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丰饶之海 - 第二卷 奔马 第十三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鬼头中将的家宅位于白山前町,从靖献塾步行而去很快就到。阿勋非常熟悉那座山顶上的宅第,就连走过石桥后往山上去的那三十六级台阶,他也记得清清楚楚。闲居在家的中将是位极其宽厚的老人,夫人早已亡故,他把家中的一切全都交给离婚后回到娘家来的女儿槙子料理。中将与靖献塾很亲近,也很喜欢阿勋,因此饭沼对于阿勋不时到中将家去玩,虽然也说了“不要总去添麻烦”,却从未禁止过。每次去中将家,都是槙子出面招待阿勋和他的朋友们,她是那样温存、柔和。只要青年们高兴,随时都可以到家里来玩,而且最好在饭前来。中将说,看到食欲旺盛的人吃饭,自己比什么都高兴。槙子也是这么想的。槙子对来客始终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她是一个明朗、温和、冷静的女人,从不见她的头发和领口零乱不整。阿勋、井筒和相良,都想在鬼头中将的家里度过无处可去的星期天夜晚。之所以这样,还因为井筒和相良想要阻止阿勋为款待他们而造成的浪费,劝阿勋为今后执行计划时多积累一些资金,因而需要到一个不用花钱的地方去。他们一到,身着藤紫色哔叽斜纹和服的槙子便迎出了大门。看着眼前的紫色和服,阿勋猛然打了个冷战——井筒和相良会不会联想起刚才看过的地图上那腐败的紫色?槙子的一只手扶在大门立柱上,宛若水壶那纤细的把手。她像往常那样说道:“你们来啦。父亲外出旅行去了。不过没关系,啊,请进来吧!还没吃饭吧?”这时下起雨来了。“你们的运气真好啊!”槙子凝视着外面的晚景,她那幽静的说话声,仿佛与那霏霏细雨的雨脚声纠缠在了一起。这不禁使人想道:她好像时常在用这种声音自言自语吧。阿勋认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不作回答,这样还可以表示出礼貌,便默默无言地走进了黑暗的房间。槙子去开客厅里的电灯。她踮起身子,把手伸向电灯的灯罩。因为灯罩摇晃不定,手滑了下来,电灯亮了一下就灭了,接着又亮了。就在这一明一暗的瞬间,槙子那踮起了脚尖的白布袜映入阿勋的眼帘。阿勋瞥见被踮起脚尖的布袜现出一种狡猾的洁白,觉得自己好像窥见到了她的秘密。少年们时常感到奇怪,不论多么突然地在吃饭时间造访,鬼头家总有现成而又丰盛的饭菜。其实,这是为那些食欲旺盛的青年军官们突然造访而准备的,这也是鬼头家多年来的老习惯了。饭莱很快就准备好了,槙子让女佣侍候着,自己也一起吃了起来。阿勋从未见过用餐姿势像槙子这么优美的人。她温柔地低垂着头,灵巧地用筷子夹起一点点饭菜,微笑着倾听少年们的笑谈,早早地吃完了饭,像是心灵手巧地做完了女红一般。都吃完饭后,槙子说道:“听听唱片吧。”由于天气闷热,棋子不顾潲进的雨丝,打开镶着玻璃的绿色房门,靠近门口坐了下来。房间的一角有一台桃花心木色彩的箱型留声机。外面正流行电动留声机,可这家仍然保守地使用着舶来的发条式留声机。井筒上前上满了发条。本来阿勋也可以这么做,可槙子正在那里挑选唱片,要到离她如此之近的地方去上发条,使得阿勋踌躇不前。槙子挑了一张12英寸的红色唱片放在唱机上。这是戈尔特弹奏肖邦《小夜曲》的唱片,虽然超出了这几位少年的欣赏能力,可他们却老老实实地倾听着,而没有做出一副早就听过的样子。很快,他们便沉浸在这陌生的音乐带来的愉悦之中,这愉悦类似于把肌肤置于冰凉的水中游泳时所引起的快感。阿勋觉得,与这种静静感受着愉悦的内心相比,在自己家靖献塾所过的生活,则不啻为整日戴着假面具了。作为这一切的明证,现在,音乐正使他的心儿自由游弋。每当来到鬼头家,看到或听到的一切,都像房间一角的家族徽章所映现出槙子那小小的倩影一般,在阿勋内心里唤起种种回忆,而这回忆又随着钢琴的旋律,不断鲜明地从眼前掠过。……那是一个春日的下午,阿勋同中将、槙子正在说话,一只野鸡忽然往院子里飞来。槙子说,这是从植物园里飞过来的吧。她那爽朗的说话声,就像朱红翅膀的野鸡发出的女声般啼鸣,至今还在阿勋的耳边回响。