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鬼车 -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崔文然终于开上了自己的出租车。除了营运,她每天按时接送苗我白上下班。苗我白把汽车维修保养得跟航天飞机似的。
  每天晚上,清点当天挣的钞票成为崔文然的一项“娱乐”活动。驾驶自己的汽车的头一个月,崔文然挣了7800元。
  崔文然得意地对苗我白说:“这可都是纯利呀。”
  苗我白提醒妻子:“应该算是收回投资吧?”
  崔文然说:“你应该鼓励我。”
  苗我白赶紧说:“是纯利,是纯利。”
  崔文然的亲朋好友不少,知道她有点儿钱的人也不少。人性驱使,觊觎她的钱财的人自然不少。特别是崔文然和苗我白结婚后,家庭收入翻倍增长,亲朋好友更是蠢蠢欲动,凡是碰到和钱沾边的难处,人家自己的存款不动,却首先想到崔文然的钱包。而崔文然的财务原则是,绝对不接受别人借钱或要钱,她坚信自己有一流的判断力和菩萨心,该给别人钱时自己会准确无误恰到好处地主动给人家。
  这天早晨,崔文然驾车将苗我白送到冠军公司上班,下车前,苗我白叮嘱妻子注意休息,中午最好回家睡个午觉。
  “今天事多,我要去税务局办车船使用税。”崔文然说。
  苗我白奇怪:“不是刚交了车船使用税吗?车船使用税不是一年交一次吗?”
  “人家又出台新政策了,今后改为用银行卡交车船使用税,税务局通知让车主去办卡,而且要去两次,第一次登记,第二次领卡。”崔文然笑着说,“我都懒得跟你说这些事,怕你烦。”
  苗我白果然烦:“改变交费方式,也应该在缴纳下个年度的车船使用税时改变呀,哪儿有中途让车主去办卡的道理?车主已经遵纪守法地向税务局交了一年的车船使用税,你有什么权利让人家中途再跑两趟?为什么不在下次交税时办银行卡?实质是揽储吧?”
  崔文然赶紧加油走人:“得得,算我没说,又不是让你去办。晚上来接你!”
  苗我白气呼呼走进车间换工作服,调度给他一张派工单:“苗技师,您给看看这辆车。”
  苗我白接过电脑打印的派工单,只见故障一栏里打印的字是:修理手婬机。
  苗我白赶紧叫调度:“小李,你回来,这车修什么?”
  “派工单上写了,修收音机呀!”调度回来说。
  “你看看这上面打印的是什么。”苗我白说。
  调度看了笑得死去活来:“疏忽疏忽,怨电脑。当然,我也有责任,怎么就没仔细看呢?汽车上不可能有这个部件呀!我去改过来。”
  “甭改了。”苗我白也笑,“我知道是收音机就行了,要不然肯定找苦了我。”
  下班后,苗我白到公司门口时,崔文然已经在等他了。
  同事都羡慕苗我白,小张说:“苗技师比王总还牛,王总还是自己开车呢,苗技师有专职司机伺候。”
  苗我白一边上车一边说:“是爽。”
  崔文然问:“爽什么?”
  苗我白说:“夸你呢。我以后发明一种装置,我坐上来后,车里的防抢栏就自动消失了。”
  “那敢情好。”崔文然一边开车一边笑 “今天挣了多少?”苗我白问。
  “像我这么守法的出租车司机,挣不了太多,也就是几百元吧。”

  “几百还少!”苗我白看着车窗外说,“还有不守法的出租车司机?”
  “计价器上的猫腻多了。”崔文然说,“有的出租车司机给计价器搭上脉冲。脉冲你知道吧?”
  “我是汽车修理技师。”苗我白笑,“他们把脉冲线接在哪儿?”
  “有的接在手刹上,只要司机一拉手刹,计价器就猛蹦字。”崔文然说,“乘客如果发现出租车司机在平地等红灯时拉手刹,准有问题。”
  “够损的。”
  “还有把计价器的脉冲线接到车载收音机上的,播放音乐时,计价器就蹦字。”
  “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蹦字就快?”
