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丰饶之海 - 第二卷 奔马 第二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进入10月后,晴朗的天气连日不断。阿勋从学校回家,来到离家不远处时,听到了拉洋片的招徕孩子们的梆子声。他忍不住走进附近的横街,那里的街头正围着一群孩子。秋日充沛的阳光,照射着装在自行车上的拉洋片小箱的幕布。一眼就能看出,拉洋片的是个失业者。他脸上的大胡子已经好久没剪了,皱巴巴的上衣穿在满是污垢的衬衫上。东京的失业者不想隐瞒自己的身份,他们像是串通好了似的,一副一眼就能使人明白自己身份的装扮和神态。他们的脸上带有某种难以看出的病斑,失业如同正在悄悄蔓延着的疾病,病人也希望别人能识别出他们。拉洋片的敲打着梆子,瞥了一眼阿勋。阿勋觉得,他仿佛在看着刚加热的、柔软而稚嫩的牛奶皮似的盯着自己。“哇哈哈……”孩子们一同模仿着黄金蝙蝠的哄笑催促开幕。阿勋虽然没有停下脚步,但由那里走过时,还是从左右拉开的幕隙间,看到了凶恶的黄金蝙蝠的骷髅面具、绿色服装、白色紧身衣裤、飘动着的红色斗篷在空中飞舞的画面。这些画很难看,画得非常幼稚、拙劣。阿勋曾听说,这类画全都出自一位贫苦的少年之手,以此换取一天一元五角钱的不薄收入。拉洋片的清了清嗓子,开始了开场白:“哎,话说正义的朋友黄金蝙蝠……”他那嘶哑的声音,传到了正从拉洋片的和孩子们身后走过的阿勋的耳朵里。阿勋走进幽静的西片町那院墙相连的道路上时,还在想像在空中飞驰着的黄金骷髅的幻影。那就是正义的独特金色的变异形态。回到家中,屋内寂静无声,于是阿勋转身来到了后院。佐和正哼着歌,在井边洗着衣服,他正为有这样能很快晾干衣服的好天气而高兴。“你回来了!今天为庆贺神山先生的双七大喜,大家都去帮忙了,所以都不在家,你妈妈也一同去了。”神山老先生是这个世界的精神领袖,饭沼也一直得到他的照拂。或许是因为佐和有些冒失,所以才让他看家的吧。闲得无聊的阿勋坐在了杂草丛中。白天虫子的低鸣被流水声所湮没。澄明的天色,映在佐和正搅和着的盆水中,继而又被弄得支离破碎。这个世界一片平静,世上的一切看来都要极力架空阿勋的理想。树木和天色也在齐心协力,想要冻结他那燃烧着的壮志,缓和他那感情的激流。它们还想使阿勋醒悟到,自己正深陷在最不现实和最无必要的变革幻梦中。只有青春的剑锋映照着秋日的天际,徒然地闪耀着森冷的寒光。佐和很快就察觉到阿勋如此沉默的含义。“最近还在练习剑道吗?”佐和问道,同时用自己肥胖的手掌,把盆中的白色衣物揉成一团,像是在揉和面饼一般。“没有。”“是吗?”佐和没再问为什么。阿勋瞥了一眼水盆。佐和正使劲搓洗着的衣物很小,他原本就只洗自己的东西。“我这样、卖力气地、洗,可不知、哪一天、才能用得上?”佐和气喘吁吁、断断续续地说道。“也许明天就用得上,而且一定在你洗衣服的时候。”阿勋嘲笑般地说道。佐和所说的“用得上”的含意并不十分明了。他只是经常说,在那种时刻,男人必须穿上耀眼、洁白的贴身衬衣。佐和终于开始拧起衣服来,干燥的地面上落下了漆黑的水滴。他并不看阿勋的脸,用滑稽可笑的口吻说道:“是啊,跟随阿勋你反而比跟随先生机会要来得早一些。”听到这句话的那一瞬间,阿勋真担心自己的脸色是否已经变色。佐和一定察觉到了什么。难道自己有什么疏漏之处?对于阿勋的反应,佐和装出一副未曾觉察的样子。他一手抱着拧干了的衣物,另一只手则用抹布草草擦着晾晒衣服的竹竿,问道:“什么时候去海堂先生的练成会?”“最后决定从10月20日起去一个星期。在这以前已经排满了。听说最近甚至有实业家之类的人参加哩。”“和谁一道去?”“我邀了学校研究会的伙伴一道去。”“我也想一起去,我想先去求求先生。反正我在这里也只是个看门的,如果求他,或许会得到同意的。假如我也能加入到你们年轻伙伴的行列中锻炼锻炼,那可就太好了。到了我这样的年纪,不管精神上如何重视,可身体总是不听使唤。哎,你说行吗?”阿勋被问得难以回答。的确,如果佐和去求父亲,他是一定会答应的。