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分歧者 - 第三十五章死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十五章死别
  我在黑暗中醒过来,发现自己挤在一个坚硬的角落里,身下的地板光滑又冰凉。我摸了下阵阵作痛的头,感觉有液体流过指尖。红色的——是血。我放下手时,胳膊肘碰到了墙壁。我这是在哪里?
  一盏灯在头顶闪烁。灯泡是蓝色的,亮起来的时候光线昏暗。我隐约看到水箱的壁面围着我,对面的壁面上映出我阴暗的倒影。这地方空间很小,墙壁是水泥的,没有窗子。里面只有我一个人。好吧,差不多只有我一个人——因为一面墙上还装着个小摄像头。
  我看见脚边有一个小的开口,跟它连着的是一条管子,管子连着的是一个巨大的水箱,就在房间的角落里。
  战栗从指尖开始,往上传到胳膊,片刻之间,我的整个身体都哆嗦起来。
  这一次,我不是在情境模拟里。
  右边的胳膊已经麻木了。我挣扎着让自己从角落里起来。刚才坐过的地方留下一摊血。此时此刻,千万不能恐慌。我站起来,背靠着墙,大口喘着气。最糟也不过是淹死在水箱里,我把额头抵在玻璃上,放声大笑起来。那是我能想到的最坏的结局,然后笑着笑着就变成了哭泣。
  假如我拒绝放弃,那些在摄像头里看着的人会觉得我很勇敢。但有些时候,反抗不叫勇敢,直面即将来临的死亡才叫勇敢。我在玻璃水箱里啜泣着,不是害怕死去,只是不想以这种方式死去,随便别的什么方式都行。
  在这种时候,喊叫比哭要好一些,于是我大叫着用脚跟去踹身后的壁面。脚弹回来,我就再踹,因为太用力,脚跟开始痛起来。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踹着,不停地踹着,再后退几步,用左肩猛地撞过去。右肩的伤口却因为这撞击灼痛起来,就像被滚烫的火棍戳了一下。
  水开始缓缓流进水箱。
  有摄像头就意味着他们在观察我——不,是研究我,只有博学派才会这么做。他们想看看我在现实中的反应跟在情境模拟中的反应是否吻合,大概想证明我是一个懦夫。
  我松开拳头,垂下手。我不是一个懦夫。我抬起头,盯着对面的摄像头看。如果我专注于呼吸,就能忘掉自己快死了,然后盯着摄像头,直到视野缩小,小到视线里面只有它。水面缓缓升至我的脚踝,接着是小腿,然后没过大腿,又上涨到我的指尖。我深深地吸气,又沉沉地吐气。水那么轻柔,像丝绸一样轻柔。
  吸气。水会把我的伤口清洗干净。吐气。当我还是婴孩时,母亲把我浸在水中,把我献给上帝。我已有好久没想到上帝了,但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想起了他。这是一种天性吧。忽然,我很高兴自己打中的是艾瑞克的脚而不是他的头。

  身体随着水浮了起来,我不想再胡乱踢蹬挣扎着站起来,而是吐净肺里的空气,沉到水底。水堵住了我的耳朵,在我脸上波动着。我想把水吸进肺里,快点死了算了,但我做不到,于是从嘴里吐出一连串气泡。
  放松。我闭上眼睛,肺部憋得如同火在烧。
  我让双臂漂到水箱顶部,让如丝般轻柔的水拥抱着我。
  小时候,父亲会把我高举过头顶,然后带着我跑啊跑,感觉像飞起来一样。还记得风的感觉,吹拂过我的身体,而我一点都不觉得害怕。我睁开眼睛。
  一个黑影站在我前面。如果出现幻觉,一定是我快要死了。肺里的疼痛刺着我,窒息真的太痛苦了。把手掌按在面前的玻璃上,透过水盯着黑影看了一会儿,我想我看见了母亲模糊的脸庞。
