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1:有产业的人 - 第二卷 第十四章 索米斯坐在楼梯上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那天晚上,索米斯上楼时心里有个感觉,觉得做得太过头了。他准备向她解释一下自己刚才说的话。
  他把他们卧室外面过道里燃着的煤气灯捻熄掉;人停在门外,一只手放在门钮上,盘算着赔小心要怎样一个措辞,原因是他不打算让她看出自己心虚。
  可是门开不开,便是他用力地拉,把门钮紧紧地转,也还是开不了。她一定是有什么缘故把门锁上,忘记开了。
  他走进更衣室——更衣室里的煤气灯也仍旧点着,火头很暗——就赶快去开另一扇门。这扇门也锁着了。接着他看见自己平时偶尔用的行军床已经铺好被褥,自己的睡衣就放在床上。他用手摸摸额头,拿下时手上已经汗湿了。他这才悟出自己已经被她关在外面。
  他又走到外面门口,悄悄地转动门钮,叫道:“开门,你听见吗?开门!”
  里面一阵轻微的簌簌声,可是没有回答。
  “你听见吗?赶快让我进来——我非进来不可!”
  他能听得出近门处她呼吸的声音,就象一个动物受到生命威胁时的呼吸一样。
  在这种不瞅不睬的沉默中,这种无法捉到她的形势下,有种地方使人心惊胆战。他回到里面那扇门那儿,用整个身体的重量来顶门,想要把门撞开。这门原是新做的——是他亲自叫人换过,预备度过蜜月之后进宅时使用的。他一怒之下,举起脚来踢门板;接着想到这样会把佣人惊醒,便又约束住自己,这才突然感觉到自己失败了。
  他在更衣室里颓然坐下,拿起一本书。
  可是他眼睛里看见的并不是书上的字,而是他妻子的脸——金黄的头发披着裸肩,一双又大又乌的眼睛——站在那里就象困兽一样。他恍悟出她这一反抗举动的全部涵义来。她是预备永远决裂了。
  他简直坐不住,就又跑到门口;里面仍旧听得出她的声息,他就叫:“伊琳!伊琳!”
  他没有想到自己声音叫得那样可怜。里面的簌簌声停止了,就象是预示凶兆似的。他紧勒着双手站着,心里在盘算。

  过了一会他踮起脚尖偷偷绕到外面,突然跑到另一扇门面前,用尽力气想把门撞开。门撞得吱吱响,可是仍旧不开。他在楼梯上坐下来,两手蒙着脸。
  他在黑暗里坐了好久好久,月光从头上天窗里照进来,形成一条淡白的痕子,沿着楼梯逐渐向他身边伸过来。他企图来一点哲学的看法。
  她既然把门锁上,就没有权利再做他的妻子,他就可以在别的女人身上找安慰!
  过去他在这些女色上的涉猎都只是些不快的回忆——这些声色的追逐他毫无兴趣。过去也不过偶尔来一下,现在连这种嗜好都丧失了。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兴趣决不可能恢复。他的欲望只有他的妻子能够满足,而她这时却是不屈不挠,满怀恐惧地躲在两扇紧闭的门后面。任何别的女子都解决不了他的问题。
  这个结论被他在黑暗中捉摸出来,觉得特别有力。
  他的那套哲学完蛋了;代替了的是愤怒。她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不可原谅的,有十足的理由受到他权力范围以内的任何惩罚。他什么女人都不要,只要她,而她却拒绝他!
  这样看来,她一定真是恨他!他始终都相信不了。他现在还相信不了。这好象简直荒唐,他觉得自己完全丧失了判断能力似的。他一直都认为她温柔和顺,然而这样温柔和顺的女子却会采取这种断然的措置——天下还有什么事情拿得准呢?
  后来他重新问自己,她是不是跟波辛尼有勾搭。他不相信是这样;他就不敢相信这就是她拒绝他的理由——这种想法太叫人吃不消了。
  把他们夫妇之间的这种关系闹出去,使它成为公共的财产!这种想法他也受不了。目前还缺乏最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所以他仍旧坚决不相信,要他相信就等于惩罚自己,谁又愿意这样?然而自始至终在他心里面——他确实相信就是这么一回事。
  他拱着腰靠着楼梯的墙壁,月光在他身上照上一层灰白。
  波辛尼爱上了她!他真恨这个家伙,现在决不饶过他。除掉一万二千零五十镑之外——这是他们通信里讲定的最高数目——要他多付一个铜子他都不来,决计不来;或者付掉也可以,付掉之后再控诉他,叫他赔偿损失。他要委托乔布林—波尔特律师事务所替他办这件案子。叫这个穷光蛋冲家!忽然——不知道怎么被他联系得起来的——他想起伊琳也没有钱。两个人都是穷鬼。这事使他感到一种古怪的满足。

