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怪诞心理学 - 第七卷:消失的手套、公文包和货车女驾驶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过去的25年里,来自纽约市立大学的约翰·特林考斯教授把自己的学术生涯全部用在了以科学的方式观察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上。特林考斯发表的学术论文已近百篇,其研究题材之广泛由此可见一斑。他曾造访过很多火车站,目的就是观察男性和女性所穿运动鞋的颜色(79%的男性选择了白色运动鞋,但选择白色运动鞋的女性只占34%圈);他曾计算过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员宣称他们的预报非常准确的次数和实际的准确次数(在他们号称准确的预报中,真正准确的其实只有49%);他曾到城市的贫民区记录反戴棒球帽的人数(正以每年10%的比率减少嗍);他也曾计算过电视访谈节目中受访人以“yes”(是的)回答问题的次数,希望以此勾勒出肯定回答的用语趋势在他分析的419个问题中,“yes”(是的)被使用了53次,“exactly”(正是)被使用了117次,而“absolutely(完全正确)被使用了249次”。
  特林考斯对运动鞋、天气预报、棒球帽戴法和“yes”的使用所做的调查显然都没有很明显的寓意。然而,他的其他一些研究却寓意深刻,尤其是他在人性惊人的可预测性方面所做的研究。网特林考斯让几百名学生从10~50之间任意选一个奇数,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选的都是37。他让大家再从50~100之间任意选一个偶数,结果大部分人选的都是68。特林考斯随后把这个研究拿到了真实世界里,请100名拥有密码锁公文包皮的人告诉他密码锁的组合号码。啊结果发现,大约75%的人都没有改变密码锁的出厂设置,用数字组合0-0-0就可以打开他们的公文包皮。(在《别闹了,费曼先生》阁一书中,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提到,当他在位于洛斯阿拉莫斯的美国军事基地参与开发原子弹时,曾利用此类可预测性读取了高度机密的文件。有一次,仅仅通过尝试他觉得一名物理学家可能使用的不同号码组合,他就成功地打开了一位同事的保险箱。保险箱的密码是27-18-28,设置该密码的依据显然是数学常数e=2.71828。还有一次,费曼发现竟然没有人改过基地最大保险箱的出厂预设值,这意味着即便是技术并不娴熟的窃贼也可以在几分钟内打开这个重要的保险箱。)

  在特林考斯所有的研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被收录到了一篇鲜为人知的论文里,论文的题目是《浅谈消失的个人“物品”——手套》。恻在论文的起始部分,特林考斯提到自己的很多个人物品总会无故消失,比如一只袜子、雨伞或者一只手套。接下来他又谈到,雨伞丢失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因为他从街头的小贩那里买了好几把廉价雨伞(他观察到小贩出售雨伞的价格在雨天要比平时贵出50%),不过,他并不乐意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手套的问题。特林考斯希望能够彻底搞清楚手套消失之谜,因此做了一次长达十年的追踪研究,他仔细观察了消失的那只手套是属于左手还是右手,结果发现,神秘消失的左手手套数量竟然是右手手套数量的3倍。这让他怀疑自己可能是先摘下了右手的手套,并随手放在了口袋里,然后又把左手手套摘了下来,并放在了右手手套的上面。如果的确是这样的话,左手手套就会距离口袋边缘比较近,所以更有可能在走路的时候从口袋里掉出来。特林考斯对消失的手套所做的研究激发了其他研究人员去探索与此类似的主题。2005年,墨尔本马克发伦伯纳特医学研究院的三名研究人员梅根.莱姆、玛格丽特·海拉德和坎贝尔·艾肯做了一个实验,目的是探究公共厨房里的茶匙经常消失的原因所在(或者,就像他们在该主题的科学研究论文中所使用的措辞,目的是回答那个古老的问题:“那些该死的茶匙都到哪里去了?”)。伽研究团队偷偷地对70个茶匙做了标记,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了研究院的8个公共厨房里,在随后的5个月时间里,他们对茶匙的动态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80%的茶匙在这段时间里神秘消失了,其中有一半在前81天内就不见了踪影。还有一份调查问卷的数据显示,36%的人说他们在一生中至少偷过一次茶匙,还有18%的人承认在过去的12个月就偷过。该调查问卷的数据能够说明消失的茶匙并不是被吸到另一个维度去了(译者注:在道格拉斯.亚当斯所著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一书中,作者宣称茶匙可能是悄然移居到了一个完全由“茶匙状”生命居住的星球),而是有一个更为现实的诠释:人们把它们给偷走了。研究人员还提到,如果把研究院茶匙的消失比率乘以墨尔本所有的劳动人口,那么仅墨尔本这一个城市每年就会有1800万个茶匙神秘消失。如果把这些消失的茶匙首尾相连,它们就能够沿着莫桑比克的海岸线环绕一周。跟特林考斯所做的“消失的手套”研究不同,“消失的茶匙”开始被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复制,法国学者最近也做了一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一家大型的餐厅里,仅在半年的时间内就丢失了1800个茶匙。

