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复活 - 《复活》读后感·一场轰烈的人性之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昨晚天气微冷,心情也微冷,蜷缩在床上看小说,看我放下很久的《复活》,不曾想,这本小说竟会使我的心掀起那样的狂澜。
  可怜的叶赫留多夫在一个猝不及防的时刻,重新遇见卡秋莎,隔着沧桑曲折的人生,隔着苍茫的岁月,隔着时间织成的冰冷屏障,当年那个有着纯真眼神,相见最初就为他捧上一颗真心的卡秋莎,成了一个人尽可夫的妓十女,用她眼角里的万种风情向人昭示着环境对她的摧残和改变,并她沉沦岁月里内心里不为人知的苦楚。而这一切的过错,是他一手所酿成,他爱她,弃她,置她于命运最澎湃的波涛中,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走上这条卑贱的路。
  而此刻,命运可笑地让他坐在评审团的位置上,让他来审判她的罪。审判台上的卡秋莎睁着恐慌的眼睛,望着这个可憎可笑的人世,像一只被人主宰着命运的无栖小鸟,她浑然不知道审判席上,她曾经爱过的男子,内心里也有惊涛骇浪漫过。一段段的回忆,一个个控诉,像一波波浪潮击向叶赫留多夫的心,审判台上他几乎崩溃。
  因为一个陪审团的疏忽,清白的卡秋莎被判有罪。从此刻起,叶赫留多夫的平静内心,及因着平静的内心而构筑而成的平静生活,忽喇喇如大厦将倾。过去的所作所为,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使他看清楚了自己的本性。内心深处的神性不断地唤起被他深埋于心的公义与良善,他像一个懦弱却又无奈的战士,不得不执起宝剑步向心深处的龙潭虎穴,挥剑砍向如毒蛇猛兽般咆哮着向他扑来的滚滚欲焰,而每一落刀处都是生命中最痛最柔软最不可触碰的那一个角落。这个过程也就痛苦得有如一场又一场无休无止的撕裂。
  而我的心在这个夜里跟随着叶赫留多夫,陷入了无边的阵痛里。
  如果说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心灵的忏悔,那么托尔斯泰的《复活》无疑是一场人性的忏悔。奥古斯丁的《忏悔录》读来有文学的美感,有严密的逻辑,有高度的理性,从理论的高度告诉我们人类需要忏悔。而《复活》则完全是一场感性的忏悔,赤裸裸地向我们展现了一颗忧伤痛悔的灵魂。看《忏悔录》我会为文中优美的文字而动容,为里面精彩的思辩而不禁点头微笑,心里充满着澎湃激动的思潮。而看《复活》,我却有滴漏般细碎而绵长的痛楚,心底里像破了一个大洞似的,不停地汩汩地流下血来。《忏悔录》有坚硬而牢不可破的理论,来护持着一个忏悔的灵魂,告诉我们不得不忏悔,不能不忏悔。可是《复活》里的忏悔却更危险并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不小心,忏悔就会被麻目所代替,被享乐主义所吞噬,被人性里的背义所侵蚀。因此,后者比前者更鲜血淋漓,更残酷,更惨烈。
  伤痛的心灵劳累的脚,斑白的发丝憔悴的脸,无助的抗争热切的爱,这样的叶赫留多夫走向他复活的征程。
  而这个过程注定是一场又一场的破碎。把自我否定、砍杀、全盘摧毁,然后重新还原、复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红龙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2
摘要:1威尔·格雷厄姆让克劳福德坐在房子与海之间的野餐桌旁,然后递给他一杯冰茶。杰克·克劳福德看着这幢外表漂亮的老式房子。银白色的木料衬着明媚的阳光。“我真应该当你卸职的时候在玛若森就找到你,”杰克说,“你肯定不愿意在这儿谈这件事。”“这事我在哪儿都不愿意谈,杰克。既然你坚持要说,好,我们就来谈谈。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匹克威克外传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匹克威克派除却疑云,把黑暗化为耀眼的光明,使不朽的匹克威克的光荣事业的早期历史免于湮没,这第一线光辉,是检阅匹克威克社文献中如下的记载得来的;编者把这个记录呈献于读者之前,感到最大的荣幸,这证明了托付给他的浩瀚的文件的时候所具有的小心谨慎、孜孜不倦的勤勉和高超的眼力。一八二七年五月十二日。主席,匹克威克社永任副社长约瑟夫·史密格斯阁下。一致通过如下的决议。 [点击阅读]
南非洲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南非洲历险记--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第一章在奥兰治河边1854年2月27日,有两个人躺在奥兰治河边一棵高大的垂柳下,一边闲谈一边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河面。这条被荷兰殖民者称作格鲁特河,被土著霍顿督人称作加列普的奥兰治河,可以与非洲大陆的三大动脉:尼罗河、尼日尔河和赞比西河相提并论。像这三大河流一样,它也有自己的高水位、急流和瀑布。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庄园迷案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范-赖多克夫人站在镜子前,又往后退了一小步,叹了一口气。“唉,只好这样了,”她低声说,“你觉得还可以吗,简?”马普尔小姐仔细打量着服装设计大师莱范理的这件作品,“我觉得这件外衣十分漂亮。”她说。“这件衣服还可以。”范-赖多克夫人说完又叹了一口飞,“帮我把它脱下来,斯蒂芬尼。”她说。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仆顺着范-赖多克夫人往上伸起的双臂小心地把衣服脱下来,女仆的头发灰色,有些干瘪的嘴显得挺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