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傅雷家书 -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一个人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个人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
  这是傅雷家书里的一句话。很喜欢。
  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人的时光越来越多了,就算有朋友,你仍然会觉得你要执着面对的东西就是属于你自己,你想探求的东西也只属于你自己。
  看完的时候很想拿去给妈妈看看,然后说,我想你是这样爱我的。
  我总觉得,爱是离不开美的,美是离不开认知和了解的。
  我一直觉得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这是因为我们都是他们的血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从来不能得到满足,看到傅雷对傅聪说,“我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成一般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做一般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就觉得心里缺失的一块被补上了。
  可惜就是没有几个人的父亲是傅雷,这样一个对美和真爱有执着追求和理解的人,这样一个把语言和思想也当成美的一部分,也没有人几个孩子,能与艺术靠得这样近。
  读的时候,小时候的一件往事自然被想起了,我和我爸爸的关系不太好,曾经在大学的时候写过一封长长的信,然后犹豫再三之下,投到了我家的信箱里。我爸爸看了后,找我谈心,但是应该说他是非常气愤的,他说他不觉得他为什么那样失败,失败到我不和他说话,要写信给他。
  后来说着说着我就哭了。我爸就更生气了,觉得为什么我还会委屈。
  我记得我写得很长,觉得起码用了一二万字,我在试图改变别人的时候永远都是一个失败者。我本来以为我爸爸也会提起笔,和我解释他的想法,这样看来,我那种文人的浪漫主义气息是由来已久的。
  关于写信的回忆还有一些,在深圳工作的时候,很想念我的好朋友,每次都写得很长,然后收到信,就很努力地回。可是,我收到的信,总是大致是那样的开头,“对不起,又迟了好多天给你回信。”后来好象这样的开头也变成了我的信的常用语。最后,当然是再不会有信了。
  在深圳的时候,已经开始用电子邮箱了,有个自己喜欢的人,是同学的同学,但是写电子邮件却很短,挤出几百字就再找不到什么可说的了。那个通信,也最后不了了之。不过我的邮件风格好象是那时开始变得极其简短了。
  傅雷对回信是很在意的,我想,也许象他这样倾心喜欢倒出真心话的人,对于交流的渴望是天性,他说起了有些人也找他谈话,但他会觉得因为谈不来而烦恼,他说,你可以不可以写长一点,写勤一点。当他说道,难道我没有你忙吗?我是深深地感觉那一片赤子之心是揉不下沙子一样的这些理由这些借口。许许多多问题,其实我是觉得,纠结到最后就是爱不够,给的不够,但是大家都已经习惯不去要求,或者是因为怕被要求吧。

  傅雷这样写“爱”:
  艺术不但不能陷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陷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伟大的心”,意思就是指“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从这个理论出发,有的人弹不好的原因都可以明白了,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有了一般的感情而不是那种火热的同时又是高尚、精练的感情,所谓滥情伤感,我觉得就是指这种庸俗的感情。
  很有意思的是,傅雷与他儿子在信中谈到自己的感情观,就是真善美的追求和事业是放在感情之前的,如果是别人说这句话,我是会有点反感的,但是放在傅雷身上,你却觉得很统一,在我看来,应该说,在他心中,爱是放在感情之前的,他所追求的感情也是爱,也是同样怀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一切美好的追求,当一个人也怀带着和他一样的美好的追求,也是爱时,我相信那种感情是比他说的,两个人所谓的只有两个人的亲亲我我的相守更有意义,更可敬,有许多爱情小说为什么不能让我感动,也许也就是在于只是单纯两个人的小爱,而没有人物对于自然和社会的情感吧,我觉得,一个人心胸中若有爱,就一定不是狭隘的,而是广阔和四通八达的,那些东西是一定要涌出来,不能停歇的。
  傅雷看到儿子岳父的传记的那封信里又对教育的事情说了很多,大意是,他到了现在的年龄才对教育摸了一点门,他自己的祖母一心想要教育他们是个好人,但是自己对于好人的意想又是模糊的。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就在想,人在教育别人的时候,真的是一生都要教育自己,自己要看得高,看得远,才能知道怎么教育。大多数的父母,其实我也很不客气又很悲哀的说,用自己的眼光阻碍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当别人的母亲,若有,只怕也真是苦差事,真的很怕害了别人。