  被人们窃取的茶匙让我们联想到了特林考斯在不诚实以及反社会行为方面的研究。在本章的稍后部分我们会看到,很多对此类行为感兴趣的研究人员探究的都是更为严重的偷窃行为或自私举动。特林考斯成功地开发出一种独特的研究方式,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较小规模的社会违规行为上,比如说有人买了十件以上的商品却走超市的快速结账通道,或者在禁止停车的地方乱停车。他的研究带来了非常惊人的发现,显示了这些违规行为发生的频率有多高、从这些情况如何能够勾勒出整个社会道德沦丧的图景,以及这些违规行为与货车女驾驶员之间的关系。
  1993年,特林考斯和他的研究团队造访了美国东北部的一家大型超市。他们暗中观察了顾客在75种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每种情境持续观察15分钟。他们仔细计算了到底有多少人购买了十件以上的商品却依然到“十件及以下”的快速通道结账。为了确保这项研究的科学有效性,他们连续数周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对顾客进行观察,并在超市开放两个以上正常结账通道的情况下才记录顾客的行为(这意味着顾客完全可以选择使用正确的结账通道)。结果显示,在快速通道结账的顾客中85%都有违规行为,因为他们的购物篮中可不止十件商品。2002年,特林考斯又在同一家超市重复做了一次实验,结果显示违规顾客的比例已经上升到93%了。如果以这样的变化速度计算,到了2011年,在使用快速通道的顾客中就再也找不到购买十件以下商品的顾客了。

  做完1993年的实验之后,特林考斯还注意到了另外一种新的可疑行为。在使用快速通道的顾客中,有几个人会把购买的商品分成十件一组,然后分别放在传送带上结账。其中就有一名顾客成功地使用这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在快速通道结算了29件商品。发现了这种新的欺骗行为后,特林考斯意识到可以借此确定哪种类型的人最有可能违反社会规范。特林考斯使用了一贯的观察方法,让他的团队成员尾随这些人到超市的停车场,并偷偷地记下他们的性别和车型。结果显示:大约80%的违规者都是货车女驾驶员。这可不是特林考斯第一次发现货车女驾驶员特别有可能做出反社会的行为。1999年,他在学校附近计算超速驾驶的人数并对这些人加以分类,结果发现,96%的货车女驾驶员都会超速行驶,但违约的货车男驾驶员却只有86%。“僦在同一年,他还计算了在丁字路口停车标志前未完全停车的驾驶员数量。总体而言,94%的驾驶员没有遵守交通标志,但货车女驾驶员的违规比例高达99%。2001年,他花了32个小时记录了200件机动车驶入行人专用路口的违规案例,结果发现40%的案例都跟同一类人有关,没错,你猜对了,就是货车女驾驶员。一年后,他在一个购物中心统计了人们将车子停在消防禁停区内的情况。结果发现,最不守规矩的还是货车女驾驶员,占到了所有违规人数的35%左右。
  针对实验得出的数据,特林考斯提出了两种解释。第一,他怀疑“货车女驾驶员不经意间将职场中的授权概念带到了日常生活中。”依据这种解释,女性仍在适应她们在社会中所获得的权力,所以可能会不自觉地想要超越男性以往的行为,比如超速行驶、在禁止停车的区域停车或者对交通标志视而不见。第二,特林考斯指出,这些货车女驾驶员可能走在了社会道德沦丧的前沿,她们的这些行为预示着未来的人们可能都会这么做。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七月七日晴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之一天晴第一部年少爱情,就像初次尝到,那半熟的杨桃滋味,酸酸的、涩涩的,却又忍不住想一再深尝,流转在青涩杨桃、妳憨甜笑靥间,我初次的、纯净的爱情,悄悄萌芽。一之一天晴我叫沉天晴。若要说起我的一生,其实乏善可陈得紧,怕各位看得头重脚轻眼皮撑不开,就挑些重点来说好了。所谓的“一生”,其实也不长,目前为止,才过了十四个年头又三百二十七天八小时零五秒而已。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你要内心强大2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多年来,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我目睹过太多人的心理痛苦,接触过很多心理上已经扭曲、变态的人。我还知道有很多人发疯、自杀。唏嘘感慨之余,我曾经问过自己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还挺正常的?我何德何能?答案是:我懂心理分析。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冬日最灿烂的阳光2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1圣诞节前夜,一大早便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雪。这场雪越下越大,傍晚明晓溪和牧流冰来到东宅的时候,雪已经厚厚地覆盖了整个大地。明晓溪用手不停搓着冻得通红的脸蛋,好冷啊。不过当她的脚刚踏进主屋的大门,一股暖洋洋的热流就把她包围了。好、好温暖啊,明晓溪幸福地叹息。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3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1“啪!”一本新出炉的光榆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像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后面飘出。 [点击阅读]
活出全新的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分享我灵性成长的体悟二00七年五月,方智出版社发行了我的第一本著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一晃眼,两年就过去了。这两年间,发生了很多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我在家庭主妇身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身分认同:畅销作家。至目前为止,《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海峡两岸卖出了三十多万本,让很多人跌破眼镜。我也收到无数读者的来信,倾诉他们读书以后的心声,并且表达他们的感谢。而我自己,还是不断地在成长。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身体语言密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对美国人而言,图中的手势意味着“好,不错”;而对意大利人来说,这表示“数字一”;日本人则认为这个手势代表的是“数字五”;不过,在希腊人眼中,这表示“去你的”;而在中国则表示“很棒”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走进一间熙熙攘攘的房间之后,不用几分钟,他就能准确地描述出房间内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此时此刻的感受。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