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管道的故事 - 第二课 我们生活在提桶的世界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柏 波罗,我们有一份很美妙的工作。我一天可以提100桶水。一分钱一桶,一天就是一块钱!我是富人了!一个星期后,我就可以买双新鞋。一个月后,我就可以买 一头母牛。六个朋后,我可以盖一间新房子。我们有全镇最好的工作,每年两周的有薪假期。我们这辈子可以享受生活了!放弃你的管道吧!”——摘自《管道的故 事》
  一个医生开车带他四岁的女儿去日托幼稚园。他的听诊器放在座位上。于是他女儿拿起来玩。
  "我女儿想继承我的事业。"医生想,"这简直是我一生中最骄傲的时刻。"
  孩子将听诊器挂在颈上,然后把听诊器拿在前面,像拿麦克风一样。
  "欢迎你光临麦当劳。你需要帮忙吗?"
  这个调皮的故事描述了我们被提桶的工作吸引过去的原因。这叫“猴子看,猴子做”。这外小女孩经常去麦当劳,她误认为听诊器就是麦克风,于是模仿了服务员对客人所说的话。
  像小女该一样,大部分人误将提桶当成建造管道。我们发现99%的人提桶,于是我们自然以为提桶是得我们生活中想要的东西的唯一方法。
  所以布鲁诺好不容易才明白管道的威力——柏波罗是布鲁诺所认识的第一个管道建造者。布鲁诺拒绝管道的原因是因为它们与众不同。对布鲁诺来说,管道还未经证实。对布鲁诺来说,管道是偏激而冒险的。
  大部分人的想法和布鲁诺是一样的。我们成长时被提桶者包围。于是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这让我想起最近看到的汽车防撞板上常常贴着的标语“10万双旅鼠不会错”。
  人们对提桶者的看法是一样的―――1亿个提桶者不会错。噢,他们错了。
  提桶者的世界
  让我们正视事实―――世界上的提桶者比管道建造者的数目多得多。
  为什么?
  因为提桶者是我们父母跟随的、也是他们教导我们跟随的模式。提桶的模式告诉我们,在这个提桶的世界里,以下这些是我们向前走所要做的:
  去学校,学习如何提桶。非常努力地工作,争取提最大水桶的权力。从水桶公司A跳槽去水桶公司B,以便可以提更大的桶。从提金属桶转换提塑料桶。梦想着有一天你可以退休,不再提桶。在那日之前你也在提桶,提桶……
  所有提桶者的努力能获得什么回报呢?

  少得可怜!
  根据美国PARADE杂志每年"人们赚多少钱"的调查,美国普通劳动者平均收入为28500美元,减去约20%的所得税,赖以生存的只有22500美元。
  事实是,22500美元可支配收入实在不足以支付四口之家所需的基本费用。这意味着大部分人都渴望有更多的钱!
  列队行走的提桶人
  当提桶者需要更多钱时,他们干什么呢?
  因为提桶者有的是提桶的思维方式,他们想出的解决方式就是提水桶。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钱,就提更多的桶!
  "我找一份晚上和周未的兼职工作。"提桶的爸爸说。
  "我可以再做在孩子出生前的提桶工作。"提桶的妈妈说。
  "孩子们在放学后及暑假也可以做提桶工作。"提桶的父母一起说。
  那就是他们所做的。结果如何?
  今天,北美打工一族的工作时间是全世界最长的,甚至比工作狂的日本人更甚。提更多的桶,可赚更多钱的公式行得通吗?
  不!
  以下是残酷铁一般的事实:
  消费者负债创历史最高的纪录。美国家庭的负债是17年前的四倍。美国普通家庭1美元可支配收入所对应的负债为0.95美元。
  妇女工作以支援家庭开支的比例在过去的20年上升了一倍多。从1980年的19%到今天的46%。
  越来越多的人用他们唯一而又最有价值的固定资产―――房屋―――做第二次、第三次的贷款抵押以支付账单。
  私人破产个案年年上升,至2000年达140万宗——即使经济很繁荣。
  喂……哪里出了错呢?
  提更大的桶的错误见解
  提桶者以为提越大的桶收入会越多,所以提桶者告诉自己,如果能找到一份提更大桶的工作,那么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提桶者永远都在猜想其他提桶者收入是多少。美国劳工统计局对数百个行业的时薪作了调查。看看你的薪水与其他行业相比如何?
  行业一小时工资
  快餐厨师――――――――――――――――――――$6.29
  油站服务员―――――――――――――――――――$7.34
  护卫员―――――――――――――――――――――$8.44
  零售店售货员――――――――――――――――――$9.12
  秘书――――――――――――――――――――――$11.86
  屋宇维修工人――――――――――――――――――$13.63

  汽车修理工人――――――――――――――――――$13.97
  货柜车司机―――――――――――――――――――$14.08
  消防员―――――――――――――――――――――$15.63
  邮务员―――――――――――――――――――――$16.39
  贷款业务员―――――――――――――――――――$20.05
  电脑程序员―――――――――――――――――――$25.67
  化学工程师―――――――――――――――――――$29.44
  医生――――――――――――――――――――――$33.23
  律师――――――――――――――――――――――$36.49
  牙医――――――――――――――――――――――$44.40
  外科医师――――――――――――――――――――$49.05
  假设大部分工作的人按每周40个小时而得到报酬(即使他们每周工作或许至少50小时。。。或更多!),每年有二周的有薪假期,这里是以上五个行业的年收入状况:
  年收入
  1.厨师――――――――――――――――――――――$13083
  2.零售店售货员――――――――――――――――――$18970
  3.邮务员―――――――――――――――――――――$34091
  4. 律师――――――――――――――――――――――$75899
  5. 医师――――――――――――――――――――――$102024
  现在如果你是一名厨师。……或零售店售货员。。。或邮务员,也许你看着律师或医生的年收入时会想:"哗!如果我每年赚这么多的钱,我就得到财务自由了!再也用为支付账单而愁得夜不能寐了!"
  事实上,医生的桶比厨师的桶大得多―――大慨是十倍!但那并不意味着医生得到了账务自由。他像厨师或邮务员一样,也是依附于他那份提桶的工作。
  为什么?很简单啊。专业人员的收入比其他普通工人高。但是他们的化费更高!实际上,年收入六位数的医生或律师要化费大部份的收入来维持他们奢侈的生活方式。
  只要比较一下普通人士和专业人士的开支:
  普通人买5000美元的二手车,医生或律师则买45000美元的凌志。
  普通人送他们的孩子上免费的公立学校,医生或律师送孩子上私立学校。
  普通人的房产价值75000美元,医生或律师的房产价值350000美元。