  如果有可能,我是多么希望,还有机会能与这样的人谈一谈。有很多看法观点也不大相同,比如关于中外文化这一块,我是觉得,我们过去认为外国人怎么样了是他们的文化是这样,我们的文化则是另外一样,到了现在的时候,许多人不象过去一样想了,就觉得是忘记了我们的文化,但是换一个想法,是不是说社会发展了,经济变了,那些想法就自然而然产生了,过去一直的想法,只是因为长期的经济的平衡没有被打破呢?所以我个人觉得不是我们向西方变了多少,而是经济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所以有了自然而然的想法。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非常非常长期的中庸文化,这种中庸我觉得发展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漠不关已的宽容,就是不触及我的,你怎么样都好,另一种则是“吃人的礼教”一样的,你必须与我一样中庸,所以中国人对于创造的,特别的,有才干的,与我不一样的东西的极端挑刺,而往往很多网络暴民,不是没有学问,但是他们就和那些过去维护礼教的士大夫阶层一样,也是维护他们的庸,不能见容于别人与他们的不一样,语言也就成了他们的武器,而且中国人是很喜欢表明,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的,一说到我们都是什么什么阶层好象真的是无产阶级兄弟一样,但其实并不是什么兄弟,不过只是说,我需要和人一样,然后就好象有了什么后盾一样。
  这也许也是因为我个人对于中国文化这一块的极度愤恨。不知道那些老先生们现在会怎么样想。
  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有点儿苦闷的人,不过好在老先生说:
  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有矛盾才会逼十使你解决矛盾,解决矛盾即往前进步了一大步。当晚年矛盾减少,即是生命终结的表现。没有矛盾的一片恬静只是一个崇高的理想,真正实现的话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凭了修养的功夫和平恬静只是极短暂的,比如浪潮的尖峰,一刹那就要过去的。或者理想的平和恬静是微波荡漾,有矛盾而不太尖锐,而且随时能解决的那种精神修养,可绝非一泓死水:一泓死水有什么可羡呢?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于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就能解决(至少在理论上认识上得到一个总结),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中怕。所要避免的是因苦闷而导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成游戏人生的态度。

  昨天和朋友聊了一会,说到傅聪牵连了父母的事情,有人似乎很反感傅聪。
  我是不太了解,但是觉得傅聪很有才华。
  朋友就说,我对才华太看重了,可能甚至于把才华看得高过于道德了吧,但是我是这样想的。
  原来小时候,看过一个讨论题,大概就是说,发生了海难,只有一条救生艇,然后同学们回答,应该让哪些人得救,东方人一般会选择老人,然后西方人,会选择律师等等他们认为对于社会更有作用的人。
  事实上,我在看信的时候,因为牵扯了很多六十年代的事情,事后的大悲剧已经发生了,所以我觉得,傅雷这么爱自己的儿子,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活得更好,更有希望,更有自己的才华。这样的结局,我觉得是傅雷自己选择的,我是宁可要尊重傅雷的这样的爱的选择。
  而对于如果儿子也回报以同样的爱,或者说一定要留下来,一起痛苦,不光是辜负了父亲,还让自己的妻子儿子都没有着落,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我并不认为傅聪真的应该去背负那么多沉重的,我更愿意,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演奏家。
  就象傅雷说的,我们国家花那么多钱培养体育人才,却不知道一个音乐家,比很多奥林匹克冠军更有意义。这当然是因为傅雷是艺术家,而不是体育工作者,但是我确实是觉得,我们国家还有不少体育人才,但是在文艺这一块,太可怜了,留下的财富太少了,如果是我,也会宁愿保留这么一个人才的,因为对于整个中国来说,真的太少了。
  傅聪说话很好玩,大概有一个女孩子喜欢他,他说,你弹得什么,完全不知所云,然后女孩子讨好他,要他多休息,他说,要是我和你一样弹得这么少,怎么可能会弹得象现在这样好。
  我觉得是属于非常直的人。
  但是书中,他的信太少了,很可惜。也许事实的真相和我想的不一样,但是我有时有点宁愿捂住耳朵掩住眼睛的感觉。
  其实生命都是脆弱的,选择生命是很难的事情,我真的觉得,所以我觉得我们赶上了好时候,这句话很好,要好好活。。。。
或许您还会喜欢: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北平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简介:1948年,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三年,北平经济崩溃、民生凋敝,看似平静的北平城内暗流汹涌。国共两党决战之际,以蒋经国为首的国民党少壮派,突然对涉嫌通共的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方孟敖委以重任,将其飞行大队改编为国防部经济稽查大队,前往北平调查民食调配物资的贪腐案,藉此打击以方孟敖的父亲、国民党中央银行北平分行行长方步亭为核心的孔宋家族贪腐势力,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金瓯缺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序写历史小说有写历史小说的困难。不熟悉史实,则不会原原本本地写成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姚雪垠同志的《李自成》就是在刻苦钻研的基础上,搜罗了大量的资料,用去伪存真、剔异求同的科研手法才理出一个线索来的,所以历史知识就是最基本的一个必要条件。 [点击阅读]
鲁迅《呐喊》
作者:鲁迅
章节:38 人气:2
摘要:《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出版后得到很大回响。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
Q版语文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从前啊,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七个白雪公主和一个小矮人,而且白雪公主们爱穿着高叉泳衣去打猎(哎呀,不好……不好意思啊,作者又跑题了。真是低能且变态!)。森林里住着一只美若天仙的猪妈妈,(听猪五郎说的)猪妈妈生了三只可爱的猪娃娃。猪娃娃一天天长大了,猪妈妈想,该是他们独立生活的时候了。猪长大了,都是要独立谋生的。于是在孩子们生日这天,她把三只小猪叫到身边。 [点击阅读]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三毛,我亲爱的女儿:自你决定去撒哈拉大漠后,我们的心就没有一天安静过,怕你吃苦,怕你寂寞,更担心你难以适应沙漠的日常生活。但每次接你来信好像都在天堂,心情愉快,对生活充满信心。物质上的缺乏,气候的骤变,并没有影响你的情绪。我想可能是沙漠美丽的景色*深深地迷惑了你,夕阳中的蜃楼,一望无垠的黄沙,一向是你所神住。一旦投入其中,谁能体会?谁能领略?所以,这次你去撒哈拉,我和你父亲都没有阻止。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