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福地 - 第二部 第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先去厂里一会儿,再跟你们一块儿去;现在我还不怎么想回家。”凯斯勒和莫雷茨在跟维索茨基分别时,对莫雷茨说。
  “到我那儿去喝杯茶,怎么样?”
  “好吧。我有点事,又不知道是什么事!”凯斯勒神经质地颤抖了一下,轻声说。
  他们沿着空荡的、好象是死灭的街道慢慢地走。白雪盖住了屋顶、街心和人行道,但只有薄薄的凝冻的一层。灰蒙蒙的雾气,渗透着阴沉而寒冷的晨光,给城市披上了一层凄凉愁闷的气氛。路灯已经熄灭,一切都变成模糊一片、混沌不清;什么地方偶尔有一线灯光闪烁一下,旋即就熄灭了。
  “你非得回工厂去吗?”
  “非得去,各个车间都有夜班。”凯斯勒说。
  “我说句话你别介意:我要是你,我就不去查看马利诺夫斯基干活;他那张脸好象链子拴着憋得暴跳如雷的狗脸一样。”
  “那个蠢货,他女儿一年差不多花我五千卢布,可是他还冲我嘀嘀咕咕的。”
  “他在西伯利亚呆过。”莫雷茨小声说。
  “是个城府很深的人。我得去见他,因为他给我写了封信,我得亲自给他个回答。”
  他恶狠狠地冷笑了一下。
  “卓希卡的事吗?”
  “对。”
  “你至少得带把手枪吧?”
  “对那条波兰狗,一只脚就够了;他要是汪汪,就把他踩扁。不瞒你说,他不会汪汪的,他只想捞女儿一笔肥肥的赔偿费。我处理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他以嘲弄的口气说,可内心却感到一种奇怪的战栗;倒不是惧怕,他从来天不怕地不怕,而是因为某种不可名状的忧虑和厌倦。
  他眺望着铅色的天空,眺望着象是死亡了的房屋的铅灰色围墙,倾听着笼罩这座沉睡城市的万籁俱寂中令人不安的动静。
  他到了工厂的院里。工厂的全部机器都在隆隆响着,院子里泻满了电灯的道道光芒,到处都有人走动;到了这儿,他才觉得精神为之一爽。
  “请你等一会儿,我说句话就出来。”
  他迈步走进了几乎是漆黑一片的机房。因为那儿只有一盏小灯,照着几个大活塞和大轮子的下半部。巨大的轮子一如既往地象疯狂的大兵团一样旋转着,唱着显示力量的粗野的歌,闪烁着巨大的钢铁轮辐,令人望而生畏。
  “马利诺夫斯基!”他在门口喊了一声,可是机器的钢铁轰鸣声淹没了他的呼叫。
  马利诺夫斯基穿着长工作服,手里拿着机油和小刷子,正猫着腰在机器周围转,察看这个魔鬼般的怪物;他完全淹没在呼号咆啸声中,就象在汹涌的大海中心一样,他只是用眼睛打量着魔鬼的运动;这魔鬼如痴如狂地来回奔跑,发出雷霆般的轰鸣,震撼着墙壁,使机房里充满恐怖。
  “马利诺夫斯基!”凯斯勒对着他的耳朵又尖叫一声。
  马利诺夫斯基听见了,走近几步,放下了机油和小灯,镇静地瞧着他,在工作服上擦了擦手。
  “你给我写信了?”凯斯勒威风凛凛地问道。
  他点了点头。
  “你要怎么样?”他粗鲁地追问,因为马利诺夫斯基那若无其事的神情使他感到憋气。
  “你跟卓希卡干了什么事?”他俯身低声问他。
  “哎哎,你到底要怎么样?”他又问了一句,却身不由己地退到门口去了。
  马利诺夫斯基挡住了他的去路,低声地,然而十分镇静地说:
