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51。。。
轻松的小说阅读环境
Site Manager
丰饶之海 - 第二卷 奔马 第六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一夜,本多下榻在奈良饭店,周围一片静寂,只有猿泽池的蛙鸣从窗外传来。本多心事重重,根本不去翻阅堆放在桌上的诉讼文件,在思虑中度过了不眠的一夜。……他想起今天傍晚时分,当自己乘汽车离开大神神社时,在被满天晚霞映照着的稻田旁,遇见了送花的拉车。车上用稻草绳拦着的野百合花堆积如山,这些野百合花像是被山里的曙光给染红了一般泛出淡淡的浅红。祢宜身着白衣,手捧垂着白纸条的玉串走在车子前方。一个学生在前面拉着车子,还有两个学生在车后推,他们的学生帽上都缠着一条卷起的白手巾。拉车的饭沼少年发现了汽车里的本多,立即停下脚步,向他脱帽鞠躬,另外两个学生也这样向他致意。自从在瀑布下发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秘密以后,本多的内心就失去了平衡,就连对神社里的种种款待也心不在焉。当他在稻田旁那洒满夕阳的道路上再度见到百合花旁的那位缠着白毛巾的年轻人时,他的心神恍惚到了极点。汽车疾驶而过,把年轻人罩在了扬起的尘土之中。虽然他的脸形和肌肤的颜色都不同于清显,可本多依然认为,这个年轻人的存在形式本身就是清显其人。……本多只身一人呆在饭店的房间里。他发现从今天起,自己生活过来的世界就要彻底改变面貌,这使得他深感不安,随即离开房间来到食堂。恍若做梦似的吃着送过来的份饭。回到房间后,只见在台灯的微光中,床边迭放着的床单那三角形的折口处泛出白色的光泽,宛若折起的白色书页。为了不让神秘挨近自己,他打开了房间里的灯光。可这也无济于事,既然本多生活着的世界能够容纳这样的奇迹,那么,今后还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样的事哩。而且,他清楚看到的这个不可思议的转生,从发现的那一瞬间起,就成了对谁也不能说出的秘密。假如说了出去,恐怕别人只会认为他发了疯,私下议论他没有资格担任审判官。然而,神秘却具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正如清显在18年前说过“会见面的!一定还会见面的!在瀑布下”那句话一样,本多果真在瀑布下遇见了这个年轻人,这个在与清显相同的部位上有着三粒黑痣标记的年轻人。更让本多深思的是,清显死后,自己在月修寺住持尼的劝告下,曾读过的种种佛书中的那些有关“四有轮转”的论述。按照这种说法,从清显死去的时候算起,今年18周岁的饭沼少年正好和清显转生的年龄一致。“四有轮转”中的所谓“四有”,指的是“中有”、“生有”、“本有”和“死有”,这“四有”被称之为“有情轮回转生”的一个周期。在两次生命之间,有一个短暂的因果报应,叫作“中有”。它的期限短则七天,长则七七四十九天,在此期间它要投胎再生。本多虽然不知道饭沼少年的生日,但从大正3年①早春清显死去的那一天算起,则应当在其后的第七天至第四十九天之间。据佛典上说,“中有”不仅具有灵魂,而且还附有五蕴②的肉体,就像五六岁幼儿的形体一样。它极其轻捷,耳聪目明,可以听到远处的声音,也可以透过任何壁障看到一切,还能够立即飞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人类和畜牲都无法看见这些“中有”,只有开了天眼通的非常纯洁的人,才能够看到在空中盘旋着的这些幼儿身形。这些透明的幼儿形体敏捷地在空中翻飞,依靠吮食香气来维持生命,因此“中有”又叫作“寻香”。它的原文是“Gandharve”①,在日语中音读为“健达缚”。①公元1914年。②梵文为Skandha,现象界五个类型——色、受、想、行、识的总称。幼儿形体就这样在空中飘荡着,当发现将要成为自己未来父母的男女做爱的情景时,就会心猿意马,难以自禁。如果这个“中有的有情”是个男性的,它就会被将成为自己母亲的那个女子做爱时的艳姿所吸引,并且憎恨未来父亲的丑态。当未来父亲排出的不净之物刚要进入未来母亲的体内时,它却认为那是自己的,因而欣喜若狂,抛弃“中有”的形体,托生于母胎之内。在它托生的那一瞬间,就变成“生有”了……佛典上就是这么说的。以前,本多只不过把这些当作一个童话来读,可现在却突然想起了这一切。