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狗年月 - 第一篇早班 第六个早班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很久很久以前——布劳克塞尔扳着指头算着——战争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小保罗呆在马祖里①,洛尔兴同狗一道四处乱走,但磨坊主马特恩却可以继续扛面粉口袋,因为他两耳失聪。这时,马特恩祖母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瘫在椅子上——因为要为孩子洗礼,要在那个小家伙,即那个在很多个早班前投掷小折刀的人头上加上瓦尔特这个名字——骨碌着眼珠,嘴里叽里咕噜着,却迸不出一个词儿来——
  ①马祖里,波兰的一个地区。
  祖母坐在悬吊小屋里,罩上了一层层匆匆而来的阴影。她的眼里亮了一下,这道亮光随即便消失在半明半暗之中。她坐在一忽儿耀眼、一忽儿昏暗的屋子里。就连几件家具、平柜上面的饰板、箱子上面弓起的盖子以及九年来没有用过的雕花床头凳上的红色天鹅绒,也都突然亮了一下,随即便消失在昏暗之中,露出一些轮廓,然后变得一团漆黑。在祖母头上和她的家具上面是闪烁发亮的灰尘,是没有灰尘的昏暗。她的女式小帽和平柜上面那个蓝色高脚酒杯在闪光。短睡衣带流苏的袖子在闪光。盲目擦过的木地板在闪光。在木地板上,磨坊工保罗送给她的那只行动敏捷的、差不多有手掌那么大的乌龟从一个角落到另一个角落地爬来爬去,也发出闪光。它小口小口地咬着绿色的生菜叶,使菜叶呈半圆形,因而活得比磨坊工更长久。耀眼的闪光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悬吊小屋里所有到处乱放着的生菜叶及其被乌龟咬成的装饰图案。在外面,在房子后面,马特恩家的四翼风车凭着每秒八米的风速把小麦磨成面粉,用它的四个叶片每三又二分之一秒钟就要挡住四次阳光。
  在祖母小屋里着魔般地一明一暗、一明一暗时,就在这同一时间,公路上的那个孩子被人用车载着,通过帕瑟瓦尔克和容克尔阿克尔送到施特根去接受洗礼。把马特恩家菜园同公路隔离开来的那道篱笆旁的向日葵越长越大,它们在相互朝拜,受到同一个太阳,即每三又二分之一秒钟就被四翼风车的叶片挡四次的太阳持续不断的赞扬。因为四翼风车并不是在太阳与向日葵之间移动,只不过是——而且还是在上午——在瘫坐于椅子上的祖母和太阳之间移动。这种太阳在河中小岛上虽然并非一直都有,但却经常出现。
  祖母瘫坐在椅子上有多久了?
  悬吊小屋已经有九年了。
  在紫菀、玻璃上的冰花、野豌豆或者族花后面已经有多久了?
  在四翼风车之侧一明一暗、一明一暗,已经有九年之久了。
  是谁使她这样牢牢地瘫坐在椅子上?
  那时候,儿媳妇施蒂妮,一根天生的棍棒,使她遭了这份罪。
  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这个容克尔阿克尔的新教徒把蒂尔德-马特恩——当时还没当祖母,身体更硬朗,声音更洪亮——首先从厨房里赶出去,然后自己四肢摊开,坐在走道上,在基督圣体节擦玻璃窗。当施蒂妮把她的婆母从狗窝里赶出去时,在两败俱伤的母鸡之间,第一次发生了凶狠的斗殴。两个女人用饲料盆相互殴打。

  布劳克塞尔后来推算,这件事大概发生在一九○五年。因为两年之后,当天生的棍棒施蒂妮还是没有要求吃绿苹果和酸黄瓜,而按照日历推算,她临产的日子又肯定已经来到时,蒂尔德-马特恩对在她面前双臂交叉、站在悬吊小屋里的儿媳说:“这种事我早就想到了。小老鼠要在新教徒肚子里给自己打一个洞,它啃得格格直响,把所有的人都弄醒了。可是,小老鼠又不想出来,只发出臭味!”