  “没什么……我只不过要替她跟你算帐……”
  他的眼睛里冒出一种逼人的、铁青色的目光,象活塞一样的两只有力气的手攥紧拳头,表示威吓地向前伸出。
  “滚开,不然我砸烂你的脑袋。”
  他打了一个寒噤,看到了马利诺夫斯基眼里对他作出的死刑判决。
  “你敢,你敢!……”马利诺夫斯基阴森森地嘟囔了一句。
  两个人挨得近了,片刻之间互相对视,象憋着劲头儿要互相猛扑的两只老虎一样。
  他们的眼睛闪出凶光,仿佛大轮子钢辐从幽暗中发出冷光那样。

  那机器魔鬼,宛如被缚束在昏暗、光点、闪亮之网中的蟒蛇,狂暴地号叫着,奔驰着,似乎要从四面震得发抖的厚墙中间逃跑。
  “滚开!”凯斯勒吼了一声,同时用戴了关节保护套的手冲马利诺夫斯基猛击一下,使马利诺夫斯基打了个趔趄,退到了墙脚下,但他没有倒下,却象闪电一样伸直了腰,反扑在凯斯勒身上,两只铁手扼住了他的脖子,迅猛一推把他摔在对面的墙上。
  “你……这个混蛋……”他臭骂着他,把他掐得更紧了,直到凯斯勒嘴里冒出血沫子,有气无力地哼出声来:
  “放开……放开……”
  “我非送你回老家,你把我的……我的……我的……”他慢慢地叨念,不由自主地松了松手指头。这时候凯斯勒清醒过来了,拼命地向前使一下狠劲,两个人都摔倒在地上。
  马利诺夫斯基没有松手,他们互相拦腰缠在一起,象两只熊一样滚着,发出震耳的叫骂声,头撞在沥青上,碰在墙上和机器的围栏上,膝盖磨着地面,互相咬着脸和肩膀,由于剧痛和愤怒而吼叫着。
  仇恨和杀死对方的欲望夺去了他们的理智,他们象一堆妖怪一样翻滚,一会儿歪斜,一会儿起来,一会儿倒下,扭动着,弹跳着,野声野气地咆啸着,血流满面,越打越凶,这场殊死的搏斗就在轰鸣震耳的机器旁边进行,就在那个每时每刻都要用钢铁獠牙把他们咬住的大轮子底下进行。
  他们滚打了片刻,马利诺夫斯基占了上风,猛劲一按,把对手的肋骨折断了几根,压塌了胸腔;就在此刻,凯斯勒最后也用牙齿咬住了对手的脖子。
  他们两个人同时站了起来,打了个圈子,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跌倒在活塞轴和急速旋转的轮辐上;那大轮子立即把他们拉住,卷起,带到屋顶上,眨眼之间撕成了碎片。
  虽然他们最后的嚎叫声还在颤抖的墙壁间回响,人却已经化为乌有,只有躯体的碎片在魔鬼般的大轮子轨道上飞旋,被抛到墙壁上,在鲜血染红的活塞轴上前后摆动,在大轮子上飘荡;而那鲜血淋淋、硕大无朋有如恶魔的大轮子却依然在疯狂地旋转,因为力量受到压抑而愤怒地咆哮不止。
  给马利诺夫斯基送葬的只有阿达姆的几个熟人和朋友,因为那天天气很坏,不时下一阵夹着雪花的阴雨,从低悬在大地上的铅黑色的浓重乌云中刮来一阵冰凌一样的刺骨寒风。
  阿达姆陪伴着哭得脸发肿、哭得死去活来的母亲;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亚斯库尔斯基一家人,一大群大一点的孩子和几家街坊。
  他们排成一字行列穿过街心,跳过一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当踩在偶尔横在前面的浅水洼子里时,便把一股股的泥水溅在周围。
