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丰饶之海 - 第三卷 晓寺 第二十一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谈完话后,本多收下礼物,便去涩谷车站坐电车回家。有消息说,B29大举空袭了大阪,人们传说下一个遭受空袭的目标是关西一带,东京暂时还太平。于是,本多想趁着天黑之前出去溜达溜达。走上道玄坂,便是松枝侯爵府邸。据本多所知,松枝家在大正中期,将其14万坪土地中的10万坪卖给了箱根地产开发公司。好不容易到手的这笔钱,后来由于十五银行倒闭而损失了一半。以后,继承家业的养子是个败家子,把剩下的4万坪土地也接二连三地卖掉,现在的松枝家,只是个千坪左右的普通住宅了。本多虽然常常坐车路过这座宅子,但现在和松枝家已没有来往,所以就未造访。上周这一带遭空袭,不知这个宅子是否被烧毁,本多不由抱有一丝好奇心。道玄坂倒塌的高楼旁边的人行道已经清理出来,上坡并不费力。人们纷纷在防空壕上遮盖了烧焦的木头和白铁皮,在壕沟里安家落户。炊烟袅袅,快到晚饭时间了。他还看见有人从露出地面的自来水管接水的情景。头上是满天的晚霞。坡上的大街和南平台一带,过去均属松枝宅邸14万坪地产的范围之内。后来又分割成许多小块,如今又变成了漫无边际的废墟,沐浴着的晚霞,又恢复了往日的规模。惟一幸免于火灾的是一所宪兵分队的建筑物,戴着袖标的宪兵进进出出。这里应该是邻近松枝家的。果然,对面不远处就是松枝家的石头门柱。站在大门前望去,若大的千坪之地也显得十分狭窄。这是由于盖了很多房屋,把地皮分割成小块的缘故。宅子里的泉水和假山,如同昔日大池塘和红叶山的寒酸的模型。后院没有石墙,木板墙也烧毁了,所以连接南平台方向的毗邻土地上的大片废墟尽收眼底。本多还记得,那片地正是原来的大池塘被填平的地方。池中有小岛,红叶山的瀑布也注入那里。本多曾与清显一起划小船去岛上玩。在小岛上认识了一身浅蓝色装束的聪子。清显是英姿勃发的青年,本多也是远比自己想像得要充满活力。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又结束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松枝家的领地由于毫不留情、不偏不倚的轰炸而恢复了原貌。土地的起伏虽和过去不一样,但在一片废墟上,本多几乎可以指点出那一带是池塘,这一带是侯爵的住房,那里是上房,那里是西式建筑,那里是大门口的停车场。本多由于常来松枝家,所以记得非常准确。但是,在翻卷的火烧云下面,弯曲的白铁皮、碎瓦片、炸裂的树木、熔化的玻璃、烧焦的壁板,以及白骨一般孑然而立的火炉烟囱,变成菱形的门等等无数的碎片,都无一例外地被染上了铁锈色。这些杂物乱七八糟地躺在地上,显得极其潇洒,无拘无束。那形状就像是从地里刚发芽的奇怪的荨麻。夕阳给它们一个个配上实在的影子,更加深了这种印象。天空像画满了乱云的布景,姹紫嫣红的。云彩也被染得火红,一缕缕飘逸的云丝缝隙间,透出金色的光芒。本多还是头一次见到天空出现这般不祥景象。他忽然看见,前面望不到边的废墟中的一块假山石上,有个人背对他坐着。夕阳下,紫藤色的松腿裤发出葡萄色的光。黑亮的头发湿漉漉的。头垂得很低,看样子很悲伤。好像在哭泣,肩头却没有抽动;好像很难过,却不见痛苦的唏嘘,只是枯死了似地低着头。即便是在沉思,一动不动的时间也太长了些。从头发的光泽来看好像是位中年妇人,本多猜想她多半是宅子的主人,不然就是与主人关系密切的人。本多想,如果她是突然发病,就应该上前救助她。走到近旁,看见那妇人的一个黑色手提包皮和手杖放在石头边。本多扶着她的肩头,轻轻摇了摇她,他怕太用力的话,她会立刻崩溃,化为灰烬。妇人微微仰起脸来,本多一看她的脸,感到很可怕。那不自然的黑黢黢的鬓发显然是假发。厚厚的白粉遮盖了眼窝和皱纹,又配以宫廷式的上唇山形下唇点色的鲜艳的口红。在那难以言表的衰老背后,出现了蓼科的容貌。“您是蓼科小姐吧?”本多不禁说出了她的名字。“您是哪位呀?”蓼科说,“请稍候。”她说着,急忙从怀里掏出眼镜,打开眼镜腿戴到耳朵上,这一掩饰般的动作使本多脑海里浮现出蓼科的习惯伎俩来。她是借着戴老花镜来看清对方幌子,来快速判断对方是谁。然而这一企图未能成功,在戴老花镜的老女人面前站着一个不认识的人。蓼科的脸上显露出了不安和某种极其古老的贵族式的表情(她长期巧妙地模仿来的温柔的冷淡表情)。然后拘谨地说道:“请原谅,我的记性很不好,您是哪一位实在是……”“我是本多,三十几年前,我和松枝清显君是学习院的同学,是朋友,我常来这宅子玩。”