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要。。。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丰饶之海 - 第二卷 奔马 第二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1月已经临近月末了,阿勋产生了一个迫切的愿望,那就是不露声色地和槙子告别。同槙子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一是由于繁忙,事态又在每时每刻地不断变化,根本没有前去看望她的时间和心境。二则是担心,既然是死别,自己的羞耻心就会作怪,加上过度紧张,从而可能使得感情意外地爆发出来。假如就这样不见上一面而死去,自己的感觉倒是很美好,只是从人情来说,未免有些不近情理。更何况,每一位同志都准备把槙子送的那瓣神前的百合花带在身上去赴死呢!说起来,槙子就是司掌着百合战争——这场遵从神意而进行的战争的女神。无论如何也要代表同志们若无其事地前去告别!这个想法总算给了他勇气。一想到突然造访槙子不在家的情形,阿勋便不禁战栗起来,他无法鼓起第二次前往告别的勇气。在槙子家的大门前,槙子那张美丽的面庞,必须最后一次出现在夜晚来访的阿勋眼前!倘若访问不合平日的习惯,就会有悖于不动声色这个原则。于是,阿勋特意挂了电话,以便弄清楚对方是否在家。刚巧,那天有人给家里送来了牡蛎,这就可以借口送牡蛎而前往告别了。父亲以往的一个弟子回到广岛后,每到这个季节,都会送来小桶装着的牡蛎。母亲也总是惦记着关照过家里的鬼头家,让儿子分送一些去。这既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幸福的巧合。阿勋穿着学生服,拖拉着木屐,一只手提着小桶出了家门。这时早就过了吃晚饭的时间,因此,倒也不用考虑对方厨房赶着做菜而加快脚步。阿勋抱怨着这只小桶,觉得对于一个就要赴死的人,前去进行不能说破的诀别时,这只装着牡蛎的小桶是多么不相适宜呀!在行走途中,听见牡蛎在小桶里发出阵阵声响,如同低旋着的浪头在舔索着岩壁一般。这声响使人感到,被塞进那黑暗的小小空间里的大海,像是正在开始腐烂。这条走惯了的路,恐怕是最后一次走了。眼前的这36级石阶,也将是最后一次看到了。虽然没有起风,却感到这夜晚冷得透骨。刚登上瀑布般挂在眼前的石阶,头脑中便产生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想法——回头看一眼走过来的方向。鬼头家的南边斜坡上耸立着两三株棕榈树,树干上的棕毛缠裹着冬夜的寒星,树下的家宅早已灯影稀疏,白山上电车站周围的商店廊檐下却依然灯火通明。尽管看不到电车的影子,可那拖曳旧抽屉般的声响,却在夜空中回荡。四周是那样的平静,一切都远离着流血和死亡。看到已经关上的木板套窗下的晾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的四五个花盆,阿勋便联想到自己死后,这里依然如故的日常生活情景。阿勋相信,自己的死决不会被这些人所理解,自己和同志们掀起的骚动,也决不会妨碍这些人的睡眠。走进鬼头家的大门,阿勋按响了门上的门铃。就像在大门后等着似的,槙子随声打开了拉门。若是在平日里,阿勋早就脱掉木屐进屋去了。可今天他却担心,进屋后话一说长,就可能流露出真实感情来。阿勋递过小桶,同时说道:“母亲让我送来的。这是从广岛送来的牡蛎,分了一些给你们。”“这真是稀罕的东西,谢谢你!来吧,请进屋吧!”“我这就告辞了。”“为什么?”“我还要回去学习呢。”“别说谎啦,你可不是那种整天忙于学习的人。”槙子硬要留住阿勋,自己先进屋里去了。这时,只听见中将在对槙子说:“你去说,让他进来!”阿勋稍稍闭上眼睛,在内心里贪婪地回忆着刚才出现在眼前的槙子的姿容。他想小心翼翼地把那白皙而美丽的笑颜,完好无损地尽快装进自己的心里。可越是着急,那美好的面影便越是像落到地上的镜子一般,被摔得七零八落。还是趁大门口昏暗的灯光巧妙地遮掩住感情的时候,就这样赶紧溜回去的好。尽管一时的失礼将被视为年轻人的任性,可事后他们是能够明白告别的真情的。大门口放鞋的石板清晰地浮现了出来,迎送客人的铺板恍若码头一般,与沉淀着寒意的黑暗相连接,自己就是即将出航的船只。而铺板的边缘,则是阻拦人们、接纳人们、或是人们彬彬有礼地互相道别的码头。