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狗年月 - 第一篇早班 第十七个早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演员在抗议。接近尾声的流感并没有妨碍他仔细研究布劳克塞尔寄送给所有合作者的工作计划。磨坊主马特恩在这个早班应当得到一座纪念碑,这一点也不合他的心意。他感到自己有这个权利。为他那写作班子的团结担忧的布劳克塞尔放弃了巨幅画像,但又坚持要反映磨坊主的每一个部分,这些部分已经在阿姆泽尔的日记本中留下了痕迹。
  虽然这个八岁的孩子特别喜欢在普鲁士战场四处搜寻无主的军装,然而却有一个模特儿,也就是已经提到过的磨坊主马特恩,这个人并没有配上普鲁士军装,而是直接用面粉口袋搭在肩上塑造而成。
  这就出现了一个歪着身子的稻草人,因为磨坊主是个十足的歪身人。因为他在右肩上扛着粮食和面粉袋,所以这个肩膀要宽一个手掌,这就使得每一个从正面看到磨坊主的人都不得不克制那种无法抑制的、想用双手抓住磨坊主的头并把它扳正的愿望。因为他不让人按照尺寸缝制工作眼,也不让人按照尺寸缝制节日盛装,所以,凡是他当做上衣、工作服或者大衣穿在身上的东西都是歪歪扭扭的,在脖子四周起了褶儿,右边袖子太短,绽开的线缝接连不断。他总是眯着右眼。尽管并没有一担的重荷压在右肩,但是他右边的脸上仍然嘴角上翘。他的鼻子很听从使唤。此外——因此这幅肖像就要这样画——他的右耳被揉成一团,紧紧地贴在头上。几十年来,一千多担的重量在这一边压着。而相形之下,他的左耳却生来就离得远远的。从正面看,磨坊主马特恩本来就只有一只耳朵,不过,那只缺掉的或者说只能在浮雕上看出来的耳朵,却是更加意味深长的耳朵。
  他同这个世界有些格格不入,但毕竟比可怜的洛尔兴要好一些。有人在一些村子里私下议论,说马特恩祖母经常用烹饪本勺教训她这个孩子。这种最糟糕的事情来自中世纪的强盗和酿酒工马特尔纳,这个人和他的同伙一道死在了监狱里。粗鲁的和文雅的门诺派教徒在相互眨眼示意。那个粗鲁的、衣服上没有口袋的门诺派教徒西蒙-拜斯特尔在四处游说,说天主教不会争取到马特恩,特别是这个经常同胖乎乎的阿姆泽尔一道从对面走过来的小家伙,正在用天主教的残忍方式把牙齿咬得格格作响。人们只要仔细地看看那条狗,甚至连永远下地狱也不会比这更不幸。在这种情况下,更确切地说,磨坊主马特恩有一种温和的性情,而且——同可怜的洛尔兴一样——在所有的村子里几乎没有什么敌人,但却有一批嘲弄者。
  磨坊主的耳朵——当谈到磨坊主的耳朵时,往往就是指右边紧贴在头上的那一只,压上了面粉袋那一只——也就是说,磨坊主的耳朵之所以有必要提到两次,这首先是因为阿姆泽尔在一个稻草人身上——这个稻草人作为设计草图被记在日记本里——大胆地把它去掉了,其次是因为磨坊主这只耳朵虽然对一切习以为常的响声,譬如咳嗽、说话、布道、圣歌、母牛丁冬作响的铃声、锻造马蹄铁的砰砰声,以及所有的狗吠、鸟啼、蟋蟀的唧唧声都充耳不闻,但是对所有在粮食口袋、面粉口袋里商谈的事情却了解得过于清楚,直至对低声耳语、窃窃私语和神秘莫测的声音都听得真真切切。不管是裸露的还是在河中小岛上几乎还未栽种的、带皮的麦子,不管是从绵韧的还是从松脆的麦穗里脱的粒,不管是酿啤酒的麦子、麦接儿、烤糕饼的麦子还是做面条和淀粉的麦子,也不管这种面条是透明的、半透明的还是粉白色的。磨坊主平时充耳不闻的耳朵却在窃听每一担粮食,从中得知每一担粮食里有百分之多少野豌豆种子,百分之多少有焦味的谷粒,或者甚至是正在发芽的谷粒。他还能从无法察看的试验中听出品种来。有浅黄色的弗兰肯施泰因种、彩色的库雅维种、微红的普罗布施泰因种、红色的啤酒花表——这种啤酒花麦长在粘土性土壤上,可以酿制品味纯正的啤酒——英国榆木脑袋麦和如下两个品种:乌尔托巴一西伯利亚冬小麦和施利法克白色小麦五号品种。

  磨坊主平时充耳不闻的耳朵,对于面粉的听觉还要灵敏。当他作为耳听证人从粮食口袋中得知,把多少谷象虫、多少蛹和幼虫计算在内,在口袋中有多少姬蜂和多少幼小甲虫时,他可以把耳朵贴在口袋上,十分精确地说出数字来,说出一担面粉中有多少黄粉(虫甲)的幼虫。另外——这确实使人感到惊讶——他凭着这只扁平的耳朵,可以立即或者过几分钟就从听觉灵敏的偷听中得知,口袋里活着的黄粉(虫甲)幼虫该为多少死去的黄粉(虫甲)幼虫悲痛,因为就像他用眯着的右眼、上翘的右嘴角和听从使唤的鼻子这种十分狡猾的方式来讲话一样,活着的黄粉(虫甲)幼虫发出的喧嚷声吐露了死去害虫的损失有多大。
  希罗多德①说,巴比伦人用豌豆般大的种子栽种小麦,可是,难道能相信希罗多德?——
  ①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前430/420),希腊历史学家。
  磨坊主安东-马特恩对种子和面粉作了详细说明,难道能相信磨坊主马特恩?
