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攻心话术 - 第15章 良性互动;坦诚展示;擅用问句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5章 良性互动;坦诚展示;擅用问句 (2)
  当你屡屡被对方提问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自己正处在被动的位置,你必须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怎样改变呢?建议使用反问。
  比如,上面这个案例这样演绎:
  店员:“欢迎光临。”
  顾客:“这套女装多少钱?”
  店员:“您买衣服是送人的吗?”
  顾客:“是。”
  店员:“哦,这件不错,很适合送人,价位偏高。”
  顾客:“多少钱呢?”
  店员:“600元一套。对送人来说,价格很适中。”
  顾客:“能打折吗?”
  店员:“对不起先生,因为本店女装都是高品质的女装,所以价格上不能优惠,大家一看这个牌子就知道这是一款不打折、有品质的女装。”
  职场更是如此,当我们执行一项工作的时候,要多打几个问号,然后逐一破解再展开行动,就不会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有障碍了。
  领导最怕的员工是那类机械做事情的人,领导怎么说他就怎么做,平时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他们对工作本身的意义并不了解,也不愿意主动去了解、思考,每当出了问题的时候,还能振振有词地说:“这都是你让我做的呀?”
  其实,领导的指令可能只是方向性的,具体怎么操作,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需要你自己去动脑筋思考。知其然,你还得知其所以然,否则,你看似按照命令行事,得到的结果却可能是南辕北辙。
  有一次,我的助理要去一个机构办事情,我请他顺便帮我去取一份资料。回来的时候,助理把资料拿回来了,他又告诉我,审核资料的老师还没看完,我一听当然不满意,问他:“老师说了没看完,你何必拿回来呢?”
  他说:“你不是让我把上次的稿子取回来吗,那我当然听你的话就取回来了。”
  我只有笑笑不说话,其实,对工作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对自己有益的事情。我没有再追究,是因为我懂得不能为了虫子,放弃了桃子。
  除了疑问句,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巧妙地使用反问句。
  法拉第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他常常百折不挠地做一些表面上和社会生活并不相关的科学实验。当法拉第最初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的时候,有人冷嘲热讽地问他:“这个原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呢?”
  法拉第马上反问对方:“刚生下来的婴儿有什么用呢?”
  当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一个反问可能就会使挑衅的人知难而退。
  日常生活中说话也需要逻辑,加一个问号,会为生活增添些许有趣的故事。
  一场电影,其中有一个喝茅台酒的片段。茅台酒的价格还是很昂贵的,演员不高兴,就找导演理论,于是发生如下的精彩对话:

  演员:“导演,既然是喝酒,能不能用真的茅台酒代替呀?”
  导演:“茅台太贵,买不起。”
  演员:“您老说演戏要逼真,不喝真茅台怎么能逼真呢?”
  导演:“是呀,是要逼真。可是戏中还有一个喝了三碗水的场景,你是不是真的要喝上三大碗水呢?”
  演员自然是哑口无言。在这段对话中,一个反问就解决了争议。
  再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甲向乙方提问:“听说你昨天在公司打私人电话被老板逮了个正着,你现在感觉如何?”
  乙此时即使一口否认曾有“被发现”的事发生,却不知不觉地陷在“自己是否在公司打私人电话”的场景中与甲讨论问题,十分被动。
  反问就是可以通过反向改变此种被动的有效手段。譬如,乙可以回答:“你没搞错吧?我听说是你被发现了。”
  这个案例中的逻辑放到生活中有很多。例如,某个记者采访一位名人,他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现在的青年人太浮躁,您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名人不论怎么回答,第二天,记者都可以在报纸上发表这样的一篇文章:《××炮轰当下青年人太浮躁》。
  正确的回答是,名人说:“现在的青年人太浮躁是你个人的看法,不是我的看法,我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
  记者便无文章可做。话题的引入对随后的话语结构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如果你迷信对方的前提条件,无论如何你都走不出这个怪圈,所以要多注意话题本身是否具有陷阱。
  有位读者对我说:“张老师,‘话术’这个词显得特别会算计。”
  其实不然,我的所有书,都讲究“术”,可是“术”,在我看来只是帮助人们正确走路并到达一定高度的工具,算计则不是。
  术会提醒大家用正确的方法做事,从正确的角度分析问题,以正确的心态看待挫折,并掌握做事正确的“度”。就拿说真话来说,懂得术的人会有技巧地说。
  关于说真话,鲁迅有过非常富有深意的描述:一户人家新添了一个男婴,很多人前来道贺,有人说这孩子聪明,有人说这孩子漂亮,有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当大官,这些人都得到了主人的回馈。还有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他得到了一顿暴打。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说真话的人,说真话的人是不是就一定能把事情办好,赢得其他人的尊重呢?其实有时候不是,看他是否有“术”的规范,说话、做事都是如此。
  小林额头上带着伤来上班,有个相处得不错的同事就问他:“哎哟,你这是怎么了,又和你爱人动手了?”

