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狗年月 - 第一篇早班 第十二个早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一年过完了。这是一个特殊的除夕,因为由于柏林危机的缘故,除夕夜只能用灯光,而不能用爆竹来庆祝。再者,人们在这里,在下萨克森州,不久前刚把那个欣里希-科普夫——一个形象逼真的君主送进了坟墓。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半夜不让放爆竹。布劳克塞尔为了防备万一,同企业咨询委员会达成协议,让人既在矿工浴室、行政大楼,同样也在井口平台和井底车场贴上这样的告示:建议布劳克塞尔公司——进出口公司——员工以与这庄重的时刻相适应的方式安安静静地欢度除夕夜。就连这位执笔人在让人把“稻草人要按照人的形象来创造”这句话漂漂亮亮地印到大木桶上,向顾客和老主顾恭贺新年时,也不得不援引他自己的话。
  第一个学年给爱德华-阿姆泽尔带来了各式各样的东西。就像他现在每天在两个村里人眼前露一次面那样,胖乎乎的,身上满是斑点,他分得了一个替罪羊的角色。不管年轻人那些游戏怎么叫法,他都得参加,确切地说,他都受到折磨。那群人把小阿姆泽尔拖到福尔歇尔特仓库后面的荨麻丛中,用腐烂的、发出焦油味的缆绳把他绑在一根木桩上,尽管并非富有创造性,却也把他折磨得疼痛难忍。这时他虽然哭了,但是,他那双由脂肪包着的灰绿色的小眼睛,却不想放弃透过眼泪——众所周知,这些眼泪会帮助他得到一个虽然模糊不清但却过分精密的镜头——进行观察、评价,不想放弃对于典型动作的实实在在的感觉。在这样殴打两三天之后——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在十次殴打之间,除了别的骂人话和绰号之外,还有意无意地冒出“犹太鬼”这个词儿来——在海滨树林里,在沙丘之间或者紧靠海滨、受到海水冲刷的地方,同样的殴打场面又在独一无二的多臂稻草人身上重演。
  瓦尔特-马特恩要结束这些殴打以及在事先发生的殴打之后接踵而来的效尤。他在较长一段时间参与殴打,甚至有意无意地用上了“犹太鬼”这个词儿。有一天,很可能是因为他在海滩上发现了一个虽然已经用坏但仍在怒气冲冲地晃来晃去的、同他毫无区别或更确切地说是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稻草人,于是便在殴打中放下了拳头,让两只拳头——如果允许这样讲的话——沉默五拳之久,接着再打。然而从此以后,当瓦尔特-马特恩的拳头又挥舞起来时,遭殃的就再也不是只好忍气吞声的小阿姆泽尔了。他强迫其他那些折磨阿姆泽尔的人改弦易辙,他做这种事非常投入,有规律地把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尽管在福尔歇尔特的仓库后面,除了眯着眼睛的阿姆泽尔之外没有任何人,他还是在仓库后面长时间地向夏日的和风挥舞拳头。
  我们大家从极其惊险的电影中知道,在殴打当中或者殴打之后结成的友谊,还必须时时刻刻接受极其惊险的考验。因此,对于阿姆泽尔的友谊而言,时间也会拖得很长,因为在这本书里,马特恩还要遇到很多问题。还在开始时,为了促进刚结成的友谊,对于瓦尔特-马特恩的拳头来说,就已经有好多事情可做了,因为那些粗野的渔民和农民不愿意去理解这个突然结成的友好同盟。他们按照习惯,把刚放学就心神不定的阿姆泽尔拖到福尔歇尔特的仓库后面。因为维斯瓦河在慢慢流淌,堤坝在慢慢变细,四季在慢慢交替,云彩在慢慢飘动,渡船在慢慢摆渡,乡间的人们在慢慢从用煤油灯过渡到用电灯,所以维斯瓦河左右两岸那些村庄里的村民都犹豫不决,不愿意理解:谁想找小阿姆泽尔谈话,就首先必须同瓦尔特-马特恩言语一声。这种友谊的秘密开始慢慢发挥奇特的效应。在乡村生活中的固定人物——农民、奴仆、神父、教师、邮政代办所主管人、兜售小贩、干酪坊主、牛奶合作社联合会的督察、林业学徒和乡村白痴——之间,由乡下新结成的友谊那许许多多绘声绘色的场面构成的景象,并没有拍成照片,却以其无与伦比的方式保持了若干年之久。阿姆泽尔在沙丘上的某个地方,背对海滨树林做他的捕鸟套索。各种式样的衣服摊开着,清清楚楚地摆在那里,没有时装。业已毁灭的普鲁士军队的军服和上次洪水留下的颜色很杂的、现已干得硬邦邦的战利品,在漂走时被挡住,如今正被小沙丘和漂木压着。长睡衣、男式小礼服、开裆裤、厨房用的脏围裙、短上衣、已经皱缩的制服、有窥视孔的窗帘、紧身胸衣、小围嘴儿、马车夫外套、腹带、胸敷布、咬烂的地毯、皮领村里、射击比赛的小旗子和一些作为嫁妆的台布发出臭味,招来不少苍蝇。毡帽、保暖罩、钢盔、便帽、睡帽、小帽、四角帽和草帽上的多肢毛虫在蠕动,想咬自己的尾巴。它伸直每一个肢节躺着,上面叮满了苍蝇,等着被它们享用。太阳光让所有钉在泥沙上面的栅栏木条、梯子碎片、支豆蔓的细杆、光滑和有节疤的散步用的手杖、粗糙的棍棒,就像海洋和河流使它们漂到岸边那样,投下它们参差不齐、飘忽不定、同时光一道移动的影子。此外,还有一大堆钢绳、扎花金属丝、差不多已经腐烂的缆绳、发脆的皮革制品、乱蓬蓬的纱巾、羊毛衬里和稻草束。这时,这些东西开始腐烂、变黑,从田间仓库已经崩落的房顶上滑下来。大肚瓶、没有桶底的牛奶桶、小便壶和汤盆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在所有这些储存物之间的是异常灵活的爱德华-阿姆泽尔。他汗流满面,光着脚,踩着海滩上的飞廉,但却什么也没觉察到。他呻吟着,嘟哝着,偶尔还咯咯地笑着。