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 第三卷 第七章 琼的胜利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琼一直都在等待她的机会,从早到晚都查着各种报纸上那些枯燥无味的专栏,那种孜孜不倦的精神使老乔里恩开头觉得甚为诧异;等到机会来到时,她立刻采取行动,那种极端敏捷和坚决的派头完全象她的为人。
  那天早晨,她终于在可靠的《奉晤士报》开审案件栏里第十三庭边沁法官下面,看到福尔赛控诉波辛尼案的字样;这是她永远忘记不了的一天。
  就象一个赌徒一样,她早已准备好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放在这次的孤注一掷上;她的天生性格使她就想不到失败上去。她怎么会知道波辛尼在这场官司上会败诉,谁也没法说,要么是一个在恋爱中的女子有一种本能会知道——可是她就依靠这种假设安排下自己的步骤,就象是绝对有把握一样。
  十一点半的时候,我们看见她在第十三法庭的楼厢上探望着,一直到福尔赛控诉波辛尼案件审讯完毕。波辛尼没有出场并不使她着急;她本能地觉得波辛尼不会为自己辩护。判决终了时,她急忙下楼,叫了一部马车就上他的寓所来。
  她走进敞开的大门和下面三层的写字间时,一直没有引起外人的注意;一直到达顶层的时候,她的困难方才开始。
  拉铃没有人答应;这时候她得决定,还是下楼叫底层看房子的人上来开门放她进去,等波辛尼先生回来,还是耐心地在房门外面守候着,那就要当心不要被别人上来瞧见。她决定采取后面一个步骤。
  一刻钟过去,她始终站在楼梯口挨着冻守望着,后来她忽然想起波辛尼习惯把房门的钥匙放在门毯下面。她翻开一看,果然就在下面。有这么一会儿,她决定不了要不要就拿钥匙开门;终于她开了门进去,把门敞开着,这时候如果有人走来的话,就会看出她是有事情来的。
  琼和五个月前来拜访的时候完全是两个人了;那时候她发着抖;几个月来的痛苦和克制使她变得已经不是从前那样的敏感了;这次拜访她已经考虑了好久,而且计划得那样周密,所有的威胁事前老早置之度外。这一次跑来,她决计不能失败,如果失败的话,那就谁也帮不了她的忙了。
  就象母兽守护自己的幼儿一样,琼的弱小而活泼的身体在屋子里从来就没有静止过;她从这边墙壁走到那边墙壁,从窗口走到门口,一会儿碰碰这个,一会儿碰碰那个。到处都是灰,屋内总有几个月没有打扫过了。任何足以鼓动她的希望的事情,她都很快就能看出来,这情形说明波辛尼为了节省开支,已经逼得把佣人辞退了。
  她张一张他的卧室,床上草草理了一下,就象是一个男人铺的。她竖着耳朵听,一头冲进卧室,把衣橱打开。几件衬衫,几条领带,一双污垢的皮鞋——室内连衣服都少得可怜。
  她悄悄回到起坐间里,这时她才注意到他平日珍爱的那些小物件全不见了。一架原来是他母亲用的钟,长沙发上挂的望远镜;两张真正宝贵的早期印的哈罗风景,是他父亲当年上学的地方,末了还有她自己送给他的那件日本陶器,也是他欢喜的。这些全不见了;没想到这个世界会对他这样残忍,她的正义感不由得怒燃起来,可是虽则如此,这些东西不见了却快乐地预示她的计划的成功。
  就在望着那件日本陶器原来放着的地方时,她有了一种古怪的感觉,肯定有人在望着她;她转过身来,看见伊琳站在门口。
  两个人默默相视了一会儿;后来琼向伊琳走去,伸出手来,伊琳没有握。
  琼看见她拒绝握手,就把手放在自己背后;眼睛里渐渐露出愤怒;她等待伊琳先开口;在这样等着的时候,她带着莫名的怒气,包皮括妒忌、疑虑和好奇心,把她朋友的面貌、衣服和身材全都仔细看在眼里。伊琳穿着她那件长灰皮大衣;头上的旅行帽在前额上留出一片金黄的鬈发。宽大而柔软的皮大衣把她一张脸衬得就象个孩儿脸一样。

  伊琳的脸颊和琼的脸颊不同,一点不红,而是惨白,并且好象冻得很厉害。眼睛四周一道黑圈子。一只手里拿着一束紫罗兰。
  她眼睛回看着琼,唇边不露一点笑意,琼被这双深褐的大眼睛盯着她看,尽管又惊又怒,重又感到一点她往日的魅力来。
  琼终于先开口了。
  “你来做什么?”可是这一问也象在问自己,接着又说:“这场糟糕的官司。我来告诉他的——他打输了。”
  伊琳没有说话,眼睛始终盯着琼的脸看,琼叫了出来:
  “你站在那儿就象石头做的呢!”