  “当然。有的出租车司机专门播放迪斯科录音带。”
  “够王八蛋的。”苗我白说。
  “出租车司机也不容易,每年都有被歹徒抢劫甚至杀害的。”崔文然说。
  “说到收音机,我给你讲一个今天我遇到的笑话。”苗我白说。
  他们就这么一路聊到家。
  苗我白和崔文然结婚后,日子过得甜蜜,除了孩子,他们什么都不缺。虽然结婚几年没有孩子,但苗我白和崔文然并不急,他们甚至连医院都没去过。他们不想知道到底是谁的问题。苗我白夫妻在这件事上有共识: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是一个初冬的下午,天空显得单调无聊,几声不知从哪儿传出的装修的尖利电锯声刺向太阳。苗我白下班走出冠军公司,公司门外没有崔文然的汽车。
  “苗技师,嫂子还没来?”同事问苗我白。
  “可能堵车。”苗我白说,“你们先走,她一会儿就来。”
  半个小时过去了,崔文然还没来。
  苗我白拿出手机给妻子打电话。
  “您拨叫的用户没有开机。”移动公司告诉苗我白。
  “怎么会?”苗我白不信崔文然这个时间不开机。
  苗我白再打电话。还是没开机。
  “她的手机电池没电了?”苗我白站在路边嘀咕。
  王若林驾驶汽车从公司出来经过苗我白时停下来。王若林问苗我白:“小崔还没来?她有事不来了?我捎你一段?”
  “她一会儿就来。王总走吧。”苗我白说。
  苗我白目送王总的汽车远去,他知道,王若林每天下班后要去打半个小时网球。
  苗我白在路边来回遛达,他估计崔文然遭遇了严重的堵车。曾经有一次,崔文然被堵车羁绊迟到了一个小时接苗我白,但那次崔文然随时使用手机向苗我白通报他俩之间的距离。
  半个小时过去了,崔文然还没来。
  苗我白再给崔文然打电话,还是没开机。
  苗我白开始不安,他站在路边,往路的两边眺望。几辆出租车误以为苗我白是在等出租车,他们将车停在苗我白身边,见苗我白无动于衷,才悻悻地开走了。
  一个小时后,苗我白清楚崔文然出意外了,他可以肯定如果崔文然是遭遇堵车,她必然会给他打电话。
  苗我白先往自己家打电话,尽管他知道崔文然此时在家的可能性几乎是零。果然没人接听。
  苗我白再给崔文然的父母打电话。
  岳父接电话。
  “爸。我是苗我白。文然今天去您那儿了吗?”苗我白问岳父。
  “没有啊。”岳父说。

  “今天她给你们打电话了吗?”
  “没有啊,怎么了?”岳父问。
  “她每天准时来公司接我。今天已经过去一个小时了,她还没来。”苗我白说。
  “堵车吧?你再等等。给她打手机呀。”
  “她没开机。”
  “手机没电池了吧?”岳父说。
  “我再等等。”苗我白说。
  苗我白攥着手机在路边来回走,他的情绪比身边的交通状况还乱。
  此后的时间对于苗我白来说,只能用度秒如年形容。他不停地看表,他发现自己的手表指针巍然不动,包括秒针。在终于熬过15年后,苗我白清楚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
  苗我白首先给哥哥苗我绿打电话。苗我绿比苗我白大4岁,是国家级环保专家。往常苗我白在生活中遇到难题,都是先和苗我绿商量。
  苗我白很快拨通了苗我绿的电话。
  “哥,我是苗我白。我遇到事了。”苗我白说。
  “什么事?”苗我绿问。
  “崔文然失踪了。”
  “失踪?怎么会?多长时间了?”
  “一个多小时。”
  苗我绿笑了:“一个小时怎么能叫失踪?”
  “每天她准时来接我,今天过了一个小时还没来。电话也联系不上。”苗我白说。
  “你能肯定是出意外了?”
  “很不正常。我了解她。”苗我白说。
  “你在哪儿?”
  “冠军公司门口。”
  “我马上去。”苗我绿说。
  得知哥哥马上赶到,苗我白心里稍微踏实了点儿。苗我白从小就听哥哥的,苗我绿是那种处乱不惊的人,从小就是。苗我绿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随后他又去美国某世界名牌大学深造数年,他的一篇有关环境保护的论文受到了某环保大师的青睐,那位大师有意将苗我绿收至麾下,无奈苗我绿执意回国,他认为只有在环境污染严重的地方,才能使环保专家英雄有用武之地。果然,苗我绿回国后受到了重用,他现在是这座城市环保局的首席专家,由于该城市在4年后将举办一次世界级的运动会,政府由此对治理城市污染提出了硬指标,作为首席环保专家的苗我绿肩上的担子很重。苗我绿在美国就读期间,父母相继患重病,苗我绿没能回国照料父母,全凭苗我白和苗我红尽孝心。苗我绿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那天,父母双双于同日辞世。父母辞世时没能在父母身边,作为长子的苗我绿在负疚的同时,也对苗我白和苗我红生出感激之情。苗我绿回国后,尽管工作忙,但只要弟弟妹妹有事找他,他都责无旁贷地相助。
  苗我绿乘坐出租车赶到冠军公司门口时,看见苗我白神色慌张地朝他跑过来。
  苗我白向出租车司机付款后,下车问苗我白:“文然还没信儿?”
