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跟谁较劲 - 第六章 2005年,磕不动了 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你不忙乎你的事儿了?”夏雨果摸着何小兵手指上因弹吉他留下的趼子说。
  何小兵沉默了。
  “算了,你还是在北京吧,这里有你想要的东西。”夏雨果说。
  两人都不再说话,倾听着彼此的呼吸。何小兵慢慢地把手伸进夏雨果的衣服里,之前两人一直和衣而卧,夏雨果没有拒绝。
  何小兵的手在夏雨果的身上游走,感受着她的皮肤,温暖、干燥、滑腻,最终停在胸前。何小兵像握着初生的小鸡,不敢用力,怕伤到它。夏雨果则像掌中的小鸡一样,乖乖地安心于被抚摸着。终于有了回应,夏雨果转过身,嘴被何小兵的嘴盖住,两人都忘乎所以了。
  这年的春节,对何小兵来说,既是有生以来最冷的一个春节,也是最幸福的一个春节。
  寒假结束了,夏雨果要回学校了,两人话别。
  何小兵把自己的现状和困惑告诉了夏雨果:“我现在特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是我也不知道啊!”夏雨果说,“但无论怎么样,快乐都是最重要的吧!”
  在这个二十岁的女孩眼里,每天能有个自由自在的心情,就是最好的生活了。何小兵很羡慕这么看待生活的人,他希望自己也能这样,但是他做不到,他总觉得自己的价值在于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往往是悲愤的、痛苦的,也搞得他很不轻松。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继续悲愤下去,还是换种活法儿。夏雨果临走前的一句话让他很受用:“别着急,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无论是人,还是这个世界,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何小兵记住并相信夏雨果的这句话。
  过完年,何小兵开始了新生活,首先体现在他和顾莉莉的关系上。一次何小兵冷不丁儿地跟顾莉莉说:“咱俩还是做普通朋友吧!”
  “我和你也不是男女朋友啊!”顾莉莉说。
  “我的意思是咱俩光做朋友。”何小兵话只说了一半。
  “好啊,随你!”顾莉莉明白何小兵的意思了,也猜到何小兵为什么会这样做。
  果真,说完这话一个月后何小兵没再往顾莉莉那跑。
  当何小兵发现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在北京找个像点儿样的工作后,又去找顾莉莉帮忙。顾莉莉知道他肯定是碰到难处了,要不然不会向她开这个口。
  顾莉莉自己已经不在公司干了,去年辞了职,和朋友一起开了个画廊。她对何小兵的事儿还真上了心,问了几个朋友,最后给何小兵安排进一家外企的市场部,平时搞一些营销的策划。从此,何小兵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识时务者为俊杰,何小兵一直认为这是一句骂人的话,说白了就是墙头草,如今自己也成了俊杰。上班的前三天,何小兵一直还在为此对自己耿耿于怀。
  但不上班又有什么办法呢,为了永远能跟理想一起耗着,天天饿着,流落街头,这样只能离理想越来越远,何小兵的成长环境也注定了他做不了这样的人,或者还向父母要钱,这样的事儿何小兵更做不出来。
  不久前经历的一件事儿,让何小兵对社会有了清楚的认识。那天他路过音像店,看见一盘他期待已久的专辑,赶紧买下,买完身上就剩一块九毛钱了,还够坐车回去的。但是上了车,何小兵才发现兜里只有九毛钱,那一块钱不知道哪儿去了,他出门的时候,兜里明明有一枚一块钱的硬币。九毛钱不够买票的,何小兵向售票员说明情况,反正已经上车了,就收九毛钱让他先坐着,他回家后立即把那一毛钱给公交公司送去。售票员说公司没规定九毛钱也能坐车,何小兵要是残疾人,可以免费坐车,但他不是,所以想坐车必须花一块钱买票。售票员是个中年妇女,用北京老娘儿们特有的腔调招呼着司机,声音之大唯恐全车的人有一个听不见:“把门儿开开,让他下去,兜里就九毛钱还想坐车!”
  何小兵众目睽睽之下臊眉耷眼地下了车。走回去太远了,只能想办法凑够一块钱,何小兵向过往的路人借,有人不听他把话说完就甩手走了,有人听他说完了,但怀疑他是骗子,也不借。特别是听说他只需要一毛钱,而且是借,不是要的时候,更怀疑他借一毛钱的背后藏有更大的阴谋,甚至要报警。
  最终何小兵还是走了两个小时走回家,他无法为了一毛钱而继续受人白眼。他从此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也看清了社会,心想:社会真够贱的,让我一毛钱就看透丫的了!