  突然,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玻璃碎裂了。水从靠近水箱顶部的小孔喷涌出来,玻璃裂成两半。玻璃破碎的时候,我慌忙闪开,水的冲力把我冲到外面的地上。我大口喘着气,水混合着空气都咽了下去,我咳嗽了几下,倒抽了一口气。有一双手紧紧抱住我的胳膊,我听见了她的声音。
  “碧翠丝,”她有点急促地说,“碧翠丝,我们得赶紧跑。”
  她抓住我的胳膊,横挎在自己肩上,把我拖了起来。她穿得像我的母亲,看起来也像我的母亲,但她手里怎么拿着枪?眼睛里坚毅的神情在我看来也很陌生。我在她身边蹒跚着,在一片玻璃碎片之上、蹚水穿过一扇开着的门,守门的无畏派士兵已经死了。
  脚在瓷砖地面上打着滑,我用那两条虚弱的腿尽全力地往前走。在走道尽头拐弯的地方,母亲利落地举枪朝守在门口的两名士兵射击,子弹打中了两人的头部,他们都跌倒在地。她把我推到墙边靠着,脱下灰色的外套。
  她里面穿了一件无袖T恤,抬起手臂时,我看见腋窝下面露出文身的一角。怪不得她从不在我面前换衣服。
  “妈,”我的声音有些不自然,“你从前是无畏派的啊。”
  “没错,”母亲笑着说,她把外套缠成一个吊带托起我的胳膊,袖子系在我的脖子上,“今天我可是受益匪浅啊。说正事,你爸爸和迦勒,还有其他一些人藏在诺斯和费尔菲尔德十字路口的地下室里,我们必须去跟他们会合。”
  我呆呆地看着她。我每天至少两次都跟她坐在同一张餐桌旁,十六年来一直如此,竟从未想过母亲不是无私派出身的可能性。我对母亲到底了解多少?

  “会有时间让你问问题的。”她说完便撩起T恤,从裤子的束腰带下掏出一把枪,递给了我,然后摸摸我的脸,“我们不能耽搁了。”
  她向走道尽头跑去,我跟在她后面。
  我们跑在无私派总部的地下室,自打我记事起,母亲就在这里工作。她领着我走下几条黑漆漆的通道,登上一段潮湿的楼梯,毫无阻拦地再次来到日光之下。在找到我之前,她到底杀了多少人?
  “你怎么知道什么时候来找我?”我问。
  “自从攻击开始,我就一直在观察火车的动向。”她转过头,看了我一眼,“我也不知道找到你后该怎么办,只是一心要救你。”
  我喉咙顿时有些哽塞:“可我背弃了你,选择了离开你。”
  “你是我女儿,我不在乎什么派别。”她摇了摇头说,“看看它们把我们弄到了什么田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怕是好不了太久了,邪恶早晚会反攻回来毒害我们。”
  她走到小巷与大街的交叉口停了下来。
  我当然知道现在不是说这些话的时候,但有些事我必须知道。
  “妈,你怎么知道‘分歧’的事情呢?”我问,“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她拉开枪膛,往里看了一下,看看还剩多少子弹,接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发子弹,上到枪膛里。我认出她脸上那是穿针时才有的神情。
  “我了解他们是因为我就是。”她把子弹推进枪膛,“当时只有我平安无事,这多亏了我母亲是无畏派首领。在选派大典时,她告诉我离开无畏派,选个比较安全的派别。我选了无私派。”她把余下的子弹装进口袋,站直了身子,“而我想让你自主选择。”
  “我不明白我们怎么对首领有那么大的威胁?”