  这一番话之后便开始了一场用烹任木勺进行的宗教战争,这场战争以天主教徒瘫在椅子上告终。那把放在窗户前、在瓷砖壁炉和床头凳之间的椴木椅子接纳了突然中风的蒂尔德。九年来,如果不是由于要打扫卫生,她被洛尔兴和女仆们抱着离开椅子一段时间,她就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
  九年已经过去了,事实证明,新教徒肚子里并没有怀着魔鬼般的、把一切都吃光的、不让任何东西出现的小老鼠。恰恰相反,降临人世的是儿子,剪的是脐带,而且在施特根的一个好天气接受了洗礼,而这时,祖母却一直瘫在椅子上,神志清醒地呆在悬吊小屋中。在小屋下面的厨房里,有一只鹅放在烤炉里,它身上的油发出咝咝的声音。这是那只鹅在大战的第三个年头的遭遇。那时候鹅已经非常罕见,所以人们把鹅当做濒临灭绝的动物品种。长有胎痣、胸脯平平、头发鬈曲的洛尔兴-马特恩,尚未找到男人的洛尔兴——因为小保罗已经钻进地里,只留下了他的黑狗——应当照料炉子上这只鹅的洛尔兴,并没有呆在厨房,也从来没有浇烤鹅,耽误了转动烤鹅,没有用咒语为烤鹅消灾,却宁肯同篱笆后面的一排向日葵呆在一起——新来的磨坊工在春天刚给这些向日葵施过钙肥——先是亲切友好然后便忧心忡忡、怒气冲冲地说了两句,随即又十分亲热地同一个人讲话,那是一个并未站在篱笆另一边的人,是一个并未穿着上了油而且仍然嘎嘎作响的靴子从身旁走过的人,是一个穿着一条小马裤但却被人称为保罗或者小保罗的人,是一个带着泪水汪汪的目光要将从她那儿拿去的东西退还给她的人。但是保罗并没有归还,虽然那时辰十分有利——万籁俱寂,充其量只有嗡嗡声——以每秒钟八米的速度刮着的风,有合适的鞋子尺寸,这样践踏四脚支架上的风车,使风车以比风还要快的速度沿着一个轨迹转动,在唯一的双盘石磨中能够把米尔克的小麦——正好在磨——磨成米尔克的面粉。

  尽管磨坊主的儿子在施特根的木头小礼拜堂内接受洗礼,马特恩的磨坊却并未停止转动。只要有磨面的风,就必须磨面。风磨只知道有风的日子和无风的日子。洛尔兴-马特恩只知道小保罗从身边走过和站在篱笆边的日子,只知道没有任何人从身边走过、没有任何人站在篱笆边的日子。因为磨坊在磨面,所以小保罗从旁边走过,而且停下步来,佩尔昆在吠叫。在远处,在拿破仑的白杨树后面,在福尔歇尔特、米尔克、卡布龙、拜斯特尔、莫姆贝特和克里韦的农庄后面,在低矮的学校和吕尔曼的小酒店和牛奶场后面,奶牛的哞哞声此起彼伏。这时,洛尔兴友好地念着“小保罗”,多次念着“小保罗”,而这时,没有给炉子里的烤鹅浇水,没有给它念消灾的咒语,从来没有转动它,它变得越来越松脆,越来越鲜美。“就把它再还给我吧,现在不是那样了,现在我没有你了。就把它再还给我吧,我现在很需要它。现在就给吧,你现在不,你不想把它交给我……”
  没有任何人归还一点东西。小狗佩尔昆转动着脖子上的头,轻声哀鸣着,目送着那个离去的人。在奶牛当中,牛奶增多了。四翼风车用它的尾巴安坐在四脚支架上,磨着面。向日葵在相互诵读着向日葵的祈祷文。风在轻声哼唱。炉子里的烤鹅起初是慢慢地,随后便非常迅速地发出异常强烈的焦味,使得厨房上面悬吊小屋里的马特恩祖母飞快地转动着眼珠,其速度比风车上的叶片还要快。当人们在施特根离开那个接受洗礼的小礼堂时,当悬吊小屋里那只手掌大的乌龟从木地板的这一头走到另一头时,她由于窜进悬吊小屋来的那股烧焦的鹅的焦臭味,开始在一明一暗、一明一暗的屋子里叽里咕噜,喘着气。起初,她通过鼻孔把所有的祖母鼻子里都有的那种界毛呼出来。但是,当难闻的臭味在一闪一闪的亮光下弥漫整个小屋,让乌龟犹豫起来,让生菜叶干枯之时,呼出来的再也不是鼻毛,而是恐惧了。老祖母郁积九年的怨恨猛然发泄出来,老祖母的火车头发起怒来了。这是维苏威火山和埃特纳火山,是地狱里备受喜爱的元素。烈火使被激怒的祖母抽搐,它像火龙一样形成明暗的强烈对比,在相互交替的闪光中,在九年之后,它试图再使她恢复单调乏味的格格咬牙声。她获得了成功;她残留的最后几颗牙齿已被烧焦的味道弄得麻木,在从左到右地咬着。