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愤怒的葡萄 - 第三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下雨的第二天,奥尔取下隔在大货车中间那块油布,拿去铺在卡车车头上。这么一来,大货车上的两家就成为一家了。到第三天,魏赖特夫妇焦急起来,想走。妈竭力挽留他们。爸和约翰叔叔站在车门口,望着涨水的小河。爸说:“约翰,水再涨上来,我看会把咱们淹了的。”“是呀,不保险。”爸用手指在空中划了个弧形,“要是从上面到底下筑一道堤坎,准能把水挡住。只要大家动手就行。”“是呀,就是不知道别人肯不肯干。也许他们宁可往别处搬。”“咱们该去找人家商量商量。要是大家都不干,那就只好离开这儿了。就怕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爸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魏赖特听。魏赖特以为可能还是走 的好。奥尔表示如果魏赖特家要走,他也要走,总之他要跟阿琪在一起。爸说他再去问问别人,别人不干,大家都走就是了。就和约翰叔叔一起,到别的车上商量去了。妈在炉子眼前往火里添柴。露西靠着她直嚷饿,缠得妈心烦意乱。躺在床垫上的罗撒香忽然一声尖叫。妈连忙走过去,只见罗撒香牙齿咬住下嘴唇,满头是汗,眼睛里闪着害怕的神色。她把魏赖特太太喊来,说,“我看要生了。早产。”魏赖特太太接过许多生,很有把握,她和妈一起推上货车的拉门,只留下一道缝,不让罗撒香叫风吹着,又叫阿琪领着露西和温菲尔德下车去;然后从围裙口袋里拿出一把削果皮的小刀,放在床垫底下,准备割断脐带的时候用。妈问罗撒香:“这会儿觉得还好吗?”罗撒香紧张地点点头,问:“要生了吗?”妈说:“对啦,要生个好娃娃了。你要听话,能站起来走走吗?”“我试试。”妈和魏赖特太太一人一边扶着罗撒香,慢慢地走了几个来回。一会儿,罗撒香觉得一阵疼痛,哭起来了。她们让她在床垫上躺一会,等阵痛过去,又扶着她来回地走。爸从门口留下的缝里探头进来,问干吗把门关上。知道罗撒香快生了。他说:“那么,咱们要走也不能了。”爸蹚着泥浆走到小河边边。那儿有二十个男人站在雨里。爸喊道:“非修堤坎不可了。我女儿要生孩子了。”一个高个儿说:“又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可以走。”爸说:“当然可以,谁也不会拦你。反正只有八把铲子。”他奔到河岸最低的地方,动手干起来。其余的人排在他后面。他们用泥土堆成一道长堤。没有铲子的人折下柳条,编成蓖子插在堤上。大伙儿鼓起了工作的热情,战斗的热情。一个人刚放下铲子,另一个又拿起来。每逢约德家住的大货车上传来尖厉的叫声。这些人不安地听一会,又拼命干起来。那堤坎越修越长,两头都接上了公路的路坎。水涨得慢了,爸得意地笑了。河水冲击着新修的堤坎。爸喊道:“再加高些,咱们把它再加高些。”直到天黑,他们还在干。他们忘记了疲劳,脸上毫无表情,象机器似地干着。罗撒香的疼痛一阵紧似一阵,隔二十分钟就要发作一次,剧烈的号叫声不断传来。爸叫约翰叔叔别干得太猛,要累坏的。约翰叔叔说他受不了那号叫声,叫得象当初他妻子那样。要不是拼命地干,他只好跑掉了。持续了很久,号叫声终于停止了。爸说:“要是孩子生下来了,妈会叫我的。”翻腾的河水冲击着河岸,哗啦一声巨响,上游倒下一棵白杨。那颗树顺流而下,树根挂住了堤坎。后面的水涌过来,树一动,把堤拉了个决口。爸往前一扑,想用泥堵住决口。已经堵不住了,堤坎很快就给冲垮,那些人一哄而散,急流冲进来。冲到大货车和卡车底下。约翰叔叔不由自主地跪倒在汹涌的流水里。爸扶起他来往大货车走去。奥尔转身奔到卡车跟前,掀开车头盖着的油布,跳上卡车。可是引擎怎么也发动不起来。爸和约翰叔叔走进大货车。只见罗撒香沉静地躺在床垫上,妈坐在她身边,用一块纸板给她扇着。爸问:“她——怎么样?”妈看了爸一眼,随即又低下了头,“很好。睡着了。”魏赖特太太过来,拉拉爸的胳膊往一个角落走去,她手上的提灯用见个发青的小尸体,踡缩在只苹果箱上。她小声说:“生下来就是死的。”回到妈身边,爸原想蹲下,只是两条腿太乏,却跪下了。妈呆呆望着他,两眼象梦游人那样睁得很大。爸说:“我们算尽了力了。”“我知道。”“一棵树把堤挂坍了。”“我知道。”“听见车底下的水响吗?”“听见了。”“说不定会把这辆车淹掉。”“我知道。”“你什么都知道。”妈不做声了。爸问:“我们做错了?莫非还有别的办法?”妈同情地说:“别抱怨了。怕什么!不要紧的,总会起变化的——整个起变化。”“咱们也许还是得走才行。”“到该走的时候,咱们就走。非做不可的事,咱们就做。现在先别响,莫把她吵醒了。”外面传来奥尔和一个男人的愤怒的声音。那男人要找爸说话,以为如果不是爸出那个修堤的馊主意,他们早走了。现在汽车开不动了。奥尔和他争吵说:“你当我们的车就开得动了?”