  送葬行列缓慢地走过皮奥特科夫斯卡大街,不时受到装满货物的大车和私人马车的阻碍;黑压压的人群,满身泥水,在人行道上奔走;屋顶上滴下一串一串的水珠,溅在人行道上,溅在风中抖瑟的雨伞上;湿漉漉的雪片给一队送葬人的肩膀和棺木盖上了越来越厚的白白一层。
  走人行道的是布卢门费尔德、舒尔茨和他们的乐队,乐队压后的是斯塔赫·维尔切克和一个青年人;维尔切克还在和他没完没了地谈他的买卖事。
  霍恩也跟在送葬行列之后,阴沉沉的目光扫视着所有的行人。他在寻找卓希卡,可是没找到她;谁也不知道凯斯勒死后她到哪儿去了。
  到了城外之后,立即又有十几个女工加入送葬行列,她们拖长声调唱起一支催人泪下的歌曲;光是她们自己唱,因为没有神父。他们把马利诺夫斯基当成自杀者和杀人犯去埋葬,冷冷清清;也许正因为如此,所有的人脸上才笼罩着一层深沉的痛苦和悲哀。
  然而,他们离城越远,就有越多的人从各个路口、小巷中加入队伍;这些人干活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浑身污秽,冻得发青,他们还排成密集的队伍团团围住了死去的同志,象一个威风凛凛的大队一样行进。

  葬歌悲哀地回荡,冷风把歌声传扬,雨雪抽打着它,刺骨严寒把它冻得发僵。
  在通往墓园的人行道上,光秃秃的树木在旋风推挤下呻吟着,而歌声又象充满怨言和无限悲痛的呜咽声一样四处传扬。
  在盖满腐败落叶和到处都是夹着雪的水洼子的墓园里,有许多挺立的墓碑;光秃秃的树木中野风飕飕。送葬行列急促穿讨了墓园,转入“无名氏”墓区;这儿,在干枯的毛芷花和苦菜花中间,已经兀立着十几座坟墓。
  棺木放入了墓穴,铲下去的冻硬的黄土落在棺木上咚咚作响,哭声和叫声象暴风雨般迸发了出来,和围在坟墓四周的工人们的响亮祈祷声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
  风蓦地停息了,树木屏住气息伫立着,天空变得更加昏暗,鹅毛大雪象千千万万白色蝴蝶一样从满天愁云中飘飞而下,把所有的坟墓和人都染成白色,用同一张清冷的尸布遮盖了一切。
  透过满天大雪,从罗兹传来工厂低沉的汽笛声:晚祷时刻到了。
  “卓希卡现在怎么样了?”回到城里以后,布卢门费尔德问维尔切克。
  “她准得上街。一听说凯斯勒死了,她就大发脾气,骂她爸爸,说因为她爸爸这一招儿她还得再找情人。可是听说威廉·米勒早就勾搭上她了。”
  “维尔切克,你干什么呢?”霍恩走上前来问道。
  “买卖事。我放走了格罗斯吕克;煤炭,我搞腻了。”
  “这么说你把地皮卖给格林斯潘了?”
  “卖了。”他含含糊糊低声说,咬紧牙关,好象是伤口受到了触动一样。
  “怎么,他骗了你?”
  “骗了,骗啦。”他咬着牙痛痛快快地唠叨着,“卖了四万,赚了三万八千五,可是他骗了我!到死我也不能宽恕他!”他竖起皮领子,好掩盖住气得走了样的脸,也挡挡雪,因为雪片直打眼睛,越下越密了。
  “我不明白,你既然赚了这么一大笔,还谈得上什么受骗不受骗呢?”
  “是这么回事。你知道,我跟他签订合同以后,拿到了钱。这时候,这个混球、这个狗娘养的,又向我伸出一只手来,冲我表示感谢,说我心好。还说我实在精明,漫天要价才要了四万卢布!……他哈哈大笑起来,说,他原来是下决心给五万的,因为那块地皮他绝对需要!请你想一想,我怎么竟掉在他的陷坑里,现在招人笑话!”