终于,喀嚓声和啪嚓声融入了火龙的喘气声、蒸汽的放气声、火山的喷火声和格格的咬牙声。那把椴木椅——这把椅子在拿破仑时代之前就已添置,除了要打扫卫生时那短暂的间歇之外,它承载着老祖母达九年之久——认为自己已经毫无指望,于是便在一种东西把乌龟从木地板上抛起来又摔翻在地那一瞬间,“喀嚓”一声垮了。与此同时,炉子上有好几块瓷砖呈网状断裂开来。在下面,烤鹅在爆裂,让塞在它体内的东西都流了出来。这把椅子碎成了粉末状的木头面,比马特恩家的风磨碾的面粉还要细。马特恩祖母的身影被云雾缠绕着,犹如富丽堂皇、光辉灿烂的昔日纪念碑,只不过是遮上了一层面纱。她肯定没有遭到椅子那样的命运,但却变成了老祖母式的灰尘。在那儿,在干枯的生菜叶上、仰着的乌龟上、家具上和地板上沉积的东西,都只不过是椴木的粉尘罢了。她这位可怕的人物并没有坐下,而是站着,把牙齿咬得格格直响,像触了电似的——这时,由于四翼风车的叶片相互交替,使她变得一明一暗、一明一暗——挺直腰板,站在灰尘和腐臭之中,从左到右,把牙齿咬得格格作响,而且由于咬得格格直响的缘故,迈出了第一步:她从耀眼的光亮中走进暗处,从暗处走进亮处,从亮处走进暗处,迈过差不多已经奄奄一息的乌龟——乌龟的肚子呈硫磺色,很漂亮——在瘫坐九年之后,目标明确地迈开了步子。她没有在生菜叶上面滑倒。她踢开了悬吊小屋的房门。一个祖母的化身脚穿毡鞋,顺着狭窄陡峭的木楼梯往下走,走到厨房去。她现在站在地面砖和锯末上面,把两手放在一个货架里,试图以老祖母的烹好绝招抢救这只烧焦的烤鹅。她把烧焦的地方刮掉,擦干净,把烤鹅翻动一下,确实也抢救了一部分烤鹅。然而,当祖母在抢救烤鹅时,尼克尔斯瓦尔德每一个有耳朵的人都听见,她粗声大气,从养精蓄锐的喉咙里发出极其清晰的喊叫声:“坏蛋,你这个坏蛋!你这个坏蛋,到底在哪儿!洛尔兴,你这个坏蛋。我要揍你,你这个坏蛋。该死的坏蛋!坏蛋,你这个坏蛋!”

  这时,她已经拿着硬质烹任木勺从发出焦臭味的厨房走出来,到了发出嗡嗡声的菜园子中间,把风车扔到了背后。她从左边踏进草莓地,从右边踏进花椰菜地,并未停留在醋栗丛中。她这是好多年来第一次又到了蚕豆苗儿之间,但紧接着又到了后面,来到向日葵丛中,把木勺高高举起,从右边绕了一个大大的弧形,得到每个动作都有规律的四翼风车叶片的支持,向着可怜的洛尔兴也向着向日葵狠狠揍去,只是没有揍佩尔昆,因为它哀鸣着窜进蚕豆苗之间跑掉了。
  尽管挨了揍,尽管根本就没有小保罗,可怜的洛尔兴却仍然朝着他的方向啜泣:“快来救我吧,小保罗,快来救我吧,小保罗……”可是,她得到的只是木勺的殴打和祖母肆无忌惮的咒骂:“坏蛋,你,你这个坏蛋!你,你这个该死的坏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宇宙尽头餐馆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有一种理论宣称,如果任何一个人真正发现了宇宙存在的原因、宇宙存在的目的,宇宙就会立刻消失,被某种更为怪异、更难以理解的玩意儿取代。还有另外一种理论宣称,上述事件已经发生了。迄今为止,故事的发展如下:起初,创造出了宇宙。这激怒了许多人,被普遍视为一种恶劣行径。许多种族相信宇宙是由某种神所创造的。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恐怖的大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雷诺被绑架非洲!我向你致意,你这神秘的大地!让我骑在骏马上穿越你那一望无际的空旷草原;让我骑在矫健的骆驼上穿越你那布满了炙热的石头的沙漠;让我在你的棕榈树下漫步,观看你的海市蜃楼美景;让我在你生机盎然的绿洲上思念你的过去,感叹你的现在,梦想你的未来。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