本多觉得,神秘这个东西与“中有”的作法倒是极其相似,根本不管你的意思如何,蛮横无理地忽然闯过来,就赖着再也不走了。这真是个危险的礼物,如同一个变化多端的美丽的球,被从外部踢进了冷峻、严谨的法律秩序和理性建筑物的正中。而且,这只球上的色彩变化也是令人尊重的法则,只是这个法则与我们理性的法则全然不同而已,因此,这只球也就必须从人们的眼中隐去。不管本多承认与否,神秘已经在他的内心捺下了深深的印记,而且再也无法逃脱。假如有什么逃脱的方法,那也不是逃脱,而是寻觅能够和自己共同守护这个秘密的人。饭沼少年就是其中一人,另一人则是少年的父亲。可是,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说明他们中的任何一人已经觉察到了这个秘密。或许可以认为,理应看过清显裸身的饭沼茂之,是知道儿子身上的相似之处的。即使饭沼知道了这一切,也可能对儿子隐而不谈。怎样才能从这对父子那里问个明白呢?或许,询问这件事的本身不就是个愚蠢的行为吗?即便他们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秘密,也未必愿意公开这一切。如果真是这样,这个秘密也许就将永远沉重地压在本多一个人的心头了。①本名为干达婆,也被称之为香神,不食酒肉,为寻求香气在虚空中飞翔。其与紧那罗共同侍奉帝释,演奏伎乐。时至今日,本多才强烈地意识到残留在自己青春时代的清显那生命之羽的猛烈搏击。本多从未打算要像别人那样度过自己的人生,可清显那迅疾、美丽的人生,却宛如开放出淡紫色花瓣的寄生兰,在本多的人生之树最为重要的那几年间扎下了根,而且代表着本多的人生,让他也孕育出原本不可能开放的花苞。难道这样的事又要发生?这个转生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在为诸多问题感到困惑的同时,本多内心里却也渗出了泉水般的欢悦——清显复活了!那株在生长中被忽然伐去了的小树,从茬口处重又萌发了嫩绿的芽苞。18年前,这两位好朋友都还很年轻,可现在本多的青春早已逝去,而他的朋友却依然风华正茂。饭沼少年身上缺少清显的那种俊秀,却有着清显所不具备的阳刚之美。虽说仅靠表面的一些观察还远不能了解更多的东西,但本多还是看出,饭沼没有清显的那股傲气,倒是有一种清显所缺乏的朴素和刚毅。这两人如同光和影似的迥然不同,却又相辅相成。这种特性,使他们成为青春的化身,在这一点上,他们又是相同的。本多忆起曾与清显一起度过的时光,情感中掺混进了眷恋和悲哀,以及意外的希望。这种心灵的颤动传递到了手掌,使得本多认为,即使彻底抛弃掉多年来一直被自己的理性束缚着的坚信,他也在所不惜。尽管如此,在奈良这块与清显有着因缘的地方,能够遇上这个转生的奇迹,又是何等的奇缘啊!“等到天亮后,不先去率川神社了,而是乘车去带解,赶早拜访尼姑庵里的聪子,向她表示清显去世后久疏问候的歉意,然后赶紧把这个转生的喜讯告诉聪子。尽管她不会相信这一切,可这却是自己的义务。以前的那位住持尼薨去后,聪子身为现任住持尼,名字也渐渐地为人们所知道。这一回,在她那略微现出衰老兆头的姣美的面庞上,会显现出怎样真实、强烈的喜悦呀!”一时间,这种想法使得本多感受到了年轻时的冲动,可他的内心随即又产生出坚硬的相反看法,用力摁住了潜藏在这种冲动里的轻率。“不!我不该这么做。她抱着坚定的遁世之志,连清显的葬礼都没有参加,今天,我又有什么权力去打扰她呢?即便清显数度转生,那也都是被她所见弃的尘世上的事,同她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尽管这对于自己是个奇迹,可在她所居住的那个世界里,早已不存在任何所谓的奇迹了。自己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干出把两个世界混同起来的蠢事。“还是不要造访了吧。倘若这次转生的奇迹果真基于佛缘,那么,自己就是不去造访,聪子与转生了的清显邂逅相遇的机会也还是会自然到来的。自己只需等待着这个机会在某处成熟起来就行了。”本多就这样左思右想,越发难以入眠。枕头和床单被躺得热乎乎的,还是没有希望顺利沉入梦乡。……窗口渐渐泛起了白色。室内的灯火恍如一弯残月,映在桃山①风格木雕窗框里的玻璃上。在微微泛出浅白的天际下,兴富寺的五重塔已经显现在环绕着猿泽池的森林那边。从这里望去,只能看到上面的三层和刺破拂晓前的黑暗、耸立在晨光中的相轮③。