“啊,您是那位本多君吗?真是好久不见了。没认出您来,实在是抱歉哪。本多君……对,对,的确是本多君。您的模样没怎么变哪。这可真是太……”说着,蓼科赶紧把袖子按在了眼镜下面。从前的蓼科的眼泪多半是值得怀疑的,但现在她眼睛下面的白粉眼看被眼泪润湿,好比白色的墙壁被雨水淋湿一样。泪水从那浑浊的眼睛里机械地汩汩流出。这样与悲喜无缘的,倾盆大雨般的泪水,比起她过去的泪水要可信得多了。尽管如此,蓼科也衰老得太厉害了!在那厚厚的白粉遮盖下,老年斑似乎已遍布她的全身。只有细腻而超人的理智,像死者身上走着的怀表似的,仍在勤恳地工作着。“看来您很健康,今年高寿啊?”本多问道。“今年虚岁95了,托您的福,只是耳朵有点儿背,没什么别的毛病,腰腿也挺硬实的,这么拄着拐杖,自己一个人,哪儿都能去。我住在侄子家,他们不愿意我一个人外出,可我是个死在哪里都无所谓的人了,想趁着还能走得动的时候出来走走。空袭也没什么可怕的。炸弹也罢,燃烧弹也罢,碰上了,就能干脆地死去,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么说也许让您见笑,看见倒在路旁的死尸,我还有些羡慕呢。前些天听说涩谷一带被炸了,我太想看看松枝老爷的宅邸,就瞒着侄子夫妇出来了。哎哟,要是侯爵夫妇在世,看见这般光景会怎么想呢?没受这份痛苦而死去,也许反而是福分呢。”“我家侥幸没有被烧。家母也有同感,还不如在日本节节胜利的时候死,反倒是幸福的。”“唉,令堂也作古了……我一点儿也不知道……”蓼科还是没掉忘记过去那种不带任何感情的谦恭的客套。“绫仓小姐后来怎么样了?”话出了口,本多觉得问了个不该问的问题。果然,老妇人明显地露出了踌躇的神色。只是蓼科越是表现得“明显”,其感情越是同展览品一样,距离真实也越远。“哦,小姐削发之后,离开了绫仓家,后来只回来参加了老爷的葬礼。夫人还在世,老爷去世后,夫人处理了东京的房产,寄身在京都鹿谷的亲戚家。而小姐……”“您见到过聪子吗?”“是的,后来见到过两三次。前去拜访小姐时,小姐待我特别亲切。对我这样的人,也挽留我住在寺里,真是心地善良的人哪。”蓼科摘下因眼泪而模糊的眼镜,从袖子里掏出粗糙的手纸,长时间地捂在眼睛上。把手纸拿下来时,眼睛四周的白粉脱落而成了黑眼圈。“聪子身体还好吧?”本多又问了一句。“很健康啊。怎么说好呢,小姐越长越俊秀了,那拂去了尘世污浊的美貌,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清纯脱俗了。您怎么也得去看看她。您也一定很想念她吧。”本多蓦然回想起,那次从镰仓回来途中,与聪子深夜同车兜风的情景。……她是“别人的女人”。但当时的聪子,可以说是个极不守礼法的女人。那令人战栗的一瞬间至今还历历如在跟前。已经预感到了结局的到来,对此有所准备的聪子的侧脸,在黎明前的车窗外繁茂的绿色闪过时,她忽然闭上了她那睫毛长长的眼睛……,这是令人战栗的一瞬间。从回忆中清醒过来时,本多见蓼科一改假意谦恭的表情观察着自己。绞过的纺绸似的皱纹,围绕着山形口红周围,两端的皱纹微微抽动,似乎在微笑。突然她那双稀疏的残雪中的一对古井似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妖媚。“本多先生,您也喜欢小姐,这我是知道的。”比起有意谈起事过境迁的不愉快的事来,蓼科狐媚的余温更为可怕。本多想转个话题,正巧手里有刚才委托人送的礼物,就从里面拿出两个鸡蛋和一些鸡肉送给她。接过鸡蛋的蓼科,露出天真的快乐和感谢。老女人不厌其烦地、絮絮叨叨地表示感谢,本多这才发觉她几乎得不到可以充饥的食物。更使本多吃惊的是,她把放进手提包皮里的鸡蛋又拿出来,朝晚霞黯淡,暮色沉沉的天空高举起来,说:“请原谅我的失礼,与其带回家去,不如就在这里……”老女人这样说着,仍恋恋不舍似地拿着鸡蛋朝暗蓝色的天空照着。她那颤抖的衰老手指间,鸡蛋细腻光滑的蛋壳闪着光辉。然后蓼科把鸡蛋放在手掌里抚摩了好一会儿,四周一片寂静,微微听见老女人粗糙的手掌摩挲鸡蛋的声音。本多没有帮她寻找磕鸡蛋的地方,觉得那像帮着干一件不吉利的事情。谁想蓼科却相当灵活地在自己坐着的石头边上,把鸡蛋磕破。她怕鸡蛋流到地上,小心翼翼地送到嘴边,慢慢抬起头来,向暗空张开嘴,让鸡蛋一股脑流进白色的假牙中间。鸡蛋黄流进嘴里的一瞬间,能看得见亮晶晶的圆蛋黄,紧接着蓼科的喉咙里发出了很响亮的咕噜一声。“啊,好久没有吃到这样的美味了。我好像又得到新生了。仿佛我又变回了当年的美貌。