  伊琳大笑:“我但愿如此!”
  可是琼转过身去:“住嘴!”她叫,“不要告诉我!我不要听见!我不要听你来做什么。我不要听见!”接着象一个不安的灵魂一样,迅疾地来回走起来。突然又说:
  “我先来的。我们两个人不能在一起!”
  伊琳脸上浮出一点微笑,象一刹的火花就熄灭了。她并没有移动一步。琼这时才看出,这个温柔的石头人已经一切置之度外,而且是抱了极大的决心来的;这种决心什么也阻挡不了,而且很可怕。她把帽子除掉,双手按着额头,把额前一大片金黄头发朝后掠开。
  “你没有资格在这里!”琼狠狠地说。
  伊琳回答:“我在哪儿也没有资格——”
  “你是什么意思?”
  “我已经离开索米斯。你一直都劝我的!”
  琼两只手把耳朵堵起。
  “不要讲!我什么话都不要听——什么事都不要知道。跟你是没法子抵抗的!你这样站着不动做什么!你为什么不走?”
  伊琳嘴唇动了一动,好象是说:“我能上哪儿去呢?”
  琼转身向着窗外。她可以望见街那头的钟。已经快四点了。他随时都会回来!她回头看着伊琳,一脸的怒容。
  可是伊琳并没有移动,两只戴了手套的手不停地盘弄着那一小束紫罗兰。
  愤怒和失望的眼泪滚下琼的双颊。
  “你怎么可以来呢?”她说。“我把你当朋友,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
  伊琳又大笑起来。琼看见这一着是错了,简直控制不住自己。
  “你为什么来呢,”她呜咽着说。“你毁掉我的一生,现在你又要毁掉他的!”
  伊琳的嘴战栗了一下;她的眼睛和琼的眼睛碰上,眼睛里的神情非常之凄惨;琼看见这样时一面呜咽,一面叫:“不要,不要!”
  可是伊琳的头垂了下来,一直垂到胸口。她转过身,迅速走了出去,用那一小束紫罗兰掩着嘴。
  琼跑到门口。她听见一阵足声朝下走去。她喊:“回来,伊琳!回来!”
  足声消逝了.
  琼站在楼梯口,弄得六神无主而且激动。伊琳为什么要走掉,丢下她独霸着战场呢?这是什么意思?她难道真的把他还给她么?还是她——?在她的心里就是这样七上八下地痛苦着.波辛尼还没有回来.那天下午老乔里恩在六点钟左右的时候从威斯达里亚大街回来;现在他差不多每天都要去消磨几个钟点了,他一进门就问自己的孙女在不在楼上。佣人告诉他琼刚回家来,他就派人上去叫她下来,跟她有话说。
  他已经打定主意告诉她自己跟她的父亲已经和好了。将来,过去的事情就算过去了。他不预备再这样一个人,或者几几乎是一个人,住在这幢大房子里;他预备把房子卖掉,给儿子在乡间买一幢房子,大家可以全搬了去住在一起。如果琼不愿意这样做,她可以每月拿一部分津贴,自己单住。这在她是无所谓的,因为她已经好久对他没有显示任何情感了。
  可是琼下楼时,她脸上象受了冻,而且一副可怜相;眼睛里的神情紧张而凄恻。她照老样子在他的圈椅臂上偎靠着他;老乔里恩本来煞费苦心想了一大套又清楚、又尊严、又伤心的话要讲,可是实际讲出来的比原来准备的一套差得远了。他的心里很痛苦,就象母鸟看见幼雏飞起来伤了翅膀时那颗伟大的心里一样痛苦。他的话时常说不下去,就象是道歉似的,因为他终于离开了正义的道路,不顾一切正常的道理向自己的天性屈服了。

  他感觉心神不宁,唯恐说出自己的打算之后,会给孙女树立下一个坏榜样,这时他已经谈到主题,暗示如果她不愿意的话,可以一个人单住,随便她;谈到这上面时,他的措词极端委婉。
  “而且如果你万一,乖乖,”他说,“发现跟他们过不来的话,没有关系,我也有办法。你愿意怎样就怎样。我们可以在伦敦租一个小小的公寓,你就住起来,我也可以经常跑上来。可是那些孩子,”他接上一句,“真是惹疼的小家伙!”
