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怪诞心理学 - 第八卷:结束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2006年8月22日下午1点,我站在了都柏林市中心的邮政总局外面。这幢宏伟的建筑物正面有六根巨大的石柱。我小心翼翼地沿着人行道滚着测距轮,结果发现第一根柱子和第五根柱子之间的间隔刚好是60英尺。我依靠在第五根柱子上,装作是一名尽情享受夏日阳光的游客。事实上,我的左手中藏着一个秒表,而我正在偷偷地观察从这幢建筑前面走过的行人。我寻找的M标是从对面独自走过来的人。每当有一个人刚走过第一根柱子时,我就会飞快地按下秒表开始计时。几秒钟后,他们就会经过60英尺的步行从我面前走过,此时我会停止计时。然后我会偷偷地看一眼秒表,并在一个笔记本上记下每个人走完这段路程所花的时间,我几乎每次外出旅行的时候都会随身携带这个破旧的笔记本。当然,我并不是那一天唯一做出这种奇怪活动的人,与此同时,还有一大群研究人员正在全球32个国家做着完全相同的测量工作。
  在本书的一开始,我描述了自己所做的第一个搞怪实验。那是在1985年,研究的对象是刚在火车站碰面的人,我当时也偷偷地拿着一个秒表,让人们估计从我做自我介绍开始已经过去了多少时间。21年后,我又做了最近的这次实验。和火车站的实验一样,这次的实验也会涉及到毫不知情的路人和藏起来的秒表。然而,跟我此前所做的研究不同的是,这可不是一次小规模实验。
  英国文化协会的办公室遍布全球各地,每一个办公室都会通过多种多样的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体育活动向世界推介英国。2005年下半年,我建议英国文化协会和我携手做一个大规模的跨文化实验,探究一下全球各地的生活节奏有何不同。我们采取的是罗伯特·莱文的创新研究方式(参见第6章),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全球各地的人们在21世纪的步行速度,并与莱文在20世纪90年代得出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人们是不是比以前走得更快了。
  就在我站在都柏林邮政总局大楼外面的同一天,我们的研究团队已经带着秒表、卷尺和钢笔进入了全球各地诸多城市的市中心。Ⅲ和莱文采取的实验方式一样,他们也会在繁忙的大街上找一个宽阔的人行道,而且也要确保人行道是平坦的、没有任何障碍物,而且并不是特别拥挤,这样的话,人们就可以尽情在上面阔步前行了。在当地时间上午11点半和下午2点之间,他们会记下35名男士和35名女士走过一条60英尺的人行道所花的时间。观察的对象仅限于独自走在路上的成年人,而且把所有边走边打手机的人和提着很多购物袋的人全部排除在外。

  从巴黎到布拉格,从新加坡到斯德哥尔摩,研究人员从32个国家和地区各选了一个主要大城市,并测量了每一个城市的生活节奏。这次实验涵盖了很多莱文曾经造访过的城市,另外又加了几个他在1994年的研究中未涉及到的城市。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城市的生活节奏排行榜具体如下:
  生活节奏最快名次
  * 城市 国家和地区
  1 新加坡新 加坡
  2 哥本哈根 丹麦
  3 马德里 西班牙
  4 广州 中国
  5 都柏林 爱尔兰
  6 库里提巴 巴西
  7 柏林 德国
  8 纽约 美国
  9 乌德勒支 荷兰
  10 维也纳 奥地利
  11 华沙 波兰
  12 伦敦 英国
  13 萨格勒布 克罗地亚
  14 布拉格 捷克
  15 威灵顿 新西兰
  16 巴黎 法国
  17 斯德哥尔摩 瑞典
  18 卢布尔雅那 斯洛文尼亚
  19 东京 日本
  20 渥太华 加拿大
  21 哈拉雷 津巴布韦
  22 索非亚 保加利亚
  23 台北 中国台湾
  24 开罗 埃及
  25 萨那 也门
  26 布加勒斯特 罗马尼亚
  27 迪拜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8 大马士革 叙利亚
  29 安曼 约旦
  30 伯尔尼 瑞士
  31 麦纳麦 巴林
  32 布兰太尔 马拉维
  生活节奏最慢就在同一天,我们也派出人员去英国的各大城市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伦敦人的步伐是最快的,走过60英里的人行道平均花费的时间为12.17秒。接下来就是贝尔法斯特人,平均所需时间为12.98秒。排在第三名的是爱丁堡人,平均时间为13.29秒。步伐最慢的是加的夫人,他们的平均时间竟然是16.81秒。这些数字的差距看起来可能不是很明显,但如果算一下累加值就会令人大吃一惊了。约翰奥格罗茨是位于苏格兰最北端的一个小村庄,也就是英国的天涯,兰兹角位于英格兰西南端,也就是英国的海角,两者之间的距离为874英里。如果让一名伦敦人从英国的天涯走到海角,大概需要11天,如果换成加的夫人,所需的时间差不多就是15天了。
  通过对比我们的实验和莱文的实验都涉及到的16个城市,我们已经能够确定人们的生活节奏是不是已经加快了。我之所以去爱尔兰,就是因为莱文的实验显示都柏林人的步伐是全世界最快的,穿过60英尺的人行道只需要11.13秒。我在2006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具体为11.03秒。在莱文给出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其他一些城市也基本没有出现步伐显著加快的现象,包皮括东京、纽约、伦敦和巴黎。那么,在莱文的榜单上排在最后几名的城市是否也一样呢?1994年,布加勒斯特人走完60英尺的人行道平均需要16.72秒,到了2006年,他们已经将这个时间降到了14.36秒。维也纳人所需的平均时间也减少了两秒,从原来的14.08秒降到了12.06秒。索非亚、布拉格、华沙和斯德哥尔摩也出现了步伐加快的现象。不过,变化最大的当属广州和新加坡。平均而言,这两个城市的人在2006年所需的时间都比1994年少了四秒,这意味着他们步伐加速度要比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快了3倍。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16个国家的平均步行速度是在13.76秒内走完60英尺。到了2006年,所需的时间就降到了12.49秒。我们的步行速度测量结果显示,全球各地的人都走得越来越快了。