别看我现在这副模样,当姑娘时,我还是当地闻名的美女呢,您大概怎么也无法相信吧。”蓼科的语气一下子爽快了起来。物体的色彩在即将被暮色笼罩之前,反而看得更加清晰。现在正是这样的时刻。废墟上烧焦的木头的颜色,植物新鲜的裂痕的颜色,以及积了雨水的弯曲的白铁皮等等,都令人不快地一一映入眼帘。只有在西边的天空下,耸立着的黑森森的几座烧毁的楼房之间,残留着一条朱红色光线。那朱红色的断片把建筑物的玻璃窗映得通红,宛如无人居住的废屋里点着红灯。“真不知该怎么表达我的谢意。从前您就是位和蔼的少爷,现在还是这么温和。我也没什么可以答谢的,至少……”蓼科说着,伸进手提包皮里摸索着什么。本多正想阻止她,蓼科已拿出一本日本线装书,放在本多手里。“……至少把我平日最珍惜的,随身携带的这本经书赠给您。据说它能祛病消灾,是一位和尚送给我的宝贵经书。今天想不到遇见本多先生,谈起了许多往事,我也没什么可牵挂的了,所以把它送给您。出门时可能会遇到空袭,现在又流行热病,但只要随身带着这本经书,您一定能得到保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本多接过书,暮色中,朦胧看见封面上印着《大金色孔雀明王经》几个字。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请你帮我杀了她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你知道吗,大夫,你并不是我回来以后看过的第一个心理医生。我刚回来的时候,我的家庭医生就给我推荐了一位。那人可不怎么样,他假装不知道我是谁,这也太假了——你要不知道我是谁,除非你又聋又瞎。每次我走在路上,转个身,似乎都会有拿着照相机的白痴从路边的灌木丛中跳出来。但在这一切倒霉事情发生之前呢?很多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温哥华岛,更不用说克莱顿瀑布区了。 [点击阅读]
谍海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唐密·毕赐福在公寓过厅里把外套脱下,相当小心的挂在衣架上。他的动作很慢,帽子也很小心的挂在旁边的钩子上。他的妻子正在起居间坐着,用土黄色的毛线织一顶登山帽,他端端肩膀,换上一脸果敢的笑容,走了进去。毕赐福太太迅速的瞥他一眼,然后,又拼命的织起来。过了一两分钟,她说:“晚报上有什么消息吗?”唐密说:“闪电战来了,万岁!法国的情况不妙。”“目前的国际局势非常沉闷。”秋蓬这样说。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1Q84 book3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3》内容简介“你為什麼死的?”“為了要这样再生。”“再生需要有什麼?”“人无法為自己再生。要為别人才行。”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超过30年创作履歷中,自我期待最重要的一部!《1Q84Book3》突破性*完结!少年时代的爱恋,分隔二十年后再重逢&helli;天吾和青豆,两个孤独的灵魂同样的十二月,终於在这1Q84年的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佚名
章节:94 人气:2
摘要:献给安娜-格里戈里耶芙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卡拉马佐夫兄弟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四节)第一部第一卷一个家庭的历史第一节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名利场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品,也是他生平著作里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杰作。故事取材于很热闹的英国十九世纪中上层社会。当时国家强盛,工商业发达,由榨压殖民地或剥削劳工而发财的富商大贾正主宰着这个社会,英法两国争权的战争也在这时响起了炮声。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