  眼前的沉寂被墙壁那边传来轻微的吱吱声冲破了。她终于上床了。
  唉!快乐和美梦!现在就是她把门大开四敞,他也不肯进去了!
  可是他的嘴唇,本来形成一种苦笑,这时却抽动了一下;他两只手蒙上眼睛.
  第二天下午,时间已经很晏,索米斯站在餐室的窗子口,忧郁地凝望着外面的方场。
  太阳仍旧怒照在那些筱悬树上面,树上快乐的大叶子在风中照耀,而且随着街角上一架手摇风琴的声调摇曳着。风琴正奏着华尔滋舞曲,是一首过了时的老调子,调子里的那种抑扬顿挫听上去都象是预示凶兆;它奏了又奏,可是除掉那些树叶子之外,并看不见什么东西跟着它跳舞。
  那个女子的样子并不十分高兴,她已经累了;那些高大的楼房上面并没有人扔铜子给她。她把风琴推走了,可是过了三家,又开始摇起来。
  这首华尔滋舞曲就是那次伊琳和波辛尼在罗杰家里跳舞时他们奏的那一只;伊琳当时戴的栀子花的香味又使索米斯想了起来;当时她扯着波辛尼一直不停地跳下去,就好象绕着无完无尽的舞池似的;她经过他面前时,发光闪闪,眼睛里含着柔情,一股栀子花的香味就飘了过来,就象现在随着这促狭的音乐飘过来一样。
  那个女人缓缓摇着风琴的柄子;她这样象推磨一样已经推了一天——在附近的史龙街推过,也许就当着波辛尼本人推过。
  索米斯转过身去,在雕花的盒子里取一支香烟,又回到窗口。这只曲子把他听得象中了魔,就在这时候,他望见伊琳携着折拢的小阳伞,沿着方场赶回家来,穿了一件他没有见过的柔软的桃色短外褂,两只袖子垂了下来。她在风琴面前停下,拿出手皮包皮,掏钱给那个女人。

  索米斯把身子缩了回去,在可以望得见外面穿堂的地方站着。
  她拿大门钥匙开了门进来,放下阳伞,站在那里照镜子。她的两颊飞红,就象在太阳下面晒过一样;笑唇微启。她把两只胳臂伸了出来,象要拥抱自己似的,同时发出一声狂笑,听上去简直就象呜咽。索米斯走出来。
  “美——得很呀!”他说。
  她象中了枪弹一样急剧转过身来,意欲掠过他跑上楼。他拦着她。
  “这样急做什么?”他说,眼睛紧盯着她耳朵旁边拖下来的一缕秀发。
  他简直不认识她了。她就象烧起来一样,两颊、眼睛、嘴唇以及那件不常穿的上褂,望上去颜色都是那样的浓郁。
  她抬起手来,把一缕头发掠上去。她呼吸很急促,就仿佛跑了路一样,每呼吸一下,从她的发间和身上都发出一种香味,就象一朵盛开的花发出来的香味一样。
  “我不喜欢这件上褂,”他缓缓地说,“这东西太软,一点样式没有!”
  他抬起一只指头指向她胸口,可是被她挥开了。
  “不要碰我!”她叫。
  他抓着她的手腕;她摔开他。
  “你上哪儿去的?”他问。
  “上天堂去的——在这个屋子外面!”说了这话,她就一溜烟上了楼。
  外面,就在大门口,那个摇风琴的女人为了表示感谢,正在奏着华尔滋舞曲。
  索米斯僵立在那里。他为什么没有跟她上楼呢?
  是不是由于他深信不疑,所以他眼睛里仿佛瞧见波辛尼从史龙街的高窗子里望下来,竭力想再能瞧一眼伊琳快要望不见的身形,一面使自己烧红的脸凉下来,一面冥想方才伊琳投入他怀抱中的情景——她身上的香味和那一声仿佛呜咽似的狂笑仍旧萦绕在周围的空气里。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人性的记录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公众的记忆力是短暂的。曾几何时。埃奇韦尔男爵四世-乔治-艾尔弗雷德-圣文森特-马什被害一案引起巨大轰动和好奇,而今一切已成旧事,皆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轰动一时的消息。人们谈起这案子时从未公开说及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我得说,这全都是由于他本人的意愿。他自己不想出现在案子里。也正如他本人所希望的,功劳就算到别人头上。更何况。按照波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案子是他的一个失败。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他杀的疑惑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最早发现山桥启太郎死去的,是山桥的夫人佐代子。那天,山桥从早晨起就失去了踪影。其实,说“从早晨起”还不正确。山桥离开自己家的时候,是前一天晚上9点以后。他从公司下班回家,吃了晚饭以后,说有一些东西要写,便去了附近当作工作室的公寓里。山桥在学生时代起就喜欢写诗歌和小说,还亲自主恃着一份《同人》杂志,屡次在文艺类杂志的有奖征稿中人眩对他来说,写作几乎已经超越了纯兴趣的阶段。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