但佐和如果真的去了,将会干扰特意安排的和同伴们进行最后商谈的机会。也许佐和已经知道了这一切想来套出秘密。不过,佐和说的也可能是真心话,那他希望参加练成会的要求,其实就是把想加入阿勋和同志们行列的心愿委婉地表达了出来。佐和背对着阿勋,把自己的衬衫和裤衩穿在竹竿上,接着又把兜裆布的带子也系在了上面。由于没有拧干,水沿着斜斜的竹竿滴落下来,可佐和却并不介意。阿勋看着正在干活的佐和,他后背的草黄色衬衫被撑得鼓胀起来。阿勋觉得,迟钝地堆积在那里的厚重脂肪,仿佛在压迫自己作出回答。然而,阿勋却没能够回答。当佐和把晒衣竿挂在伸手可及的高处时,一阵风刮来,衬衫正好贴在了他的脸颊上,好像一只巨大的白狗正舔着他的脸颊。佐和慌忙把衬衣剥下来,往后退了几步,然后转过头来,对阿勋漫不经心地问道:“究竟是什么事?我去了后就那么不方便吗?”阿勋如果是个稍微世故一些的年轻人,也许能够巧妙地回答这个问题。但他一直在担心佐和的参加会带来诸多不便。因而连玩笑也没敢开。佐和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是邀他到房间里一起吃可口的点心。由于比其他人年长的缘故,他独自占用了一间三铺席的单人房间。这里除了几本封皮卷了边的《讲谈俱乐部》杂志之外,没有一本像样的书。如果有人责怪,他就会反驳说,那些自以为读书后就能体味到日本精神的人,其实都是冒牌的勤王派。佐和为阿勋沏了茶,请他品尝妻子从熊本送来的肥后①饼。“我说,先生真是疼爱你呀!”他叹息着说了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从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中找出一把画有美人头的蒲扇,上面显眼地印着附近一家叫作“御中元酒店”的店名和电话号码。他想把扇子送给阿勋,却被拒绝了。扇面上画的是个身材消瘦、目光茫然的美人,眉眼之间与槙子有些相似,因而阿勋毫不客气地断然拒绝了。但佐和并不十分介意,因为这只不过是阿勋惯有的变化无常的一种举止罢了。阿勋也觉得自己的拒绝方式有些过分,便希望尽快解除先前的隔阂,因而问道:“现在你还想加入练成会吗?”“哦,无所谓,只不过问问而已。反正一旦有事忙起来,也是去不成的。”佐和扫兴地随声应付着。紧接着他又没头没脑地自言自语道:“先生真的非常疼爱你呀!”然后,用他那指根处排满肉窝的胖手,捧着厚厚的茶碗,不问自答地往下说道:“你也已经成人了,这些事还是让你知道的好。靖献塾富裕起来,也就是最近的事。我刚进来的时候,连筹措经费都相当困难啊。我知道先生的教育方针,那就是不让你知道这些事。可是依我说,你已经到了该知道一些丑事的年龄了。如果该知道的事却不知道,长大后是要摔跤的。①肥后是旧国名,现于熊本县一带。“那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日本新论》当时曾登载过一篇文章,辱骂今天正庆贺双七大寿的神山先生。饭沼先生说决不能沉默不言,就去见了神山先生。当时他们怎么谈的,详细情况我不太了解,只是受饭沼先生派遣,去与日本新论社交涉,让对方在报上登出三版篇幅的道歉书。同时,饭沼先生还莫明其妙地对我说:‘对方即使给钱,也千万不要收下,只管怒气冲冲地扔回去,然后就回来。但如果人家连出钱都没有提到,那就说明你的交涉方法很糟。’“明明没有生气,却偏偏要装出生气的样子来让人看,真有意思。看着别人满脸的恐怖,心情倒也不坏。尤其当日本新论社很有些傲气的青年记者出来接待时,我反而觉得对我们更有利了。“饭沼先生的战术自始至终都很精彩。刚开始时由我这样的人打前锋。也许自己这样说有点可笑,因为我属于那种不讨嫌的人,即使是怒气冲天,也还会留有一些余地。因此,对方肯定会拿出一小笔钱来了结此事。万一此举意外失败,也会让对方感到惶恐不安。“先生为了不让对方直接见到神山先生,在这中间安排了五个人,布置了逐渐升级的五轮谈判,越往深谈事态也就越复杂和越严重。对方在交涉时,无法估计谈判进展到哪一步问题才能解决。