  这一段改变政策的解释,说得相当严肃,也相当露骨;就在这时候,他的眼睛里显出笑意。“以悌摩西那样衰弱的神经,这件事准会吓坏了他。那个娇生惯养的小家伙,对这件事情一定有意见,否则就叫我傻瓜!”
  琼还没有开口。她原来蹲在椅子靠臂上,头比他的高,所以看不见她的脸。可是不久他感觉到她温暖的脸颊和他的脸颊贴上,心里知道她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还好,至少还没有什么叫人着慌的地方。他的胆子大了起来。
  “你会喜欢你的父亲的,”他说——“一个顶温和的人。从来没有什么魄力,可是很容易相处。你会发现他很懂艺术,以及其他等等。”
  老乔里恩想起自己一打上下的水彩画来,一直都小心谨慎地锁在自己的卧室里;从前他把这些画都看作无聊的东西,现在他儿子要成为有产业的人了,他觉得这些画也并不怎么坏呢。
  “至于你的——你的继母,”他说,这个字在他说来相当勉强,“我认为是个文雅的女子——有点象耿梅基太太,我要说——可是很喜欢小乔。至于那两个孩子,”他重复了一句——的确,这句话在他这一连串的庄严的自我辩护里,听上去就象音乐一样——“真是可爱的小东西!”
  如果琼懂得的话,他这些话就是表达了那种对小孩子,对年轻的和弱小者的爱;过去就是这种爱使他为了弱小的琼放弃了自己的儿子,现在,反转过来又把老乔里恩从她身边拉走了。
  可是看见她默不作声,他开始慌起来,忍不住问她:“呃,你怎么说?”
  琼从椅子靠臂上滑下来,偎在他的膝盖上;她也有一篇话,现在轮到她说了。她觉得一切都安排得很好;她看不出有什么困难,而且她觉得一点用不着管人家怎样看法。
  老乔里恩不安地扭动一下身子。哼,那么人家还是会有看法的!他起先还以为经过这么多年,那些人也许不会有了!好吧,他也没有办法!不过他很不赞成自己孙女这样的口吻——她应当重视人家的看法!
  可是他没有说什么。他的心情太复杂,太矛盾了,没法表达出来。
  用不着——琼继续说下去——她就不管;不关他们的事情,可不是?只有一件事情——这时她拿脸颊抵着老乔里恩的膝盖,老乔里恩立刻知道这事非同小可;既然他打算在乡间买房子,能不能——为了宝贝她的缘故——买下索米斯在罗宾山的那所漂亮房子呢?房子已经完工了,华丽到极顶,而且现在没有人住进去了;在那个房子里,大家一定住得很快乐!
  老乔里恩立刻警觉起来。这样说,难道那个“有产业的人”不预备住进自己的新房子吗?他现在提起索米斯时从不称他名字,总是用这个称号。
  “不住了,”——琼说——“他不去住了,我知道他不去住了!”

  她怎么会知道的呢?
  她没法告诉他,可是她知道。她差不多有十足的把握!决不可能去住;情况变了!伊琳的话还在她耳朵里:“我已经离开索米斯。我能上哪儿去呢?”
  可是这一点她瞒起不讲。
  只要她祖父肯买下那幢房子,并且把那笔毫无理由套在菲力头上的该死的债务还掉!这对大家是再好没有了,真是万事大吉。
  说到这里,琼就用嘴唇贴着他的额头,使劲地抵着它。
  可是老乔里恩挣开她的爱抚,摆出一副正经面孔,这是他办事时候的表情。他问她是什么意思?她的话里有话——难道她看过波辛尼吗?琼回答:“没有;可是我到过他的寓所。”
  “到过他的寓所?谁带你去的?”
  琼泰然望着他。“我一个人去的。他的官司打输了。我也不管谁是谁非。我要帮助他;我一定要!”
  老乔里恩又问:“你看见他吗?”他的目光好象从孙女儿的眼睛里一直看进她的灵魂!