“是从植物园里飞过来的……”这句话使得阿勋产生一种幻觉,仿佛那野鸡是从郁郁葱葱的森林里飞来的,那里有着很多他未曾见过的女子。随着钢琴的旋律,阿勋的回忆又飞向无垠的空间。五月的一个傍晚,同样爽朗的声音曾这样说道:“前天早晨我去学习插花时,天正下着雨,刚要走下石阶,忽然燕子紧挨着伞沿飞了过去,好险呀!”“幸亏没从石阶上摔下来。”中将应声说道。“我说好险,并不是这个意思。”槙子说,“我是在担心,伞沿的骨尖会不会刺伤燕子哩!”阿勋听着,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幕绮丽而惊险的景象:伞下闪现出一张女子的面庞,这面庞流露出不安的神情,被透过油纸洒下的淡淡绿色映照得略微苍白,上面沾满了潲进的雨丝。这是一张在女子当中更有女子韵味,伫立在女子群中的悬崖峭壁之上的面庞。而那只燕子,尽管受到女子的惦念和怜悯,却依然带着满身的创伤,恶作剧般地挺身冲向死亡。这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冲动,它漠视那割裂五月紫色菖蒲的利刃,把至高无上的瞬间作为自己的目标……可是,那至高无上的瞬间却躲闪开来。终于,不安消融在了优美的诗一般的景致里。前去学习插花的女子与燕子相错而过,各自往前飞去。“从率川神社得到的百合花,你养得还好吗?”槙子突然郑重其事地向阿勋问道,没有思想准备的阿勋随即反问了一句“什么?”这时,唱片已经放完了。“就是从那里得到的百合花,你从大神神社带回来的百合花呀!”“啊,都分给大家了。”“一枝也没留下吗?”“没有。”“真是太可惜了。听说,无论怎样干枯,只要很好地保留到明年,这期间就能消灾祛病。我们家正把它精心供养在神龛上哩。”“是把它压制成干花吗?”相良忽然近似暴躁地问道。“不,不是压干的干花。神花是不能用沉重的东西来压扁的。我们家就那么每天换水养着呢。”“不过,已经有一个月了吧?”阿勋问道。“说起来真是不可思议,这花枯干了颜色却并不难看。你们也请看看吧,到底是神花哩。”不大工夫,槙子恭恭敬敬地捧着白瓷花瓶轻手轻脚地走回房间,把养着低垂下花头的百合花的花瓶放在桌上让大家观看。剪下的百合花确实已经枯萎了,可这枯萎了的花色却并不像遭火焚烧过那样难看,只是白里透出发暗的黄色,如同贫血似的现出了青青的叶脉。花朵也小了一圈,像是变成了另外一种陌生的花儿的化身。“分给你们每人一朵吧,带回家好好养起来,还能祛病除灾哩。”槙子用小巧的修花剪,从靠近花茎的地方一朵朵地剪了起来。“就是没有这花,我们也不会生病。”井筒笑着说道。“不要说这样的话!这百合花还是阿勋辛辛苦苦地从大神神社运来的呐……而且,它不但可以祛病……”花剪发出轻微声响,槙子说到这儿却停下了话头。阿勋不好意思特地上前向槙子要花,就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靠近走廊的地方。他觉得停下话头的槙子像是有什么心事,便随即向槙子那边望去。槙子正凭靠在紫檀桌上,面部的侧影在灯下显得异常姣好。转瞬间,这张姣好的侧影显然感觉到了阿勋的视线。像是要威胁百合花周围的年轻人,阿勋以一种与当时的氛围极不和谐的奇特语调大声问道:“喂,假如今天要在日本杀掉一个人,你们认为杀掉谁才好呢?杀了哪个家伙,日本才多少会干净一些呢?”“是五井重五郎吧?”相良一面用手指转动着刚接过的花朵,一面说道。“不对!虽然他很有钱,也只是个小人物。”“新河男爵呢?”井筒说着,同时递过分给阿勋的那朵花,眼中闪烁着光亮。“如果要杀掉十个人,他或许可以算上一个。不过,在‘5·15事件’中,他已经做了反省,只不过是个左右逢源的机会主义者罢了。当然,他也是个背叛祖国的人,也应当受到惩罚。”“斋藤首相呢?”“他可以算进五人以内了。不过,你们再想想,斋藤身后的财界黑幕是谁?”“啊,是藏原武介吧?”“就是他!”阿勋把分给自己的花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同时肯定地说道,“只有杀掉这个家伙,日本才会有希望。”他的眼睛向远处望去,映现出柔弱地搁放在紫檀桌上的女子那双白皙的手和泛起水一般光亮的花剪。槙子有一个习惯,在听年轻朋友谈话时从不插嘴。可这次,她却明显地感觉到,这些高谈阔论是说给自己听的。