爸站起来,走到门口,说:“奥尔,我来了。我们有病人,跟我上那儿说去。”雨轻轻洒在车顶上。魏赖特太太走到妈那儿,“大嫂,你睡一会儿。我来陪她。”妈说:“不,我不累。”“我不信。快躺一会儿吧。”“谢谢你,你心眼儿真好。”“不用谢。大家的处境都不好。要是我病了,你们也会帮忙的。”“是的。当然会帮忙。”“谁都一样。”“谁都一样。过去总是先顾到自己一家子。现在不了,对谁都一样。日子过得越不顺当,越要多帮别人的忙。”魏赖特太太拿过妈手里的硬纸板,妈就在女儿旁边躺下。爸、奥尔和约翰叔叔坐在车门口,眼看青灰色的黎明到来。雨已经停了,天空还有许多阴沉沉的浓云,阳光一照,就映在水面上。奥尔估计,水要是涨进车里来,顶多淹三四时深,他们可以拆下卡车的边栏,在大货车里搭个平台,既能坐人,也能堆东西。爸估计水还得涨,说:“就这么办吧。”妈在梦中忽然尖声叫起来:“汤姆!哦,汤姆!汤姆!”魏赖特太太安慰了她几句,然后站起来,走到门口说:“那玩意不能老搁在这里,只会惹来麻烦,也叫人看了伤心。你们能把它拿出去埋了吗?”爸对约翰叔叔说:“你把它拿去埋了,奥尔和我去卡车上拆木板,好吗?”约翰叔叔开头很不高兴,随后却说:“好吧,给我,没关系,我去。”他原打算把盛尸体的苹果箱拿去埋掉,临了却放进了汹涌的急流。他说:“快漂去吧!就这样去喊一喊冤!”爸要到铺子里去买面包皮。奥尔就和约翰叔叔把拆下的木板搬进大货车。妈醒来了,问明了他们干什么,转身去看罗撒香。罗撒香也已经醒来,问道:“妈,小东西——怎么样?”妈不能再隐瞒了,跪在床垫上,说:“你还可以再生呢。我们想尽办法了。”罗撒香想撑起来,却又躺下了,用手遮住了眼睛。爸把剩下的一点儿钱全买了面包皮。吃过午饭,约德和魏赖特家都把平台搭了起来。水漫进来,两家各自往平台上移。妈打算跟爸、约翰叔叔和奥尔一人拉住一只角,把罗撒香连床垫一起往平台上搬。罗撒香说:“我会走,我好了。”她跟妈说了句悄悄话。妈伸手到毯子里摸摸罗撒香的乳房,点了点一家子在平台上耽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罗撒香又悄悄跟妈说了几句,妈大声说:“我们得走了,到高点的地方去。你们走也罢,不走也罢,反正我要带着罗撒香和两个小把戏走了。”除去奥尔要留下跟阿琪在一起以外,都愿意走。爸抱着罗撒香,约翰叔叔背着露西,温菲尔德骑在妈肩膀上。上了公路,爸和妈一人一边扶着罗撒香,一家子沿着公路往前走去。雨下起来了,还越下越大。妈说:“咱们得赶快走,罗撒香要是淋透了,不知会病成什么样的。”爸说:“你没说咱们往哪儿赶呀!”公路左边远远的一个小山岗上耸立着一个仓棚。妈说:“看,我敢保险那里边是干的。咱们上那儿去!”他们气喘吁吁地跑进那雨水浸透的仓棚,里边零乱地放着些农具,还有干草。妈让罗撒香赶快躺下来歇歇。这时候温菲尔德喊道:“妈,你看那个角落!”角落里有个男人仰面躺着,一个男孩坐在他身边。妈朝那儿望去,只见男孩站起来,走到妈跟前,带着哭声问:“这地方是你们的?”妈说:“不是。我们是来躲雨的。我有个生病的女儿。你们可有干毯子?我想借用一下。好让她把湿衣服换了。”男孩回到角落里,拿了条龌龊的被子来,递给妈。妈道过谢问:“那个人怎么啦?”男孩说:“起先是生病,这会儿他快饿死了。”“什么?”“快饿死了。他六天没吃东西了。”妈走到角落里,低头看那男人。他五十光景,长着胡子,瘦得可怕,睁开的眼睛呆呆地瞪着。妈问那孩子:“是你的爸爸?”孩子点头说是,在摘棉花的时候得的病,身子太虚弱了,求妈给他点儿吃的。妈让男孩放心,说给女儿换了湿衣服就来。回到女儿身边,妈提起被子挡住女儿,叫她把湿衣服脱了,然后把被子裹在女儿身上。男孩不住地在妈身旁解释说:“我不知道怎么好。昨儿晚上我出去,打碎了人家的窗子偷了只面包皮劝他吃。可是他全吐出来了。他得喝点汤或者牛奶才行。”忽然,他惊喊起来:“他快死了!真的,他快饿死了!骗你不是人!”爸和约翰叔叔无可奈何地站在那儿。妈望望他们,又看看裹在被窝里的罗撒香。她对罗撒香的眼睛望了一眼,又向远处望去,随后又把视线回到女儿的眼睛上。她俩心心相印地彼此望了一会。女儿的呼吸急促起来了,她说:“行。”妈微微一笑,“我估计你会同意的,我早料到了。”罗撒香低声说:“你们——你们都出去,好吗?”妈弯下身子,理了理女儿额前的乱发,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然后说:“都出去,到农具棚去耽着。”大家一起走出去以后,她返身把那扇叽嘎响的门关上了。罗撒香呆呆地坐了一会,然后挺起困乏的身子,裹裹被子,慢慢走到角落里,低头看着那张憔悴的脸和那双鼓得很大的吃惊的眼睛。她在那人的身边躺下,那人慢慢地摇摇头。罗撒香解开被子的一角,露出她的乳房,说:“你得吃一点才行。”她把那人的头拉过来,伸手托住了,说:“吃吧,吃吧!”她的手指轻轻地搔着那人的头发。