  在吕尔曼小酒店里、在福尔歇尔特的院子和吕尔曼的干酪坊之间进行了试验。这家小酒店适合做试验,而且在这个领域有着辉煌的过去。在那里,在木质零售酒柜里,首先可以欣赏到一颗一寸长、据说是两寸长的钉子。这颗钉子是蒂根霍夫的酿酒师傅埃里希-布洛克在几年前为了进行试验,赤手空拳一下子把它捶进厚木板中去的;其次,在那里,零售酒店刷上石灰的天花板是另一种方式的证据:大约一打左右的鞋印给人留下不愉快的印象,表示有苏库布斯①身世的某个人曾经头向下地溜达着走过酒店天花板。这里进行着毫不夸张的力量炫耀,赫尔曼-卡尔威泽把一个不相信其膂力的火险公司代理人头顶朝地、鞋底朝天地多次扔向天花板,然后又接住这个人,使他免遭伤害,这样以后就可以鉴定,河中小岛式力量比试的证据——他那代理人的鞋印在小酒店天花板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①苏库布斯,传说中在男人睡觉时找男人同房的女妖。
  当安东-马特恩经受考验时,就很难说得上强壮有力——磨坊主显得身体瘦弱——更确切地说,事情进行得神秘莫测,十分巧妙。那是星期天。门窗紧闭。外面仍然是夏天。只有四条捕蝇纸带大声地以各种不同的心情提醒人们,要想到这个季节。在零售酒柜里有那颗一寸长的钉子,在灰白色的、昔日被刷上白灰的天花板上有鞋印。有习以为常的射击比赛照片和射击比赛奖品。货架上只放着少许绿色玻璃瓶,里面装着用粮食酿造的酒。劣质烟草、鞋油和乳清竞相发出自己的味道。星期六已经开了头的富泽拉特姆获得了小小的胜利。他们在这里又是讲话,又是吃东西,又是打赌。卡尔威泽、莫姆贝尔和年轻的福尔歇尔特悬赏一小桶诺伊泰希烈性黑啤酒。磨坊主一声不吭地在一小杯选帝侯酒之外——除了城里人,在这里还没有人把它一饮而尽——再加上一小桶同样的酒。站在零售酒柜后面的吕尔曼从后面搬来那个二十磅重的小口袋,准备好用于复核验算的面粉筛。由于要沉思默想,小口袋先放在完全歪着身子的磨坊主手上,然后,他把扁平耳朵旁的软垫放好。因为再也没有人吃东西,没有人随便讲话,没有人喝劣质烧酒,所以,捕蝇纸带的声音立即就响得更厉害了。与乡间各种苍蝇的终曲相比,剧院里垂死天鹅的绝唱又有多少分量啊!
