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丰饶之海 - 第四卷 天人五衰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八月下旬的一个晚上,不值班的阿透一个人在宿舍里吃罢晚饭,洗过澡,打算在南来的夜风中纳纳凉,便开门走到走廊。蓝色的遮雨棚下仍有白天的余热。他爬上铁板楼梯,走进粗糙的檐廊,见各房间的门扇排列得倒也整齐。南端不远处有个面积达4,000坪①的堆木场,昏暗的灯光下可见到木堆的巨幅断面。阿透暗想,木材看上去有时竟如沉默的巨兽。远处树林里应该有个火葬场。阿透很想看一眼高高耸立的烟囱连烟喷出的火星,却从没看到。南面黑漆漆划去一角天空的山体的顶端便是日本平。经常可以看到盘山公路上流动的车前灯。山顶宾馆的灯火孤单单聚在一起,电视塔红色的航空标识闪闪烁烁。阿透没有去过那间宾馆。对有钱人挥金如土的生活一无所知。均等与财富相矛盾这点他当然也是晓得的,但对于力图将这世道均等化的尝试却兴味索然。革命是他人的事。对阿透来说,“平等”是最为忍无可忍的观念。他消了汗,刚要回房间时,发现楼梯口前停了一辆“可罗娜”。夜晚看不真切,只是觉得有些眼熟。及至所长从车上下来,阿透不由一惊。所长紧紧抓着一个大纸袋,冲锋陷阵似地大声踏着楼梯快步上来,同平常去信号站时同样威风凛凛。“噢,安永,你好啊,幸亏你没出去。酒都带来了,去你房间边喝边聊吧!”所长并不顾忌四周,只管粗声大气地说道。①坪:日本土地计测单位,相当3.306平方米。阿透为对方第一次破格来访颇有些惶恐,几乎是用后手开的门。“嗬,满讲究的嘛,收拾得利利索索!”所长一屁股坐在递过来的座垫上,一面擦汗,一面四下打量。这座公寓楼是去年建的,加之他经常拾掇,确给人以一尘不染之感。铝合金窗框,镶着饰有红叶图案的磨砂玻璃,内侧还加了一层纸拉窗。墙壁用的是淡紫色的新建材。天花板的几何花纹简直漂亮得有些过分。门是高腰格子门,镶有带细竹图案的磨砂玻璃。隔扇的图案也很别致。出于公寓经营者的爱好,采用了大凡能搞到手的新型建材。房租每月一万两千五百元①,公益费二百五十元,一半由公司负担。阿透再次就此表示感谢。“不过,一个人不觉得孤单?”“无所谓,习惯了。站里也是一个人。”“那倒也是。”所长说罢,从纸袋里拿出方瓶三德利威土忌,以及干鱿鱼丝、虾酥饼等下酒物,说没有酒杯就用茶杯喝算了。所长提酒突然造访普通信号员的宿舍,显然无事不登三宝殿。不可能有什么好事。阿透思忖,自己与会计事务无关,钱财上不致于出差错,只能认为工作上发生了自己觉察不到的重大疏漏。何况历来严肃的所长居然向未成年的自己劝起酒来。阿透做了被解雇的精神准备。他不属于任何工会组织。不过他心里清楚,自己虽然不过是三级无线通讯士,但工作认真负责,这样的少年如今并非垂手可得。只要忍耐几天,工作任凭多少都不难找到。阿透冷静下来,反倒不无怜悯地望着所长。即使对方果然勒令停职,他也自信能安之若素。对方怎么想另当别论,反正自己属于“不可失而复得的钻石型少年”。①日元,一万日元约合人民币八百元(1994年4月)。所长再三劝酒,阿透拒绝了,兀自坐在不通风的角落里,两眼好看地忽闪着。少年在这无依无靠的世上构筑了一座小小的冰城。大凡使人失足受挫的——竞争欲也罢当官欲也罢金钱欲也罢情爱欲也罢——全都与小城无关。他原本就讨厌与人比较,因此嫉妒和羡慕都无从谈起。既然一开始就斩断了与世俯仰之路,也就与人无争。任凭别人把自己视为一只可爱的、温和的、无害的小白兔。至于失去工作等等,实在微不足道。“两三天前横滨总公司把我叫去了一次,”所长自我鼓劲似地呷了口威士忌。“我以为出什么事了,毕竟总经理亲自召见嘛,心里慌得不行。说句让你见笑的话,走进总经理室腿都直发抖。结果一看,总经理笑容满面,叫我快坐快坐。我心想这怕是凶多吉少。可一听,原来对我无所谓吉也无所谓凶。你猜是什么?竟是为你的事。”阿透睁大眼睛。事情完全出乎自己意料。如此听来,自然不是什么解雇。“而且实在令人吃惊。事情是通过有恩于总经理的老先辈提起的,说是有个人无论如何都想收你作养子,要我直接牵线,务必让你答应下来。因是总经理之托,当然是头号任务。你算是给人高看一眼,或者说看你的人眼光独到怕也是的。”听到这里,阿透心头一颤:对方必是上次给名片的老律师无疑。“那位要收我为养子的人,莫不是一位姓本多的?”“不错。你怎么知道?”这回轮到所长睁大眼睛。“到信号站参观过一次。一面之交就立即提起什么养子,有点蹊跷。”“对方好像托信用调查所详细查访过两三次。”于是阿透想起绢江的话,皱起眉头:“手法可不大地道!”所长慌忙接下去说:“不过结果得知你是无可挑剔的模范少年,又有什么不好!”较之老律师,阿透更多记起的是那个同自己所居世界水火不相容的我行我素的洋式老太婆,简直就像扑楞着鳞粉的色彩妖冶的飞蛾一样在脑海里飞来飞去。