五层塔那剪影一般的身影,坐落在晨光熹微的天空的一角。它那三层微妙翘曲而起的檐角,仿佛在叙说着一个多层梦境的体验:刚刚从一个梦境中醒来,却又随即沉入到另一个梦境里;刚刚以为摆脱了一个不合理,却马上又陷进其他更加活灵活现的不合理之中。梦境就这样从最上面的那层塔顶,传往塔尖上的九轮③和水湮④,宛若看不见的轻烟,消融在拂晓的天际。看到这一切后,本多仍然不能证实自己确实已经醒来。因为即便醒了过来,也可能会以和现实几乎完全相同的姿势再次踏入另一个梦境之中。①日本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公元1573-1603年。②佛塔最上端的金属制成部分的总称,由灵盘、伏钵、请花、九轮、水湮、龙车和宝珠所组成,俗称为相轮。③位于请花之上、水湮之下的柱形装饰物,为圆形金属环,共有九层。④位于九轮之上、龙车之下的火焰形装饰物。小鸟开始啁啾、啼啭。本多忽然被一个念头攫住——复苏过来的不只是清显一人。或许,复苏过来的还有本多他自己,从那种精神的冰结之中,从那种井然有序的死亡之中,从那被成千上万页文件封闭着的毫无兴趣的痛苦之中,从那将要永远反复说着“自己的青春已经逝去”的唠叨之中……也许正因为曾被清显的生命蚕食得那样严重,正因为曾与他一起被埋没得那样深,本多的生命才招致了这个与之有着紧密联系的复苏,如同黎明的曙光从一个树梢移往紧挨着的另一个树梢。这么想着的同时,本多却开始感到一阵奇妙的安逸。终于,有点儿昏迷般的睡意向本多袭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优美的散文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冬日漫步(1)[美国]亨利·大卫·梭罗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博物学家、散文家、超验现实主义作家。生于美国康科德,毕业于剑桥大学。他是一名虔诚的超验主义信徒,并用毕生的实践来体验这一思想,曾隐居家乡的瓦尔登湖长达两年之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代表作《瓦尔登悍又名《乎散记》,是他隐居生活的真实记录。 [点击阅读]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最先登上月球的人--一、结识卡沃尔先生一、结识卡沃尔先生最近,我在商业投机上遭到了丢人的失败,我把它归咎于我的运气,而不是我的能力。但一个债权人拼命逼我还债,最后,我认为除了写剧本出售外,没别的出路了。于是我来到利姆,租了间小平房,置备了几件家具,便开始舞文弄墨。毫无疑问,如果谁需要清静,那么利姆正是这样一个地方。这地方在海边,附近还有一大片沼泽。从我工作时挨着的窗户望去,可以看见一片山峰。 [点击阅读]
最后的明星晚宴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浅见光彦十二月中旬打电话约野泽光子出来,照例把见面地点定在平冢亭。平冢亭位于浅见和野泽两家之间,是平冢神社的茶馆。据说神社供举的神是源义家,至于为什么叫平冢神社,个中缘由浅见也不清楚。浅见的母亲雪江寡妇很喜欢吃平冢亭的饭团,所以母亲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浅见必定会买一些饭团作为礼物带同家。浅见和光子在平冢亭会面,并非出于什么特别的考虑,而且饭团店门前的氛围也不适合表白爱意。对此,光子也心领神会。 [点击阅读]
最后的莫希干人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美国才开始摆脱对英国文学的依附,真正诞生了美国的民族文学。而书写这个文学《独立宣言》的代表人物,是欧文和库柏,他们同为美国民族文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欧文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而库柏则是“美国小说的鼻祖”。库柏的长篇小说《间谍》(一八二一),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蜚声世界文坛的小说。他的代表作边疆五部曲《皮裹腿故事集》,影响更为广远;而《最后的莫希干人》则为其中最出色的一部。 [点击阅读]
