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攻心话术 - 第13章 强而示之以弱,扮猪吃虎不含糊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3章 强而示之以弱,扮猪吃虎不含糊 (2)
  这让陈经理很紧张,他打算精简成本,初步的计划是降低50%的费用。对于一个正在运转的公司来说,这是很难的。如何做才能在不影响自己威信的基础上实施计划呢,陈经理在思虑。
  可是,在陈经理还没有做好计划的时候,有人就开始在公司里传言,说由于公司的运营成本过高,老总考虑要裁员50%,以渡过难关,裁员的名单正在草拟中。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于是大家发现,本来一个很积极向上的创业公司的氛围变了,很多人开始悄悄地给自己作准备,比如刻意表现自己,找领导谈心。
  还有人开始谋划着找新的工作,公司的氛围非常不妙。
  一看这种氛围,陈经理果断地制定了新的制度,并且,他立即紧急召开集体会议,澄清这件事,开会的时候他说:“最近公司有人说我要裁员50%,这完全是无稽之谈。我们是一家正规的公司,各位都是陪着公司发展壮大的人,一般情况下,我不会轻易裁员。”
  大家听了,还是有些不相信,还有人心想“一会儿,陈经理就该说‘但是……’了。”
  陈经理接着说:“当然,我们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果我们不控制自己的费用,发展就会异常艰难,以后三个月将会出台新的制度,大家要严格执行。”
  听完这些话,所有人都感觉非常放心,公司发展重新回到了一个正常的轨道上。
  也许大家觉得这个话术的案例太简单,实际上这非常耐人寻味。
  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总使用“但是”这个转折词的人会让人感觉很捉摸不定,不靠谱,而如果用“当然”这个词,起到的衔接作用很自然。它的妙处在于过渡自然,让你和听话的人的利益点仿佛被拉到了同一个圈子里。
  一个简单的词背后蕴涵着一种和谐的说话态度。
  总说“但是”,试图转折别人,改变别人的人不是说话高手,一个懂得接纳他人的人,才能说出令人如沐春风,欣然接受的话。
  我有一个表妹,大学毕业之后,就跑到北京,在北大周围租了个房子复习、考研,考了一年没考上;不服输,第二年复习再考,还是没有考上;第三年又要复习考试的时候,我不得不找她谈谈了。
  我问表妹:“考研这么辛苦,你经历了这么大的挫折,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很难过,你想继续考研,哥不拦着你,当然,我现在只希望你静下心想一想,考研是为了什么?”(先表明立场,不是拦着她考研,让她放松戒备的心理,以便在平和的氛围内发现自己的内心)
  她说:“虽然我大学读的学校很一般,但是我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考上。”
  我接着说:“你觉得考上了能证明自己,是吧?”

  表妹点点头。
  我接着问:“证明自己哪方面呢?”
  她显然没想到我能这么问,于是她也很困惑地进入了一段艰难的思考。
  她说:“我想证明自己是个聪明的、能做成事情的人。”(不要否定她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生活理想)
  我说:“证明自己是个聪明的、能做事情的人,这个出发点非常好,当然你也为此付出了两年的努力。今天我想说的是,如果两年的努力没有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你知道你会得到什么吗?”
  表妹说:“失败和别人的嘲笑。”
  我说:“不,得不到你想要的,你会得到更好的。因为你用了两年的时间证明了考研的确不适合你,证明了你可以去寻找新的希望了。曾经没有考上名牌大学,这是高考的分水岭,高考这条线就暗示了有的人也许不适合走学术这条路,那一次,你没有接受,现在,考研的事情只不过再次提醒你,你可以用你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更好的东西。”(提到高考,更是为了证明她不适合考试,在考试这件事情上有充足的论据来证明她不具备优势,同时,也要给她新的希望。很多长时间学习的人,畏惧走出校园,不想踏入社会,现在要鼓励她接受新的生活)
  表妹陷入了沉思。
  我接着说:“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聪明的、能做成事情的人,这是目标,实现这个目标有很多很多的方法,不只考研这一条路,是吧?”(不要直接说出自己的建议,这样她会感觉接受了你的游说,进而会觉得你在强迫她接受一个安排,要让她明白,所有的路是自己选择的,将来她就不会后悔)
  不到一个星期,表妹收拾了东西,回到老家开始踏踏实实地找工作了。
  有时候说服一个人并不难,就看你的态度是“转折式”还是“承接式”,如果你否定一个人全盘的思想,即使你再正确,他也会排斥,但是如果你能够认可其中的合理性,再诱导一件事情往正确的方向走,一切就会顺理成章。