她那转向阿勋的目光,被柔和的、母性的慈爱润泽了,宛若在夜晚庭院里被濡湿了的草木丛中,寻觅着如血一般的晚霞的余辉。视线又转向远处,不知是在看他,还是在看着他身后的庭院。“血坏了还是放出来的好。这样一来,或许还可以治好国家的疾病。那些没有勇气的人只知道围着重病的国家团团打转,这样下去,国家就会走向死亡的。”槙子用唱歌一般的轻缓语调说着,使得阿勋紧张的心情松弛下来。这时,阿勋听到身后传来慌乱的喘息和踩踏草丛的索索声响,便扭回头去。他为自己的心脏有些扑通乱跳而感到羞愧。原来,那是偷偷钻进雨中庭院来的一条野狗。刚才听到的,正是它的喘息声和急促而鄙俗的鼻息,还有踩踏杂草而去的声响。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活在别处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读米兰·昆德拉《生活在别处》吕新雨生存于人类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对于"诗"、"抒情"、"美"这样的字眼,总是保持着崇高的故意。人类不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这种需要,基于生存的需要。这样抒情诗就不仅仅是一个美学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存在论性质的问题,抒情态度成为人类的一种生存范畴。 [点击阅读]
畸形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大战末期,我在埃及认识了苏菲亚-里奥奈兹。她在当地领事馆某部门担任一个相当高的管理职位。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一个正式场会里,不久我便了解到她那令她登上那个职位的办事效率,尽管她还很年轻(当时她才二十二岁)。除了外貌让人看来极为顺眼之外,她还拥有清晰的头脑和令我觉得非常愉快的一本正经的幽默感。她是一个令人觉得特别容易交谈的对象,我们在一起吃过几次饭,偶尔跳跳舞,过得非常愉快。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纯真年代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作者:蒲隆美国文学批评家菲利普·拉赫夫把美国文学中典雅和粗犷这两种不同的流派形象地称为“苍白脸和红皮肤”。这两种流派不仅写作风格相异,而且题材也不同:“苍白脸”多写上流社会,“红皮肤”则多写下层民众。当然两派作家的家庭出身和社会经历也大相径庭。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背德者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引子天主啊,我颁扬你,是你把我造就成如此卓异之人。[诗篇]①第139篇,14句①亦译《圣咏集》,《圣经·旧约》中的一卷,共一百五十篇。我给予本书以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尽含苦涩渣滓的果实,宛似荒漠中的药西瓜。药西瓜生长在石灰质地带,吃了非但不解渴,口里还会感到火烧火燎,然而在金色的沙上却不乏瑰丽之态。 [点击阅读]
芥川龙之介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本该有不少戴女笠和乌软帽的男女行人,到这儿来避雨,可是现在却只有他一个。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懂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照那时留下来的记载,还有把佛像、供具打碎,将带有朱漆和飞金的木头堆在路边当柴卖的。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