而且这既不是恐吓,更‘不是金钱问题’,因而对方也不好惊动警察。第二个上场亮相的就是‘六月事件’中的武藤先生,这使得日本新论社也大吃一惊,开始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因而,当谈判从第二轮转向第三轮时,采取了尽量暧昧含糊的过渡,让对方误以为在与第三位出场者交涉时有望解决问题。可这边却又不让他们轻易见面。当对方终于见到第三个出场者时,问题却已转向了第四个人。到了这一步,尽管没让见上面,但‘不能沉默的年轻人’早已不止一两百人了。“当然,日本新论社也急忙雇了侦探,拿着社长的亲笔信前来一味地赔礼道歉。我们对会见场所也作了精心安排。第四位谈判者吉森先生出场的舞台相当不错,是在与吉森先生熟识的土木建筑公司工地的办工棚里会的面。“如此闹腾了四个月,最后,温厚型的第五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出场了。他的名字我不能说。他一出场,就以他的胆识使双方达成了协议。协议是在柳桥达成的,当时日本新论社社长也出面诚恳地道了歉,还出了五万块钱,饭沼先生大概得了一万块吧。因此,靖献塾一年的花费也就很宽裕了。”阿勋竭力压抑着焦躁不安的情绪听着。在他那坚强的虚荣心里,对如此卑微的小恶并不感到惊愕。使他感到难以容忍的,是自己正是依靠这种卑微小恶的恩惠才生活到今天的这个事实。但是严格说来,认为阿勋早就了解这样的真相也不免有些夸张。他现在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正视生活的根本,因而这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自己纯洁的根据,并且也成为自己那莫名其妙的愤怒和不安的缘由。立于恶之上施行正义,这种夸张的想法确实迎合了年轻人的虚荣心,但他所想像的却是比较适度的“恶”。尽管如此,作为阿勋怀疑自己纯洁性的理由,它却是苍白无力的。他尽量冷静地反问道:“我父亲现在还靠干这种事生活吗?”“现在可不同了,你父亲现在可了不得了,已经不必那么费心操劳了。我只是想让你知道,熬到今天这一步,你父亲不知吃了多少苦啊。”佐和稍稍停了一下,又说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但接下来的这句话,却让阿勋惊愕不已。他说:“你搞掉谁都行,就是别搞藏原武介。万一出了什么事,受伤害最深的就是饭沼先生。你为尽忠而干的事,却会成为最大的不孝之举。”
或许您还会喜欢: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银湖宝藏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六月天,中午时分,“小鲨鱼”号——最大的客货两用轮船中的一艘,正以它那强有力的桨轮拍打着江上的潮水。它清早就离开了小石城,现在即将抵达路易士堡。从外表看,这艘轮船同在德国河流中常见到的轮船很不相同。下部结构,仿佛是一艘大而低矮的艇。由于北美江河上有许多浅滩,这种结构可以避免一些事故。小艇上面,仿佛是一幢三层的楼房。甲板底下,安装着锅炉和汽轮机,堆放着煤和货物。 [点击阅读]
镜中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我们的心仍旧战栗1987年我到德国后曾在柏林生活了三年。当时柏林还是一座有一堵“移动的”墙的城市。有些日子这堵墙就立在街的尽头,而在另一些日子它又不在那里了。我深信:那墙由生活在不毛之地的动物驮在背上游走。兔子和乌鸦,这些被射杀的动物就像枪管一样令我感到恐惧。墙消失了,被射杀的动物逃到乡下去了。可能它们逃亡时心也怦怦地跳,就像此前许多遭追杀者那样。当时正值严冬,墙的后方一片荒凉犹如不毛之地。 [点击阅读]