  “肯定出事了!”苗我白说。
  “你先别急。”苗我绿说,“离这儿最近的派出所在哪儿?”
  “干吗?”
  “报案。”苗我绿说。
  “派出所离这儿不远。”苗我白说,“她会出什么事呢?”
  “只有三种可能:交通事故、突发急病和······”苗我绿不想说出“被劫”这两个字。
  “现在去报案?”苗我白问。
  “你去报案,我在这儿等文然。如果她来了,我打电话告诉你。”苗我绿说。

  苗我白觉得哥哥考虑得很周到。
  苗我白到派出所报案。一位年轻的男警察接待他。
  “我妻子失踪了。”苗我白说。
  “失踪多长时间了?”警察打开记录本。
  “可能是一天。”苗我白从他和崔文然早晨分手算起。
  “可能?”警察抬眼看苗我白。
  “我们早晨分手后没再联系过。她是出租车司机,每天我下班时她到我的公司门口接我,如果她有事来不了,她一定会打电话告诉我,而今天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她没来也没给我打电话,我打她的手机,她没开机,这很不正常。”
  “她的名字、年龄、特征······”警察问。
  苗我白一一回答。
  警察忽然想起了什么,他移动桌上的鼠标,看电脑屏幕。
  “你妻子今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警察问苗我白。
  “咖啡色上衣。”苗我白说。
  警察叹了口气。
  “你们的网络上有我妻子的信息?”苗我白问。
  “你有亲属吗?”警察没回答苗我白的问话。
  “有。”
  “方便现在叫来一个吗?”
  “我妻子怎么了?!”苗我白急了。
  “不一定是你妻子,你先别急。中午市局在网上发了协查通报,上午在郊区发现了一具无名女尸。”警察说。
  “在哪儿?我看看!”苗我白看电脑。
  “没有照片。”警察说,“我给你联系去辨认,但你得叫上你的一名亲属或朋友。万一你支撑不住,得有人照料你呀。”
  “我哥在。”苗我白说完给苗我绿打电话。
  苗我绿接电话后迅速赶到派出所,他神色凝重地问苗我白:“有文然的下落了?”
  警察对苗我绿说:“你是他的哥哥?”
  苗我绿点头。
  警察说:“市局中午在网上发布了一份协查令,今天上午,在郊区发现了一具女尸,经法医验尸推定死亡时间为今天上午。这是尸体存放处的地址,我已经给市局打了电话,你们去辨认一下。”
  苗我绿问警察:“网上有死者的特征吗?”
  警察看了看苗我白,说:“不好说。你们快去吧。”
  苗我绿从警察的表情上看出崔文然凶多吉少,他对发呆的苗我白说:“咱们去。”
  苗我绿和苗我白按照警察书写的地址乘坐出租车去认尸,苗我白在车上喃喃地对苗我绿说:“哥,如果真是文然,我怕我过不去。”
  苗我绿说:“胡说。人没有过不去的事,只有过不去事的人。”
  苗我白掏出手机,给崔文然打了一路电话。杳无音信。
  进入停尸房后,一名警察掀开一张停尸床上的白布,苗我白和苗我绿一眼就认出那是崔文然。
  苗我白扑上去声嘶力竭地大哭。
  警察对苗我绿说:“拉住他。”
  苗我绿使劲儿抱住苗我白:“我白,你哭吧,但别碰文然,别影响警方破案。”
  苗我白看着没有血色没有气息的崔文然,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早晨分手时还和他息息相关的崔文然,现在却和他形同陌路,相逢不相识,身在曹营心在汉,灵魂去了另一个世界。
  苗我白和哥哥抱在一起,他的精神和身体都需要支撑,否则必定坍塌。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思无邪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序言在水一方,对镜观诗法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三百”中,论境界,无句可出其右。在安易如自己的眼中,也许她是慧质兰心的小妖女俏黄蓉吧。不过在我眼里,她恰似何足道眼中的郭襄。一位可以令狷介狂生忘乎所以的远远水中小岛上的温柔少女;一位短剑青驴独行天下博古通今的红颜知己;一位既会使美绝丽绝的“小园艺菊”,又会使霸气十足的“恶犬挡路”的精灵古怪的万事通。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2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