  日尔曼把一块小孩学习写字用的石板连同系在上面的石笔一起,推到磨坊主那只空着的手下。因为连贮存量都要列人,所以石板上面写着:第一,幼虫;第二,蛹;第三,蠕虫。磨坊主还在窃听。苍蝇发出嗡嗡声。乳清和鞋油味占了上风,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敢于喝劣质烧酒。这时,那只笨拙的手在慢慢移动,因为在右边,磨坊主正轻轻地托着那只小口袋,把它从零售酒柜上挪到写字石板上去。在幼虫这个词后面,石笔嚓嚓地写下了一个直挺挺的十七。他用刺耳的声音写上了二十二个蛹。海绵拭去了这个刚写上去的数字。湿润的斑点干得越多,就越是明显地显露出:现在只有十九个蛹。在小口袋里大概有八条活蠕虫。作为加赛节目——因为比赛规定并没有要求这样做——磨坊主在嚓嚓作响的石板上通报:“口袋里有五条死蠕虫。”紧接着,富泽拉特姆吸进了一口占了上风的鞋油味和乳清味。有人把苍蝇的终曲调得更低声了。拿着面粉筛的日尔曼有了举足轻重的分量。
  简而言之,事先预言的牛皮纸一般坚硬的幼虫数额,柔软的、只在顶端才生有茧子的蛹的数额,长大的幼虫——被称作黄粉(虫甲)幼虫的数额,同这个数字完全相符。在估算的五条已死的黄粉(虫甲)幼虫中,只少一条死去的小蠕虫。也许,或者说肯定,这条虫已经变干,成了碎片,通过面粉筛可以找到。

  就这样,磨坊主安东-马特恩得到了他那小桶诺伊泰希烈性黑啤酒。他把动身回家的一种预言作为安慰和加演节目赠送给所有在场的人,特别是赠送给卡尔威泽、莫姆贝尔和年轻的福尔歇尔特,因为这些人提供了这桶啤酒作为悬赏。所以,当他在那里扛起这个小桶时——这时正好那个被问及的面粉袋刚放下——他就像讲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那样顺便闲聊道:他这个长有扁平耳朵的磨坊主,当二十磅重的东西放在他一边的肩上时,他就用扁耳朵清清楚楚地听到,有几条黄粉(虫甲)的幼虫——他无法精确地说出有几条,它们说起话来七嘴八舌——在对丰收在望的前景发表意见。按照黄粉(虫甲)幼虫的观点,人们可能会比七兄弟小麦和库雅维小麦早一个星期收割埃普种小麦,就像施利法克麦种五号要比七兄弟小麦晚两天一样。
  还在阿姆泽尔按照听觉灵敏的磨坊主形象做成一个稻草人之前几年,这样的习惯用语和问候套话就已经流行起来:“啊,亲爱的,您好,马特恩的黄粉(虫甲)幼虫又在给他说什么啦?”
  这种事无论如何都是可笑的:很多人来向磨坊主打听,好让他去询问一个装得胀鼓鼓的小口袋,这个口袋再作出答复,什么时候应当栽冬小麦,什么时候应当栽夏小麦,这个口袋还相当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时候该进谷仓。还在他被做成稻草人以及作为设计草图记在阿姆泽尔的日记本上之前,磨坊主就已经说出另外一些阴森森的预言了。因为这个来自杜塞尔多夫的演员要把磨坊主变成一座纪念碑,所以迄今为止,这些预言已经证实是忧多于喜。
  他不仅仅看到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咄咄逼人的、有毒的麦角害虫,会降下需要保险的、猛烈的阵雹,会钻出大量的田鼠,而且还一天不差地预言了柏林或者布达佩斯谷物交易所的行情暴跌,预言了一九三○年的银行倒闭,预言了兴登堡①的去世,预言了一九三五年五月但泽的古尔登贬值。就连战争开始的日子,黄粉(虫甲)的幼虫也都给他作了预言——
  ①兴登堡(1847~1934),德国陆军大元帅,1925~1934年任德国总统。
  当然,他凭借自己扁平的耳朵,更了解产下哈拉斯的母狗森塔,更了解这条站在白衣磨坊主身边的、看起来黑不溜秋的母狗的情况。
  可是在大战之后,当磨坊主凭着他的A种难民证栖身下克雷费尔德与迪伦之间时,他仍然可以用一个二十磅重的口袋——这个袋子经受了逃亡和战乱——预言未来的情况……然而,根据写作班子达成的协议,这种事布劳克塞尔却不能写,关于这一点,演员先生会报道
或许您还会喜欢:
妖怪博士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时值春天的一个星期日的傍晚,天空被一片厚厚的乌云覆盖着,显得格外闷热。一个小学生吹着口哨,漫不经心地走在麻布六本木附近的一条高级住宅街上。他叫相川泰二,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才去小朋友家玩了以后,正赶着回家。他家就住在麻布这一带叫笄町的地方。马路两边全是些豪宅大院,高高的围墙连成一片。走过几家大院,在一家神社的门前,可以看见里面的一片小树林。这条马路平时就是行人稀少,今天更显得格外地空寂。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很久以前,在一个遥远的星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遥远星系。故事已经结束了,任何事都不能改变它。这是一个关于爱情与失去、友情与背叛、勇气与牺牲以及梦想破灭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至善与至恶之间模糊界限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一个时代终结的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有一件很奇怪的事——它既发生在语言难以描述其长久与遥远的时间之前与距离之外,又发生在此刻,发生在这里。它就发生在你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 [点击阅读]
朗热公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泰蕾丝修女地中海一岛屿上,有一座西班牙城市。城中有一所“赤脚穿云鞋”的加尔默罗会修道院。泰蕾丝女圣徒,这位名见经传的女子,一手进行了宗教改革,创立了一个新教派。这修道院中一切规章,从宗教改革时期严格保持至今,一成不变。这件事本身可能已使人感到非同寻常,但却是千真万确的。经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荡涤,伊比里亚半岛和欧洲大陆的修道院几乎全部被毁或遭到激烈冲击。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