  “每个派别都会让成员习惯于以特定的方式来思考或行动。多数人都能做到。对大部分的人来说,这并不难学,也不难找到一种适合的思维模式并保持下去。”她摸摸我肩膀上的伤口,微微一笑,“但我们的思维会发散向不同的方向,而不会局限于某一种方式来思考。这让我们的首领感到恐惧,也就意味着,不管他们怎么做,我们总是会给他们制造麻烦。”
  听到这话,我感觉就像有人把新鲜空气吹进我的肺里。我不是无私派。我也不是无畏派。
  我是分歧者。
  没有人能控制我。
  “他们来了。”她向街角四下张望了下。我越过母亲的肩头看过去,几个无畏派士兵带着枪,以同样的节奏面向我们走了过来。母亲回头去看,在我们身后很远的地方,另一队无畏派士兵也向我们跑过来,他们的节奏一模一样。

  她抓起我的手,看着我的眼睛,眨眼的时候,她的长睫毛不停地扇动。真希望自己这张脸有几分她的遗传,还好,至少我的脑子遗传了她的特质。
  “去找你爸爸和哥哥。右边的小巷,走到地下室,敲两次,再敲三次,最后敲六次。”母亲捧起我的脸,她的手冰冷,掌心有些粗糙,“我去引开他们。一定要以最快速度跑。”
  “不,”我摇摇头,“没有你我哪儿也不去。”
  她微微笑着:“勇敢点,碧翠丝。妈妈爱你。”
  她的嘴唇紧紧贴在我的额头上,然后跑到大街中央,把枪举过头顶,朝着天空打了三枪。无畏派士兵闻声奔了过去。
  我冲过大街,跑进小巷,一边跑一边转头看有没有无畏派跟来。但我母亲正朝无畏派人群开枪,他们的注意力全部聚集在她身上,没有注意到我。
  听到他们开火还击,我猛转回头,脚踉跄着,迈不开步子。
  我的母亲僵在那里,背弓着,鲜血从腹部的伤口涌出来,染红了她的衬衫。还有一大片血从她的肩膀上扩散开。我眨了下眼,眼里是一片殷红的血;再眨一下眼,却看到母亲微笑着把我的头发梳成一个发髻。
  她倒下来,膝盖着地,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体两侧,然后侧着倒在人行道上,就像一个破布娃娃,¨贼吧Zei8。COM电子书 贼吧ZEi8。COm电子书 贼吧Zei8。COM电子书 贼吧Zei8。COM电子书¨一动不动,停止了呼吸。
  我捂住嘴,在掌心里尖叫起来,脸变得滚烫,被不知什么时候掉下的泪水打湿了。我身上那原本属于她的血在哭号,挣扎着想回到她的身体里。在奔跑时,我听见她的声音又响起,告诉我要勇敢。
  就在母亲倒下的一刻,剧痛传遍我的身体,我所有的一切都崩溃了,整个世界一瞬间分崩离析。我一下子扑倒在地,路面擦伤了我的膝盖。如果我现在倒下,一切就都结束了。或许艾瑞克说得对,选择死亡是探索另一个未知的、不确定的世界。
  我想起第一次情境模拟前,托比亚斯把我的碎发塞到耳后。我听见他说要勇敢。我听见母亲说要勇敢。
  无畏派士兵好像被同一个大脑操纵着,一起转身。不知为什么,我站了起来,开始狂奔。
  我要做勇敢的翠丝!
或许您还会喜欢:
猫知道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再把地图拿来给我看一看,悦子。”站在拐角处向左右两侧张望的哥哥说。我从提包皮中取出一张已经被翻看得满是皱纹的纸片。“说得倒轻巧,很不容易!牧村这家伙画的地图,怎么这么差劲!”哥哥一边嘟嚷着,一边用手背抹去额头顶的汗。就在这时,右边路程走过来一个人。这是一个穿着淡青色衬衫。夹着一半公文包皮的青年男子。 [点击阅读]
癌症楼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肖韦宏瑞典皇家学院将1970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从而使前苏联与西方之间继“帕斯捷尔纳克事件”之后又一次出现了冷战的局面。从那时以来,索尔仁尼琴也由一个“持不同政见者”变为“流亡作家”,其创作活动变得更为复杂,更为引人注目。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空中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9月的太阳烤得布尔歇机场发烫。乘客们穿过地下通道,登上飞往克罗伊登的“普罗米修斯”号航班,飞机再过几分钟就要起飞了。简-格雷落在了后面,她匆忙在16号座位上坐定。一些乘客已经通过中门旁的洗手间和餐厅,来到前舱。过道对面,一位女士的尖嗓音压过了其他乘客的谈话声。简微微撅了撅嘴,她太熟悉这声音了。“天啊,真了不起。……你说什么?……哦,对……不,是派尼特。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杰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