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丰饶之海 - 第二卷 奔马 第三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母亲的信来得最为频繁,可这些信件不是到处布满涂抹的黑斑,就是被挖成了天窗,甚或有的.页码都不知去向。看起来,母亲根本不具备避开这些犯忌语言而写信的才智。可是一个时期以来,情形却有了改变。或许是因为检查信函的人员有了变更,信件中被涂抹的部分明显地减少了。母亲的信是以此前的信件全都送到了阿勋手里为前提而写的,所以像是后到的信先读似的,判读起来很困难,这又增加了阿勋的焦躁。信中有一行这样写着:“……书堆积如山,据说已有五千封之多。一想到……就不禁流下眼泪。”尽管删去的部分都涂上了墨汁,却可以看得出检查人员装作误用了淡墨,其实是在鼓励阿勋的良苦用心。比如说在“……书”的部分,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减刑请愿书”的字样,而在“一想到……”处,虽说模糊不清,也还能读出“社会各界人士的厚意”。阿勋这才知道了社会上对这个事件的反应。他受到了钟爱!虽然他根本不希望被社会这样钟爱。大概是因为他们还年轻,因为幼稚而被想当然地想像为不够成熟的纯粹,因为社会上对他们所期待着的“有为的”未来,人们出于温和的同情才发出这些减刑请愿书的吧。这种猜度使得阿勋感到有些苦恼。他认为,这与“5·15事件”时那些堆积如山的请愿书有着质的区别。“社会上并没有认真地对待我们。”阿勋用人狱后养成的从阴暗处出发考虑问题的习惯想着,“人们哪怕知道一点点我想法中那些血淋淋的纯粹,就肯定不会再爱我了。”不被畏惧,不被憎恨,却只被钟爱,这种状态伤害了他的矜持。春天来了。槙子每隔一段时间便准时写来的信件,成了他苦苦期盼着的东西。这种意识,与他一直坚持着的壮志那坚硬的玻璃质却并不相称。细想起来,阿勋感到自己一直被微妙地钟爱着。在这个钟爱的底层,有着某种不透明的东西。或许,国家和法律也同社会一样,都没有认真地对待他?在警察审讯室里被讯问笔录时,寒冷的日子会让自己坐在火盆边,肚子饿时则会送来油炸豆腐条加葱丝的清汤面。警部补①指着桌上的插花对他说:“怎么样,这山茶花漂亮吧?这是我家院子里开的冬山茶,早上剪下带了来。审讯时保持轻松的心情是最重要的,而花儿就能够缓和心境啊。”①警官职衔,位于警部之下,巡查部长之上。就像警部补便衣衬衫的衣袖沾上了日积月累而成的云彩状油垢一样,这些话语也染上了一种让人感到憋闷的气味,那就是利用自然景观的世俗风流意识。尽管如此,三朵纯白色的山茶花,还是把那油绿、强劲的绿叶推到一旁,绽苞怒放了。花瓣宛若不沾滴水的凝脂一般洁白如玉。“阳光真好呀!”警部补命令在场的巡查①打开窗子。从阿勋坐着的椅子位置看去,冬山茶正好遮住了一半视野。因而,窗上的铁栅栏把温和却是抽象的冬日阳光,用更为抽象的栅栏的影子切割开来了。阳光宛如温暖的手掌抚摩着阿勋的肩头……这同曾在麻布的三联队看到的那种如同金光闪烁的命令一般辉耀在训练着的士兵头上的夏日阳光完全不同,仿佛在诉说着经过几次折射后才到达他肩头的法官的温情。阿勋丝毫不认为,那便是天皇的仁慈那夏日太阳一般的遥远的余辉。“正因为有了你们这样的国士,日本的未来才有希望啊。当然,犯法是错误的。我们很愿意理解你们的一片耿耿报国热诚。不过,你和同伴们在一起宣誓,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说吧!”阿勋机械地回答着,眼前却浮现出在夏季那个精心选定的黄昏,如同压弯枝头的累累白色果实一般,20个人在神社前把手握在一起时的情形。可是,被这样唤醒的往事早已成了痛苦的回忆。阿勋在回答审问时,把视线从警部补屡屡注视着自己脸部的目光中移开。于是,冬日的阳光和一朵白色的山茶花便轮流映入眼帘。由于阳光的刺激,在阿勋的眼中,山茶花显得黑黝黝的,形似一个个光润的小发髻。泛出黑色的墨绿色叶片,看上去就像纯白的衣领。这些感觉上的错觉,便是从阿勋口中说出的“真实”的供词,例如:“是的,当时20个人在神前两拜两拍手,然后由我领念誓文,让大家跟着一条条地朗诵下来。”等等陈述,决不是虚构出来的,但是一旦在法官面前说出这些话,就必须在内心里暗暗忍受着龃龉,那种好像全身长满鳞片,被毛骨悚然的谎言所包皮围着一般的龃龉。①警官职衔,位于巡查长之下。这时,阿勋突然听见白色的冬山茶发出了呻吟。阿勋惊愕地回头看着警部补的眼睛。警部补的眼睛里并没有任何惊异。后来阿勋才知道,这天使用了二楼的审讯室并非出于偶然,而打开窗子同样也不是出于偶然。练武厅和审讯室只隔着一条狭窄的通道,就在从那个带栅栏的窗子可以看得到的地方。练武厅白天关上木板套窗,可以看见带栅栏的窗子里的灯光。“怎么样?听说你还是剑道三段呢,假如不搞这样的事情而专心练习剑道,我们不就可以在那个练武厅里愉快地比赛了吗?”“现在,那里正进行着训练吗?”阿勋问道,可他却并没有这么想,而警部补也没有给予回答。听上去像是剑道训练时的喊杀声,可溢满山茶花里的呻吟却并不是剑道训练时的声音。竹剑发出的声响,也不像是击打在厚厚练习服上的声音。传过来的,是抽打皮肉的那种钝重而庄严的声音。阿勋沉浸在了遐想之中。这时,在冬季那透明的日照蒸熏下,好像冒出汗来的白色山茶花在过滤着拷问的嚎叫和呻吟,开始转变成为某种神圣的东西。只是在摆脱了警部补那鄙俗的风流意识后,山茶花才能像国法那样飘逸出芳香……他的眼睛终于看到了他所不愿意看到的景象:光润的山茶花叶片那边,在白昼也点着灯的带栅栏的窗子里,的确有一根吊着人体的粗绳在灯影中摇曳、旋转。