阴谋与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场乐师家里的一房间。米勒正从圈椅里站起来,把大提琴靠在一旁。米勒太太坐在桌旁喝咖啡,还穿着睡衣。米勒(很快地踱来踱去)事情就这么定了。情况正变得严重起来。我的女儿和男爵少爷已成为众人的话柄。我的家已遭人笑骂。宰相会得到风声的——一句话,我不准那位贵公子再进咱家的门。 [点击阅读]
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p{text-indent:2em;}一“世间的事物,还有许多未被写下来的,这或出于无知,或出于健忘,要是写了下来,那确实是令人鼓舞的……”半个世纪以前,我出生于俄罗斯中部,在我父亲乡间的一个庄园里。我们没有自己的生与死的感觉。 [点击阅读]
随感集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白开元译1梦,我心灵的流萤,梦,我心灵的水晶,在沉闷漆黑的子夜,闪射着熠熠光泽。2火花奋翼,赢得瞬间的韵律,在飞翔中熄灭,它感到喜悦。3我的深爱如阳光普照,以灿烂的自由将你拥抱。4①亲爱的,我羁留旅途,光阴枉掷,樱花已凋零,喜的是遍野的映山红显现出你慰藉的笑容。--------①这首诗是赠给徐志摩的。1924年泰戈尔访毕,诗人徐志摩是他的翻译。 [点击阅读]
隐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冬天的最后一场大雪,使二月初的高原变得格外寒冷。一个陌生人,冒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从布兰勃赫斯特火车站走来。他浑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一顶软毡帽的帽檐几乎遮住了他整个脸,只露出光亮的鼻尖。套着厚手套的手,费力地提着一只黑色小皮箱。雪花飘落在他的胸前、肩头,黑色的小皮箱也盖上了白白的一层。这位冻得四肢僵直的旅客跌跌撞撞地走进“车马旅店”,随即把皮箱往地上一扔。“快生个火。 [点击阅读]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雪莱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孤独者1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你敢否与世隔绝,独善其身?任周围的人们闹腾,你却漠不关心;冷落,估计,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不愿向着微风吐馨?2即使一个巴利阿人在印度丛林中,孤单、瘦削、受尽同胞的厌恶,他的命运之杯虽苦,犹胜似一个不懂得爱的可怜虫:背着致命的负荷,贻害无穷,那永远摆脱不了的担负。 [点击阅读]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这些地方的变化日新月异,它们已有了戴王冠的仙女。——莱昂德罗·迪亚斯这是确定无疑的:苦扁桃的气息总勾起他对情场失意的结局的回忆。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医生刚走进那个半明半暗的房间就悟到了这一点。他匆匆忙忙地赶到那里本是为了进行急救,但那件多年以来使他是心的事已经不可挽回了。 [点击阅读]
霍桑短篇作品选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01牧师的黑面纱①①新英格兰缅因州约克县有位约瑟夫·穆迪牧师,约摸八十年前去世。他与这里所讲的胡珀牧师有相同的怪癖,引人注目。不过,他的面纱含义不同。年轻时,他因失手杀死一位好友,于是从那天直到死,都戴着面纱,不让人看到他面孔。——作者注一个寓言米尔福礼拜堂的门廊上,司事正忙着扯开钟绳。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