  小林说:“嗯。”然后一声不吭地工作了。
  从这个程度来说,小林是个很实在的人,他既没有伪装,同事也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大家会认为小林是个实在人。
  相反,如果出现以下的场景就麻烦了。
  同事问:“是不是和爱人动手了?”
  小林说:“是。”然后他接着说:“昨晚我们吵架了,没说几句,她拿着钢笔就摔过来,然后砸中了我的额头,我哪能忍受这样的耻辱,站起身就开始收拾她,我直接给她推倒了,然后冲上前就打她,把她打哭了……”
  同事越听越不吭声了,最后的结果就麻烦了。公司里开始有各种传言。有人说:“小张这个人太坏了,居然打老婆。”还有人说:“小张的老婆简直是个泼妇,动不动就摔东西。”甚至还有人说:“小张对老婆动手那么重,八成是外面有小三了。”
  同样是说真话,一个是有技巧地说,一个是无节制地说。它所产生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效果。况且,有的真话听起来真实,却未必一定正确。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女人说:“男人的话要能信,猪都能上树。”这句话是真是假呢?对于说这些话的女人来说,可能是真的,她们的人生经验告诉自己,男人的确不能相信,她受到了情感上的伤害,并且对所有的男人都失去了信任。这句话是她某一时刻真实情绪的反映,但这句话是偏激的,说出来也是不当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倡说真话,也要有技巧地说,一个人要立世,要学会保护自己;只有保护了自己才能保护他人。记住季羡林老先生的话——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季羡林还曾经解释说:“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假话全不讲”是做人的道德底线,“真话不全讲”则是审时度势的说话技巧。可以说,“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是季羡林老先生这样的饱学高士、诚实君子应对尘世迫而自保而又守住道德底线的一个妙法,也是足够世人享用一辈子的做人准则和诀窍。
  央视曾经为季老做过数次采访,其中某著名主持人在听到季老这句话时,反问:“为什么真话不全说呢?全说真话不是更好吗?”季老反问:“你能全说真话吗?”那名主持人一时语塞,只能回以“哈哈”了。
  还有一个例子,原教育部办公厅副主任、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曾经有人问他,目前在世的人当中,最钦佩的人是谁?他说是白岩松,理由就是当代社会有思想的人不少,难得的是白岩松不仅有思想,还会表达。
  白岩松曾辞掉了央视春晚的主持工作,“虽然我有能力以另外一种面貌跟大家开心,春晚好像不合适,所以我只是个春晚的过客”。这种真话只有自省,没有对别人的批判,但是这句话同样给人们带来思考,这个社会人人都愿给自己加码,总希望荣誉越多越好、房子越大越好的时候,白岩松给自己做了减法,提醒人们注意,一个人必须做减法,因为你做不好所有的事情。这是值得更多人思考的。

  除了这些,商务活动更需要精明地说真话。
  如果一点技巧也不讲,把一切商业秘密毫不保留地透露给对方,那也不是所谓的真诚。因为完全暴露的东西也并非都是完美的东西。给大家举个例子:
  老刘去采购一批货物,为了得到一个合适的价位,他和对方谈判了好久。他通过周密的调查与了解,认为每吨25000元左右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同时双方都有利可图。因此他约了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进行洽谈。
  在当价格谈到22500元百元的时候,销售经理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说:“已经是最低的价格了,我本来就没有赚你们的钱,再便宜,我就要赔钱了。”
  也许算上很多成本,低于25000的确会赔钱,但是销售经理的真话反而没有让老刘相信,他觉得销售经理太夸大其词,明明可以成交的价格,销售经理却说没赚钱。老刘没有说什么,笑着就要站起来离开。销售经理到最后还是把他给留住了,最终以每吨24800元的价格促成交易。这就是太真诚,反而让人感觉假,成为一个一种反面案例。
  我还常常举这个例子:两个酒吧,一个倒闭了,另一个生意很好。仔细一探讨原因,第一个酒吧是任何客人进来,服务员都问:“请问您啤酒里面加鸡蛋吗?”80%的人说:“不加。”第一个酒吧失去了80%的生意。