他在这里插上一根支豆蔓的细杆,在细杆上横着搭上一根椽子,在后面再搭上金属丝——他并不捆,而是把它们相互缠在一起,这样做很牢固——让一道用银丝交织而成的红棕色帘子绕着细杆和椽子缠三圈半,再把稻草束缠在上面,在田芥菜桶上面扎成一个脑袋,特别戴上一顶盘形圆帽。他用大学生便帽交换公谊会教徒戴的帽子。他不仅使帽子上的毛虫,也同样使海滩上形形色色的苍蝇晕头转向。他想让一顶睡帽在短短的时间内获得胜利,而终于让一个咖啡壶保暖罩——上次洪水赋予它一个更为挺括的外形——证明了它在头顶上的作用。他及时理解到这个整体还缺少一件背心,而且是一件背后闪闪发光的背心,就从证明乞丐身份的衣服和有霉味的衣服当中挑选,然后便把背心往肩上一套,也不好好瞧一瞧便套在咖啡壶保暖罩下的这个“人”身上。他已经在左边坚了一个快要散架的小梯子,在右边相互交叉地竖了两根一人高的棍棒,用一段三根栅栏木条那么宽的花园栅栏木条同它们相互交叉,捆在一起,构成一幅矫揉造作的阿拉伯风格图案。他稍微瞄准了一下,然后扔了出去,用僵硬的帆布击中了目标。他借助起连接作用的、嘎嘎作响的皮带,借助羊毛衬里,赋予这个人物——他那队人当中站在最前面的骑手以某些军事指挥权,并立即给它穿上衣服,系上皮带,缠上缆绳,戴了七次帽子,周围都是苍蝇,在前面、侧面、东南面和他那支逐渐被消灭的前沿部队——这支逐渐变成稻草人的部队——右侧,苍蝇在嗡嗡叫。从沙丘上,从喜沙草里,从海滨树林的松树丛中,飞出常见的和从鸟类学家的角度来看是罕见的鸟。这种事情的前因和后果就是:它们在爱德华-阿姆泽尔的工作场所上空聚集,成为黑压压的一片乌云。它们用雀鸟的文字越来越密密麻麻、越来越生硬呆板、越来越没有章法地胡乱书写它们的恐惧。这段文字隐藏着嘎嘎乱叫的根源,驱使着林中的鸽子在树枝上发出咕咕的叫声。它虽然停止发出砰砰声了——如果它停止了的话——但仍然有许多痛苦、许多叹息,有断断续续的哧哧声和大麻-公牛般的吼叫声在起发酵作用。没有任何一种由阿姆泽尔的产品引起的恐惧没有得到表现。可是,谁会越过流动着沙子的沙丘顶去巡查,谁会给这位朋友做稻草人的工作保持必要的宁静呢?
  这对拳头属于瓦尔特-马特恩。他七岁,灰溜溜地望着大海,仿佛大海是属于他的。小母狗森塔对着波罗的海艰难起伏的波浪狂吠。佩尔昆已经不在人世。在多种狗病当中,有一种狗病夺去了它的性命。佩尔昆产下了森塔。来自佩尔昆家族的森塔会产下哈拉斯。来自佩尔昆家族的哈拉斯会产下亲王。来自佩尔昆、森塔、哈拉斯家族的亲王——刚开始时,是立陶宛的母娘在嚎叫——会创造历史……然而现在,森塔却在向着软弱无力的波罗的海狂吠。他光着脚,站在沙里。他可以通过单纯的意志,通过从膝盖到脚掌轻微的振动,越来越深地钻进沙丘里面。沙子很快就会埋到卷起的、被海水弄得僵硬的灯芯绒裤子上。这时,瓦尔特-马特恩立定一跳,使沙子随风刮起,然后离开沙丘。森塔离开微微起伏的波浪。他们俩很可能是觉察到了什么东西,都趴下身子。他穿着褐色灯芯绒裤和绿毛衣,它黑乎乎的,伸着四肢,趴到最近一个沙丘顶上,趴到喜沙草丛中,先后心不在焉地——在慢吞吞的海浪拍击六次海滩之后——又慢吞吞、懒洋洋地钻了出来。看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真是活见鬼,一场虚惊,甚至连一只家兔都没有。
  可是在上空——在那里,有相当大一片乌云在可洗涤的蓝色女外衣面前,从滑稽可笑的一角飘往泻湖方向——鸟儿们不想停止它们那尖锐、沙哑的啼叫声,以便证实阿姆泽尔即将完成的稻草人就是已经完成的稻草人
或许您还会喜欢: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致加西亚的一封信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我相信我自己。我相信自己所售的商品。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手。我相信美国的商业方式。我相信生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我相信愉快的心情,也相信健康。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我相信阳光、空气、菠菜、苹果酱、酸-乳-、婴儿、羽绸和雪纺绸。请始终记住,人类语言里最伟大的词汇就是“自信”。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苦行记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译序《苦行记》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幽默大师马克·吐温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作者以夸张的手法记录了他1861—一1865年间在美国西部地区的冒险生活。书中的情节大多是作者自己当年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我们可以在他的自传里发现那一系列真实的素材,也可以在他的其他作品中看到这些情节的艺术再现及作者审美趣旨的发展。《苦行记》也是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美国西部奇迹般繁荣的写照。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