  他闭住了嘴,向后退了半步,以便消一消快把他呛死的那股气势汹汹的、却又软弱无力的怒火。
  现在压在他心上的不是钱的事,而是那股恶气,他受不了。他让人骗了,这么个不足挂齿的格林斯潘,竟欺骗了他;而他,维尔切克,竟让人拉入陷阱。他的自尊心受到了无法表述的痛苦的打击。
  他沉着脸告别了同行,因为在这个时候他谁也看不见。然后他坐上马车,回到了住所。他还住在原来的小房子里,因为他说定是要住到春天的。
  屋里又冷又潮又空荡,好容易捱到晚上,他才缓步来到现在常去吃饭的“侨民之家”,因为他需要和所谓的同业结交更密切的关系。
  可是平时总是笑声不断的“侨民之家”,今天所有的人都哭丧着脸。卡玛隔一会儿哭一阵,跑到小客厅里去,因为阿达姆·马利诺夫斯基的样子震动了她的内心。阿达姆把母亲送到了家,把她安顿在家里人中间,然后自己在罗兹漫无目标地转悠了几个钟头,最后才又冷又伤心地来到“侨民之家”,照例来喝茶。他想,到了一群好人中间,心情可能好些。
  他坐在桌子旁边,凝望着远处什么地方。他的一对绿眼睛变得阴沉起来,似乎反映出了锁在脑海中的、他最后见到父亲时的景象;这景象老是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什么也没有说,可是深深体会到了对他深表同情的许多人的心意,感觉到了许多真诚的目光,周围的低声细语,在此聚会的人现在奇怪的情绪,和卡玛不断的痛哭声。他再也忍不住了,没跟别人打招呼,便三脚两步跑进门厅,发出一阵痉挛的哭泣。

  霍恩和维尔切克也急忙跟了出去,劝慰了几句,把他送到了家;不一会儿,所有的朋友也都来了。
  大家沉默了很久,还是布卢门费尔德用提琴首先极轻地拉起肖邦的夜曲,拉了很长时间,全神贯注;阿达姆听了音乐,稍许平静了些。
  后来,达维德·哈尔佩恩到了,极为亲切地安慰着他,对他十分虔诚地讲述了主持公道的善良的上帝。
  大家都相当专心地听着,只有维尔切克例外。他悄悄走了,谁也没有留意。两个星期以来,对于格林斯潘的切齿痛恨一直在啮咬他的心。
  他整天整天在罗兹城里瞎逛,一心想着出什么点子来给这个工厂主设个陷阱。
  他发誓要报复他,挖空心思想着办法。他甚至考虑采用人身报复方法,比如痛揍他一顿,或者把他打死。不行,那么办太蠢,他想要坑害他,让他伤财。
  所以他费了几个星期时间估量、深入了解格罗斯曼工厂失火的细节,他觉得要想咬住格林斯潘的要害,这倒是一计。
  他了解得已经十有八、九,但是与此同时,他一时心血来潮,下决心向博罗维耶茨基透露格罗斯吕克的阴谋,和莫雷茨夺取工厂的诡计。
  有一天,他精心打扮了一番,去访问阿达姆先生和安卡,心想在那儿可以遇见卡罗尔。
  安卡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因为她回忆起库鲁夫。她立即把他带到阿达姆先生那儿去了。
  “斯塔赫!你好吗,啊?你来了,真好,好啊……”阿达姆先生嗫嚅着,向他伸出了一只手。维尔切克不由自主地象以往那样吻了一下他的手,接着便谈论起库鲁夫来,因为不久前他去过那儿。于是安卡也凑近了些,聚精会神地听着。
  “嗯,你现在怎么样啊?”阿达姆先生最后问。
  “挺好,不错,和以前一样。”他随便地回答,又不以为然地谈到了那四万卢布,想激起他们的羡慕之情。
  “嘿,你瞧!上帝保佑啦,我的斯塔赫,当你的百万富翁吧,可是不能办缺德事。”
  维尔切克得意洋洋地笑了一下,便开始从头到尾地描述他的种种计划和打算,嘴里挂着五万、十万的大笔数字,然后又东拉西扯地谈论他和各位富豪的关系,粗线条的勾勒他的前途;可是这样表演未免显得可笑,因为渲染得太过分了。
  安卡鄙夷地笑了一下,可是阿达姆先生的确感到惊异了,大声说:
  “嘿,这世界上的事就是怪透了呀!你还记得吧,我的斯塔赫,你放牛的年月?还有西蒙神父的大烟袋,啊?……”
  “哪儿能忘呢……”他嘟囔了一句,涨红了脸,因为安卡怪模怪样地直瞅他。
  这件旧事破坏了他的好情绪,于是他马上站了起来,问起卡罗尔。
  “博罗维耶茨基出门了,昨天到柏林去了,过几天才能回来。”安卡一面说,一面给他倒茶。