  层层递进,了解对方。
  沟通不同于演讲,沟通更像是打乒乓球。
  我们希望的沟通步骤是大家一起聊一个话题,比如聊自己内心的梦想,每个人谈到了各自的梦想。你有梦想,当然我也有,双方都有话要说,你先说一两句,我再说一两句,然后你再说……虽然双方都想要多说一些,但是出于礼貌和尊重,谁也都没有独自占用整个对话时间。这就是一个愉快的打乒乓球的过程,问一句,回答一句,然后再问再答。整个说话的节奏非常好。
  如果对方不是这样的,他非常愿意谈自己,他说起自己的梦想滔滔不绝,让他人根本插不进一句话,听的人一定会感觉非常压抑。在生活中的确总有一些人,显得非常自信、专业度也很高,觉得自己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完全不理会其他人的感受。

  人的心理有正常的输入和输出的需求。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亚佛·亚德勒写过一本叫做《人生对你的意识》的书。在那本书中,他说:“不对别人感兴趣的人,他一生中的困难最多,对别人的伤害也最大。所有人类的失败,都出自于这种人。”亚德勒这句话真的非常有道理。
  也许此时有人要说,如果对方比较木讷,导致整个谈话冷场怎么办?其实,你不必担心,即使对方沉默,那也是他的一种选择,给他思考的时间,给双方静下来的时间,这种冷场不但不会影响沟通,还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手段,它看似一种状态,实际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就像乐谱上的休止符,运用得当,会让整个谈话显得很有深度。
  很多人面试的时候更要注意这一点,就是不要急于说话,留一个了解对方也就是企业需求的机会。
  有很多人,往往不等招聘考官把话问完,就赶紧插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下,不论你插话的内容多么精彩,对方也感受不到,这种急躁的态度,很容易造成损失,不只是弄错了问话的意图。
  当然不插话仅仅是第一步,还要注意好好听对方说话。我也写了很多职场书,但我很少教大家去模式化地回答问题,原因在于认认真真听对方说话,比你在脑海中拼命搜索应对问题要重要得多,有些人在别人说话时,唯唯诺诺,仿佛都听进去了,等别人说完,却又问道:“很抱歉,你刚才说些什么?”这样会给面试官糟糕的印象。
  如果对方说了一段话,你认真听了,但是不大懂,对方要求你回答问题,那么怎么办?还是打乒乓球的艺术,当信息输入过来你却不懂的时候,做一个正确的输出,你可以这样说:“据我听到的,你的意思是否是这样……”复述并理解这句话,会让对方觉得你很靠谱。
  不但面试如此,销售也是如此。多给客户说话的机会,满足他倾诉的心理需求。
  销售大师、说话高手罗杰·道森说过:“推销大师往往能使客户感觉到自己是赢家,占了很大的便宜,而糟糕的推销员会让客户感觉到吃了大亏,成了输家。”这体现在洞察上。
  如果你的顾客挑剔、批评,一般人是不愿意和这种人打交道的,不得不说的是,一般人讨厌的事,可能会是你的机会,正所谓“嫌货才是买货人”,顾客之所以“嫌弃”你的货物,是因为他们已经对产品有了兴趣,有了兴趣,自然会认真地加以思考,思考必然会提出更多的意见。
  销售人员分为好几个层次,但大多数人都停留在我卖你买的层次上。看透顾客心理的人,才是真正的销售人员。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有位小徒弟跟着一位铁匠师傅学艺。学成后小徒弟要出师了。第一个月他为四位不同的客户各打造了铁器,小铁匠做得很用心。

  他的第一位顾客是一位侠客。侠客拿到利剑后,很不高兴地说:“这把剑太沉了,我要退货!”小徒弟听了之后,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时,师傅进来了。他说:“您是一代大侠,剑重方显武艺高强。”侠客高兴地付了钱,然后带上剑离开了。
  第二位顾客是一个屠夫。屠夫拿到刀之后,很不满意地对小徒弟说:“你给我打的刀太小啦,要拿它来砍骨头,使不上劲儿!”小铁匠又无法接话,师傅说:“技能高的师傅,宰牛的时候讲究技术,从缝隙入手毫不费力,这把刀就是为您这样有技术的人打造的,打造得太沉了,您使用起来手臂反而容易发酸。”屠夫连连点头,然后把钱付了,带上刀离开了。
  第三位顾客是个年轻的樵夫。只见他一进门来就问小铁匠:“你怎么打一把斧头就用了这么长的时间?”小徒弟脸憋得红红的。师傅连忙笑着说:“慢工出细活嘛!这把锋利的斧头包管您一天劈一大堆木头!”樵夫马上化怒为喜,满意地买走了斧头。
  这也就说明,在推销的任何阶段,客户都有可能对你的产品的任何方面提出异议。销售人员要时时刻刻做好这种心理准备,对客户的异议不能轻视,更不能心存芥蒂。听客户说话,听他们的牢骚和抱怨,不断地化解顾客提出的任何异议,坚持下去,达成交易。
  以上的案例难度属于偏低的,如果遇到对方不愿意与你打乒乓球,该如何处理呢?