  看清现实,这是何小兵需要学会的事儿,也是他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的事儿。岁数小的时候,理想是一道门槛,跨过去就实现了;岁数大了,理想变成一堵墙,严严实实地挡在面前,任何人也无法忽视这面墙的存在。认清现实,不是心里突然转过弯来了,而是生理反应,岁数大了,以前忽视的东西,现在清晰地摆在眼前。但发现有比自己更年轻的人,以比自己更充沛的精力在这条路上跑着,便渴望知道终点在哪里了,因为你知道,如果一直这么跑下去,你肯定是跑不过那些人的。最近何小兵觉得吉他背在身上有点儿沉了,不像以前跟没感觉似的,背着吉他也能追上公车。

  不仅何小兵如此,其他人也在给自己找出路。
  安威参加了电视台的选秀,跟着几百人一起参加了海选,任那些既不比自己唱歌好听,又不比自己多会多少乐理知识,只是比自己早出了几年名的评委品头论足,瞎说八道。安威本来想拉着何小兵一起参加,但何小兵拒绝了,他从一开始就觉得,这是电视台的行为,最初的动机只是为了赚钱,并不是为了发掘在音乐上有天赋的人。如果真为了发现音乐人才,叫到唱片公司唱几句就行了,干吗非要把选拔现场搬到电视上呢,无非是想把好的、坏的都让人看看,这是一个审美也是审丑的时代,特别是那些有与“传统的美”背道而驰的“现代美”,更吸引眼球,创造高收视率,多卖广告。发现人才那是衍生目的,即使发现不了,只要活动本身挣钱了,目的就达到了。那些评委也是抱着玩一玩的态度,拿个出场费,没谁当真。
  安威也明白这一点,但是他认为,对于几个月以后的获胜者来说,这毕竟是一次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喜欢唱歌,想唱一辈子歌,所以,他只有参加。
  刘全的一百副鼓槌才用掉小一半,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在北京用完它们,看来是不可能了。以前在工厂打鼓的时候,有工资拿,没觉得打鼓是件多奢侈的事情,现在打鼓,没有工资了,每天光出不进,刘全的鼓也打得越来越没力气了。在老家,刘全打鼓还打得小有名气,可到了北京才发现,会打鼓的人比老家的人还多,顿时怀念起老家的生活,没想到这乡愁愈演愈烈,最后发展到非回老家了不可。
  为了能在北京多逗留一阵,刘全想尽各种省钱的办法。去饭馆吃饭,兜里总得装点儿道具,吃饱的时候把事先备好的头发蟑螂虫子扔在盘里,和饭菜一起搅拌,然后大喊一声“偶操”,叫来服务员,要求免单,拒绝服务员提出的可以再换一份的建议,因为已经吃饱了。刘全知道做买卖的也不容易,所以只要求免单,不要求赔偿。靠这种办法,刘全吃遍了住所附近的所有小馆,不好意思第二次进去使用同样的方法蹭饭,只好搬家,搬到饭馆多的地方,继续蹭饭。当他再次被饭馆的服务员和老板记住无法再混吃混喝只能继续搬家的时候,他觉得这么生活下去没什么意思了,不如回老家算了。于是,把剩下的鼓槌都留在北京,如果何小兵他们还会重组乐队,就留给下任鼓手用,刘全说:“我先走一步,让这些鼓槌留在北京尽它们没完成的使命吧!”刘全打算回老家后,看看还能不能回原来的厂里上班,今后,也许他又将是一名车工,并直到退休了。

  严宽仍每天挂在网上找媳妇,婚介网站给他发来的女孩照片络绎不绝,严宽不知疲倦地挑选着:“又给我送妞来了,看看这批妞如何?”
  “这个不行,别看她资料里写着二十五岁,从她背的这包皮就能看出来,这姐们儿岁数不小了。”
  “这姑娘一看就属于容易抑郁型的,不行,我有时候也爱思考人生,俩人都心事重重,那就麻烦了,我得找一个阳光可爱型的,跟我互补。”
  “这妞儿号称自己是安静型的,我就不信,喜欢安静的女孩,能把自己的脸画成这样,看着就够闹的!”
  “这姐们儿的照片怎么全戴墨镜啊,也忒装酷了吧,不会是盲人吧!”
  “这娘儿们照相还抱个狗,是她自己征婚还是给狗征婚啊,照片上狗比她照得都清楚!”
  “大姐,拜托,你是在地球上征婚,别把照片修得跟ET似的!”
  “你妈B,还口口声声热爱艺术呢,你知道艺术俩字怎么写吗,还他妈时尚达人,看你丫这一身就是滥俗,时尚不是跟你丫这样,穿得跟花大姐似的,怎么怪怎么穿。哥们儿我这样的才时尚呢,永远这一身,不跟你们丫的苟同!”
  “我终于知道这阿姨为什么这么大岁数还找不着男朋友了,我相信这两张照片还是她挑的比较好看的,要不是我抵抗力强,早就被吓死了!”
  “怎么都这姿势啊,要找一个照相不伸俩手指头的姑娘也够难的!”
  “希望他有一双温柔的、小小的眼睛,我这眼睛还不够小嘛,这个我得会会,不行,这女的是韩国的,我不喜欢思密达。”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逝去的武林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李仲轩(1915~2004),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弟子,因生于文化世家,青年时代武林名号为“二先生”,34岁退隐,遵守向尚云祥立下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发表系列文章,在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荣辱悲欢事勿追我的父系在明朝迁到宁河西关,初祖叫李荣,当时宁河还没有建县。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2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王小波《白银时代》
作者:王小波
章节:21 人气:2
摘要:书名:白银时代作者:王小波白银时代大学二年级时有一节热力学课,老师在讲台上说道:“将来的世界是银子的。”我坐在第一排,左手支在桌面上托着下巴,眼睛看着窗外。那一天天色*灰暗,空气里布满了水汽。窗外的山坡上,有一棵很粗的白皮松,树下铺满了枯黄的松针,在乾裂的松塔之间,有两只松鼠在嬉戏、做*爱。松鼠背上有金色*的条纹。教室里很黑,山坡则笼罩在青白色*的光里。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