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丰饶之海 - 第三卷 晓寺 第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不带菱川一起去挽巴茵的想法,居然由于菱川那番矫情的话而顺利实现了。菱川对本多说:“我可不愿意奉陪那位疯疯癫癫的公主,可是我不跟您一起去的话,您就惨啦。那些老女官只能说几句英语。”本多也一反常态地回答:“与其依靠麻烦的翻译,不如有半天的时间像听音乐似地欣赏欣赏听不懂的泰语呢。”他巴不得能够就此断绝和菱川的关系。本多后来不止一次地回忆起这次山野游玩的快乐。只有前一半的路程可以乘车,然后换乘宫廷式的画舫。画舫穿行在连接成片的水田和河水间。偶尔看见刚刚睡醒觉的水牛,忽然从水田里站起身,挂着泥浆的脊梁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路过小丘上的树林时,许多松鼠在河边的树枝上跳来跳去,公主见了非常的高兴。有时还能见到从低枝爬向高枝的小青蛇。热带丛林中处处耸立着用施主们的布施建成的贴着崭新金箔的佛塔。本多知道这些金箔是日本制造的,大量出口到了这个国家。途中,月光公主一直兴高采烈地玩耍着,有时会一动不动地倚着船舷,凝视着远方。这给本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官们对此已习以为常,照常说说笑笑。然而本多立刻意识到公主凝视的是什么了,他觉得这是不能忽略的事情。从远方的地平线涌起的一大片乌云遮住了太阳。太阳已经高悬在天空,乌云必须伸出巨大的手掌才能遮得住它。这片乌云为了遮住太阳而拼命抻长了身子,好歹达到了目的。在连接青空的上端确实遮住了太阳,但这部分云彩却放射出炽热的白光,与其总体的不吉利的黑色很不协调。而且,这片云彩拽得过长,导致黑云下方露出破绽,里面的光芒倾泄而出,犹如闪光的血从巨大的伤口里没完没了地进发出来一样。低矮的密林遮挡着远处的地平线。靠前面的树林在这破绽中进射出的光辉照耀下,闪烁着绿莹莹的光芒,仿佛仙境一般。靠后边的树林,正对着黑云的下面,大雨倾盆而下,似大雾迷漫。雨滴细密如菌丝,笼罩着黑暗的森林。远远望去,可以清楚地看见,只有密林的一部分笼罩在菌丝般的雨雾里,连雨丝在风中飘荡都看得一清二楚。骤雨被凝结在那里,被幽闭在那里。……本多猛然间明白了小公主在看什么。公主注视着时间的同时也注视着空间。远方的骤雨下面的空间,本来属于从这里无法看见的未来和过去。置身于现在的晴朗的空间,能够清楚地看见雨的世界,这是不同时间的共同存在,也是不同空间的共同存在。雨云显示了时间的进程;遥远的距离呈现了空间的连续。就是说公主是在凝视这个世界的缝隙。这时公主用她那粉红色的湿润的舌头,一个劲儿地舔着本多进献的戒指上的珍珠(要是被女官看见,立刻会被申斥的),仿佛她要用这个动作保护这奇迹的出现……挽巴茵——成了本多难以忘怀的一个地名。公主非要本多牵着她的手不可。不管女官们怎样皱眉头,本多仍是牵着公主汗津津的小手,听凭公主引路,尽情游览了这座园林里的中国式离宫、法国式小亭、文艺复兴式庭园以及阿拉伯式宝塔等等。最为美丽的是位于宽阔的人工池塘中央的佛堂,宛如浮于水面上的精致工艺品。石阶紧临水池,由于涨水而被淹没,池水浑浊,石阶的最下层已看不清,看得见的大理石台阶已被水苔染成了绿色,水草缠绕,上面又覆盖了一层银色的小水泡。公主要把手脚伸进去,一再被女官制止。本多听不懂公主说的是什么,似乎是公主把水泡当成了珍珠,闹着非要去摘下来。本多一去劝解,公主马上就不闹了,和本多一起坐在台阶上,眺望池中的佛堂。其实那并不是佛堂,据说是停舟歇息之所。这个亭阁的橙黄色帷幔被风吹得鼓起,围成一个空无一物的小屋。小亭环绕着许多黑地涂金的细柱子,从柱子的间隙可窥见池塘对岸的绿色、翻卷的云团和亮晃晃的天空。看得时间长了,那些柱子仿佛竖了起来的帘子,将景色细分成了奇妙的细长图案,形成了一幅云彩与森林的壮丽外景。这小亭的房顶也非常华美,青色、红色、绿色的琉璃瓦巧妙地排列组合,四层重檐之上,金光灿烂的细细的塔尖直插蓝天。不知是观看小亭时的感受,还是后来回忆时把月光公主与小亭混淆在一起了,总之,池中的小亭深深地烙印在本多的脑海中,那细长的黑柱子变成黑檀似的肉体,身上佩带着繁琐的黄金饰物,头上戴着尖尖的金冠,犹如一位用足尖站立的苗条舞女。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2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彗星的尾巴划过清晨,好似紫红天幕上的一道伤口,在龙石岛的危崖绝壁上空汩汩泣血。老学士独自伫立在卧房外狂风怒吼的阳台上。信鸦长途跋涉之后,正是于此停息。两尊十二尺高的石像立在两侧,一边是地狱犬,一边是长翼龙,其上洒布着乌鸦粪便。这样的石像鬼为数过千,蹲踞于瓦雷利亚古城高墙之上。当年他初抵龙石岛,曾因满城的狰狞石像而局促不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4
作者:佚名
章节:86 人气:0
摘要:Chapter1序章“龙。”莫兰德边说,边从地上抓起一只干瘪的苹果,在双手之间丢来丢去。“扔啊。”外号“斯芬克斯”的拉蕾萨催促。他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我想看龙。”鲁尼在他们当中年纪最小,又矮又胖,尚有两岁才成年。“哪怕一眼都好。”我想萝希搂着我睡觉,佩特心想。 [点击阅读]
分歧者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作品导读如果世界按照所有最美的特质划归五派:无私、无畏、诚实、友好和博学,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还会不会有杀戮、争端、夺权、暴乱?答案你知道。因为丑恶从未消失,它只是被深深地隐藏起来,妄图在某一天爆发出来,冲毁这世界。 [点击阅读]
初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献给巴-瓦-安年科夫①……客人们早已散去。时钟敲过了十二点半。只有主人、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和弗拉基米尔-彼得罗维奇还在屋子里。主人按了一下铃,吩咐收拾晚饭的残杯冷炙。“那么这件事就决定了,”他低声说着,更深地埋入圈椅里,并把雪茄点上火抽了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得讲讲自己初恋的故事。您先讲,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