  普通人一个星期吃一次薄饼,医生或律师一个星期在昂贵的餐厅吃两次。
  普通人付不起渡假的费用,医生或律师每年带家人去滑雪。
  普通人在公共的球场打高尔夫球,医生或律师是一家或二家昂贵的乡村俱乐部成员。
  你看到区别了吗?
  人们嫉妒医生、律师或会计师,因会他们能提巨型的桶。确实,医生的桶或许比厨师的桶大十倍,但医生的开支也比厨师的开支大十倍,他们最后面对的困境是一样的,也就是从一张工资单生活到另一张工资单。
  桶最后都会干
  汤姆斯.史丹尼和威廉.定高是畅销书《邻家的百万富翁》的作者。他们发现提大桶不等于创造财富。作者调查了生活在高档社区的人,假使开高档汽车、住毫宅的人是富有的。
  真的吗?——错误的假设!史丹尼和定高得到了关于创造财富的惊人结论:
  "大部分美国人对于财富的认识都是错误的。财富和收入是不同的。如果你每年都赚不错的收入,但都花完了,你并没有变 得更富有。你只是生活水平高而已。财富是你所积累的,而不是你所花费的。你如何才能变得富有呢?在这里,很多人也弄错了。通常不是幸运、继承财产、高学历 和高智商让人们积累财富。财富更多的是努力工作、有毅力、有计划、最重要的是自律等因素的结果。"
  换句话说,不论桶有多大,最终都会干。而管道则自我支援的。但管道的建立需要牺牲。管道不是自己形成的。你要化时间和精力去建造。
  更大的桶并不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喜欢加大他们的桶的尺寸。没有人会拒绝每年的加薪或一份更高薪的好工作。如果提桶是你唯一的收入来源,那么我说你要尽量提最大的桶。这只是常识而已。
  但事实仍然是提桶永远不可能让你财务自由。提桶也不会让你的家庭得到安全和有保障,不论你的桶有多大!
  为什么?
  因为只要你提桶,你就必须去上班、去工作而得到报酬。你一旦停止提桶,你的收入就停止了。
  许多提桶者从"邻家的百万富翁"变成"邻家的破产者",因为他在提桶时忽视了建造管道。当他的桶干时,他的生活方式也完结了。
  "管道是你的生命线"我父亲发前常常这样说。
  你开始看到原因了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2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谈笑间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前世今生来世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前世、今生和来世,我不是,我相信。我的前世也许是个和尚。倒并非因为光头,在我开始光头之前的很多年里,脑中就有个烙印,和尚这个职业很酷,除了不能有男女之情很要命以外,厉害的和尚总是武功高强修行圆满,普济人心慈悲众生,多么令人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1圣诞节前夜,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流冰来到东宅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通红的脸蛋,好冷啊。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天崩地裂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第一节时间之龙诺兹多姆在时间的漩涡里痛苦挣扎,他看到了隐藏在燃耗军团和死亡之翼耐萨里奥背后、在那黑黝黝湖水下面的更为强大的邪恶力量,暗夜精灵、兽人和人类的命运就只能靠他们自己来争取。伊利丹在归顺萨格拉斯的过程中失去了他的双眼,但这双已经失去视觉的眼窝却具有了可以探知魔法的强大力量,而他接受的第一个人物就是寻找意欲破坏传送门并且夺取“恶魔之魂”的玛法里奥、克拉苏斯和他们的同伴们。 [点击阅读]
奔奔族理财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理财观念误区一:我没财可理许多朋友在谈到理财问题的时候,经常会说一句:“我没有钱可以理。”这句话的“出镜率”甚高。我几乎遇到过的80%以上的年轻朋友都会这么说,尤其刚毕业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更是如此。你真的无财可理吗?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例子,也许从中你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小王,22岁,本科毕业,工作刚半年,未婚,月收入2600元左右;小刘,25岁,专科毕业,工作3年,未婚,月收入1500左右。 [点击阅读]
女人的资本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就是成功者你可以成功:女人的心理资本心中有希望,在女人的一生中随时会碰到困难和挫折,甚至还会遭遇致命的打击。在这种时候,心态的积极与消极会对事业的成败产生重大的影响。�ブE�士和崔女士同样在市场上经营服装生意,她们初入市场的时候,正赶上服装生意最不景气的季节,进来的服装卖不出去,可每天还要交房租和市场管理费,眼看着天天赔钱。 [点击阅读]
婚姻是女人一辈子的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陆琪内地首席励志作家说职场是“老板公敌”说情感是“男人公敌”说成功是“所有成功者的公敌”在任何时候,都只为小人物说话简介:著有畅销职场书《潜伏在办公室》系列、《上班奴》职场、情感、人文等跨界专栏名家博客点击过千万,作品网络转载过亿国内顶级编剧之一,浙江省作家协会类型文学委员会互联网首期创业者,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