  第二个酒吧是这样的:服务员这样问:“您是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
  80%的人都选择加一个鸡蛋,还有20%的选择加两个。
  这两种问法都是为客人服务,效果截然不同。因为第二个酒吧的服务员提升了话术。
  我们每天都说真话,说真话能不能智慧地说呢?
  一个小女孩打碎了家里的茶壶,该如何解释呢?
  说真话就一定要承认错误,只不过说话的次序大有讲究,她是这样说的:“妈妈,我给您泡茶,泡了这么多年,都很小心,可是今天不晓得怎么搞的,把茶壶打破了。”
  想想看,家人还会不原谅她吗?
  因为短短的几句话信息很多,第一,自己是个好孩子,很懂事,泡了很多年茶叶。第二,自己敢于承认错误。第三,这次的事件的确是偶然事件。
  说到这里,给读者留一个题目,那就是如果你上班迟到了,被你的领导发现了,你打算怎么说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海底捞你学不会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2009年4月,海底捞案例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上发表后,几个出版社相继约我写一本海底捞的书。可是我对写海底捞的书实在没把握,加之又忙,就一一回绝了。2010年初,我的老朋友《中国企业家》特刊部主任边杰,带着《中国企业家》执行总编辑李岷特地到北大找我。我动心了,给海底捞董事长张勇打电话,要写这本书。张勇很犹豫,他说:“海底捞现在已经名声在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再出一本书,怕吹过了。 [点击阅读]
潜意识的力量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1《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潜意识的力量》第一部分(1)[美]约瑟夫·墨菲著吴忌寒译唤起潜意识的力量吧!你将拥有的是完善的人格平静的心灵持久的幸福无尽的喜悦……引言奇迹随时发生,你准备好迎接它了吗我曾周游世界。在此期间,我多次目睹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发生在形形色色的人身上。我相信,这样的奇迹同样会在你的身上发生,因为它往往就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 [点击阅读]
大漠遥
作者:佚名
章节:123 人气:2
摘要:日子轻快一如沙漠中的夜风,瞬间已是千里,不过是一次受伤后的休息,草原上的草儿已经枯萎了三次,胡杨林的叶子黄了三次。三年多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随着狼群,从漠北流浪到漠南,又从漠南回到漠北。打闹嬉戏中,我似乎从未离开过狼群,与阿爹在一起的六年似乎已湮没在黄沙下,可惜……只是似乎。沉沉黑夜,万籁俱静。篝火旁,我和狼兄一坐一卧,他已酣睡,我却无半丝睡意。 [点击阅读]
格列佛游记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2
摘要:小说以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四次出海航行冒险的经历为线索,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外科医生格列佛随航程途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献给国王。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在格列佛的帮助下,利立浦特国打败了同样是小人国的“不来夫斯古”帝国,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解密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九型人格,也称“九种人格”、“九种性格”等,是了解他人、认识自我、修正人格、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学问,被称为当今最实用的人格分析理论。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美国中央情报局把它作为一个识人指南,用以洞察各国元首的行为特质,斯坦福大学也把它引进到mba的课堂来训练学员的领导力。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