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傅雷家书 - 《傅雷家书》读后感——当父亲没有了生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首先,我是怀着一种糟蹋经典的态度来看这本书的,所感会片面。尤其是近来发现自己有了人格障碍,喜欢看问题夸张偏激言过其实,索性就将偏激进行到底。好这口的同胞们继续吧。
  关于标题,我想解释“生活”二字,即life。我在美国上学时整日无所事事无病呻吟,没有一个集中的爱好和兴趣点,没有固定的朋友圈,深感孤寂空虚,这时我的一位印度朋友说“Youneedtogetalife!”
  当一个父亲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他必定千方百计地想要介入子女的生活中。这种介入,一般以教导、唠叨、过度想念的形式体现。尤其是当子女已经成|人,可以独立走向社会,他仍不进行放任主义。傅雷就是这样一种父亲。整本《傅雷家书》就是这样一种介入。
  傅雷对儿时的傅聪管教甚严,令其闭门苦读,稍有违背就加以打骂。因此傅聪的童年是乏味悲苦的,不曾拥有其他孩童的愉快玩耍经历,也没有丰富的物质。后来他出国深造,艺术方面小有成就。此时傅雷恍然,开始反思壮年的他不懂做父亲的艺术,在信中致歉忏悔,并引用了“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但我感觉,他真正想要说的应该是“有些错误只能承认,不能改过!”相信如果让他回到壮年时期重新选择,他依然会选择同样的教育方法。关于体罚以及过于严厉等问题,很多家长都一样:“知道不对,但是很无奈。”十几年前,傅雷采取了普遍正确的行动,十几年后,他道出了大多数人赞同的理论。儿子成才了,父亲醒悟了,一切才显得那么完美和谐。若儿子没有成才,恐怕他会后悔为什么十年前没有多踹儿子几脚。

  好父亲和坏父亲真的只是一步之遥。
  我一直觉得正常的父子关系应当是关切而不亲密的。在西方电视剧中,父子二人互相拍着肩膀,偶尔High5,像哥们儿一样拎着啤酒瓶在沙发面前看球赛。父亲会和儿子讨论如何泡妞,分享porno杂志(这个只在《familyguy》中出现过),对封面女星评头论足。但父亲绝不会以长者的身份告诉儿子如何做出人生的选择,因为这是儿子自己的事情,他绝不会插手。《绝望主妇》中Rex和John就充分表现这一特点。当John告诉Rex他有可能不是直男时,Rex镇定如常,告诉他,你怎么选择都可以——“aslongasyouarehappy”毕竟,Rex是个有生活的父亲。
  而对于没有生活的傅雷来说,儿子的一切问题就是他的问题。他告诉儿子,“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基本每封信里都写满了他对儿子学业、情感、为人、生活、思想方面的介入。想要直接为他避开风雨,扫除阻碍,开辟捷径。一个人的经验是依靠不断地跌到爬起吃亏上当而累积的。一个成功的人总是要经历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不壮南墙不回头的勇猛和中年时的稳重隐忍理性智慧的成熟。恋爱的失败会升华他的情感,事业的失败会增强他的技能,我想就应该把一个年轻人放在外面的世界,一切由他,要么自强不息要么自生自灭。生活需要切身感受,不需要老者传授。
  傅雷始终没有搞明白自己的生活和儿子的生活究竟需要多大的交集。
  有例为证。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

  读到这里我不免怀疑这就是导言中说的“一个父亲对儿子苦心孤诣的教导”?在我看来这是实无必要的唠叨。不错,人应当有礼仪常识。但这些常识应当由傅聪自己来获取。如果像类似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傅雷都要长篇大论一番,那么儿子将永远无法独立,因为将他存在于父亲的智慧之下。正如我妈总吼我要多喝水,而我全然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直到一次因缺水生病,我才幡然醒悟,出于恐惧喝了许多水。可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固然是真理,但有些“亏”是非吃不可的,不然就不叫生活了。
  最后一点是令我最无法接受的。傅雷及妻子总是因为想念儿子而常年潸然泪下。“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可见,这是极其没有生活的体现。想念来自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来自多余的思考。多余的思考来自孤独感。孤独感来自空虚。空虚来自没有生活。当然我不是在取笑伟大的亲情,只是这种东方式的亲情来得太猛了一点,有种“一把辛酸泪”的感觉。或许是我尚作为一个未成年不能理解长辈的良苦用心,但也或许是长辈们太过用心了。付出得越多,就越容易受伤害。况且有些时候的付出是没有必要的。

  外国孩子最怕的就是家长不cool。一个cool的家长应该照料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必要时给以精神的支持(以建议的角度),充分自由但不放纵,有自己的生活,可以和孩子谈笑自如。最经典的就是给她们找同龄的伙伴一起玩,家长自己则可以出门打高尔夫。
  有一个词叫作chaperone,意思是孩子参加舞会,请一位家长来做陪护。这是孩子最最惧怕的,因为她们怕自己的家长不够cool,同学面前弄出尴尬的事情来。比如和女儿的男友说起女儿小时候尿床的事情,比如在舞会上穿低胸晚礼服跳出狼狈的舞来,比如谈吐时用一些过时好笑的老成语。(这些一般出现在电影情节中)
  我想,傅雷一定也想做一个cool的家长。因此会说“希望你也能多告诉我们,你的忧,你的乐,就是我们的,让我们永远联结在一起。我们虽然年纪会老,可是不甘落后,永远也想追随在你们后面。”但是啊,改放手时就放手,没有什么是不能用代沟隔开的。如果一直想要和孩子保持从前那样亲密的联系,是无论如何cool不起来的。
  《傅雷家书》的存在价值不在于父亲的教子方法多么优良,而在于它对于众位成年具有教育意义。中国什么事都讲究个教育意义,从《福娃历险记》到《围棋少年》,一切以教育开导为目的,效果怎样另说。《大闹天宫》告诉我们要彻底打破封建帝王制度,追求自由和平等。而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则告诉我们做人要本分,不得造反不得违规。在这种矛盾教育的交流电中,我们无论趋于那边,无论多么成功,都是悲剧。
  By小十三
  2009-8-18午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傅雷家书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傅雷(!”908~!”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代翻译巨匠。幼年丧父,在寡母严教下,养成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艺术大师的作品,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修养。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几乎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0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