阿勋再,次看着警部补的眼睛。警部补不问自答地说道:“是的,那是赤色分子。对待顽固的家伙就得这样。”相反,他们这样稳妥地对待阿勋,让他沐浴在国法温暖的恩惠中,大概是想使他深切地感受到这一切吧。然而,此时的阿勋却由于内心涌起的激情和屈辱反而说不出一句话来。“他们怎么看待我的思想呢?如果说,只有被这样拷打才算是思想的特质,那么,他们不承认我的思想吗?”……自己仅仅策划了这么一点事,还不能得到充分的否定。对此,阿勋焦躁得连连捶胸顿足。倘若他们了解到阿勋的纯粹那可怕的内核,是一定会憎恨他的。是的,即使是天皇的官吏,也是一定会憎恨他的。可如果他们永远察觉不到这一切,阿勋的思想便决不可能带上肉体的重量,也不会被痛苦的汗水所濡湿,当然,更不会发出肉体被拷打时那种充满力度的声响。阿勋用锐利的目光斜视着审讯者,大声喊道:“请拷问我吧!现在就拷问吧!为什么不那样对待我?凭什么理由……”“喂,冷静些!冷静些!不要说蠢话!理由很简单嘛,因为你并没有让我们感到难以应付。”“就因为我的思想右吗?”“多少有些这样的因素。但不论是右还是左,只要让我们感到棘手,那就只能让他的皮肉吃苦头了。但不管怎么说,那些赤色分子……”“是因为赤色分子要否定国体吗?”“正是如此。同他们相比,饭沼,你是国士,思想的方向并没有错。只是由于还年轻,又过于纯粹,才这样过激。方向是对的,因此只要改变手段,采取渐进的方式,再稍稍缓和一点,温和一点就行了。”“不!”阿勋浑身颤抖着反驳道,“假如稍稍温和一点,就变成别的东西了。问题就在于那个‘稍稍’二字。在纯粹性里,不能稍有缓和。如果稍稍温和一点,那就全然成为另外一种思想,而不再是我们的思想了。因此,思想本身不能冲淡,如果这种形式的思想对国家有害,那么,同那些家伙的思想在有害这一点上就是相同的,所以,就请拷问我吧!难道还有什么不这样做的理由吗?”“你倒是很能说呀。喂,不要这样亢奋。只有一件事可以让你知道,就是那些赤色分子中,没有一个人像你这样自己主动要求拷问的。他们都是被迫的啊,他们不是像你这样相信拷问者的人。”
或许您还会喜欢: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2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梦的解析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2
摘要:我尝试在本书中描述“梦的解析”;相信在这么做的时候,我并没有超越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上的探讨显示梦是许多病态心理现象的第一种;它如歇斯底里性恐惧、强迫性思想、妄想亦是属于此现象,并且因为实际的理由,很为医生们所看重。由后遗症看来,梦并没有实际上的重要性;不过由它成为一种范例的理论价值来看,其重要性却相对地增加不少。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5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儿子与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2
摘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2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苏菲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话说我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在研一时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那是位颇为娘娘腔的老教授,本行研究人脑和意识,业余时间教授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史。不像其他政治课老师只晓得照本宣科,这老头有相当牛逼的学术基础,从古希腊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讲到近现代一系列科学危机,一贯而至,娓娓道来,一面精彩轻松的讲解着各种科学定律,一面逐步揭开科学背后的思辨踪影;当然作为一位老右愤, [点击阅读]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地狱镇魂歌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2
摘要:没有人知道创世之神是谁,但他(她)创造了整个世界,创造了神族和魔族,还有同时拥有两个种族力量但是却都没有两个种族强大的人族,也同时创造出了无数互相具有不同形态的异类族群,在把这些族群放置在他的力量所创造的领地中之后,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创世之神便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下落。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