  琼又回答:“没有;他不在家,我等了一阵子,可是他没有回来。”老乔里恩身子动了一下,放心了。琼已经站起来,低头望着他;这样瘦弱、轻盈、而且年轻,然而又这样坚决;老乔里恩虽则心绪很乱,而且着恼,眉头皱得多深的,可没法消灭她脸上那种坚决的神情。他深刻地感觉到自己打了败仗,觉得缰绳从手里滑掉,觉得自己衰老了。
  “啊!”他终于说,“我看你总有一天自己弄得没法开交。你什么事都是为所欲为。”
  他那种古怪的人生哲学又突然发作起来,他又接上一句:“你生下来就是如此;到老到死也是如此!”
  然而他自己过去和那些生意人,和那些董事会,和各式各样的福尔赛之流,以及那些非福尔赛之流打交道的时候,还不是一直都为所欲为吗?想到这里,他忧郁地望望自己执拗的孙女——觉得她也有这种被他不自觉地看得高于一切的质地。
  “你知道他们说些什么闲话吗?”他缓缓地说。
  琼涨红了脸。
  “我知道——也不知道——也不在乎!”她跺一下脚。
  “我想,”老乔里恩说,眼睛垂了下来,“他就是死了你还是要他的!”
  长久的沉默,接着他又说:
  “可是,谈到买这幢房子——你知道哪有那么容易!”
  琼说她知道。她知道,只要他愿意买,他就可以买下来。他只消照造价给好了。
  “照造价!你一点不懂得。我可不愿意去找索米斯——我决不跟那个小子再打任何交道。”
  “可是你用不着找他;你可以去找詹姆士爷爷。如果你买不下这幢房子,能不能付掉这笔赔偿费呢?我知道他非常之窘——我刚才看见的。你可以从我的一份钱里扣去!”
  老乔里恩■了一■眼睛。
  “从你的钱里扣去!真是好办法!那么,请问,你没有了钱怎么办呢?”
  可是从詹姆士和他儿子手里把这房子拿过来,这个主意却暗暗打动了他。他过去在福尔赛交易所常听到不少关于这房子的意见,有许多赞美是相当可疑的。“太艺术化了”,可是房子的确好。从那个“有产业的人”手里把他心心念念喜爱的东西拿走,将是他对于詹姆士取得的最大胜利,事实上等于表明他预备把小乔抬举做一个有产业的人,使他恢复原来的正常地位,而且永远不再动摇。对于那些胆敢把他儿子看做一个穷小子,看做一个一钱莫名的瘪三的人,这一下总算是彻底的报复了!他要看看,看看!也许根本不需要考虑;要他出一笔很大的价钱,他可不来,可是如果价钱还合式的话,怎么,说不定就买下来!
  而且在他内心的内心里,他知道自己是没法拒绝琼的。
  可是他一点不露痕迹。这事还要想过——他告诉琼。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一朵桔梗花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1.一串白藤花序幕花街上,点着常夜灯。如今,连一点痕迹都没有了,可是大正(注:日本年号,1911-1926)末年,在那个伸入濑户内海的小小港埠里,有一所即今是当时也使人觉得凄寂的风化区,名字就叫“常夜坡”。活了这么一把年纪,到如今还常常会想起那整晚点着的白花花、冷清清的灯光;奇异的是每次想起,它总是那么凄冷,了无生气。 [点击阅读]
万灵节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艾瑞丝-玛尔正在想着她的姐姐罗斯玛丽。在过去将近一年里,她极尽可能地试着把罗斯玛丽自脑海中抹去。她不想去记起。那太痛苦——太恐怖了!那氰化钾中毒发蓝的脸孔,那痉挛紧缩的手指……那与前一天欢乐可爱的罗斯玛丽形成的强烈对比……呵,也许并不真的是欢乐。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我被传讯了。周四上午十点整。我总是经常被传讯:周二上午十点整,周六上午十点整,周三或者周一。几年就像一周似的,我感到惊讶的是,夏末一过,冬天又即将来临了。在去有轨电车的路上,结着白色浆果的灌木丛又从篱笆上垂挂下来了。像下面被缝上的珠光纽扣,也许一直长到地里,或者就像小馒头。对转动鸟嘴的白色鸟头来说,这些浆果太小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到白色鸟头。想得人直犯晕。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