自己正满载着感情,重荷把船只的吃水线压在了冬日大海那死亡的黑暗之中。阿勋正要转身走出大门时,槙子又出现了。她提高了嗓门说:“哎呀,怎么就要回去了?父亲还说了请你一定要进屋来呢!”“我这就告辞了。”拉门在阿勋身后关上了。阿勋感到了做完棘手事情之后的悸动,本想跑起来,却又意识到,那样就会使一切都显得不自然,从而把事情弄糟。换一条回去的路也没什么。不走下来时的石阶,而往后面白山神社那边绕过去,穿过这个院子就可以走上回去的路了。可是,当阿勋走在白山前町那早已不见人影的夜间小道上,正要往白山神社那边弯去时,却看见槙子披着白色围巾,正以同样的步伐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阿勋照常往前走去。因为,他已经决心不再与槙子见面。那是神社后面沿着白山公园的道路。要通过神社前面,就要跨过道路尽头恰好连接着拜殿和神社事务所的那座穿廊桥。郁暗的灯光洒在纵横交错的窗格上,只要弯下身子,就可以从那骑跨在穿廊桥上的细格窗下走过去。槙子终于喊了他一声,阿勋只好停下了脚步。可他却感觉到,自己若是回过头去,似乎就会发生某种难以言喻的不吉利的事情。阿勋没有回答,转身登上了公园对面一个稍高些的土岗。土岗顶上设有升旗台,升旗台下是被杂草包皮围着的断崖。不大工夫,从肩后传来了槙子平静的声音:“你怎么生气了?”声音在黑暗中担心地停了下来。阿勋没法再不回头了。槙子的围巾发出白色的光亮,一直裹到鼻子那里,在远处街道灯光的映照下,槙子的眼睛里闪现着泪光。阿勋感到一阵阵窒息。“我并没有生气!”“你是来告别的吧,是吧?”就像在摆白色的围棋子一样,槙子把原本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准确地说了出来。阿勋默默地眺望着眼前的景色。隆起粗壮树根的大榉树,伸出细细的枯枝,使夜空龟裂成许多小块,星辰在每个树梢枝头闪烁。断崖边长着两三株柿子树,稀疏的残叶构成一幅黑色的剪影。山谷对面一点点高上去的人家檐头,街灯恍若雾气一般飘忽不定。从这个工岗上看过去,那里还有不少灯影,可这些灯光却丝毫引发不起热闹的感觉,倒像是潜在水底的砾石。“是吧?”槙子再次问道。这一次,声音就在紧挨着阿勋面颊的地方响起。好像被那声音烫伤了似的,阿勋只觉得面颊传来阵阵灼热。就在这时,阿勋感到自己的脖子被槙子用双手搂抱住。冰凉的手指利刃一般触摸在阿勋剃剪过的脖颈上。当切腹后,预感到一旁帮助砍头的刀就要落下来而发抖打颤时,也一定会感到现在的这种寒意吧。阿勋战栗起来,却又好像什么都没看到。因为,要这样伸出手臂来搂住阿勋的脖子,棋子必须首先转到阿勋的前面来,可阿勋却什么也没看到。槙子在转到前面来时,一定或是异常迅速,或是异常迟缓,因而没有引起阿勋的注意。阿勋现在依然没看到槙子的脸。他所看到的,只是漫溢到自己的胸前来的、比这黑夜还要黑的头发。槙子的脸就被蒙在这黑发的下面。槙子身上的香水味散发到了阿勋面前,正是这香水的气味使得阿勋的感觉迟钝起来。阿勋的木屐战栗着发出了微微声响。由于脚下站立不稳,如同被溺水者揪住的人也急于保命求生一般,阿勋的双手绕到槙子背后抱住了她。然而,阿勋所抱住的,只是和服外套下隆起的那个鼓型腰带里的厚衬布带芯而已,这是比拥抱前的槙子更为疏远的物质。尽管如此,这种触感却给予了阿勋对女人的身体所拥有的全部观念的如实形态,是一种比赤裸更为赤裸的某种东西。这时,阿勋开始陶醉起来。这陶醉从某一点开始,就像是忽然挣脱了羁绊的奔马。在他搂抱女人的手腕上,猛然增加了疯狂的力量。阿勋感觉到,自己和槙子相互拥抱着,如同船桅一般在摇晃。伏在他胸前的脸抬了起来,槙子的脸抬了起来!这正是阿勋每天夜间在梦境里期盼着最后诀别时刻要看到的槙子的脸。泪水在白皙姣好、不施脂粉的面庞上闪烁着光亮,紧闭着的眼睛却比圆睁着时更执著地凝视着阿勋。在那像是从很深的水底冒上来巨大水泡似的飘浮到眼前来的脸庞上,嘴唇由于一连串短促的叹息而在黑暗中颤抖着。阿勋受不了近前的这个嘴唇。为了使这个嘴唇不复存在,除了用嘴唇去接触外再也没有别的方法。恰似已经飘落在地面上的一片落叶,为另一片飘然落下的落叶所覆盖一样,那张嘴唇被极其自然地覆盖上了阿勋生涯中最初的也是最后的吻。在槙子的嘴唇间,阿勋想起了梁川红色的樱树落叶。阿勋非常惊讶,两人的嘴唇刚一接触,一种平缓的甘美便蔓延开来。世界就在这嘴唇的接触点上颤抖。自己的肉体,眼见着从这接触点开始变质,被腌渍在无以比拟的温暖和圆润的感觉之中。