  “你告诉我,那个犹太人老太婆怎么样了,你吃到了她的肉包子啦?”阿达姆旧事重提,毫不客气地盘问。
  可是维尔切克拉长了脸,只字不答,急急忙忙喝完茶,走了。这老头子和整个世界都使他十分恼火。
  “哼,小时候的事,成了他们手里的子弹!”他咕哝了一句。
  阿达姆先生跟安卡絮絮叨叨谈论着他,怎么也弄不明白,世道是怎么变化的,比如说,这么一个人,以前给他们放牲口,还挨过他的好打,今天居然有钱又有势,到家里来大摇大摆,跟他们平起平坐。
  阿达姆先生是民主主义者,可是想不通这个道理,适应不了这种平等。最后他说:
  “他们暴发得太厉害!要是贵族,那上帝也会喜欢的,可是依我看,象他们这样的人,只有魔鬼喜欢。你看这话对不对,安卡?……”
或许您还会喜欢: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
涨潮时节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每个俱乐部都有个烦人的家伙,“加冕俱乐部”也不例外。尽管外面正有敌机来袭击,俱乐部里的气氛却一如既往。曾经远渡重洋到过印度的波特少校扯扯手上的报纸,清清喉咙。大家都赶快躲开他的眼光,可是没有用。“《泰晤士报》上登了戈登-柯罗穗的讣闻,”他说,“当然说得很含蓄——‘十月五日死于空袭’。连地址都没写。老实说吧,那地方就在寒舍转角,坎普顿山丘上那些大宅子之一。 [点击阅读]
清洁女工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从维拉饭店出来,迈步朝索霍区走去。他竖起大衣领护住他的脖子,他这样做,与其说是一种需要,不如说是处于谨慎,因为这时的夜晚并不太冷。“不过,在我这种年龄,一个人还是别冒什么风险的好。”波洛习惯这样说。他心情愉快,两眼睡意朦胧。维拉饭店的蜗牛实在是美味极了,真是一个好地方,这个地道的小餐馆,这次总算是找对了。 [点击阅读]
游思集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你无影无踪地向前奔涌,永恒的游思,哪里有你无形的冲击,哪里死水般的空间便会荡起粼粼的波光。是不是你的心儿神往着那在不可估量的寂寞里向你呼唤的爱人?你缠结的发辫散落,飘扬成暴风雨般的纷乱;你前行的路上火珠滚滚,犹如碎裂的项链落下串串火星,这是不是就因为你心情急迫,步履匆促?你疾行的步履把世界的尘土吻得甜美芬芳,把腐朽之物扫荡殆尽;你舞蹈的四肢是暴风雨的中心,把死亡的圣霖哗哗地摇落到生命之上, [点击阅读]
漂亮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往往因此而被湮没。其实,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他继承了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心理描写上又开拓出新路。《漂亮朋友》就是前者的一部代表性*作品。莫泊桑从事长篇创作是在写作短篇小说之后,其时他并不满足于短篇小说所取得的成就。随着他声誉鹊起,他经常涉足上流社会,开阔了眼界,便想到从更广阔的背景上去反映社会现实。 [点击阅读]
演讲与访谈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在北大附中讲演(全文)人民网日本版9月11日讯: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访中的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研究员大江健三郎,10日上午来到北大附中作了题为“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讲演。其演讲全文如下: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