  这就需要我们层层递进,引发他说出自己的需求,他说得越多,你可以把握得就越多。
  让我们向生活学习这种话术。
  顾客走进菜市场,问卖菜人:“辣椒辣不辣?”
  卖菜人没有回答辣或者不辣,而会问:“想买辣的还是不辣的呢?”
  顾客回答:“买不辣的。”
  卖菜人说:“怎么吃呢?”
  顾客说:“炒鸡蛋。”
  卖菜人说:“炒鸡蛋,最好有辣味,炒出菜才有味道。”
  顾客说:“好吧,那就买辣的吧。”
  然后卖菜人就镇定自若地卖出了辣椒。
  这就是层层递进,引导对方说话,不必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了解对方的需求,然后从自己的销售点切入,让顾客愉快地购买自己的产品。
  这里顺便和读者分享一种比较特别的状态:打乒乓球要控制节奏,自己不能急躁。有的特殊情况下针锋相对,一来一往,不如沉默施压。在谈判进入关键期的时候,你说:“这个合作条件不够好。”然后静默,一言不发。也许,不多久,对方就会给出一些优惠的条件给你。然后,你在此基础上再调整条件。
或许您还会喜欢: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投资前的准备工作在你打算购买股票之前,你应该对以下各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你对美国公司的信任程度,你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你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是多少?你打算作短线交易还是搞长期投资?你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以及股价暴跌的反应情况如何?最好在进行投资前明确你的投资目标以及分析清楚自己对投资的态度(我真的认为股票比债券更具有风险性吗?), [点击阅读]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爱丽丝靠着姐姐坐在河岸边很久了,由于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她开始感到厌倦,她一次又—次地瞧瞧姐姐正在读的那本书,可是书里没有图画,也没有对话,爱丽丝想:“要是一本书里没有图画和对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天热得她非常困,甚至迷糊了,但是爱丽丝还是认真地盘算着,做一只雏菊花环的乐趣,能不能抵得上摘雏菊的麻烦呢?就在这时,突然一只粉红眼睛的白兔,贴着她身边跑过去了。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史蒂芬·柯维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乔登(DavidStarrJordan),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25余年来,我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工作经验中,接触过形形色色表面上事业有成、内心却感到匮乏的人,他们极渴望过和谐、圆满的生活,并享有不断开展的良好人际关系。 [点击阅读]
叛逆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楔子夜半,惊醒!一身的酸痛,直觉摸索身侧的棉被,只触到一掌的冰冷与坚硬。她茫然睁开眼,身下是大理石地板,而不是她温暖柔软的大床。又跌下来了吗?她苦笑。明天,要记得叫人来铺上长毛地毯。室内空调似乎没有发挥它的效用,冷,是唯一的感觉。功能再强有什么用?一点都不暖的暖气,明天要顺便换掉它!她坐起身,赤脚下楼。打开冰箱,里头塞得满满,应有尽有。 [点击阅读]
唤醒心中的巨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醒来吧!控制你的生活!安东尼·罗宾斯是世界顶级激励大师。你将在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你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使你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你发现你的真实目的,并控制你的生活,激发你控制命运的能力。 [点击阅读]
奇特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作者想着怎样吸引读者,读者寻思值不值得看下去谈这个人的事,很想做到实事求是,又想写得生动些。这两个要求很难捏到一块儿。只有在不一定要实事求是的时候,事实才会叫人感兴趣。本来嘛,可以想办法发明一种新颖的手法,用它把事实地制成引人入胜的情节。又有秘密,又有斗争,又有险风恶浪。同时又翔实可靠。比方说,满容易把这个人写成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孤胆战士,单枪匹马对付强大的对手。独个儿对着大伙儿干。 [点击阅读]
宁为卿狂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楔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轻柔绵浅的吟喃在风中低回,温柔得教人心都融了。“爱妻啊,咱们恋儿才刚满月呢,妳唸那么深奥的词儿给她当安眠曲,她听得懂吗?”“才不,我生的女儿可聪明得很,她一定懂得的!”女子娇娇柔柔的嗓音不服气地反驳。 [点击阅读]
悠情似雨浓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大清年间傲风堡偏厅。内首席端坐着一名老者,由外观看来,约已年届七旬,虽两鬓斑白,威严肃穆的神情却在无形中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犀利睿智的眼眸不但并无垂老之色,精锐中反而带着一股天生的权威气势,令人不由得心生敬畏。一旁卓然而立的男子抿紧了薄唇,英挺卓众的容颜散发着与老者相同的慑魄气势,轻拢的眉宇间有着凝然与苦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