当他察觉到自己吞咽下了槙子的唾液时,这种想法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嘴唇终于分了开来,两人拥抱着哭了起来。“你只告诉我,什么时候行动?明天?后天?”阿勋知道自己恢复冷静后是绝不会回答的,便随即答道:“12月3日。”“只剩下三天了。还能再见上一面吗?”“不,我想不能了。”两人默默地走了起来。槙子要绕道走,阿勋便只好穿过白山公园那小小的广场,走进排列着神舆库房的那条幽暗的小径。“我,已经决定了。”槙子在黑暗中说道,“明天我就去樱井大神神社,在那里的狭井神社为你们祈祷武运,并为参加行动的各位同志领来护身符,在12月2日之前给你们送去。需要多少张护身符?”“11……不,是12人。”出于一种害羞的心理,阿勋没敢告诉槙子,大家都把百合花瓣藏在身上,准备带着它去参加战斗。两人来到神社前有灯光的地方,可神社前的大院子里仍然不见人影。槙子说是把护身符送到靖献塾去可能会惹出麻烦,希望把密室的地点告诉她,于是阿勋便把地址写在小纸片上递给了她。说是电灯,其实也就是白山下的照相馆献上的五烛光的常明灯。这灯光微弱地照耀着石狮子、金字横匾、喷吐着火焰的龙的浮雕、还有拜殿前的木阶。黑暗中显现出来的白色,是悬挂在神社前避邪草绳上的白纸条。这么微弱的灯光,也照到了两三间前的神社事务所的白墙,杨桐树的叶影,很好看地映在了那白墙上。两人各自默默地祈祷后,穿过神社前的牌坊,便在长长的石阶上分手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反物质飞船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CT是一种反物质,它也可以说成是物质的一种倒转的体现形式。对于地球来讲,CT是陌生的,但在太空中却存在着许多由它构成的流星、慧星和小行星。CT原子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电子组成。这是一种肉眼不能看见的差别,但也是一种致命的差别。CT物质看起来与普通的物质别无二致——只要二者不碰触到一起。一旦碰触发生,两种物质正好相反的电荷互相抵销,相反的粒子发生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无影灯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01“今晚值班不是小桥医师吗?”做完晚上7点的测体温、查房,返回护士值班室的宇野薰一边看着墙上贴着的医师值班表一边问。“那上面写着的倒是小桥医师,可是,听说今晚换人了。”正在桌上装订住院患者病历卡片的志村伦子对阿薰的问话头也没抬地回答说。“换人了,换的是谁?”“好像是直江医师。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道德情操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2
摘要:自从很久以前即1759年初《道德情操论》第一版问世以来,我想到了其中可作的一些修改,以及有关该学说的种种很好的说明。但是,我一生中的种种偶然事件必然使我全神贯注于各种工作,直到现在都妨碍我常想以小心谨慎和专心致志的态度进行的修订这一著作的工作。读者将在这一新版中,在第一卷第三篇的最末一章中,以及在第三卷第四篇的第一章中,看到我已作出的主要改动。第六卷,正如它在新版中呈现的那样,完全是新写的。 [点击阅读]
司汤达中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出生在罗马一个显贵门第。我三岁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尚年轻,立意改嫁,托一个无子女叔父照管我的学习。他高兴地、甚至是迫不及待地收留了我,因为他想利用他的监护人身份,决定把他收养的孤儿,培育成一个忠于神甫的信徒。对于狄法洛将军的历史,知道的人太多了,这里就用不着我赘述。将军死后,神甫们看到法国军队威胁着这个宗教之国,便开始放出风,说有人看到基督和圣母木头塑像睁开了眼睛。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