最后致意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我从笔记本的记载里发现,那是一八九二年三月底之前的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们正坐着吃午饭,福尔摩斯接到了一份电报,并随手给了回电。他一语未发,但是看来心中有事,因为他随后站在炉火前面,脸上现出沉思的神色,抽着烟斗,不时瞧着那份电报。突然他转过身来对着我,眼里显出诡秘的神色。“华生,我想,我们必须把你看作是一位文学家,"他说。“怪诞这个词你怎么解释的?”“奇怪——异常,"我回答。 [点击阅读]
机器岛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如果旅行开始就不顺,恐怕到末了都会磕磕碰碰的了。至少下面的这四位演奏家理直气壮地支持这种说法。现在他们的乐器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呢。原来,他们在附近的一个火车小站不得已乘坐的那辆马车刚才突然翻到路旁的斜坡上了。“没人受伤吧?………”第一位飞快地爬起来,问。“我只是擦破了点儿皮!”第二位擦着被玻璃碎片划得一道道的面颊说。“我也是受了点擦伤!”第三位应道,他的腿肚流了几滴血。总之,问题不大。 [点击阅读]
杀人不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英格兰!这么多年之后,终于又回到英格兰了!他会喜欢这儿吗?路克-菲仕威廉由踏板跨上码头的那一刻,这么自问着。在海关等候入境的时候,“这个问题躲在他脑子后面,可是当他终于坐上列车时,又忽然跑了出来。他现在已经光荣地领了退休金退休,又有一点自己的积蓄,可以说是个既有钱又有闲的绅士,风风光光地回到英格兰老家。他以后打算做什么呢?路克-菲仕威廉把眼光从列车窗外的风景转回手上刚买的几份报纸上。 [点击阅读]
杀死一只知更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HarperLee-ToKillAMockingbird杀死一只知更鸟哈珀·李著PARTONEChapter1我哥哥杰姆快满十三岁的时侯,肘关节被扭断过。后来伤好了,他也不再担心今后玩不了橄榄球了,就不大为自己的伤感到不自然了。他的左臂比右臂稍短,站立或行走时,左手的手背与身体成直角,大拇指和大腿平行。这些,他一点儿也不在乎,只要能传球,能踢球就行了。 [点击阅读]
权力意志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与动物不同,人在自己体内培植了繁多的彼此对立的欲望和冲动。借助这个综合体,人成了地球的主人。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校园疑云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1这是芳草地学校夏季学期开学的那一天。午后的斜阳照在大楼前面一条宽阔的石子路上。校门敞开,欢迎着家长和学生。门里站着范西塔特小姐,头发一丝不乱,衣裙剪裁合身,无可挑剔,其气派和乔治王朝时期的大门十分相称。一些不了解情况的家长把她当成了赫赫有名的布尔斯特罗德小姐本人,而不知道布尔斯特罗德小姐照例是退隐在她的那间圣洁的书房里,只有少数受到特别优待的人才会被邀请进去。 [点击阅读]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1864年7月26日,东北风呼呼地叫,一艘典雅而华丽的游船使足了马力,在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上航行。英国国旗在船尾桅杆的斜竿上飘动,大桅顶上垂挂着一面小蓝旗,旗上有金线绣成的“E.G.”两个字母(是船主姓名(Edward&Glenarvan(爱德华·哥利纳帆)这两个字的第一个字母),字的上面还有个公爵冕冠标记。这艘游船叫邓肯号,它属爱德华·哥利纳帆爵士所有。 [点击阅读]
Copyright© 2006-2019. All Rights Reserved.