  这种巨大的变化仅仅花费了十年时间。如果照这样的加速度走下去,到了2021年,人们走完60英尺的距离基本上就不花什么时间了。如果推算到2040年,他们在动身前几秒钟就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依据米尔格兰姆的“感觉超负荷”理论(参见第六章),我们得出的研究结果意味着生活在这些城市的人会变得更不乐于助人了,他们会更关心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而且彼此之间的孤立感会变得比以前更为强烈。考虑到这些因素在创造关爱型社区中的重要性,有些人可能会说全球各地城市居民的步伐已经超过了所在地的生活节奏。这是一种颇令人担忧的想法,最近一次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得出结论说,有史以来第一次,城市居民的数量超过了乡村居民。
  在都柏林完成测量实验后,我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离开了邮政总局(以每秒钟5.45英尺的速度),并开始回顾自己在过去的21年里对生活中的古怪面所做的各种探究。我的研究范围也可谓涉猎广泛,我测试过一个国家的说谎技巧,也对搭讪语和交友广告中的心理进行过解密,除此之外,这些研究工作也带给了我很多美好而难忘的回忆,其中包皮括在闹鬼的房间里呆上几个晚上,在搞笑俱乐部里做不搞笑的即兴表演,让我的博士研究生穿上超大号的小鸡服装,看四岁的孩子在股票市场上一展身手,感受60英尺长的炽热炭火堆所散发的热量(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没有测试火行者的速度,不过我估计他们的速度肯定会让都柏林人望尘莫及)。然而,没有什么科学实验是在真空中独立存在的,很多大胆探索人类行为未知面的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这为我所从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研究人员为了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吃尽了苦头,他们曾偷偷地藏在超市和保龄球馆里,他们曾对杀人犯的尸体进行过电击,他们曾在红绿灯前刻意阻碍交通,他们也曾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翻阅数百万人的死亡记录。这些怪诞心理学家让我们得以深入认识心理学的诸多领域,其中包皮括欺骗、迷信和助人为乐心理。这些研究也已帮助我们揭开了日常生活中所蕴含的秘密心理,显示出我们的日常生活事实上是多么令人着迷。正如阿瑟·柯南。道尔在《血字研究》中所说的:“毫无疑问,生活比人们的大脑所能够想象的一切还要更为奇特。”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有一小群高度敬业的人一直在研究像你一样的人。你的生活是一种极为奇特的现象,直到今天,他们所做的工作才不过是触及到了这个奇特现象的冰山一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助于将怪诞心理学从冷门学科变为主流学科,而且对不寻常现象的研究能够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也希望这个领域的学者们可以进行更多既有趣又特别的研究,比如说,他们可以去探索金发女郎是不是真的更为有趣,我们为什么会做白日梦,人们的个性和他们使用的手机铃声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些人比别人更受欢迎,会口技的人是否具有多重性格,穿校服是否真的会扼杀孩子们的创意,以及为什么我们会喜极而泣,等等。总而言之,我梦想着未来的世界里充满了探究生活中稀奇古怪层面的研究人员。下一次再有人在大街上拦住你问几点了,或者你的车子前面有辆车在绿灯亮起后还迟迟没动,或者你发现地上有一张2.0英镑的钞票,那就要小心了。事情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或许您还会喜欢: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镜·织梦者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白色的别墅、一扇美丽的红色雕花窗……推开窗,窗后是……艾美猛然惊醒。“铛,铛,铛!”醒来的时候,隐约听见楼下客厅里的钟正敲了三下。“唔……三点……该死的……”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的嘟哝了一声,她将脸埋在松软的枕头里,继续睡。怎么这几天老是这个时候醒呢?见鬼。半梦半醒中,脑中定格的是梦的最后一个镜头——红色的窗,窗后是什么?想不起来……模模糊糊的,她又想睡着了。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凤舞翩翩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序幕暗暗沉沉的夜,宛如泼洒开来的浓墨,深沉得几乎将人吞噬。又或者,不是黑夜的关系,而是她昏蒙的意识,已无法接收更多的光亮--四周传来阵阵狼嗥,为这阴寒的夜,更添诡谲。她知道自己的神智与生命,都在一点一滴急遽的流失当中,再这么下去,等不到明日的晨曦初绽,她便会先气绝于这片荒山林野之中。 [点击阅读]
半暖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还喜欢嘲弄人,它每每令人可恼地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一点滑稽的成分。——斯蒂芬?茨威格小时候,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很特别的一个,即使眼下平凡无奇,也一定有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想到未来,总觉得一切皆有可能。可随着长大,渐渐认清楚自己不过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一员,身材不比别人好,脑子不比别人聪明,脸蛋不比别人漂亮,甚至连性格都不会比别人更有魅力。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这个世界,是有男女两种性别组成的,男女要相处,要相识、相知、相恋,还要结婚成夫妻,但是在很多时候,男人并不了解女人,而女人也不了解男人,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很多沟通上的抑或是理解上的问题和矛盾,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男女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比如,男人和女人常常也有相同的词汇,但其含义却可能大相径庭。比如,大多数情况下,男人在摆脱一天的工作压力时不想交谈。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