往上面看看,又往仓棚外看看,渐渐合拢嘴唇,神秘地微笑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刺猬的优雅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马克思(开场白)1.播种欲望的人马克思彻底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平时从不跟我讲话的小帕利埃今天早上如此向我宣布。安托万帕利埃,这个古老工业家族的继承者,他的父亲是我八个雇主之一。他是资产阶级大财团打的最后的饱嗝——特别而毫无杂质——此时,他正为自己的发现而洋洋得意,条件反射似的向我阐述起他的大道理,甚至没有考虑到我是否能听得懂, [点击阅读]
加勒比海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就拿肯亚来说吧,”白尔格瑞夫少校说:“好多家伙讲个没完,却一个都没去过!我可在那度过了十四年的。也是我一生最快乐的一段日子——”老玛波小姐点了点头。这是她的一种礼貌性的和霭态度。白尔格瑞夫在一旁追问他一生中并不怎么动人的往事时,玛波小姐静静地寻找她自己的思路。这种司空见惯之事她早已熟悉了。顶多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 [点击阅读]
千只鹤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菊治踏入镰仓圆觉寺院内,对于是否去参加茶会还在踌躇不决。时间已经晚了。“栗本近子之会”每次在圆觉寺深院的茶室里举办茶会的时候,菊治照例收到请帖,可是自从父亲辞世后,他一次也不曾去过。因为他觉得给她发请帖,只不过是一种顾及亡父情面的礼节而已,实在不屑一顾。然而,这回的请帖上却附加了一句:切盼莅临,见见我的一个女弟子。读了请帖,菊治想起了近子的那块痣。菊治记得大概是八九岁的时候吧。 [点击阅读]
华莱士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一部分序章片麟(19世纪香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是伟大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提出进化论的旷世奇才。乘坐菲茨·路易船长率领的海军勘探船小猎犬号作环球航行时,他才三十一岁。正是这次航行,使达尔文萌发了进化论的构想。然而,《物种起源》并非进化论的开端。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四签名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他这样的动作每天三次,几个月来我已经看惯了,但是心中总是不以为然。 [点击阅读]
在路上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2
摘要:1第一次遇到狄恩是在我与妻子分手后不久。那时我刚刚生了一场大病,对此我不想再提及了。不过它的确与那次令人烦恼、充满灾难性的离婚有关,当时我似乎觉得一切情感都已经死了。自从狄恩·莫里亚蒂闯入我的世界,你便可以称我的生活是“在路上”。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西部,但只是在虚无缥缈地计划着,从没有付诸行动。狄恩这家伙是个最理想的旅伴,他就是在路上出生的。 [点击阅读]
夜行观览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观览车,意指“摩天轮”。兴建期间,附近高级公寓发生惊人命案这群斜坡上的住户,都衷心期待摩天轮落成后,明天会更加闪耀……01晚上七点四十分——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呢?远藤真弓眼前的少女名叫彩花,这名字是她取的。少女一面高声嘶喊,一面挥手把书桌上的东西不分青红皂白全扫落到地上。不对,手机、大头贴小册之类她喜欢的东西部避开了。 [点击阅读]
夜访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代序姜秋霞安妮·赖斯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她1941年出生在美国新奥尔良,1961年与诗人斯坦·赖斯结为伉俪,1964年获旧金山州立大学学士学位,1971年获加州大学硕士学位。她在成名之前做过多种工作:女招待、厨师、引座员等等,经历十分丰富,为她的写作奠定了充实的基础。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