这天晚上,所长死缠活磨地一直啰嗦到十一点半。阿透早已困了,不停抱着双膝打瞌睡。醉醺醺的所长摇着他的膝部依旧絮絮不止:对方是一个丧妻的老年男人,家底富裕,且为一方名士;所以选中阿透,原因是老人认为较之名门望族的纨绔子弟,还是领养真正好学上进的优秀少年更有利于本多家并对日本国的将来有所裨益;收为养子后准备马上送去高中读书,还打算请家庭教师争取考上名牌大学;作为养父希望学法律或经济,将来职业的选择则尊重本人志愿,养父愿当后盾全力支持;养父已来日无多,死后亦无说长道短的亲戚,本多家财产悉归阿透所有……所长如此说罢,断言世上再无这等美事。然而,为什么呢?这个谜撩拨着阿透的自尊心。对方有一种已经越过某道关口的东西,而同自己越过关口的东西不谋而合,这无疑悖乎常理。假如对方以为理所当然,阿透同样心照不宣。受骗上当的只是这类居中的普通人。坦率地说,阿透丝毫没有感到惊愕。同那位安详的老人刚一见面,他就预感到了某种异乎寻常的结局。阿透自信决不至于被人识破看穿。但对于被误解处之泰然的识别力则给他一种自负,使得他甚至对天大的误解也懒得澄清,而将误解产生的结果囫囵吞枣接受下来。倘若发生荒唐无稽的事,即是美丽误解的结果。如以世间认识的错误作为自明的前提,那么发生任何事都无足为奇。他认为他人对自己抱有的善意和恶意,无一不是误解所使然。这样想法含有怀疑主义者最后必然导致的自我否定和自尊心的盲点。阿透蔑视必然,鄙视意志。他有充分的理由想像自己现在处于古装戏《错误的喜剧》漩涡的正中。毫无疑问,再没有比无意志之人愤怒抗议自己意志惨遭蹂躏更好笑的了。假如灭却心头而采取理性行动,那么对阿透来说,“没有当养子的意志”同“同意当养子”便是同一回事。在这种望风扑影的建议面前,一般人想必顿生疑心。但那大多属于对方的看法同自我感觉之间权衡比较的问题,而阿透则全然另当别论。因为他根本不同任何人比较。莫如说一切越是形同儿戏越是突如其来越是近乎有钱人的心血来潮,越是淡化了这一建议中的必然性,从而越是使自己容易接受。不背负宿命的他,当然没有受缚于必然性的道理。一言以蔽之,这项建议纯属打着育英招牌的施舍。阿透本来也可以像普通血气方刚的少年那样冲口叫道“我不是乞丐!”但那终究是少年刊物上描绘的反抗方式,阿透拥有的则是远为高深莫测的武器——以接受之名行拒绝之实。实际上阿透不时对镜子仔仔细细审视自己飘忽的微笑,发现由于镜中光线的不同,那微笑有时竟很有少女风韵。或许遥远国度里一个语言不通的少女将这样的微笑作为与他人沟通的惟一渠道。并非自己的微笑女人味十足。但这种既非媚态又非羞涩如在犹豫与果断之间最微妙的巢中等待的小鸟般的微笑不能说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式微笑。它给对方制造险境,就像在夜与晨之间的黎明时分设下一条俨然泛白路面的河流。对方只要跨前一步便会溺水而死。阿透有时觉得这种微笑既非父亲所授亦非母亲所传,而是幼时从一个不知在何处见到的女性那里承袭下来的。另一方面,阿透接受这项建议,显然并非出自颠三倒四的自以为是。别人的眼睛即使再明察秋毫,也不可能像自己眼睛这样将全身每个角落都一览无余。这是他自尊心的根源所在。因而,那项施舍钱财给阿透——无论在别人眼里呈何形象的阿透——的建议,其施舍的对象可以说不过阿透的影子,而全然不会给自尊心以任何创伤。阿透万无一失。不过,对方的动机还是相当费解的吧?不,这里也没有任何费解之处。阿透深知:无聊之人纵使将地球卖给垃圾站也在所不惜。阿透抱膝坐着打盹,心里却已打定主意,只是嘴上尚未道出“可以”二字。那要等到所长更加焦急时道出才合乎礼节。因为那样所长便可以向人炫耀费尽唇舌之功。阿透现在很为自己的从不做梦感到庆幸,以往倒不以为然。他为所长点燃蚊香,蚊子只管咬他的脚。睡意朦胧中,那痒感直如初升新月皎皎生辉。他怔怔地想,这搔过脚的手非得好好洗洗才行。“看样子你也困了。难怪,都快亮天了。喏,十一点半!今天可是彻底打扰了。怎么样,安永,这件事没问题吧。你答应了吧?”所长起身时使劲按了一下阿透的肩膀。阿透这时才做出如梦初醒的样子,说:“可以,没问题。”“答应了?”“嗯,答应了。”“呃,谢谢谢谢。往下我就算你至亲,由我替你打交道,好吗?”“好,拜托了!”“其实我也非常遗憾,毕竟所里失去了你这样的优秀人材。”所长道。阿透见所长醉得无法开车,便去附近叫了辆出租车,送所长回家。
或许您还会喜欢:
物种起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有关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史略关于物种起源的见解的发展情况,我将在这里进行扼要叙述。直到最近,大多数博物学者仍然相信物种(species)是不变的产物,并且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许多作者巧妙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另一方面,有些少数博物学者已相信物种经历着变异,而且相信现存生物类型都是既往生存类型所真正传下来的后裔。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猫与鼠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君特-格拉斯在完成了第一部叙事性长篇小说《铁皮鼓》之后,我想写一本较为短小的书,即一部中篇小说。我之所以有意识地选择一种受到严格限制的体裁,是为了在接下去的一本书即长篇小说《狗年月》中重新遵循一项详尽的史诗般的计划。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长大的,根据自己的认识,我在《猫与鼠》里叙述了学校与军队之间的对立,意识形态和荒谬的英雄崇拜对学生的毒化。 [点击阅读]
环游黑海历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范-密泰恩和他的仆人布吕诺在散步、观望和聊天,对正在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君士坦丁堡的托普哈内广场一向因人群的来往和喧哗而热闹啡凡,但在8月16日那一天的晚上6点钟,却静悄悄地毫无生气,几乎是一片荒凉。从通向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港口高处看下去,仍能发现它迷人的景色,但里面却没有什么人。勉强有一些外国人匆匆而过,走上狭窄、肮脏、泥泞、有黄狗挡道的通向佩拉郊区的小街。 [点击阅读]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男人这东西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对于性,少男们由于难以抑制自己而感到不安;与此同时,他们又抱有尝试性爱的愿望。因此,他们的实情是:置身于这两种互相矛盾的情感的夹缝中苦苦思索,闷闷不乐。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成长为响当当的人是极其不易的。在此,我们所说的“响当当的人”指的是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健康且成熟的男人和女人。在成人之前,人,无一例外要逾越形形色色的障碍、壁垒。 [点击阅读]
白发鬼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诡怪的开场白此刻,在我面前,这所监狱里的心地善良的囚犯教诲师,正笑容可掬地等待着我开始讲述我的冗长的故事;在我旁边,教诲师委托的熟练的速记员已削好铅笔,正期待我开口。我要从现在起,按照善良的教诲师的劝告,一天讲一点,连日讲述我的不可思议的经历。教诲师说他想让人把我的口述速记下来,以后编成一部书出版。我也希望能那样。因为我的经历怪诞离奇,简直是世人做梦都想不到的。 [点击阅读]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盖特露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倘若从外表来看我的生活,我似乎并不特别幸福。然而我尽管犯过许多错误,却也谈不上特别不幸。说到底,追究何谓幸福,何谓不幸,实在是愚蠢透顶,因为我常常感到,我对自己生活中不幸日子的眷恋远远超过了那些快活的日子。也许一个人命中注定必须自觉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必须备尝甜酸苦辣,必须克服潜藏于外在之内的内在的、真正的、非偶然性的命运,这么说来我的生活实在是既不穷也不坏。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福尔赛世家三部曲2:骑虎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罗米欧与朱丽叶》第一章在悌摩西家里人的占有欲是从来不会停止不前的。福尔赛家人总认为它是永远固定的,其实便是在福尔赛族中,它也是通过开花放萼,结怨寻仇,通过严寒与酷热,遵循着前进的各项规律;它而且脱离不了环境的影响,就如同马铃薯的好坏不能脱离土壤的影响一样。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