜的原则很简单,泡几杯浓浓的甜茶做为提神用,秋天来时扫落叶,夏天时种植他喜爱的鼠尾草和紫苑花。凭良心说,他喜爱他的主人,也迁就他们的喜好,对于蔬菜他知道得很清楚,什么是上好的香薄荷或是甘蓝菜绝不会弄错。 [点击阅读]
天涯过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请各位旅客系上安全带!”机上的乘客个个睡眼惺忪地在身旁摸索着,有人伸着懒腰,他们凭经验知道不可能已经抵达日内瓦。当机舱长威严的声音再度宣布:“请系上安全带!”时,细碎的瞌睡声漫成一片呻吟。那干涩的声音透过扩音机,分别以德、法、英文解释着: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机上乘客将有短时间会感到不适。史德福-纳宇爵士张口打了个大呵欠,伸着双手把身子挺得高高的,再轻轻扭动两下,才依依不舍地从好梦中醒来。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0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